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本串起金瓜石戰俘營的浪漫文學小說
自從有數字概念以後,
殷希的生活就進入倒數計時狀態。
十八歲生日,
是倒數終結的日子,
她的身世之謎,
將在那一天揭曉。
從英國返臺尋父的殷希,
在九份結識了徘香和歐陽。
這三個個性迥異的少女在迎向十八歲的生命時,
將會譜出什麼浪漫的青春樂章呢?
由親情、愛情、友情、夢想所交織出的十八歲,
又會在倒數計時啟動時,
激發出什麼憾人心弦的故事呢?
自從有數字概念以後,
殷希的生活就進入倒數計時狀態。
十八歲生日,
是倒數終結的日子,
她的身世之謎,
將在那一天揭曉。
從英國返臺尋父的殷希,
在九份結識了徘香和歐陽。
這三個個性迥異的少女在迎向十八歲的生命時,
將會譜出什麼浪漫的青春樂章呢?
由親情、愛情、友情、夢想所交織出的十八歲,
又會在倒數計時啟動時,
激發出什麼憾人心弦的故事呢?
序/導讀
作者序
十七歲的心願,十八歲的期待
這個故事的緣起,在於一次九份之旅。
我面對陰陽海,聽著友人談起戰俘營的故事。那段半個多世紀前的歷史,早已隨著銅礦場的沒落淹沒於草叢中,但當他說到一個八十幾歲的英國婦人艾莉絲來臺尋訪未婚夫最後的生命路程時,我的眼中泛著淚光。艾莉絲的未婚夫當年並不在金瓜石,而是在南部的另一個戰俘營,他並沒有遵守對未婚妻的誓約回到她身邊,艾莉絲卻終身未嫁,默默地從生命的春天走向冬天。她當然知道他不會回來了,卻很想知道他生命的最後是怎麼度過的。於是她來到了臺灣。當我聽到這裡,腦海中浮現出一位銀髮如絲的老婦人面對著陰陽海,緬懷著情人青春的面孔,和那段屬於她的愛情。
那想必是個細雨紛飛的日子,風在她的頭頂上咆哮,把她銀色的髮絲吹得飄飄揚揚,遮掩了她細瘦的面頰。她望著那奔向陰間的水流,想起了在陰間的情人,想起了自己一生的等待,眼中飄起了濛濛細雨。
就是這樣的一個畫面,讓我萌生了創作這個故事的動機。
原本只是純粹想寫一段半個多世紀前的愛情故事,卻在聽到另一個故事後,我有了不同的想法。
從朋友口中輾轉得知一個在異國生長,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少女,她對生命之源的探求,與單親母親既親密又緊張的母女關係,深深觸動了我。母親和她的十八歲之約,並沒有撫慰她那敏感、焦躁的心,反而讓她陷入更為迷亂的心緒中。她在追問母親的祕密時,自己也在一段又一段的愛情中打轉,當她體悟到那個謎沒有解開,她的生命,她的愛情就永遠無法理出頭緒來,在十八歲倒數終結之前,她的母親讓她隻身返臺會見她父親。
這個故事迅即在我腦中著地生根,並伸出枝枒來。我興奮地想著:一個被困在母親祕密裡的少女,在隻身回臺尋親時,發現了半個多世紀前那段被淹沒在陰陽海裡的愛情。那段蕩氣迴腸的愛情,與母親隱藏了十幾年的祕密,還有女主角自身發展出來的青春之愛,在我的腦海中不停地衝擊、演化。從這個故事的醞釀到寫作完成,我經歷了一年多既興奮又痛苦的日子。
故事的主軸雖是一個少女的尋親,但愛情才是主要的重點。就像故事裡的少女所說的:
十七歲,是一個人明白了什麼是「喜歡」,什麼叫作「愛」的年紀;
十七歲,也是一個人對愛情最真誠,最執著的年紀。
十七歲的你,不會明白什麼叫門當戶對;也不會覺得麵包比愛情更重要。
十七歲的你,只會全心全意地去愛,管他是王子還是乞丐。
十七歲的你,會用最浪漫的心情,去編織一段最浪漫的愛情。
十七歲的你,愛上一個人時,會赴湯蹈火,因為你很難再這麼單純地愛上一個人。
對一名十七歲的少女而言,愛情是浪漫的,令人憧憬的,但愛情的多變性,愛情的脆弱,又豈是一名十七歲少女所能掌握的。故事裡的少女殷希困在愛情的迷陣裡;徘香藉由書寫來紓解對愛的渴望。十七歲的少女看不清愛情的面目,四十幾歲的人也同樣迷惘。愛情的困惑,不分年齡,也無男女之別,更無古今之分。
除了愛情,親情和友情也是另一層困惑。
徘香和殷希不論在性格、遭遇或處境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卻同樣陷入了母女間既親密又緊張的情感漩渦中。殷希和母親的衝突是外放的;徘香對母親的矛盾情感則是內化的,這兩段母女間的糾結都牽涉到一處隱密的空間。殷希和母親爆發衝突時,選擇逃離母親為她建造的隱密住所,徘香則躲進自己營造出來的祕密基地。一進一出,說明了兩個少女性格上的差異,也暗示了她們命運的差異。
性格的差異,愛情的衝突,並不影響兩人的友情。
徘香為了避免介入殷希和沈維剛的戀情,硬是將心中強烈的愛轉移到小說創作。當徘香陷入昏迷時,殷希不遠千里從英國趕回來,守在她的病床旁,為她朗讀手稿。
這兩名原本是兜不在一塊兒的女孩,因十八歲倒數計時而有了生命交集,她們決定把十七歲過得璀璨亮麗,譜出一頁瑰麗的青春樂章。誠如徘香在網誌上寫的:
倒數計時是壓力,也是動力;
在倒數終結前,只能持續往前,無法停下腳步,
因為每一分鐘都無法浪費。
我們的目標不同,努力的決心一致,
時間一天天逼近,十八歲倒數計時已進入關鍵時刻。
她們能如願達成倒數的目標嗎?請翻開下一頁,十八歲倒數計時正式開始。
十七歲的心願,十八歲的期待
這個故事的緣起,在於一次九份之旅。
我面對陰陽海,聽著友人談起戰俘營的故事。那段半個多世紀前的歷史,早已隨著銅礦場的沒落淹沒於草叢中,但當他說到一個八十幾歲的英國婦人艾莉絲來臺尋訪未婚夫最後的生命路程時,我的眼中泛著淚光。艾莉絲的未婚夫當年並不在金瓜石,而是在南部的另一個戰俘營,他並沒有遵守對未婚妻的誓約回到她身邊,艾莉絲卻終身未嫁,默默地從生命的春天走向冬天。她當然知道他不會回來了,卻很想知道他生命的最後是怎麼度過的。於是她來到了臺灣。當我聽到這裡,腦海中浮現出一位銀髮如絲的老婦人面對著陰陽海,緬懷著情人青春的面孔,和那段屬於她的愛情。
那想必是個細雨紛飛的日子,風在她的頭頂上咆哮,把她銀色的髮絲吹得飄飄揚揚,遮掩了她細瘦的面頰。她望著那奔向陰間的水流,想起了在陰間的情人,想起了自己一生的等待,眼中飄起了濛濛細雨。
就是這樣的一個畫面,讓我萌生了創作這個故事的動機。
原本只是純粹想寫一段半個多世紀前的愛情故事,卻在聽到另一個故事後,我有了不同的想法。
從朋友口中輾轉得知一個在異國生長,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少女,她對生命之源的探求,與單親母親既親密又緊張的母女關係,深深觸動了我。母親和她的十八歲之約,並沒有撫慰她那敏感、焦躁的心,反而讓她陷入更為迷亂的心緒中。她在追問母親的祕密時,自己也在一段又一段的愛情中打轉,當她體悟到那個謎沒有解開,她的生命,她的愛情就永遠無法理出頭緒來,在十八歲倒數終結之前,她的母親讓她隻身返臺會見她父親。
這個故事迅即在我腦中著地生根,並伸出枝枒來。我興奮地想著:一個被困在母親祕密裡的少女,在隻身回臺尋親時,發現了半個多世紀前那段被淹沒在陰陽海裡的愛情。那段蕩氣迴腸的愛情,與母親隱藏了十幾年的祕密,還有女主角自身發展出來的青春之愛,在我的腦海中不停地衝擊、演化。從這個故事的醞釀到寫作完成,我經歷了一年多既興奮又痛苦的日子。
故事的主軸雖是一個少女的尋親,但愛情才是主要的重點。就像故事裡的少女所說的:
十七歲,是一個人明白了什麼是「喜歡」,什麼叫作「愛」的年紀;
十七歲,也是一個人對愛情最真誠,最執著的年紀。
十七歲的你,不會明白什麼叫門當戶對;也不會覺得麵包比愛情更重要。
十七歲的你,只會全心全意地去愛,管他是王子還是乞丐。
十七歲的你,會用最浪漫的心情,去編織一段最浪漫的愛情。
十七歲的你,愛上一個人時,會赴湯蹈火,因為你很難再這麼單純地愛上一個人。
對一名十七歲的少女而言,愛情是浪漫的,令人憧憬的,但愛情的多變性,愛情的脆弱,又豈是一名十七歲少女所能掌握的。故事裡的少女殷希困在愛情的迷陣裡;徘香藉由書寫來紓解對愛的渴望。十七歲的少女看不清愛情的面目,四十幾歲的人也同樣迷惘。愛情的困惑,不分年齡,也無男女之別,更無古今之分。
除了愛情,親情和友情也是另一層困惑。
徘香和殷希不論在性格、遭遇或處境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卻同樣陷入了母女間既親密又緊張的情感漩渦中。殷希和母親的衝突是外放的;徘香對母親的矛盾情感則是內化的,這兩段母女間的糾結都牽涉到一處隱密的空間。殷希和母親爆發衝突時,選擇逃離母親為她建造的隱密住所,徘香則躲進自己營造出來的祕密基地。一進一出,說明了兩個少女性格上的差異,也暗示了她們命運的差異。
性格的差異,愛情的衝突,並不影響兩人的友情。
徘香為了避免介入殷希和沈維剛的戀情,硬是將心中強烈的愛轉移到小說創作。當徘香陷入昏迷時,殷希不遠千里從英國趕回來,守在她的病床旁,為她朗讀手稿。
這兩名原本是兜不在一塊兒的女孩,因十八歲倒數計時而有了生命交集,她們決定把十七歲過得璀璨亮麗,譜出一頁瑰麗的青春樂章。誠如徘香在網誌上寫的:
倒數計時是壓力,也是動力;
在倒數終結前,只能持續往前,無法停下腳步,
因為每一分鐘都無法浪費。
我們的目標不同,努力的決心一致,
時間一天天逼近,十八歲倒數計時已進入關鍵時刻。
她們能如願達成倒數的目標嗎?請翻開下一頁,十八歲倒數計時正式開始。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