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獻給 21 世紀的女兒與母親,還有每一個不合時宜的妳和你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個人喜歡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華文創作現代散文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吳曉樂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繪者:何學儀 追蹤 ? 追蹤繪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繪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網路與書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9/05/31
  • 相關主題: 2025前進首爾書展

出版情報

你的明亮靜好裡有我的侷侷促促:吳曉樂與《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2019/06/24 「我希望這本書,可以像是替這個時代的女性拍張照,過了十年二十年,讀者回頭看的時候,會想:原來當時的人是這樣過日子啊。」那天我們在辦公桌前邊打字邊嗑著果乾邊喝茶的時候,曉樂轉過頭來這麼說。「或許還成為某種資料,因為未來的人已經不用面對那些窘境。」 不知不覺已習慣曉樂在北上時順路到大塊辦公室歇腳,有時來討論書稿,有時單純是聊聊天,吃著點心,一邊各自理著手邊的雜務一邊閒談著生活遇上的事,起了個頭之後,話題可以一直蔓延下去──她可以一直說下去,更重要的是她也可以一直聽下去。 「噢,好耶!」確實是個很重要的主題。不過,照一張這個時代女性的像,這張像會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我們這一代若說起自己的不幸,往往是會被嗤之以鼻的。 我輩台灣年輕人,生長在言論自由的時代,不少人的物質生活雖不到寬裕也還算過得去,生活中有許多小確幸。在這樣的環境裡,若非家逢巨變或忽臨災荒,談起日常裡的不順遂、不自在、迷惘,常常被視作無關緊要的小不幸,被回以「這算什麼,我們那個年代……」,甚至是「你們就是太自由了」——不曉得是否代代年輕人都有這樣的困擾,抑或是在社群媒體活躍下,不幸大賽更加流行了。 女性似乎更容易遇到這樣狀況。好吧,我們大家都知道女生以前很可憐,但畢竟是「以前」,社會觀念、法律保障日新,現在女人不必冠夫姓,「為婚姻家庭放棄事業」、「事事從夫」也漸退流行,有生理假,有育嬰假,有保姆,有……到底妳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難道妳們不覺得世界很進步了嗎? 曉樂在後記裡提到自己訂定主題後的猶疑,想著是否應記錄更「嚴肅」的主題,或許這也是許多人在生活裡卡關,卻無處訴苦時的躊躇。 可、可是,可是就算光明希望在面前照著,物理上的災難遠遠在天邊,我們女人,我們年輕人,在這世界裡活著,還是覺得有那麼一點,噢可能不只一點,侷促啊…… 各種論述被說遍,大眾覺得世界「已經很平等」,講起性別議題會被回應「已經很自由了吧」,這樣的時刻,要怎麼描繪這幅光景? 由吳曉樂來說,會怎麼說呢? 認識曉樂的文字是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前,恰好在社群網站看到朋友轉貼,於是就這樣學會使用「追蹤」功能。那正好是越來越多同輩關心公眾事務的時候,一篇篇文字激動討論辯證著個人與群體、社會關係,網路那一端她的字句,總能在一片喧譁聲中準準送進眼裡。不管她寫的是社會議題、教育,或是她與母親、情人的對話,曉樂說的故事總是鮮活生動,又能直入你內心的某個點,觸動某個深埋的意念。 或許就像這本書的序曲所言,她的幅寬就是多了一公分,恰恰好的一公分。 眾人接收著世界一樣的訊號,但吳曉樂就是能靜心從訊號中多偵測到那點什麼,而那個什麼就是關鍵:家常的親子互動、街巷間的閒談,以及在那些語言、動作之後的悲傷、慍怒、焦慮、挫折、安慰……全都被捕捉下來、梳理出來了,她的字句「條理明晰,筆鋒常帶感情」(向國文課本借個哏),不誇大也不輕忽,恰到好處地讓人覺得一切都鮮活了起來,像是在某幅畫添了一筆不可或缺的光或影。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記錄一個「七年級末段班女生」經歷、看見的世界,其中不少篇裡的「故事」是與作者本人切身相關,談自身,談家人,談朋友;但因吳曉樂善聆聽、善觀察、善提問、善解析,全書呈現的並不只是個人見聞錄,還有背後埋藏深遠的脈絡。隨著稿子陸陸續續傳來,一個世界在文字裡漸漸成型了——那不只是作者一人經受的不平或委屈,而是一個世代,或者是在這世界共同生活的幾個世代,或女性或男性,一起感受的不自在。 作為一名成長年代相近、生理性別也相同的編輯兼讀者,能經手這樣一本文集,是令人驚喜的事;因為曉樂總是能撿起一些我們都經歷過卻又隨手放過片段,那些看似細瑣卻很重要的事實與情緒,將它們拼回一個完整真實的故事;讀她的文字,冷靜中帶著溫柔,溫度調和得剛好,時常讓人忍不住想像阿基米德一樣跳出浴盆大喊「EUREKA!」(我發現了!)。 發現了,這就是那個時候我想說卻講不出來的那個念頭。發現了,這就是我體會過,卻說不出來的那個心情。發現了,這就是盤繞不去的,我心裡那個疑問。 比如經血與身型定期為女性帶來的躁動不安,比如「女生之間是否有真友誼?」的質疑。又比如,關於生育下一代,檯面上已消失、檯面下卻仍有人緊抓著的,弄璋弄瓦男女輕重之別。 或者是像,書中童姐等人面對的「豬不肥肥到狗去」,家族或伴侶間「女高男低」的焦慮,不管肥狗或瘦豬都陷入一種緊繃的狀態,在社會期待之前做什麼也不是。又或者,戀人與單身者面對的「修成正果」壓力,伴侶維持正果美好形象的壓力。再或者,身為母親,可以保有多少自我呢? 也有珍妮與青經歷的,異地人卡在臺北小雅房的緊縮彆扭。還有社會讚揚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時,辦不到的人心中那種疲憊。 不自在以外也有因溫暖而動人的,像是曉樂的外婆、母親,在倍受拘束的情勢下,雖未掀起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卻仍盡最大的努力,為下一代、為自己,爭取一丁點餘裕,緩緩地,一寸寸地把世界往外推進。 從那一公分頻寬望出去的景致被拼湊起來,在《可是我偏偏不喜歡》裡繪成了 360 度全景照。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金庸小說《白馬嘯西風》篇末的這句話,像是某種暗語一般廣為流傳。李文秀這麼說的時候,敘事者評為固執;脫去原著的愛情故事,讀者網友援引起來,則都有點歆羨其中不與人同的灑脫自由,其中飄著淡淡的無奈,並且帶著一種反叛——縱使我們,講起這句話時,常常說得有點小聲。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是這個時代的小小抗議,吳曉樂站在木箱搭的發言臺上,把那句小小聲的、有點委屈的「可是我偏不喜歡」,用清晰的聲音說出來;同時也是告訴失意的讀者,覺得自己「不合時宜」的,並不只有妳/你,我們可以一起告訴這個社會:「那都是很好很好的,我懂,可是人不只一種樣貌,世界不只有一種樣貌,你們都說很好的,我偏偏不適合,我偏偏不喜歡啊!」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也是作者對往後世代的祝福與期盼。如書裡曉樂的外婆與母親,試著不要複製上一代的悲劇那樣,這本書向未來許了一個願:希望有一天,當我們對世界說「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時,那已經是一句理所當然的話,不再被視作挑釁,不再需要帶著不平的神情,可以雲淡風輕,甚至就只是「我不喜歡」,連「可是」與「偏偏」的曲折糾結也不必。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吳曉樂最新作品,以縝密文筆梳理七年級末段班女性成長回憶與親子關係,精準剖析性別、社會議題,反思大眾對成功完美的定義。

明亮靜好下的侷侷促促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吳曉樂
21 篇散文,獻給 21 世紀的女兒與母親,
還有每一個不合時宜的妳和你

世界的標準偏不是貼身剪裁、客製化設計。
有時我們像被迫使用右手的左撇子,卡卡的,
笨拙疼痛地,微笑展示那個非慣用的自己。

對於理想人生的歌頌,似乎只有一種曲風。光鮮穩定的事業,還有和樂甜蜜的家庭:夫唱婦隨成雙對,有子,或許有女,父慈子孝,賢妻良母。採摘完美結果的路,好像也只有一條小徑。女人,男人,許多人生來就被推出起跑線外,卻又拚了命要擠進去,站上指定位置,扮演社會的期待。

你以為那是老調,老調卻在新時代不斷重彈。新時代的女兒幽幽唱著和聲。

吳曉樂以細緻誠摯的眼光,由世紀之交女性的成長經歷、見聞感受出發,寫社會,寫家庭,也寫自己,藉二十一篇散文刻畫光亮後的暗影、暗中的微光,記下世界予我們的顛顛簸簸、坑坑疤疤,同時認認真真地提問:

那些很好很好的,可不可以不要呢?能否准允我們唱起新曲,走不同的路?能否容許我們,收拾起破碎的自我,選個心儀角落種下專屬的果樹,等它緩緩果熟蒂落,帶來只有自己能體會的豐收?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按首字筆畫排列)
江鵝|作家(專文推薦)
李屏瑤|作家
臥斧|文字工作者
神小風|作家
張曼娟|作家
楊隸亞|作家
蔣亞妮|作家
簡莉穎|劇作家
顏擇雅|作家/出版人

想自由自在,首要條件是自己得在,無論別人如何不給不許,自己偏偏得在。吳曉樂,偏偏就是在。──江鵝(作家)

年少不懂李宗盛,青春不悲周星馳,正如吳曉樂的散文輕盈卻布滿倒刺。
她以女身、兒身及書寫身煉祭出這一本女‧兒‧書,世故之下是情深,溫柔盡頭才鼻酸。──蔣亞妮(作家)

吳曉樂的散文質地,像有人在暗桌下伸腳過來勾你。一勾就中。有些人勾到地老天荒腳抽筋也沒用,這是天分啊。──楊隸亞(作家)

編輯推薦


偏在


吳曉樂說起各種「可是我偏偏不喜歡」的時候,有一種腰桿堅挺的氣勢。
而且帶著動作。雙手攀扶摸索,向上。她想站直,正在站直,站上屬於她的位置,最終氣宇軒昂。

令我欽敬的意志續航力。

是世代差嗎?差一個年級,女人承擔的形象依然近似,掙脫的姿勢和力道卻大有不同。除了她,還有母親。她與母親之間的拉扯,特別吸引我注意。在韓國釜山得男佛前,她們在立心上拉扯。母親明白求子不可得的辛苦,希望她能預先置備庇蔭,要用就有,不用也無傷。女兒不肯,因為當年就是這種立心,傷了母親。此心不可立,不可縱,不可不戰,即使要戰的是整個世界。

這份心意,母親們跟上了嗎?

世上最嚴酷的警總,在女人心裡。但不是每個女人都意識得到自己一人分飾司令與嫌犯,刑求與招認,傾軋與窒息。父權社會對女人採取電擊項圈式訓練,多數女性早年就能學會,在一趟鼻息之間完成自審自囚的程序,不僭越世道不肯給的權益,而且因為發生得頻繁,久之還當是呼吸的一部分,行有餘力並且不忘提點她人凡事自罪,這個「她人」得用女字旁。

二人以上參與的審查和拘提,難免出現掙扎抗拒,而這二人的組合,因為社會結構的緣故,經常是母女,越是害怕觸電的母親,越常囚禁女兒,因為捨不得心愛的孩子在行走間受到更大的傷,乾脆自己先打,打怕她。母親們經常忘記兩件事實,一是女兒活的是她自己的命,二是女兒年輕,而且強壯。女兒未必遇得上母親曾經遭遇的電擊,即使遇上,未必經不住,有些人甚至智勇雙全,能挺著疼痛找出電源開關,一拳捶爆那些傷害過自己母親的東西。

能夠如此相互明白的母女,是最強大的支持團體,但「相互明白」不是一席話說完就能開花結果,要磨。書裡常能看到吳曉樂與母親的相互砥磨,也許直面,也許背對,但始終不曾中斷凝望。無論是笑是淚,她們在心裡一直看著彼此。她的躊躇,是她的堅毅;她的決斷,是她的牽掛。

人無法預測前路,卻能練習步伐。幼時的吳曉樂曾經埋怨母親不願為她放下正在閱讀的書本,日後卻領悟,能有個偏偏不願放下心之所向的母親,不是每個人生下來都配給得到的行路教練。人可以偏偏要,偏偏喜歡,也可以偏偏不要,偏偏不喜歡。倘若無論如何都有人叫好,卻也有人看壞,選自己甘心好樂的事來偏偏,總是不虧的。

一個人能站起來,不只是一個人的起來,尤其女人。行路有伴當然好,但最好的,終究是能站直來走,不必人扶。愛牽誰牽誰,不想牽的時候,任止任行,遠近高低熱鬧寂寞全由自己。想自由自在,首要條件是自己得在,無論別人如何不給不許,自己偏偏得在。吳曉樂,偏偏就是在。

文/江鵝(作家)

作者

吳曉樂

居於台中。喜歡鸚鵡,日夜期待隔壁的小孩成為了不起的音樂家,因為人的忍耐是有極限的。著有《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上流兒童》,前者已改編成電視劇。

繪者簡介
何學儀


一位好鄰居,雖然有時會從陽台丟灰塵,但不會在半夜彈吉他。
Facebook : Public Child 大眾兒童

目錄

推薦序:偏在(江鵝)
序曲:書寫的起源
女兒們在天平上躊躇
我與我的血
習得復忘掉
鉑銥男孩
那些壞情話
正果與它們的產地
聖母病再見
叛逆期
等待父親
秘密頻道
身為肥狗,我很抱歉
如何永遠擁有一位女神?
吃與愛
那些致命的明亮
在台北練習起飛與降落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戀物記
她從海上來
別人的故事
創作者的另一半
後記:來一把合於心意的開罐器
謝辭

序/導讀

【後記】來一把合於心意的開罐器

很多讀者寫訊息給我。其中,有些人是這樣子開場的:「把孩子哄睡了之後,熬夜看完了……」有時人生比較困難,開場就會變成這個樣子:「在孩子不斷的吵鬧下,好不容易讀完了妳的書。」也有一位讀者,可愛得附上照片:她低頭讀著書,雙腿收在椅子上,而她的孩子手持玩具戳她,試圖索取她的注意力。她沒有說掌鏡的人是誰。我猜是她的丈夫。

我這回在寫字時,說不上來為什麼,不斷地想起這些畫面。我理解到,原來我有一部分的讀者是長這樣子的。她們有孩子,而她們的時間被孩子切割得很零碎。她們很提心吊膽地閱讀,畢竟,要不被打擾地讀完一個章節,至少在孩子長大以前,是不易的。

在這本書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很多人關心地問:這一次書寫的主題是什麼?我獨自想了很久,到了中間階段,才有勇氣說,哦,我想書寫的是,我個人從小到大的一些感受。有些是與家人的聯繫,有些則是我身為一個女生的經驗。有趣的是,有些友人得知之後,沉吟好半晌,反問,女生的生活有什麼特別的嗎?怎麼要特殊強調?我很訝異,他們以為,既處於同一方水土,感受自是並無二致的。我幾乎要為他們的無知喝采了。

我也無知過。
情人是左撇子。一回午後,我們在廚房張羅晚餐,我遞給他一把開罐器和一個玉米罐頭,說,喏,你把這罐頭打開一下。旋即轉身,去照顧爐子的火候,順手把菜葉給洗了。好半晌,我還等不到玉米,於是嘟囔,你怎麼開一個罐頭可以開這麼久呀?我湊過去,把那顆咬了一半的罐頭端至面前,我說,你看我這樣辦。沒兩秒,罐頭咧開嘴。我以為是自己開罐頭的技術高明,直到他埋怨,那是因為開罐器是為你們右撇子設計的。我不信,把開罐器還給他,要他再示範一次。幾秒鐘過去,我看懂了,他是對的,那開罐器對付的簡直不是罐頭,而是他的左手。他得把開罐器託付於右手,也就是他的非慣用手,才能勉強地、事倍功半地,創造出一些進度。

這世界上散落著非常多顆罐頭,裡頭裝填著比玉米更閃閃發亮的物事,迷人的職業、夢想、志願、生活方式,或通往某些殿堂的門票。我很想要撬開罐頭。偶爾,我很幸運,旁人為我遞上了開罐器,我很明白,我比那些沒有開罐器的人還要幸運太多了。偏偏,這麼多年下來,我也想送給自己一個木箱,並且站上去,誠實地宣告,有些開罐器不是為我這種人設計的。我得把這開罐器交給另一個自己。一個比較不像自己的自己。當別人告知我,嘿,我覺得妳這樣很好,跟很多女生比起來,妳好理性,不情緒化。我只能視之為讚美,只能暗自壓抑著手的隱隱作疼。我那時還長不出聲音,去跟那些人說明,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十分明白,同樣是抒發情緒,男人這麼做是真情流露,女人這樣子做是歇斯底里。我得學習不要那麼常表達意見,這樣子會引來不必要的威脅。而在被允許表達意見的場合,我得慎於穿著,在無趣、醜和淫蕩之間,摸索出一套衣飾,既滿足審美上的標準,又不至於讓人誤認我別有用心。我漸漸對於自己撬開的與撬不開的罐頭發起呆來。我不能說我的手在痛,不能解釋我是以非慣用的自己在過活。女人一旦訴說起生活上的不理想,很難不被劃分為無病呻吟。我在書寫的過程中,不乏有人支持,仍屢屢感到難為情,甚至想著,也許該記錄更嚴肅的痛苦?

每每有這種意想時,那些女人的訊息,就如同從窗外探進的綠意,不驚擾任何人地,予我慰藉。她們也有這種淡淡的苦惱吧。多想要一些自己的時間。多希望孩子睡熟一點,讓我能夠安心地翻頁。我禁不住幻想,她們是如何輕手輕腳地步出孩子的房間,從櫃上取出書,翻到書籤的位置。壁上的時鐘顯示著十點多一些,或更晚。泡上一杯茶,在暖黃的燈光下,她們走進我的世界,還得留一隻耳朵注意孩子的細微聲響。而我,能夠交給她們孤獨嗎?讓她們再一次被說服,自己有時說不上來的鬱悶,並不值得認真以待?不,不應如此。過往的漫長歲月,身為女子的偶爾煩心與苦悶,被認定為小家子氣的討論,大家不必放在心上。我們該重新檢討這種謬想了。最好的時節是,若有朝一日我們見到一個人打不開眼前的罐頭,我們能夠想像到,也許他手上的開罐器並不好使;甚至,我們願給他資源,讓他得以設計更合於心意的開罐器。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76031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3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