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分鐘的江湖夢:導演黃致凱的「劇場故事學」,翻玩思辨、笑點和眼淚,為自己導一場有滋味的人生!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黃致凱首本散文集!
★
當一回說故事的人,
為自己導一場理想人生。
當悲劇演到極致,就是準備大笑的時候了!
◎ 本書特色
★ 李國修嫡傳弟子、故事工廠創辦人暨藝術總監——黃致凱首本散文創作
★ 聯合報「青春名人堂」專欄集結,多篇新增。
★ 劇場裡的「故事學」:與自我、戲劇、生活、社會展開多重哲思對話
——再平凡的人生,都藏有一段動人江湖!
「劇場編導」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說故事的人」,聽起來是個蠻浪漫的職業。所以這本書可以算是「說故事的人的故事」,裡面有我充滿驚喜的成長歷程、創作排練時的點滴心情,還有荒誕不經的親子趣事。散文集中的每篇文章,幾乎都有一個我所經歷過的心靈衝突,而衝突正是戲劇的本質,衝突就是自我固有的價值觀與他人或是外界的矛盾,面對衝突時必須做出抉擇,從抉擇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把抉擇的答案連在一起,就可以看到一個人的人生。——黃致凱
◎ 本書內容
小時候遊戲中的刀光劍影,
延伸為日後剪不斷的江湖;
當我們長成悲傷超載的大人,
幸好還有那些故事,還有夢。
母親做清潔工幫他換來新鞋、父親在棒球場無聲遞來棗泥月餅,
那嶄新的Nike和棗泥餡的甜膩,包藏著隱而未見的幽微情感⋯⋯
至於什麼是愛情、什麼是「對的人」?
他明白了在衝動與猶豫之間,除了問自己值不值得,
有時更是「我恨,故我愛」;當你明白了恨,才懂得如何去愛⋯⋯
而當躍上舞台,捏塑一個又一個勾人幻夢,
大幕拉起,危機當前不容NG,
畢竟扮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
是所有劇場人的宿命⋯⋯
卓别林說:「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對故事工廠掌門人黃致凱而言,戲劇與人生,夢裡夢醒皆是同一場江湖。那界線模糊的苦澀酸鹹,搬上舞台就成為梗梗相連到天邊的瘋狂笑點;挑戰生命多荒謬之餘,也逼出一顆顆或悲或喜的眼淚。
自童年「二十分鐘的江湖夢」開始布局,拉長到舞台上的浮想聯翩,黃致凱不斷說故事,說自己的、說他人的、說生而為人的種種擁有和失去。奇妙的是,「我」與「找」只差一撇距離,這本由青春時光、戲劇生涯及其生命哲思提煉的紙上劇場,便是一段「我找我」的奇幻旅程;讓人感受到生活和戲劇本為一體兩面,透過串串奇想連結,卸除僵化執念、重新尋找對這世界的新定義;每個人的舞台,都會是獨一無二的爛漫江湖。
名人推薦
蘇麗媚(夢田文創執行長) 專文作序
小野(作家)
王月(屏風表演班監製)
王琄(演員/作家)
方序中(平面設計師)
朱宗慶(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汪仁雅(「繪本小情歌」版主)
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吳定謙(演員)
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執行長)
周美玲(電影導演)
洪震宇(作家/說故事教練)
栗光(作家)
凌性傑(作家)
孫翠鳳(台灣傳統戲劇無敵小生)
曾國城(演員/主持人)
鍾欣凌(粉紅豬)
——熱情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好評推薦
(按姓氏筆畫排序)
一個人,一本書、一個劇場、一個世界。
他是怪得很自在的人。
他總是在龐雜的混亂中找到理性的出口。
他很帶種,勇於探索創作的未知領域,在不斷的擴張邊界更認識自己,成為包容世界的靈魂。
我很榮幸成為他的演員、工作夥伴。
書,只能窺探他的一點點才華,你們是幸運的。
我有機會參與他的劇場世界,我也是幸運的。
一個人不再是一個人。
一本書也不再是一本書。
一個劇場就是一個世界。
因為我們。——王琄(演員/作家)
黃致凱小時候演過一隻老虎,面對人生重要的抉擇點,選擇台大戲劇系,從此與舞台演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認真做自己,以生命鍊金師的精采經歷,把失去的、沒能好好的道別,綴寫成一部動人的故事。
曾經徬徨無助的少年,透過舞台表演的自我探問,從各種角色窺見內在的價值。或許,每次謝幕的掌聲響起,他就更明白自己編寫的不是故事,而是提供閱聽人尋找修心、修行的生命解方。——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這本書拯救了所有曾經在小時候上台演過動物、樹木或其他無關輕重角色的人,只要你跟鬼才導演黃致凱一樣,全力以赴、充滿溫度做好自己最喜歡的事,有一天你就會是自己最喜歡人生的主角,沒有任何角色可以取代。──何榮幸(《報導者》創辦人、執行長)
在舞台上設計戲劇張力的導演,舞台下上演他的真實人生。這是一本讓人笑到嘴酸,也落淚鼻酸的戲劇人生,故事中更蘊含淡淡的人生與職場哲理,還有值得記誦的金句大全,能夠陪伴我們度過人生低谷與高峰,成為自己的人生導演。——洪震宇(作家/說故事教練)
一直覺得自己何其幸運,既認識做劇場的致凱,也認識作為作家的致凱:人生許多因艱難而想要從此變身大魔頭或無魂屍的時刻,我被戲裡的台詞、被文裡的字句挽留;儘管各自「道場」不同,看著他走在前方,我就是忍不住地被帶向那條注定比較難走的路,而所幸也真的看見那幅他無聲許諾的、真心人才能看見的風景。——栗光(作家)
「扮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散戲》的經典台詞道盡戲台人生的悲歡喜樂,縝密觀察細膩刻畫小人物的世界,致凱的感性與知性交織出動人心弦的作品,在現代人忙碌平實的生活中,喚醒被遺忘的記憶與感動。——孫翠鳳(台灣傳統戲劇無敵小生)
目錄
【好評推薦】
【推薦序】一個人的青春,能有多少故事? /蘇麗媚
【自序】我找我
【輯一】青春:剪不斷的江湖
我演了一隻老虎
懂事,就是意識自己得到夠多了
請在我最不值得被愛的時候愛我
看不見的東西最珍貴
二十分鐘的江湖夢
或許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道別儀式
不要隨便走進別人的生命
死亡很容易,喜劇很難
那個值得你瘋狂的人
偶像
好險,我只是被騙了一杯咖啡
直升機與空信封
柑仔蜜
棗泥月餅
【輯二】劇場:扮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
輪不到你
扮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
劇場裡的完全比賽
他們的戰場,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
莎士比亞沒有殺過人
有些事,你要先相信才會發生
為靈感銀行開戶
這隻蚊子我該打嗎?
歸零
呃⋯⋯
能活下去,才能成為傳統
The show must go on
【輯三】對話:生命中的美好碰撞
王雪紅吃的菜
慢一點,還是會到
別擔心,工作會教你
我恨,故我愛
這一生都在準備與你相遇
自由和孤獨是套餐,不能單點
耽溺,也是一種修心
放下相機,參與這個世界
脫下服裝,他們也是人
一日球迷,SO?
上帝很忙的
用自由換安全,值得嗎?
盆子多大,樹就多高
善惡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感謝第一個給你機會的人
【輯四】生活:打破思考的慣性,才有趣!
沒有限制,就沒有自由
不在場證明
尼斯「無」水怪
離開是為了回來
池有山頂的那朵花
「下次再來」是最美的謊言
這樣對仙草奶凍不公平
第一次被叫大哥
看魚仔在那游來游去
原來門一直沒鎖,只是開的方向錯了
空中飛人的默契
自在地活在他人凝視之中
序/導讀
一個人的青春,能有多少故事?
◎蘇麗媚(夢田文創執行長)
你覺得青春是什麼?
青春是一去不回?青春就是可以在路上揍那些用塑膠吸管的人?
我問坐在我對面的朋友。
很明顯,他的回答徹底透露他是個正值青春的孩子,既給你一個理性的樣板答案,也給你一個任性或更多是非理性的回答。
「理性」正是框架社會伸出手指,為每一個人指出名的,多數只要是在這個遊戲規則下,人生要出錯的機率就極低,反觀「非理性」就完全表述了青春的特權,沒有邊界、規範、能與不能,就像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在他的年代就已經給了這樣的定義,「青春的特徵乃是動不動就要背叛自己,即使身旁沒有誘惑的力量。」而在此時,黃致凱導演以《二十分鐘的江湖夢》這本書,梳理一段段生活紀事,為自己的年代定義出青春哲思。
《二十分鐘的江湖夢》開篇就以「青春:剪不斷的江湖」為題,自我梳理他之所以成為今天的他的脈絡,在每一篇看似渺小的故事中,卻飽滿的隱含著誠實的思考,赤裸出人性和個體複雜的內在關係。有出糗搞笑後蹦出的哲理;在〈死亡很容易,喜劇很難〉這篇文中,讀著那隻死在致凱導演腋下小雞的故事,和他的朋友比利斯垂死復活的大伯母的烏龍,都讓人忍不住笑出聲,同時,他卻在笑聲流動中,和我們探討著關於「死亡」這件事。在〈柑仔蜜〉篇,他描述接到父親病危通知的當下,張冠李戴的烏龍雖然令人發笑,他經歷的內在卻是如他形容的「我才剛浮出水面喘了口氣,頭又被壓回到水裡⋯⋯」,一種如他嚐到的人生滋味「柑仔蜜」鹹中帶甜的滋味⋯⋯,口氣輕鬆平淡,卻讓人讀來在心頭上為他酸了一酸。有面對窮困平凡的世俗學習;在〈懂事,就是意識自己得到夠多了〉文中描繪,國中年紀的他為了能有一雙世俗眼光中都應該有的籃球鞋,忽略還是孩子時無法明白的生活壓力,那時得到的風光神氣,是踩在母親背上才有的高度。至今,文末一句「我厭惡那段回憶裡的自己」,已為人父的致凱導演在這句文字落下的此刻,才似乎完整了一個世俗的學習,並且願意讓一個連他自己都厭惡的過去,站在我們面前,赤裸地坦白,只為分享他所獲的哲思,「所謂的懂事,就是從『意識自己得到夠多了』的那一刻開始。」在我眼裡即將領取大叔稱謂卻還是個青春性格的致凱導演,其實還在繼續製造他未知的青春故事,執著在劇場裡透過「故事」,認真練功,抽絲剝繭自我,以壯大心靈,成為「俠」。
我選了一個不忙碌的週末午後,和《二十分鐘的江湖夢》書稿相處,不讓時間一如平常的推擠著我往前,讓自己發現或者說能從容打開感知,進入能回憶過往的狀態,在致凱導演「我」的敘事流動裡,故事變成像是你我共同的,哲思更像是我們都理解卻早已忘記的。讀時,會開始回憶起「我呢?」有多少壯志早忘了實現,有多少青春可以笑傲?我是如何成為今天的自己?
一個人的青春,能有多少故事?我想應該可以這麼說,看你闖過多少禍?踩過多少坑?明白過多少事情是因為你「青春」?因此成了「故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