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贖罪

在追捕時效期滿前,妳們去找出兇手來! 如果做不到,就得補償到我滿意為止!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會員好評 ★★★★★(25)
  • 200個人喜歡

出版情報

湊佳苗「告白」:挑戰可以留存歷史的事物

2010/10/25 擅長同時分飾多角的魔術之筆 在一個偏遠的小鎮,十歲女孩英未理被一個男人假藉幫忙之名帶走,結果卻把她殺害了!當時,她正在小學校園裡和四個同班同學一起玩,她們看著英未理被男人牽著手帶走,也是她們發現了英未理衣服凌亂、眼睛睜得大大的屍體。四個十歲女孩成了這起命案的目擊者,但由於四人對嫌犯的描述不清不楚,甚至根本忘了他的長相,因此兇手一直逍遙法外。英未理的母親在傷心絕望之餘控訴:「在追捕時效期滿前,妳們去找出兇手來!如果做不到,就得補償到我滿意為止!」然而十五年後,眼看追捕時效就快到了,卻始終都沒能抓到兇手。十五年中,這句控訴對四個背負著自責原罪的女孩造成了何等影響?更重要的是,有罪或無罪,究竟由誰來決定?補償,又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才夠? 這便是日本當前最受矚目的女作家湊佳苗最新在台灣出版的話題新書──《贖罪》(皇冠)的故事。湊佳苗是誰?最近有一部由日本女星松隆子主演的電影「告白」,便是改編自湊佳苗叫好又叫座的同名小說,同樣以校園為背景,講述一名女老師的稚齡愛女被學生殺害,既是母親又是老師的她決意復仇,由此所衍生的連串爆炸性效應。這本書並由日本書店店員票選獲得「書店大賞」第一名。 從《告白》(時報文化)的校園復仇議題到《贖罪》關於「罪與罰」的探問,乃至另一部明2011年即將在台灣出版的作品《少女》(以高中女生接觸死亡為主題),對於一般人會覺得太刺激、太「真實」而迴避的主題,湊佳苗卻一直很勇於面對,而其善用「第一人稱」的獨特描寫手法更加強了閱讀時的臨場感,獲得了讀者和評論家的一致好評。套句媒體人范立達在《贖罪》序文的說法,湊佳苗有如「能同時分飾多個角色」。 為可以留存歷史的事物而寫 這樣一位擅寫人性議題的作家,「原職」原來是家庭主婦!1973年出生的湊佳苗,從小就喜歡在學校圖書室裡閱讀江戶川亂步、赤川次郎的小說,奠定了對推理小說的深厚情感。結婚後,因為「想要挑戰可以留存歷史的事物」,於是動筆寫作,開始了白天處理家務、晚上勤於筆耕的生活。 擅長在筆下同時分飾多角的她,作品中都是以獨特的論述手法,透過當事人的不同視角,讓故事中的角色「自說自話」來帶出人性議題。在寫作時,她最花心思的也是這個部分,不論好人還是壞人,寫作時的她都必須完全喜歡那個角色,甚至化身成為那個人,如此一來才可以寫出角色的深度和層次。為了能更貼近這些人物,在架構故事之前,她會先構想幾個角色,替他們寫「履歷表」,即使是小角色也一樣,如此一來,故事中的人物就會自己動起來,開口說出他們各自的故事。 「想要挑戰可以留存歷史的事物」的湊佳苗,在寫作上不斷尋求新的突破,例如在2010初出版的新作《為了N》中,她讓筆下角色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某人」,這種「自我犧牲=愛」的寫作方式,讓故事情境更顯悲哀,更值得玩味。「留存歷史」的願望看似不易達成,但從出道作《告白》到備受矚目的《贖罪》《少女》《為了N》等書的成績看來,以家庭主婦的身分化身成為作家的湊佳苗,如今在文壇儼然已經佔有一席之地! * 文中湊佳苗照片,由皇冠文化提供。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繼《告白》後,
湊佳苗重現人性黑暗驚世作品!

同名電影由國際名導黑澤清執導,小泉今日子、蒼井優領銜主演,8/30顫慄鉅獻!


有罪!無罪!究竟由誰來決定?
補償,又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才夠?


《告白》暢銷名家榮獲「書店大獎」後,備受期待的首部力作!



一件十歲女童遇害懸案,
四個記不清兇手長相的目擊者。
一段口不擇言的激動控訴,
從此將她們的人生推向了贖罪的黑洞……


「在追捕時效期滿前,妳們去找出兇手來!
如果做不到,就得補償到我滿意為止!」


現在回想起來,真正改變了我們命運的,並非英未理之死,而是十多年來深深釘進我們心裡的這句話,以及英未理媽媽當時歇斯底里、咬牙切齒的神情。

不,或許早在英未理跟著她爸媽從東京搬來我們這個「全國空氣最乾淨的小鎮」時,一切便已起了轉變。或許像芭比娃娃般精緻的她,和我們這些在鄉下土生土長的野孩子根本不應該玩在一起。又或許那天,是我們四個人在什麼時候做錯了什麼,所以她才會死?或許,我們才是真正害死英未理的兇手!

眼看兇手的追捕時效就快到了,是不是因為我們記不起那個男人的樣子,才一直捉不到他?這些年來,這個念頭就像無形的緊箍咒,緊緊地圈住了我們!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夠補償?如果說,我們身上的罪,用四段活著的人生來贖,這樣夠不夠?……


原以為安全的校園裡,發生了一件駭人的命案!身為目擊證人的四個女孩背負了一輩子的內疚,從此步上殊途同歸的悲劇之路。然而,面對無辜死去的小女孩,有罪的是誰?該為此贖罪的又是誰?誰有權利理直氣壯地丟出石頭報復?而為了彌補「還好不是我」的罪惡感,又必須付出多少倖存的人生?

繼《告白》之後,日本「書店大獎」得主湊佳苗再度以獨特的輪述手法,透過當事人的不同視角,一層層剝開所謂「罪」的真相,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最真實的人性掙扎!

名人推薦

名家推薦︰

【精神科醫師.作家】王浩威、【作家】李佳穎、【資深媒體人】林書煒、【新聞評論員】范立達、【作家】茂呂美耶、【作家】郝譽翔◎強力推薦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承受喪女之痛的母親在憤怒間拋出了一句咒語,結果卻從此改變了四個女孩的一生。當母親解除了咒語後,才發現自己原來才是最該承擔一切責任的人……作者透過各個關係人的逐一自述,像剝洋葱似的帶領讀者一步一步接近事件的核心。原來,真相近在眼前,如此殘酷,又如此不堪。不得不佩服,能同時分飾多個角色的作者,果然洞悉人心人性。
──【新聞評論員】范立達

譯者


陳嫺若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從事翻譯和編輯的工作多年,譯作有《喜樂京都》、《東京下町職人生活》、《一隻貓的巴黎研究》、《東京歸鄉》、《周極星》等。

序/導讀

推薦序─

人性黑暗的核心
文◎【作家/中正大學台文所教授】郝譽翔


《贖罪》的題材,和前些日子受到各方好評的《蘇西的世界》頗為類似,都是以一樁小女孩的命案為主,然而,我卻以為前者還要更勝一籌。《贖罪》碰觸到的議題更加多元,而所欲探討的人性深處的罪與惡、懲罰與報復,隨著情節的進展,層層地迴旋剝復,可以說是直擣人性黑暗的核心,早就遠遠超出了推理小說慣常設下的格局,而因此擁有了文學上的深度與厚度。

換言之,我以為《贖罪》最精采可讀的地方,反倒不是作者精心設計的故事,以及讀到最後一章時,彷彿一切真相大白,而先前出現的伏筆、線索和前因後果,也都可以被串連起來的恍然大悟。完美的故事,固然可以滿足讀者們推理上的樂趣,但一本好的小說,卻不只是如此而已,即使是知道了結局,也應該無損於它令人咀嚼回味的餘韻才是。當我在讀完《贖罪》以後,還深深地感覺到震撼、留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不是結尾的謎底揭曉,而是在小說中環繞著這場謀殺案出現的所有角色:四位年幼的小女孩、她們的家人,以及受害美少女的母親。

湊佳苗實在是一個描寫人物的高手,她幾乎沒有浪費任何一個細節,或是字眼,而在有限的篇幅之中,卻能刻劃出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性格,在面對同一個事件的當下,所產生出來的不同心理。透過小女孩們在案發多年以後的各自獨白,那被長久壓抑的怯懦、不安、孤獨與恐懼,幾乎還是讓人感到如在目前,親眼看見一雙雙驚恐又沉默的黑色眼睛,訴說著一場永遠沒有結局的故事。

相形之下,受害少女母親的自白〈補償〉,卻有些薄弱了,也埋下太多解謎的機關,難免顯得牽強而過度巧合。但是瑕不掩瑜,《贖罪》寫命案,主旨卻不在於此,而是由此所引發的孩童與成人、城市與鄉村的對比──我尤其喜歡湊佳苗筆下的鄉村,在如詩如畫的田園美景背後,卻也潛藏著封閉、癲狂和愚昧的陰影,令人感到無比真實,又足以耳目一新,跳脫了鄉土文學過去的陳腔濫調。

日本小說向來擅長挖掘罪惡與純潔之間的灰色地帶,在陰翳中,彷彿滲入微微的光暈,而《贖罪》也不例外,它成功地描寫小女孩在面對成人世界之時,似知又未知的懵懂,罪惡感的產生,乃至莫名滋長的心理防衛機制,以及終生無法擺脫重負。而在這場悲劇裡,竟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無辜的受害者,也沒有一個人是百分之百的罪犯。《贖罪》就像是一部現代版的《羅生門》,每個人都躲在言詞的保護罩底下,而記憶也會自動進行篩選,如膜一般把真相永遠地包裹起來,故善良與邪惡,是如此地難捨難分,這一曖昧又複雜的人性事實,恐怕比起一樁死亡的命案,還要更教人打從心底戰慄、發冷。

試閱

〈法蘭西娃娃〉


麻子夫人:

非常感謝您前幾天來參加我的婚禮。

整個婚禮中我一直坐立難安,我擔心您看到蜂擁而至的鄉下親友,回憶起當時的往事,會不會感到不愉快?因為那些人完全沒意識到自己的口無遮攔。

空氣乾淨──當我發現那個小鎮除了這個優點外,根本一無可取,是在七年前我從高中畢業,到東京讀女子大學的時候。

我在大學宿舍生活了四年。當初我向父母表示「想到東京念書」時,他們倆異口同聲地反對。

東京有什麼好?妳想念的系,縣裡好幾所大學都有呀!那幾所大學就算通學有困難,但至少外宿的房租便宜,萬一有什麼事時也可以馬上回家。彼此都能放心,不是嗎?

父親不斷苦勸我。

放什麼心?!這八年來,我在這個鎮上過的是什麼膽顫心驚的日子,你們難道不了解嗎?

我這麼一說,兩人便不再反對,只是有個條件:我不能在外租房子獨自生活,而必須住進學生宿舍。這一點我也沒有意見。

打從出生以來第一次踏上東京,我宛如走進了另一個世界。坐上地下鐵之後,又發生更讓我驚訝的事:周圍的乘客即使有同伴,也幾乎沒有人說話。

驀然間,我想到東京的人會不會看不見周遭?他們是不是對別人漠不關心?只要不給自己添麻煩,身旁的人不論做什麼他們都不想管?對座的人看什麼書,他們也不想知道?站在眼前的人不論帶著多名貴的包包,他們也不會多看一眼?

一回神,我發現自己在流淚。提著大行李的鄉下土包子在哭,別人一定以為我想家吧!我覺得好糗,趕緊用手抹去眼淚,看看周圍,但沒有人在看我。

我好感動啊!心想:這個地方真是太完美了。我想來東京,並不是因為這裡有那麼多時髦的名店和遊樂場。

我只想走進那些不知道我的過去的人群裡,同化,然後消失。

更精確地說,身為殺人事件目擊者的我,只想從尚未抓到的兇手眼前消失。


宿舍的室友們來自全國各地,她們三人的故鄉雖然都在外縣市,但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市鎮。我說出小鎮的名字時,三個人連它在哪個縣都不知道。

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有位室友問。我說,那是個空氣清新的地方。我並不是因為沒什麼可炫耀的才只好這麼說,麻子夫人,您一定能明白吧!

我在那個鎮出生、長大,但直到小學四年級,那起事件發生的那年春天,才知道我平常吸的空氣其實非常乾淨。

教社會的澤田老師告訴我們:「大家知道嗎?你們住在全日本空氣最乾淨的地方。為什麼我敢這麼說呢?醫院和研究室裡使用的精密儀器,必須在沒有空氣污染的環境才能製造出來,因此,工廠也必須建在空氣乾淨的地方。本鎮今年蓋了一家新工廠,叫做足立製造廠。要蓋一家全日本最棒的精密儀器製造工廠,就表示我們被選定為日本空氣最乾淨的地方。各位同學,你們住在這麼好的小鎮,應該感到光榮。」

下課之後,我們問英未理,老師說的正不正確。

「我爸爸也跟我說過一樣的話。」

聽英未理這麼說,我們才相信自己住在一個空氣乾淨的地方。倒不是因為英未理的爸爸長相可怕、眼睛又兇又大,而且還是足立製造廠的大人物,而是因為他們一家是從東京來的。

當時,鎮上沒有便利超商,可是也沒有孩子因此覺得不方便。從小到大眼前有什麼就是什麼,很是平常。就算在電視上看到芭比娃娃的廣告,也因為從沒見過而從來不會想要。倒是家家戶戶客廳裡擺的法蘭西娃娃比較受到青睞。

不過,自從鎮上蓋起工廠之後,一種微妙的感覺在我們心中萌芽了。英未理和其他從東京來的轉學生讓我們漸漸感覺到,以前稀鬆平常的生活是相當不便而遭人鄙棄的。

不同之處從居住的場所開始。鎮裡第一次蓋起五層樓以上的房子,在我們看來,卻像是外國的城堡。

英未理住在七樓,是那棟大樓的最高一層。當我知道她邀請我和其他同住西區的女同學一起去她家的那天,我興奮得幾乎睡不著覺。

受到邀請的有四個人,是我、真紀、由佳和晶子。

從小青梅竹馬、也在同樣環境長大的我們,在英未理家看到的一切全是舶來品。

第一個令我們驚奇的是,房間竟然不以牆壁來隔間。當時我們還沒有起居空間整合的觀念,所以放電視的房間、吃飯的地方和廚房都在一起,令我們不敢置信。

如果在我家絕對不會讓小孩碰的紅茶杯,用同一式樣的茶壺盛了紅茶,放在同一式樣的茶碟上;我們兩頰塞滿了水果塔,裡面除了草莓之外,還放了許多清爽的不知名水果。四個人既陶醉,心底的某個角落卻又有些不安。

吃過點心之後,英未理說一起玩娃娃吧!便從自己房間裡拿出芭比娃娃和心形的塑膠衣櫃。芭比娃娃身上穿的,跟英未理的衣服一模一樣。

「澀谷有一家店賣跟芭比一樣的衣服。去年我生日的時候,爸媽買給我的。媽媽,哦?」

那氣氛教人恨不得馬上逃離那裡。


那件案子發生當時和之後,我把記憶中當天做過的事都告訴了警察、學校老師、我父母、每個孩子的家長,還有您和您的先生,說了無數次,這裡也想按照順序再寫一遍,我想這應該是最後一次了吧!

那天,八月十四日的傍晚,由於正好遇到盂蘭盆節放連假,所以平常玩在一起的朋友不是去親戚家,就是家裡有親戚回來,在校園裡玩耍的只有我、真紀、由佳、晶子和英未理五個人。

游泳池在盂蘭盆節假期中公休,所以我們跑到操場一角,在體育館的蔭涼處玩排球。我們只是圍成一個圓,玩連續傳球的遊戲,但我們決定向一百次不落地挑戰,所以心無旁騖地玩著。

一個男人走到我們附近。

「可以停一下嗎?」他說。

那個人穿著帶點黃綠色的灰色工作服與工作長褲,頭上捲著白色毛巾。

無預警的話聲把當天難得身體不適的由佳嚇了一跳,因而漏接了球。那個男人把滾到他腳邊的球撿起來,朝我們走近,然後用清晰的口吻笑容可掬地說:

「叔叔是來檢查游泳池更衣室裡的換氣扇的,可是我一時粗心忘了帶鋁梯。只是要轉個螺絲釘而已,妳們誰來幫我個忙,我的肩膀借她站。」

如果是現在的小學生,見到這種狀況一定會很有警覺心吧!學校未必是安全的場所,如果大家有這種觀念的話,就不會發生憾事了。又或者,如果老師有提醒大家,萬一有陌生人搭訕就要馬上大聲呼救逃走,也會沒事的。

那時候在鄉下,大人頂多只會叫我們注意,千萬不能因為陌生人要給你糖果、口香糖,或是告訴你爸媽生急病,就坐上他的車子。

我對眼前的叔叔沒有一絲疑心。英未理怎麼想我不知道,但其他三個人應該也跟我一樣,聽到「需要幫忙」這幾個字,就搶著去排隊了。
「要站肩膀的話,我個子最小最合適。」

「妳搆不著換氣扇也沒用,我個子最高,還是我去吧?」

「妳們兩個會轉螺絲釘嗎?這可是我最拿手的呢!」

「如果螺絲釘卡住怎麼辦?我力氣大,應該沒問題。」

四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地搶著幫忙,英未理卻沒作聲。那個人像評判我們一般,把我們五個孩子輪流看了一遍。

「太小或太大都不行……眼鏡掉了的話也麻煩。妳的話可能太重……」

最後,他看著英未理說:

「妳正剛好。」

英未理露出苦惱的表情望著我們。不知道是想幫英未理,還是因為自己沒被選上而不甘心,真紀提議大家一起去幫忙吧!──好啊!大家也都贊成。

「謝謝妳們,不過更衣室很小,如果大家一起去的話,不但會妨礙工作,也可能會受傷,所以妳們可以在這裡等嗎?馬上就結束了。做完之後,叔叔買冰淇淋請妳們吃。」

我們沒有人反對,於是那個人說了聲「待會兒見」,就牽起英未理的手,穿越操場。由於游泳池在大操場的另一側,所以我們沒有目送他們的身影,便又再開始丟球了。

玩了一會兒球之後,我們到太陽曬不到的體育館門口階梯上,坐著聊起天來:難得有個暑假,卻沒人帶我們出去玩。如果爺爺住得遠一點就好了。聽說英未理下禮拜要去關島。關島在美國嗎?還是個國家?不知道耶!英未理好好哦!今天也穿芭比裝,又長得那麼漂亮。英未理的眼睛就是人家說的鳳眼吧?好美哦!可是她爸爸媽媽的眼睛都像龍眼那麼大呢!她穿的迷你裙好可愛,而且腳也很修長。──對了,妳們知道嗎?英未理「那個」已經來了哦!「那個」是什麼?啊?紗英,妳還不知道嗎?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月經」這個詞。因為隔年上五年級之後,女生們才會在學校裡聚在一起談這件事,而且我既沒有姊姊,親戚中也沒有比我大的女生,所以我根本無法想像那是什麼東西。

其他三個人好像都從姊姊或母親那裡知道這回事。她們宛如發表什麼驚天動地的新聞般,告訴我月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月經就是身體已經會生小寶寶的證明哦!從屁股下面會不斷流出血來。啊?妳是說英未理已經會生寶寶了嗎?對啊!那由佳的姊姊也是?對啊!我好像也快了吧!我媽已經去幫我買生理褲了。啊?真紀也是嗎?聽說發育好的女生五年級就來了。紗英,妳到了國中也會來的,人家說到了高中幾乎所有女生都會來。少騙人了,哪有人國中就生小孩的。那是因為還沒「做」呀!「做」什麼?哎喲,紗英,妳該不會連寶寶怎麼生出來都不知道吧?哦,妳是說結婚啊?才不是呢!真服了妳──要跟男生做下流的事才行啦!

我在寫什麼廢話呀!真怕您看到這裡就把信揉一揉扔掉了。


我們聊得忘了時間,突然聽到六點的〈綠袖子〉音樂。

「今天我表哥要和朋友來我家,所以爸媽叫我六點回去。」

晶子說。晚上要過盂蘭盆節,大家都想早點回家,所以決定去叫英未理。我們四個穿越操場時,回頭一看,發現自己的影子早已比玩球的時候拉長了許多,這才第一次注意到英未理被帶走很久了,心裡浮起些許不安。

游泳池用鐵絲網圍起來,但門口卻敞開以鐵絲固定。到那一年為止,以前每年夏天都是這麼做。

從門口走上階梯就是游泳池,後面有兩棟並立的組合式更衣室,面向我們的右手邊是男用、左手邊是女用。我們走過游泳池旁,感覺好靜。

更衣室的門是滑動式的,但當然,它也沒上鎖。我記得打開女更衣室門的,應該是走在最前頭的真紀。

「英未理,妳好了嗎?」她打開門,探頭進去。「咦?」裡面一個人也沒有。

「會不會做完回家去啦?」晶子說。

「那冰淇淋呢?那個叔叔該不會只買給英未理吧?」由佳生氣地說:「太過分了。」真紀接著說道:

「欸,會不會在那邊?

我指著男更衣室,但裡面也是悄然無聲。

「沒人啦!一點聲音都沒有。妳們看!」

滿不高興地反手拉開男更衣室門的是晶子。除了她以外的三個人都屏住氣息,她「啊?」地回頭一看,接著尖聲慘叫起來。

英未理頭朝門口躺在鋪著防滑竹片的地板上。

「英未理!」真紀戰戰兢兢地叫道,接著,大家一起叫起她的名字,可是英未理睜著眼睛,身體卻一動也不動。

「慘了!」真紀大叫。如果這時候她喊的是:「她死了!」我們一定會嚇得一哄而散,說不定還會直接跑回家。

「我們得去通知大人。晶子,妳跑得最快,去英未理家。由佳去派出所,我去找老師。紗英,妳在這裡守著。」

真紀做出指示的同時,大家已經開始往外跑了。到這裡為止四個人都一起行動,所以我和其他三人的證詞應該不會差太多。

關於命案發生前的狀況,我們四個被問了無數次,但發現屍體之後的情形,卻沒有人細問。此外,我們四個人不曾再談過這件命案,所以大家後來做了什麼事,我也不知道。

接下來就只有我的行動。


大家一起離去後,只剩我一個人站在更衣室前,我又看了一次英未理的樣子。緊身的黑色T恤被掀到胸口,幾乎看不見用英文寫著「芭比」的粉紅色商標,只看得到英未理白皙的肚子和略微隆起的胸部。紅格子褶裙也被捲起來,露出沒有內褲的下半身。

雖然她們叫我在那裡守著,但如果有大人過來看到這副景象,一定會罵我吧!他們可能會說:她那麼可憐,為什麼不幫她把衣服整理好?雖然英未理的慘死不是我害的,但我覺得自己一定會被罵,於是顫巍巍地走進更衣室。

我先用自己的手帕將英未理眼睛睜開、口鼻溢出液體的臉蓋住,然後儘可能地把眼光看向別處,用指尖拎起T恤的下襬往下拉,當時我並不知道噴灑在肚子上的黏黏東西是什麼。裙子也同樣翻回去,接著蹲低身子,在儲物櫃的最低層找到了已經縐巴巴、被扔到一邊的內褲。

內褲怎麼辦呢?我想。復原衣服和裙子不用接觸身體,但內褲可不行。我的眼光接觸到英未理的短裙,她那白皙修長的腿伸直呈八字形,同時股間有血沿著大腿流出來。
霎時,我害怕起來,轉身飛奔出更衣室。

我想,雖然知道她已經沒有了氣息,卻還敢整理她的衣服,全是因為她是被勒死的,沒有流血的緣故。從更衣室衝出來的時候,眼前的游泳池變得好可怕,我的腿軟了下去。沒有一會兒工夫,太陽已經落得很低,開始起風了。看著颳起波紋的游泳池水面,我有種快被吸進去的感覺。在盂蘭盆節時游泳,會被鬼魂拉住腳哦──每年聽大人說的故事在我腦中繞啊繞的,於是我又胡亂想到:英未理會不會爬起來,把我推進游泳池,想帶我一起走?我閉上眼睛、堵住耳朵、抱著頭蜷縮著,扯開嗓門,用喉嚨快裂開的聲音不斷尖叫著:「啊──!呀──!」

為什麼我不能昏倒呢?如果我能控制自己的意志讓自己當場昏倒,現在我的處境或許就不同了。

我不知叫了多久,才有人跑來,第一個來的就是您。從那裡開始的經過,您應該都還記得,所以我只簡單寫我自己的事。

由佳帶著警察回來了,在她之後是因為擔心我太晚沒回家、聽到吵鬧而跟來的母親,她把我揹起來直接帶回家去。回到家裡,我才哭出來。我放聲大哭,那哭聲遠比尖叫時還大。
母親沒有馬上問我來龍去脈,只是倒了一杯冷麥茶給我,陪我躺在蒲團上,輕輕拍著我的背。她只低聲說了一句話:

「還好不是妳。」

那聲音彷彿直灌腦海,我閉上眼睛,睡著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332721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25 則好評)
  • 56********061 說:
    2018-07-17
    看完各自的獨白發現,如果每個角色在當時可以多些勇氣,將自己隱藏的內心話說出口,在誤會越滾越大前解開,釋放心中沉重的壓力,或許就不會導致無法挽回的結果,表面平和並非完全真實,猜測也無法正確解讀對方心意,別以為沒有表達出來,這些矛盾衝突就不存在。
  • mi*****123 說:
    2015-11-21
    這本書印象讓我很深刻,一開始是從圖書館借閱,但是想起這本書又會想在看一次。年僅十歲,自己的朋友卻受害,甚至莫名的彷彿背上的罪名一樣,湊佳苗把人的黑暗面呈現在書裡。
  • ke***u58 說:
    2015-09-28
    四個女學生用一生的不幸與心靈折磨來贖罪 受害者母親又能有多痛快呢 罪 其實是無法贖清的 若無法忘記或無愧 誰都不會幸福
  • lu*********123 說:
    2015-04-12
    一本關於贖罪心理的小說,這些事件不只發生在小說中,在生活中我們與曾遇過。 透過每位學生的自白,娓娓道出事件全貌,因為同樣事案件關係人,為何只有自己的孩子遇害?將責任加重於案件關係人身上,是那些小孩惡夢的開端,無法不去在意,將算不去想,那句話也已經在人生中造成影響。
  • a8***042 說:
    2014-08-04
    閱讀本書有玩懸疑遊戲的感覺,要先將四位女同學的故事經歷完,藉由他們的視角來看同一個事件,一起經歷事件後四人不同的的殘忍贖罪選擇,最後會出現隱藏關卡—受害者媽媽的贖罪篇,解開所有的謎團看到最後的結果。
  • ba******991 說:
    2014-07-21
    一個母親的恨可以無止盡的 這本書寫著四個單純的小女孩 因為某個母親的恨 而束縛一輩子的痛苦 覺得自己不能得到幸福 一輩子都得贖罪 讓身為母親的我 不禁省思母親的愛 是有多深導致恨意可以無止盡的綿延 見不得別人的孩子幸福快樂 也希望以後能警惕自己呀
  • ki****860 說:
    2014-04-21
    這本又回到正統得湊式風格,小時候同伴事件發生的命案,對往後四個小女孩的影響,有人受到驚嚇、選擇逃避、贖罪、墮落,最後結局卻又峰迴路轉,喜歡告白風格的您一定要買的書。
  • ja*687 說:
    2014-03-15
    作者擅長使用的輪述鋪敘,一件深植四個小學生心中的遺憾,或者應該說是壓迫感,從事件發生的那一天開始,不斷跟著他們,就算長大了,出社會了,這件事情永遠不會消失,而就在最後,才發現一切的真相,其實緊繫於先前威脅他們的那位女士...
  • tk****014 說:
    2013-05-20
    真不愧是湊佳苗的作品,裡面主角的心理,對於當初事件的影響之深,果然在多年之後留下了陰影,並且對生活中帶來了很大的改變,甚至心理扭曲,總之又是本不錯的小說
  • fi********117 說:
    2012-09-27
    本書中這起事件,若大家都能想想其他人的「立場」,或許就不會發生接下來的憾事。若大家都能在不懂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時,硬著頭皮開口問一下,就不會因為自己過度的解讀,而種下誤會的種子,甚至發芽成直達地獄的後悔。看著五個人彼此間來不及傳達的真相與真心話,真是覺得有無限的遺憾與懸念...。
  • s7**149 說:
    2012-07-20
    一個少女的死去,該贖罪的人是誰呢?錯綜複雜的多面關係,數個不同少女的際遇,主軸都仍圍繞著童年時的那件慘案,過去的鬼魂如影隨形,最後的結局雖然真相大白,但仍讓人唏噓人生無常。
  • aa*******6aa 說:
    2012-07-12
    一開始看這本書時我就停不下來了!看著這4個人敘述事發當時的經過,以及自己的心情和想法,還有因為被一句話束縛,所結下的惡果。關鍵一個一個被連接起來,最後被害著的母親所說的那些話...終於!事實真相大白!也許並沒有所謂的對與錯,那4個人都賠上了自己的人生,這樣真的值得嗎?我不知道
  • ly***435 說:
    2012-06-19
    一個母親因為女兒的離去一時失去理智,出言恐嚇在場的四位女童,卻沒想過或許自己才是原因,但因為自己的一句話,從此便在她們心中埋下陰影。書中將四位少女內心的思維及母親的腳色描寫得淋漓盡致,同一件事以五種不同角度描寫,使讀者看到一件事的多面。內容雖有點駭人,但也是因為夠寫實才能如此。
  • de*******208 說:
    2011-12-19
    一句激動講出來的話,可以深深影響一個人的一輩子 一句話讓四個十歲的小女生贖罪了一輩子,在他們心中留下不可抹滅的影子 害怕長大一直在他們的潛意識中作祟
  • pe****827 說:
    2011-12-11
    在閱讀少女 告白時我感覺不到一絲恐懼,一直到閱讀這本 “ 贖罪 " 。在作者的筆下描寫出近乎真實的案發現場,有如芭比娃娃般精緻的女孩慘死的模樣使我受到無限震撼和驚訝,害怕的心情也慢慢清晰起來。也許字句有些過於簡單好理解,但仍不失讀者想讀下去、了解故事後續發展的興致。
  • s8**117 說:
    2011-11-29
    贖罪一開始我以為故事會依我想的結局發展,沒想到峰迴路轉讓人驚訝最後的結局。4位主角自白式的告白,最後拼湊出結局。情節緊張刺激,讓人使不得放下書一秒。
  • hc*135 說:
    2011-09-09
    誰才真正該為英里子的死付出全責,無庸置疑就是殺人兇手,四個小女生唯一的錯是欠缺危機意識,然追根究底這難道不是家庭及學校教育的缺失嗎?四個女孩事後因為當下做出的錯誤反應而深刻懊悔,一輩子活在愧疚當中,這樣的懲罰還不足夠嗎?麻子夫人引爆的罪惡地雷不僅毀壞四個女孩的人生,也灼傷了自己。
  • fl******ng1 說:
    2011-09-02
    作者以角色自白的方式,描述人在背負罪惡感時的煎熬和痛苦,他們訴說案件發生前的生活,發生經過,以及之後的人生,過程中漸漸揭露出故事的脈絡並在最後收於完整。讀者在閱讀時自然地依照文字中透露出的線索猜測兇手身份,因為文字表達出的痛苦與掙扎相當直接,感受與煎熬於是強烈地烙印在腦海中。
  • az****726 說:
    2011-08-29
    描繪了人性的黑暗,但卻同時深刻的利用年僅十歲的女童描寫天真的心,在他們的人生崩毀之前,那號稱空氣最乾淨的小鎮裡,單純的心,也短暫敘述了真相後嚐試新生的靈魂.失去所重視的事物後所背負的痛苦以及重生,崩毀後重新開始的世界。
  • ch**241 說:
    2011-08-23
    作者以四個女孩與受害者母親五人的角度,分別敘述命案當時與之後的自己,同一時間五個不同的視角,各自的罪與贖罪有著各不相同的定義,卻相同的讓傾聽的我們為之動容。我非常佩服作者能在看似單純簡單的架構中,埋進一層又層如漣漪般清淺,狠狠扭轉讀者己定是非觀感的轉折變因,每一句卻都實實扎進心裡
  • bl**jim 說:
    2011-08-17
    湊佳苗的另一本傑作,延續「告白」清楚明白的結構,說了一個完整又驚悚的好故事,透過一件慘案,追蹤事發當時在場四人的成長過程,即使經過了許多年,依舊在他們心裏留下永不忘懷的刻痕,到底是誰的錯?答案讓人意想不到。
  • en****656 說:
    2011-05-28
    這是一本有魔力的書,藉由不同人的角度去拼奏出故事的原貌,由第一人稱去呈現出每一個的人的內心,拼拼湊湊許許多多小線索後,當你細細讀完時,會發現你已經陷入那個劇情之中了,即使讀完後闔上書本,還是會令人沉浸在那個情境之中!是一本不得不推的好書!
  • oa*******ebe 說:
    2011-05-27
    抓到兇手太難 我選擇贖罪 看似過去的事件卻又深深烙入目擊者心中 無心的話能傷害一個人多久 又怎能使他們一個個重蹈覆轍 新的傷痕掩蓋舊的罪惡 這是成長抑或扼殺 曾經犯下的錯終將在自己身上得到報應 但卻阻止不了永恆的悔恨
  • ohole 說:
    2010-11-15
    湊佳苗描寫人物的功力可見一斑,每個角色的不同個性描寫分明,四個女孩不同情緒引領著故事前進,藉由成長的少女們推進故事情節,揭開過去殺人事件的真相,還有少女們被這恐怖的控訴而摧毀的人生。彷彿是連鎖反應一般,到最後沒有人可以逃出童年玩伴死亡的陰影,只引來更悲慘更教人不忍卒睹的結局。
  • qe***012 說:
    2010-10-31
    這本書我雖然沒有完全看完,但光是書名兩個字就足以吸引我了!! 內容既不會讓人感到無去或者是煩躁之類不好的情緒!! 而是會讓你覺得讀完一頁又想接著一頁下去讀的!!
  • 看更多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5/10/06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