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正欲(首刷限定!作者印刷簽名扉頁)【東京影展得獎作品《(非)一般欲望》原著小說】

改編電影《(非)一般欲望》入選金馬影展,朝井遼出道10週年全新代表作誕生!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個人喜歡
  • 79 332
    42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翻譯文學日本現代文學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朝井遼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陳柏昌
  • 出版社: 新經典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4/01/24

出版情報

即使彆扭難堪,還是想好好活下去

2024/06/05 「如果沒有來東京,我會不會比較幸福?」《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以二十篇短篇故事的形式,描寫懷抱著希望來到東京、卻又在大都市遭遇挫折與失望的男男女女——有遭受到職場霸凌從東京大企業逃回鄉下的教師、為了圓東京夢而將大半薪水用來付房租的普通上班族,也有將自己的青春都獻給母親後逃到東京不再回家的女兒。 為什麼會如此呢?逃開家鄉的桎梏、投向嚮往的都市生活後,照理說不是應該要感到幸福才對嗎?考進知名大學、在一流企業就職、身穿名牌衣服、住進高級住宅區或與社經地位高的人交際……這些光鮮亮麗的「幸福」既然是靠與他人做比較而得到優劣感的,那當自己成為被比下去的一方時,傷害必也受得更深。 體會到家鄉不曾感受到的絕望後,有人就此自暴自棄、服膺於現實,但同樣的,也會有人在墜入深淵後再次試圖站起來。作者麻布競馬場的筆名由來,即是將如此生活在東京的人比喻為賽馬,看似自在奔馳卻只能跑在固定的路線上,在鞭策下跑向單一標準的勝利。《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深刻的筆觸描繪人們在水泥叢林中苟延殘喘的苦悶心情,看似尖銳諷刺,而他筆下現代都會人有些不堪、逞強但不願妥協的樣態,又像在宣告某種不妥協的堅持。以銳利的筆鋒給予另一種療癒與鼓勵。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日本熱賣50萬冊,令和時代第一本現象級衝擊作品
尊重多元的大合唱中,刺耳但絕不容忽視的吶喊!

朝井遼出道10週年 超越《聽說桐島退社了》、《何者》的全新代表作誕生!
伊坂幸太郎盛讚:「2021年最厲害的小說。」
讀者驚嘆:「回不到讀這本書之前的自己了!」

改編電影《(非)一般欲望》入選金馬影展,榮獲東京影展最佳導演獎、觀眾票選獎

〆 第34屆「柴田錬三郎獎」得獎作品
〆 《達文西》2021年度白金選書
〆 《達文西》2023年度Top 1(文庫本部門)
〆 2022年「本屋大賞」Top 4
〆 第3屆「讀者文學獎」得獎作品


「讀完原著小說的衝擊與感動久久不散。」——岸善幸(電影《正欲》導演,2023東京影展「最佳導演獎」得主)
「讀完小說,感覺像是被問了很多的問題。」——新垣結衣(電影《正欲》主演)
「《正欲》叩問讀者的道德邊界⋯⋯或許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些,自己尚未發現的祕密⋯⋯」——羅毓嘉(作家)

檢察官、寢具店店員、大學生,原本毫不相關的三個人,生命軌跡因為「正確的欲望」而逐漸重疊,最後匯集成為一起聳動而餘味惡劣的社會事件。關於欲望與人生,那些「正常」、「正確」的界線,都不再清晰而武斷。

令和、新時代、政治正確、多樣性、性少數、無敵的人、連結、理解他者、少數派也能舒適生活的社會……《正欲》犀利解剖近年日本社會氛圍,質疑既有價値觀,為多數派提供了理解他者的契機。讀完本書,我們無法再輕易説出「多元」這兩個字。

「光在那裡歌頌你們自己想像得到的『多樣性』,自以為重建了社會秩序,感覺是不是很爽。」

 

〆 寺井啟喜(檢察官)
檢察官寺井從辦過的許多案子及交手過的嫌犯身上,體會到建立「與他者、社會的連結」是抑止犯罪最有效的手段。還在念小學的兒子泰希決定不上學,並與同樣不上學的夥伴開設YouTube頻道。從寺井的角度看來,這意味著自行脫離學校這個提供「與他者、社會的連結」的絕佳場域。後來,他與尊重兒子選擇的妻子漸行漸遠,關係逐漸惡化。

 

〆 桐生夏月(寢具店店員)
因為某些內情,她對自然而然出現在社會上的「與他者、社會的連結」這個概念抱有強烈反感。在主張「不上學也沒關係」的兩名少年所經營的YouTube頻道留言區中,她發現一個令她十分在意的帳號名稱,並想起過去與某個同學交流的記憶。她覺得深埋於心底的「某些內情」,只有那個同學能理解。一天,她聽說那個同學將出席即將召開的同學會……

 

〆 神戶八重子(大學生)
她對外貌感到自卑,受到哥哥的影響,對男性與涉及性的事物都感到嫌惡。她擔任校慶的執行委員,主張停辦校園選美,提議策劃頌揚多樣性價值觀的「多元文化祭」。在籌備校慶過程中,發現自己對曾獲校園先生亞軍的諸橋大也不感嫌惡。隨著與諸橋之間的距離愈來愈近,她的情感逐漸失去控制。

影音介紹


名人推薦

鄭重推薦

寺尾哲也(小說家)
李琴峰(芥川獎作家)
重點就在括號裡(劇評人)
馬欣(作家)
陳雪(作家)
張維中(作家)
詹傑(影視編劇)
蕭瑋萱(作家)
羅毓嘉(作家)
(按姓氏筆畫排列)

〆 名人讀後好評

有完全正確的欲望嗎?抑或所有的欲望都是正確的?從黏膩黑水般心底浮現出來的東西,應該被無條件地接受?還是有的終究要面對全面的否定?《正欲》叩問讀者的道德邊界,無論你站在解放與自由的一方,或循規保守的一方,或許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些,自己尚未發現的祕密⋯⋯——羅毓嘉(作家)

讀完小說,感覺像是被問了很多的問題。那不是「什麼才是對的」這麼單純的問題,而是關乎更為關鍵的事物。比起以前,我覺得持續思考和持續想像他人更加重要……我想以我自己的方式,像夏月一樣在他們生活的世界中拚命地生存。——新垣結衣(電影《正欲》主演)

讀完原著小說的衝擊與感動久久不散。朝井先生的「觀點」創造出許多人物,我不斷摸索著要如何表達他們的情感。……我想展現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明明重要卻難以達成的聯繫。我想不帶扭曲地描繪那些「不正常」的人之間的聯繫。——岸善幸(電影《正欲》導演,2023東京影展「最佳導演獎」得主)

不互相傷害的社會,和把傷口隱藏起來的社會,性質天差地遠。當我們去評判隱藏於個人內在的欲望時,評判的標準是誰决定的?正確的異常性與異常的正當性,這本書刨挖出人們不願被看見的部分。——武田砂鐵(書評家)

每個人的祕密都暴露出來了。朝井小弟,真有你的。搞成這樣,後果請自負。——高橋源一郎(經濟評論家)

這本小說,不允許你輕易脫逃。——西加奈子(作家)

這是本我不太敢胡亂推薦的大傑作。——若林正恭(主持人/諧星)

這本作品,讓人重生,也讓人毀滅。除此之外我無法說更多了。——川谷繪音(音樂人)

朝井遼很壞心眼,但壞心眼中潛藏著深刻的愛。——東畑開人(臨床心理師)

〆 日本書店員熱烈迴響

──「這部作品的衝擊力,不真正去讀是無法理解的。」

──「已經回不到讀這本書之前的自己了。」

──「太令人震撼了!那種極度的情感熱量!閱讀時不斷面對自己『想像力的極限』。無論如何措詞、想像力多豐富,也有些事情無法做到。真是令人驚嘆!!投降!」

──「這本書粉碎了『多元社會=每個人都能輕鬆生活的社會』這個概念!我感覺自己的價値觀和世界觀正在被翻新,讀完後整個世界都變得閃亮起來。真是部了不起的作品!」

──「我所相信的『正確』在別人看來可能成為『暴力』,這讓我意識到自己對世界的認識有多麼狹隘。閱讀完畢後,我所信仰的價値觀變得脆弱而虛幻,但換來的是一種彷彿新的自我正在誕生的衝擊,這是一部如此令人震撼的作品。」

──「人類的存在確實充滿了辛苦和悲傷。然而,通過閱讀這部作品,我從內心深處想要包容並愛護每一個人,想要保護人類。因為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那份孤獨的片段。」

──「身處於多數派之中,我曾為此感到安心,但這部作品卻揭示了我內心的陰暗面。在被叩問、追問之下,直到讀完我仍未能找到答案。我希望能一字一句地品味這個作品,不遺漏任何一個細節。我不要劇透,要讓人們帶著純粹的心靈去閱讀,一起討論我們內心的陰暗面!」

──「這個故事彷彿刺客,前來破壞每個人根本的存在。這是本多麼可怕且凶暴的作品。」

──「這部小說或許就像是亞當和夏娃所吃的蘋果。『為什麼上帝沒有讓每個人都一樣呢?』」

──「如果小說有一個角色和功能,就是將讀者心中無法言説的事物透過文字展現出來。我認為《正欲》正站在這些小說的前面。它鋒利而深刻、熱情且充滿愛,關懷那些活得很艱難的人。」

──「能描寫『在變遷的大時代與社會中,被磨平碾碎的個體的呼喊』的,過去可能是松本清張,而在當今的時代,我認為是朝井遼。」

作者

朝井遼(朝井リョウ)

小說家,一九八九年出生於岐阜縣。二〇〇九年以《聽說桐島退社了》榮獲第22屆小說昴新人獎,正式出道。二〇一三年以《何者》榮獲第148屆直木獎,二〇一四年的《可改寫的世界地圖》則榮獲第29屆坪田讓治文學獎。

另有《男子啦啦隊!!》、《星之窗的聲音》、《重生》、《少女不畢業》、《黑桃3》、《武道館》、《妳是這世上最奇妙的故事》、《你我都無可奈何》、《何樣》、《活著是為了追求死亡的意義》、《無論如何都要活著》、《訂單收到》、《明星》等作品。散文集則有《跳躍吧!寬鬆世代》、《寬鬆世代的亂世佳人》。

二〇二一年出版作家生活10週年記念作品《正欲》,獲得第34屆柴田錬三郎獎、第3屆讀者票選文學獎;入選《達文西》雜誌二〇二一年度白金選書。作品並迅速售出影視改編權,改編電影《(非)一般欲望》由岸善幸執導,稻垣吾郎與新垣結衣領銜主演。

譯者

陳柏昌

日文系畢業,曾任職出版社編輯與版權人員,現為自由譯者。喜歡從不同類型的作品認識這世界。

試閱

試想,你走在路上——

 

忽然間,各種資訊闖進視線。

 

 

天空的藍、行人的腳步聲、罕見地名的車牌號碼。顏色、聲音、文字,什麼都能成為訊息……不過走個路而已,視線範圍就塞滿了各種資訊。

 

過去,資訊都是一則一則獨立。比如說,我們會在電車車廂裡看到學好英語會話吧或減肥有益健康等具有激勵作用的訊息,小時候我會把這類廣告看成是「我要學好英語會話」或「我要變健康」等個別主張。地點換成商店街也一樣,「本店最推商品」也好,「限時折扣優惠」也罷,各種精心設計的看板或傳單上的訊息,正在對各自的受眾提出訴求。在那不過是走幾步路而已的當下,對於闖進視線的各種資訊,我認為它們肩負著各自的任務。

 

不過,我漸漸注意到一點。這些訊息乍看各自獨立,其實並非如此。就像一條條小河匯流進入大海,這世界滿載的資訊都將被收束進不知何時就設定好了的巨大終點裡。

 

那個「終點」,說得極端一點就是「明天還不會死」。映入眼簾的大部分資訊,都是為了讓我們順利抵達終點的踏板。強化語言能力有助於拓展人際關係、增加收入,要變得更健康正是為了「明天還不會死」。其他包括增進人際或異性關係、提倡節約等等……都是匯流到「明天還不會死」這片汪洋的河川。我們早晚會留意到,城市裡到處充斥著給不想明天(像歌詞一樣,寫成明天唸成未來)就死去的人的必要資訊。

 

也就是說,這個世界是以「人人都不想明天就死去」這個大前提來運作的。

 

 

究竟「不想明天就死去」是什麼樣的狀態呢?在明天,甚至遙遠的未來,都要繼續前進而不想死去的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擁有想共度人生的對象,對吧?好比有伴侶或小孩的人,或與父母、兄弟姊妹、朋友、戀人、寵物等共同生活的人。如果你身邊有個生命體,一旦你的生命結束,他的生命也會有停止之虞的話,你應該會希望自己不要明天就死掉。與其說「希望」,不如說是不假思索比較貼切。「不想明天就死去」的人,幾乎不會意識到自己有這樣的念頭。即使問他:「人為什麼而活?生存的意義是什麼?」他也只會像在感嘆去年夏天好熱那般說:「我也有過那樣的時期呢。」

 

什麼廢話答案嘛。

 

「那種事,年輕時想很多了。」「想破頭也沒用,把每天過好最實在。」「人生的意義,等到臨死前就會明白了。」「真羨慕你有閒工夫煩惱那種事呢,眼前的家事跟工作都忙不過來了。」諸如此類的話,一生中常會聽到身邊的人說。這些話被那些「不想明天就死去」的人們打磨成盾牌,好讓生活順利過下去。

 

那樣的人佔了世界上人口的大多數,於是這世界的終點以他們為基礎而形成,也是自然而然的,我這樣想。

 

而近年的趨勢是,幸福的形態越來越多樣化。有人過著不組成家庭、不生養小孩的人生。不論是事實婚姻、同性婚姻、多重伴侶、無性戀、不性也不談戀愛者……有人選擇三人以上的關係,也有人獨自過一生。「多樣性」一詞已深植人心,人們公開表達對這件事的喜悅,漸漸地認同彼此。終點因人而異了呢,時代變了呢,過去與現在不同了呢,常識和價值觀改變了呢。接觸到這些倡議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如果你正在讀這篇文章,我想你也會這麼想吧。

 

吵死了,閉嘴!

 

 

「多樣性」這個詞孕育出的事物中,我認為其中一個是天真。接納與自己不同的族群吧。就算與他人不同也要抬頭挺胸,做真實的自己很棒。批評別人與生俱來的特質太沒道理了……

 

純粹的天真讓這個詞更加閃耀非凡。說到底,這些話只適用於少數派中的多數派,也就是說話的人能夠想像得到的「他者」而已。事實上,那些人經常想的是:對那些超出想像、不能理解,甚至感到厭惡而無法直視、想要遠離的事,乾脆視而不見、避而不談。

 

 

我始終感覺,自己是在這個星球上留學。

 

彷彿待在一個我不應該待的地方。

 

為與生俱來的自己感到驕傲,這種事我從來沒想過。我極其厭惡自己。而且,由於不希望自己被他人窺探,索性拒人於千里之外,又因為這樣不得不繼續思考著自己,這樣的人生太空虛了。

 

總之,對我張開雙臂,一臉天真地說:「大家都不同,大家都很棒。」這種態度很煩。

 

我覺得,像我這種人,應該與社會劃清界線。

 

真的不必管我!

 

放我一馬,讓我自生自滅。

 

 

也不知道為什麼,社會這個集合體就是無法放過任何人。尤其在組織裡工作,更讓人這麼覺得。人們都愛窺探。嘴上說不能評斷別人與生俱來的特質,卻用盡心力蒐集別人此生擁有的、缺乏的、想要的東西,並且毫不留情地批判。我最近有新的領悟。要讓社會放你一馬,最快的方式就是成為社會的一份子。很諷刺,但是事實。成為社會的一份子,意味著要順應潮流,朝這世界設定的終點前進,成為河川,流向大海。如此一來,別人的窺探就會減低至某個限度。如果你正好待在「我的生命一旦結束、他的生命也會有停止之虞的生命體」身邊,「不想明天就死去」而努力活著,社會放過你的機率就會高一些。

 

 

最後再讓我說一件事。

 

試想,你走在路上。

 

一邊想著「不想明天就死去」。

 

同時堅信塞滿整個世界的資訊,會一個接一個收束進世界的終點。

 

我想知道,這時你眼中那個習以為常的世界,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

 

其實,搞不好就是你看到的那個樣子。

 

讀到這裡,請把這篇文章的內容忘掉。

 

我要以真實的聲音,告訴你接下來發生的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42103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8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2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