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正欲

改編電影《(非)一般欲望》入選金馬影展,朝井遼出道10週年全新代表作誕生!
Epub
流動版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315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日本熱賣50萬冊,令和時代第一本現象級衝擊作品
尊重多元的大合唱中,刺耳但絕不容忽視的吶喊!

朝井遼出道10週年 超越《聽說桐島退社了》、《何者》的全新代表作誕生!
伊坂幸太郎盛讚:「2021年最厲害的小說。」
讀者驚嘆:「回不到讀這本書之前的自己了!」

改編電影《(非)一般欲望》入選金馬影展,榮獲東京影展最佳導演獎、觀眾票選獎

〆 第34屆「柴田錬三郎獎」得獎作品
〆 《達文西》2021年度白金選書
〆 《達文西》2023年度Top 1(文庫本部門)
〆 2022年「本屋大賞」Top 4
〆 第3屆「讀者文學獎」得獎作品


「讀完原著小說的衝擊與感動久久不散。」——岸善幸(電影《正欲》導演,2023東京影展「最佳導演獎」得主)
「讀完小說,感覺像是被問了很多的問題。」——新垣結衣(電影《正欲》主演)
「《正欲》叩問讀者的道德邊界⋯⋯或許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些,自己尚未發現的祕密⋯⋯」——羅毓嘉(作家)

檢察官、寢具店店員、大學生,原本毫不相關的三個人,生命軌跡因為「正確的欲望」而逐漸重疊,最後匯集成為一起聳動而餘味惡劣的社會事件。關於欲望與人生,那些「正常」、「正確」的界線,都不再清晰而武斷。

令和、新時代、政治正確、多樣性、性少數、無敵的人、連結、理解他者、少數派也能舒適生活的社會……《正欲》犀利解剖近年日本社會氛圍,質疑既有價値觀,為多數派提供了理解他者的契機。讀完本書,我們無法再輕易説出「多元」這兩個字。

「光在那裡歌頌你們自己想像得到的『多樣性』,自以為重建了社會秩序,感覺是不是很爽。」

 

〆 寺井啟喜(檢察官)
檢察官寺井從辦過的許多案子及交手過的嫌犯身上,體會到建立「與他者、社會的連結」是抑止犯罪最有效的手段。還在念小學的兒子泰希決定不上學,並與同樣不上學的夥伴開設YouTube頻道。從寺井的角度看來,這意味著自行脫離學校這個提供「與他者、社會的連結」的絕佳場域。後來,他與尊重兒子選擇的妻子漸行漸遠,關係逐漸惡化。

 

〆 桐生夏月(寢具店店員)
因為某些內情,她對自然而然出現在社會上的「與他者、社會的連結」這個概念抱有強烈反感。在主張「不上學也沒關係」的兩名少年所經營的YouTube頻道留言區中,她發現一個令她十分在意的帳號名稱,並想起過去與某個同學交流的記憶。她覺得深埋於心底的「某些內情」,只有那個同學能理解。一天,她聽說那個同學將出席即將召開的同學會……

 

〆 神戶八重子(大學生)
她對外貌感到自卑,受到哥哥的影響,對男性與涉及性的事物都感到嫌惡。她擔任校慶的執行委員,主張停辦校園選美,提議策劃頌揚多樣性價值觀的「多元文化祭」。在籌備校慶過程中,發現自己對曾獲校園先生亞軍的諸橋大也不感嫌惡。隨著與諸橋之間的距離愈來愈近,她的情感逐漸失去控制。

作者

朝井遼(朝井リョウ)

小說家,一九八九年出生於岐阜縣。二〇〇九年以《聽說桐島退社了》榮獲第22屆小說昴新人獎,正式出道。二〇一三年以《何者》榮獲第148屆直木獎,二〇一四年的《可改寫的世界地圖》則榮獲第29屆坪田讓治文學獎。

另有《男子啦啦隊!!》、《星之窗的聲音》、《重生》、《少女不畢業》、《黑桃3》、《武道館》、《妳是這世上最奇妙的故事》、《你我都無可奈何》、《何樣》、《活著是為了追求死亡的意義》、《無論如何都要活著》、《訂單收到》、《明星》等作品。散文集則有《跳躍吧!寬鬆世代》、《寬鬆世代的亂世佳人》。

二〇二一年出版作家生活10週年記念作品《正欲》,獲得第34屆柴田錬三郎獎、第3屆讀者票選文學獎;入選《達文西》雜誌二〇二一年度白金選書。作品並迅速售出影視改編權,改編電影《(非)一般欲望》由岸善幸執導,稻垣吾郎與新垣結衣領銜主演。

譯者

陳柏昌

日文系畢業,曾任職出版社編輯與版權人員,現為自由譯者。喜歡從不同類型的作品認識這世界。

試閱

試想,你走在路上——

 

忽然間,各種資訊闖進視線。

 

 

天空的藍、行人的腳步聲、罕見地名的車牌號碼。顏色、聲音、文字,什麼都能成為訊息……不過走個路而已,視線範圍就塞滿了各種資訊。

 

過去,資訊都是一則一則獨立。比如說,我們會在電車車廂裡看到學好英語會話吧或減肥有益健康等具有激勵作用的訊息,小時候我會把這類廣告看成是「我要學好英語會話」或「我要變健康」等個別主張。地點換成商店街也一樣,「本店最推商品」也好,「限時折扣優惠」也罷,各種精心設計的看板或傳單上的訊息,正在對各自的受眾提出訴求。在那不過是走幾步路而已的當下,對於闖進視線的各種資訊,我認為它們肩負著各自的任務。

 

不過,我漸漸注意到一點。這些訊息乍看各自獨立,其實並非如此。就像一條條小河匯流進入大海,這世界滿載的資訊都將被收束進不知何時就設定好了的巨大終點裡。

 

那個「終點」,說得極端一點就是「明天還不會死」。映入眼簾的大部分資訊,都是為了讓我們順利抵達終點的踏板。強化語言能力有助於拓展人際關係、增加收入,要變得更健康正是為了「明天還不會死」。其他包括增進人際或異性關係、提倡節約等等……都是匯流到「明天還不會死」這片汪洋的河川。我們早晚會留意到,城市裡到處充斥著給不想明天(像歌詞一樣,寫成明天唸成未來)就死去的人的必要資訊。

 

也就是說,這個世界是以「人人都不想明天就死去」這個大前提來運作的。

 

 

究竟「不想明天就死去」是什麼樣的狀態呢?在明天,甚至遙遠的未來,都要繼續前進而不想死去的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擁有想共度人生的對象,對吧?好比有伴侶或小孩的人,或與父母、兄弟姊妹、朋友、戀人、寵物等共同生活的人。如果你身邊有個生命體,一旦你的生命結束,他的生命也會有停止之虞的話,你應該會希望自己不要明天就死掉。與其說「希望」,不如說是不假思索比較貼切。「不想明天就死去」的人,幾乎不會意識到自己有這樣的念頭。即使問他:「人為什麼而活?生存的意義是什麼?」他也只會像在感嘆去年夏天好熱那般說:「我也有過那樣的時期呢。」

 

什麼廢話答案嘛。

 

「那種事,年輕時想很多了。」「想破頭也沒用,把每天過好最實在。」「人生的意義,等到臨死前就會明白了。」「真羨慕你有閒工夫煩惱那種事呢,眼前的家事跟工作都忙不過來了。」諸如此類的話,一生中常會聽到身邊的人說。這些話被那些「不想明天就死去」的人們打磨成盾牌,好讓生活順利過下去。

 

那樣的人佔了世界上人口的大多數,於是這世界的終點以他們為基礎而形成,也是自然而然的,我這樣想。

 

而近年的趨勢是,幸福的形態越來越多樣化。有人過著不組成家庭、不生養小孩的人生。不論是事實婚姻、同性婚姻、多重伴侶、無性戀、不性也不談戀愛者……有人選擇三人以上的關係,也有人獨自過一生。「多樣性」一詞已深植人心,人們公開表達對這件事的喜悅,漸漸地認同彼此。終點因人而異了呢,時代變了呢,過去與現在不同了呢,常識和價值觀改變了呢。接觸到這些倡議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如果你正在讀這篇文章,我想你也會這麼想吧。

 

吵死了,閉嘴!

 

 

「多樣性」這個詞孕育出的事物中,我認為其中一個是天真。接納與自己不同的族群吧。就算與他人不同也要抬頭挺胸,做真實的自己很棒。批評別人與生俱來的特質太沒道理了……

 

純粹的天真讓這個詞更加閃耀非凡。說到底,這些話只適用於少數派中的多數派,也就是說話的人能夠想像得到的「他者」而已。事實上,那些人經常想的是:對那些超出想像、不能理解,甚至感到厭惡而無法直視、想要遠離的事,乾脆視而不見、避而不談。

 

 

我始終感覺,自己是在這個星球上留學。

 

彷彿待在一個我不應該待的地方。

 

為與生俱來的自己感到驕傲,這種事我從來沒想過。我極其厭惡自己。而且,由於不希望自己被他人窺探,索性拒人於千里之外,又因為這樣不得不繼續思考著自己,這樣的人生太空虛了。

 

總之,對我張開雙臂,一臉天真地說:「大家都不同,大家都很棒。」這種態度很煩。

 

我覺得,像我這種人,應該與社會劃清界線。

 

真的不必管我!

 

放我一馬,讓我自生自滅。

 

 

也不知道為什麼,社會這個集合體就是無法放過任何人。尤其在組織裡工作,更讓人這麼覺得。人們都愛窺探。嘴上說不能評斷別人與生俱來的特質,卻用盡心力蒐集別人此生擁有的、缺乏的、想要的東西,並且毫不留情地批判。我最近有新的領悟。要讓社會放你一馬,最快的方式就是成為社會的一份子。很諷刺,但是事實。成為社會的一份子,意味著要順應潮流,朝這世界設定的終點前進,成為河川,流向大海。如此一來,別人的窺探就會減低至某個限度。如果你正好待在「我的生命一旦結束、他的生命也會有停止之虞的生命體」身邊,「不想明天就死去」而努力活著,社會放過你的機率就會高一些。

 

 

最後再讓我說一件事。

 

試想,你走在路上。

 

一邊想著「不想明天就死去」。

 

同時堅信塞滿整個世界的資訊,會一個接一個收束進世界的終點。

 

我想知道,這時你眼中那個習以為常的世界,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

 

其實,搞不好就是你看到的那個樣子。

 

讀到這裡,請把這篇文章的內容忘掉。

 

我要以真實的聲音,告訴你接下來發生的事。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742103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8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2025金石強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