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好好活著,我們最終走向更壞
有一種小說,讓人讀完後仍一直為主角擔心……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為什麼越是努力
越是讓自己變成最糟的人?
❝有一種小說,讓人讀完後仍一直為主角擔心……❞
★韓國知名創作歌手IU最念念不忘的人生小說!
★文學村大學小說獎大賞作品,初試啼聲即衝擊韓國文壇!
★作者林率兒曾獲2013年中央新人文學獎。
★本書翻拍電影,由Girl's Day珉雅主演,預定2020年上映。
╳韓國文壇的新生代異軍,描繪既絢爛又深沉的青春切片╳
『我的未來一片黑暗。
我從來沒有預測過未來,但對未來的確信卻很多,
確信總有一天會去遙遠沒去過的地方、要住在比遙遠更遙遠的地方。
這些確信點綴著未來,對我來說,能夠得知未來的唯一預言,就是這些確信。』
女孩姜依為了迎合父母期待,假裝成富有人家的小孩進入好學校就讀。
在社區生活的她是個擁有太多的人,在學校裡的她卻是個什麼都沒有的人。
在新學校裡,她感受到了身為外來者的孤獨。
向姜依伸出手的同學雅蘭與曉瑛,並不會用異樣的眼光去區分她,姜依像小狗狗般跟在她們身邊。三個青春期的飛行少女,就像共用同一個身軀與氣味,在「各自還什麼都不是的時候,用什麼都不是的樣子」黏在一塊。她們一同逃離原有生活,一同忘卻,一同尋覓更好的人生,最後,成為彼此唯一的家人。
只是,為什麼明明曾經甜蜜相依的關係,總會在不知不覺的時候,崩解消失?
為了不再被拋下、為了走向更遠的遠方、為了成為更好的人,
姜依竭盡全力,在絕對的孤單中奮游……
這是一本無法輕易放下的小說,在閱讀過程中,會不自覺沉浸於主角竭力不讓自己壞掉的過程。主角在每個人生瞬間都全力以赴,仍舊無法掌控未來的無力與哀戚,將在讀者心上留下不易揮發的沉重痛症。
․․․
「我沒有經歷過人們所謂正常的成長過程,常常被說不正常。
但不正常其實也是平凡的人,我不喜歡畫分正常與不正常的世界,
因為被打入不正常的孩子,也不過是一個平凡的孩子。」──作者林率兒
本書靈感源自作者長達十多年的惡夢,與其視為半自傳小說,她更認為這是一本「攤開傷痕的小說」。故事中,角色們生活的邑內洞、田民洞皆是實際存在的地方,而和主角擁有同樣遭遇的少年、少女也同樣存在於這世界上。
全書以毫不掩飾的方式敘述少女的成長過程,關於一個人在尚未成熟的年紀,如何做出選擇、如何處理難解的親密關係、如何看著人生一步步走往沒有預料的方向。作者對於人物的心理變化刻劃至深,她看似寫少女的故事,實際上卻同時捕捉到現代人內心面臨的微小事件,如依賴、嫉妒、自卑等等心緒,也因此獲得韓國知名小說家朴成元高度讚賞:
「文壇上似乎還沒有一部關於成長的作品,選擇運用如此冷酷殘忍的途徑來寫。」
這部作品在出版當時不僅震撼文壇,更給許多讀者帶來不小衝擊,包含韓國知名創作歌手IU,她曾在直播節目中介紹本書是她的人生之書,並念出書中經典名句。
名人推薦
吳曉樂│作家
追奇│作家
──專文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李屏瑤│作家
陳雪如Ashley│諮商心理師
彭菊仙│親子作家
楊婕│作家
──有感推薦
好評迴響
「我們無法體驗所有人生、理解所有人,但透過閱讀這本半自傳的故事,我們得以窺探作者如何用故事療癒傷痛,重新建構新意義。」──陳雪如Ashley(諮商心理師)
「好的小說,是要將不特別的題材變特別,這部小說就是這樣的小說。一般在寫評語時,都會寫出獲獎作品的大綱或是作品介紹,但這一回我省略不提,因為這部小說值得在毫無資訊的前提下,閱讀一遍。」──朴成元(小說家、啟明大學文藝創作系教授)
「我深信這部小說描繪的所有悲痛事件,是真實發生過的事件,而我不想跟這一位作家見面。」──申行哲(文學評論家、朝鮮大學文藝創作系教授)
「作家描繪了少女世界展露的殘酷暴力,當中所有不合理與矛盾,以及所感受到的憤怒,一幕幕都是殘酷的成長經驗之一。」──鄭玄雅(小說家)
「閱讀過程中覺得很難過,讀完後讓人心痛。這只是小說而已,我想要這樣想,卻無法這樣想。我開始覺得,像姜依、雅蘭、曉瑛這樣的孩子分明就存在於這社會上,越想越覺得傷心難過。」──Yes24網路書店讀者
編輯推薦
牽起年少時自己的手,一起去到比遙遠更遠的地方
(文/采實文化編輯 陳如翎)
《為了好好活著,我們最終走向更壞》是個不太傳統的小說書名。這句話,轉化自書中的句子,這句話,也可以視為一切的開端和終結。
相較中譯版書名,原書名直譯的意思其實是很簡單的「最佳人生」,它還有個英文副書名──The Best Life。最佳的人生,一個如此充滿希望的書名,卻和內容呈現極大的反差,也許是作者的一種反諷,也或者是她內心深切的期盼。
本來以為,過去接觸過夠多各式各樣的成長小說和戲劇,不管這本書的情節有多麼寫實虐心,自己應該都能夠接受吧。結果第一次讀書稿的時候,還是屢屢需要暫停下來喘口氣,難以一口氣讀完,因為它不停地在戳,戳中內心一些隱隱約約的傷口。
故事從姜依、雅蘭、曉瑛,這三個十六歲國中少女的離家之路開始說起。對青少年、青少女來說,朋友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往往大過於家人。尤其是少女們,有時候會發展出比朋友更緊密難分的關係,那可能是源於認同、嫉妒、自卑、不安種種情緒,也因此這樣的關係,容易說斷裂就斷裂。
書中很多意料之外的轉折,那些轉折多半是透過少女的對話展現,往往在兩三句對話之間,就有一個心意突然被決定,令人措手不及,同時亦非常寫實。因為我們說出口的,總是比沒說出口的還多。
這本書一直讓我回想起自己的青少時期,也讓我不斷地思考,究竟什麼才是最好的人生、最好的選擇?
作者沒有提供答案,她寫這本書本來也不是為了提供答案,只是想傳遞一個事實:世界上,確實有這樣的少年、少女,在角落默默生存著。
不過我還是在書中看到,無論是什麼年紀、什麼時候,任何人都想活出最好的樣子。就算是人格發展尚未健全的青少年,也一定是在眾多選項之間不斷躊躇,然後努力朝當下自己認為最好的選擇走去。我認為,這本書是獻給經過了青春期,跌跌撞撞長大的成人們,儘管它可能會喚醒曾經的傷痛,卻也讓人想要原諒、愛惜小時候那個懵懂的自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校稿時為了確認作者描述的地理位置,我打開Google地圖,首先輸入「韓國大田市田民洞」──故事的主舞台之一,結果還真的出現一個真實存在的地區,被紅色細線框圈起來。我在地圖上找到姜依她們就讀的田民國中,然後沿著國中旁的幹道一路往下,書中描寫的樹林、河流、橋梁一一浮現眼前。地圖上,被河流分隔開來的兩個區域,一邊是道路齊整的研究園區、一邊是道路彎曲複雜的工業園區,明晃晃的現實。
此時我才驚覺,原來作者筆下新興發展的田民洞、被階梯和鐵橋環繞的邑內洞,還有那些主角們在首爾蝸居過的大樓樓梯間,兩三人共同分享的一個小房間,這些全都是立基於事實的描寫。作者向讀者坦露的,或許是她不加掩飾的人生。
雖然開頭說,「為了好好活著,我們最終走向更壞」這句話可以視為一切的開端和終結,但我覺得這個故事並不會真正終結,它會一直延續下去,只要讀過,它就會在你的心裡蔓延、開展,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目錄
第一章 水晶雪球
第二章 瘋子
第三章 寄生蟲
第四章 最喜歡的場所
第五章 大叔們
第六章 黑色條紋的貓兒
第七章 打工
第八章 裸身
第九章 三個孩子
第十章 GPS
第十一章 溜溜
第十二章 不能輸也不能贏
第十三章 臭婊子
第十四章 兩個孩子
第十五章 刀
第十六章 鬥魚
第十七章 Grenada
第十八章 祈禱
第十九章 感應燈
第二十章 水晶雪球
附錄
「第四屆文學村大學小說獎大賞」──作者得獎感想
「第四屆文學村大學小說獎大賞」──評審評語
作者訪問:若說火熱與頑固是能量的話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