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舊房子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9 297
    33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詩華文現代詩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徐培晃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天河創思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1/01/08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生死之外再無大事,生死之間就是在過日子。」
※一百首詩篇,一部人生的縮時攝影,一輯講不完的故事。

生活,似乎指向生命,又只是一天又一天的過日子。生命的意義、規則、變化無比神秘,生活卻百般無聊。

生活與生命,小敘事與大敘事,同一件事情有時愛,有時恨,有時又愛又恨。
生活與生命,像用一張張馬賽克的小照片,拼貼成一大幅失焦的身影。

以詩將自己的半生,毫不保留的分享:
青春的愛與慾,
壯年的苦與愁,
過去的思與念,
未來的樂與憂,
那些印刻在身上,過日子的痕跡。

作者

徐培晃

1981年桃園生,牛眠山子弟。中興大學中文博士,現任職逢甲大學國
語文教學中心,著有詩集《火宅》。原是散淡的人,不耐煩,每有憂生之嗟。

目錄

〈自序:過日子,且聽下回分解〉 徐培晃

〈火宅莫相障,張眼看人間〉 鄭慧如

組詩1-100首

序/導讀

自序

過日子,且聽下回分解
徐培晃


(1)

生死之外再無大事,生死之間就是在過日子。

日子一天又過了一天,既然在生死之外,遂都是小事罷了。這一回懸而未解的難題留待下一回,這一回的高潮迭起,天暗天明後又是新的一回。大多數時候,沒那麼多難題、也沒那麼多驚喜,日子平淡如水,今天的意義,有待明天、後天、大後天的結果才能回頭定位,今天的日子是閒適還是虛耗是積極還是瞎忙,只能靠未來詮釋現在,今天到底有什麼意義?日子過了一天又一天。不曉得何時結束,突然就結束,來不及好好道別,那麼昨天、前天、大前天的日子,來得及定義嗎?原來、竟然、已經,沒有下一頁了。

然而在日子結束以前,且聽下回分解。

一首接連著一首或長或短(居多)的詩,寫來也大概是這樣的意思。

(2)

以上種種一點也不神祕。像過日子一樣。

生活,似乎指向生命,又只是一天又一天的過日子。生命的意義、規則、變化無比神秘,生活卻百般無聊,起床刷牙早餐中餐晚餐洗澡宵夜刷牙入睡,有時添一些、有時刪一些,增增減減,日常的生活,雖然有悲有喜,大多數的時候是在悲喜善惡之外,在交際的勾心鬥角之外、在愛慾與瞋恨之外,簡簡單單,似乎都沒有什麼意義,充斥空白,過了這一回合,翻到下一回合,作息總有規律,也百無聊賴。

然而生命卻不是這樣。

在生活中增增減減的一切,那些短暫、岔出生活規律之外的、埋伏在生活作息之間的,就是生活中那些無法化消的磔礫,耿耿於懷,在日復一日的記憶中,不斷複寫,謄抄一次,失真一次,一次次改寫成記憶中的模樣,版本間又彼此對話。

生活與生命,小敘事與大敘事,同一件事有時愛,有時恨,有時又愛又恨,過往的生命疊影在當下、投射向未來,然而當下的生活卻又分明索然無味。

生活與生命,像用一張張馬賽克的小照片,拼貼成一大幅失焦的身影。不斷在尋找到適當的觀看距離,這一小張那一小張和整大張。記憶未必是一則有起承轉合的故事,更多時候像是多切面的鑽石,一道光折散出四射的火光,更近乎詩。

(3)

時隔近十年,終於集結第二本詩集《舊房子》。

十年之間,有三本集子交疊寫作,沒料到是這本《舊房子》先完成。就手邊的檔案,《舊房子》最早的詩稿是2011年末動筆,沒多久便打算寫百首短詩,從中揣摩組詩的意義。

各自獨立成篇不難,如何組合才是難事。因此採用類似散點透視的方法,以「舊房子」為對象,多角度觀察,透析為物質的房子、倫理的家、心靈之家;再者,又從房屋、房間,間隔出內外,不斷區分出他人與自我、外人與家人的關係網絡,家庭的生活與時間與非家庭的生活與時間;之後又再加上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變數。在多視角的環照中,因為時間的縱深,也因為人與人、事與事之間的對話,而呈現出景深。

相應於多角度的透視,另一方面,還試圖保有敘述聲音的一貫性,藉由敘述的口吻、形象的聯類,勾勒出抒情主體的輪廓,一篇一篇,斷斷續續的訴說。斷,是為了稍微挪移一下身子,可以從側邊切入,繼續說下去。

因此,雖然是多點透視,還必須考量各透視點之間游移的動線,在銜接與轉折之間,考量動線的合理性。乍看之下,每一小篇都是獨立的個體,但也必須是前一篇或後一篇的延續或轉折。拉高來看,接近的意象與口吻綴連成一個小組,每一組也應該是前一組或後一組的延續或轉折。也類似聯屏畫作,各自獨立,又能組合。

所以組詩無關乎篇幅的長短,是否成組才是關鍵。同題的詩作即使併置,如果缺乏聯繫的脈絡,也未必成組。

與單篇長詩相較,組詩在各篇斷續之間,多了迴旋的彈性,因此,同樣的主題、近似的聲腔、聯類的題材、迥異的立場,能夠串連成組,便於形成多音複調的效果,然而終究離腳色聲音有一步之遙。

本集仍堅守敘述者的位置,選擇以轉述的手法呈現他者的聲音。

(4)

為了申請補助,曾經將百篇分輯重新編排,期達主題明確之效。

然而最終申請未果,主題分輯也非本志,因此最終還是維持標號的形式。全集約有七成是按時序寫作,之後一方面回頭補充各篇之間的聯繫,一方面又持續挺進。百篇初定後,細節又塗塗抹抹刪修了數年。

如能完成《舊房子》、《舊新聞》、《舊精魂》,最終翻為《烽火錄》,庶幾可以。願天假以年。

火宅莫相障,張眼看人間
鄭慧如

1980年以降出生於台灣的現代詩寫手中,徐培晃極值得矚目。徐培晃於2012年出版第一本詩集《火宅》,收錄自己文學獎的得獎作品,集為48首短詩;時隔8年,第二本詩集《舊房子》以100首詩結合而成,乃一整組有機的長詩。《火宅》大致奠定徐培晃委婉抑鬱的詩風;《舊房子》承此格調而拓展,衍為百篇巨構。在幾乎全民書寫、截句成風的時刻,徐培晃不囿於潮流,以《舊房子》打響台灣「八○後」的先聲。

吳潛誠在〈衡論詩的長短以及詩系〉引瑞德(Herbert Read)所說:「主要詩人與次要詩人的分別,在於是否能夠成功地創作一首長詩。我想不出有任何一位人家稱作主要詩人的作者,其作品悉數是短篇所組成的。」長詩檢驗寫詩者的敘述能力。講到這裡,但願讀者不要誤會我們提倡長詩而瞧不起短詩。好詩本來無關長短。重點在於:篇幅一長,文字的密度是否因此變小,成為分行、以說明性或敘事性或概念化為主的散文;或是在情節與結構之外,仍能展現戲劇感、比喻,意象或情境之間的聯繫,這是有企圖心的詩人自我挑戰的關卡。相對於短詩,長詩容易自曝其短;因此,對於某些寫詩者而言,長詩無異於死亡之吻。我很榮幸讀到《舊房子》這首成功的長詩,出自台灣的八○後詩人。

《舊房子》的創作時間為2011-2020,與2012年出版的《火宅》在時間上略有疊合,是徐培晃創作不輟的具現。這100首詩,由數字標號定先後次序,且詩中的時序與數字標號順序大抵一致,而共構在核心意象:「舊房子」輻射而出的敘述、意象、比喻裡。以「過日子」為軸線,《舊房子》的「舊」著重在依故佈新的窘迫、反省與回憶的連綴、孺慕與叛逆的交織;「房子」側重於各種「家」的暗示、「內╱外」的關係、為生存而奔忙的衍生。「房子」表現於物質的房子、倫理的家、心靈的家、他人與自我、外人與家人、家庭生活與非家庭生活;「舊」表現於舊屋╱肉身、親人╱情人、陳舊過時而不捨拋棄的故物╱觸犯禁忌而見不得光的此在。這100首組成的作品因而顯現張力。

《舊房子》多採「寓動於靜」的技法。敘述聲音的表現就是明證。調整敘述聲音,使敘述聲音與它周邊或遠處的聲音產生多層次的撞擊或互動,發揮作品的示意作用,進而向各種「聲音」的參與及構成,提供基本或聯想的旨歸,這是《舊房子》的手法。除此,作者不特別跳出來論斷。

徐培晃在《舊房子》中,以第一人稱敘述聲音為主,間以詩中主角心中對「舊厝」、「父親」、「母親」、「父祖」、「戀人」的印象或揣想,以「『我』印象中的『他者』」,鬆動全詩出於「戀舊」而致的壓抑與凝滯感,整首詩讀起來,彷彿多張自動開合的嘴巴收在一張嘴裡。

「舊房子」帶出詩中主角的成長史。在結構上,徐培晃數度迴環往復、前呼後應,營造幾個「橋段」或「螺絲釘」,維持百首之作飽滿而不爆發的連結:如74首的「乩童體」、87首的燕巢之喻、98首收尾對「先祖」的描述。75首之後,「伊」逐漸浮現,因為「伊」而與「父母對詩中主角早日結婚成家」的期待拮抗,本詩主角終究無法築成「父母盼望的家」,而「以伊為家」的篤定感,也逐漸明朗。

由敘述聲音來看整首詩的結構,開篇的1-4首,「房子」在講話;5-9首,敘述聲音從「房子」過到「我」;10-14首,「我」發聲;15首,由「我」帶到「媽媽」的心聲;16首,再回到「我」;17首,寫「我」心中的「爸爸」;18首,「我」進入青春期;19-21首,「我」的青春、夢想,以及瞥見的家中經濟困境;22-27首,「我」青春期的肉欲、心事、孤獨、課業壓力;28首,「我」的秘戀;29-32首,「我」的種種小犯禁,如打工、偷讀小說、似懂非懂的信仰;33首,「我」當兵;34-36首,「我」打工貼補家用;37-38首,「我」回憶兒時,並由孺慕「母親」導入愛情議題;39-42首,「我」甫為社會新鮮人的努力拼搏、「父母」對「我」的關愛;43-46首,「我」背負「父母」期望而加班奮進,感覺工作之空洞無聊與學歷之無用;

47-48首,由「我」工作之辛苦,帶到「父母」年輕時扛房貸的艱辛;49-52首,「我」撐起全家經濟重擔;53-54,「我」拼命賺錢仍不夠買房子;55-56首,「媽媽」向「我」敘說從前家裡的窮困;57首:「我」自比為願者上鉤的魚;58-59首,「父母」對「我」愛情的性別傾向之疑問;60-62首,年節時「父母」對「我」成家的期望、「我」的有口難言;63-66首,「我」綜合前此各首的主要命題,如親情、愛欲、家、傳承、期許;67-69首,再寫「父母」對「我」成家之殷切期盼、「我」工作之疲累與乏人理解之孤單;70首,借「媽媽」之口,寫「爸爸」負擔全家經濟之辛苦;71-74首,「我」奔忙浮沈、理想委頓、看不到希望;75-78首,「我」不敢讓父母知道的同性愛欲之苦;79-81首,「我」買房成家養父母的渴想;82-83首,「我」追憶小時候的家,以及「父母」如何辛勤養家;84-86首,以「父母」對「我」:「有空多回來」的叮嚀,串連「家」帶給「我」的壓力;87首,「我」以「燕巢」之喻,呼應前面三首的「回家」命題;88首,「我」以「伊」為家的情景;89-92首,「我」重述各種「家」的風景:過年、爆竹、團圓飯、搭公車、溜滑梯、盪鞦韆、「伊」;93首:「我」與「伊」彼此認定為家的愛;94-96首:「我」長大成人以後的種種告別;97首:「我」對生存、家、過日子的感受;98首:「我」懷想「父祖」構建的家園與傳承;99首:「我」以戲劇性手法統整前此主題;100首:「我」和「伊」的「家」。

這首以小我日常書寫為題材的百行詩作,因著特屬的暗示、借喻、魔幻寫實、矛盾╱對位的表述、謠諺、流行歌曲、擬童言童語等手法,維持各首之間的聯繫。鋼筋、磚塊、中古屋加蓋、燕巢、蛤蜊、蟾蜍、金魚、甘蔗等等,是《舊房子》常用的意象。聯繫前後鄰近詩作的詞彙或意象如:B群、房貸、釣魚、年節、職業、父母對孩子成家生子的期待、卡通劇的歌詞、明天(未來)、城堡、燕巢、餬口、潮汐、趕路、升學、加班、賒帳、貸款、砌磚。「2+2+多字」的「二字組」,是《舊房子》習見的組詞模式。

《舊房子》對意象或語句的牽繫很出色。徐培晃運用間歇出現的意象或詞句,握牢敘事的韁繩,不輕易容許詩中主角發洩劇烈的感情,遂使得這首長篇詩作呈現規律的沈悶、永久的流浪感。這種滲透到日常生活、無可奈何的勾連,也促使《舊房子》突破長篇書寫好出怨言的慣性,沖淡演說式的造作而往令人敬重的悲劇性前進。例如「彎鉤」意象,以及「房子好擠╱房子好空」、「離家去打拼╱回家去打拼」的矛盾或對位關係。

我就是那彎鉤嗎?綁在線
在虛空中迴盪
莫名沉入
就被啣進嘴,穿透上顎(57首)

日日對著一窪混濁的池子,活著
垂下一道彎鉤
繫著線
盯著池面的波光,浮現數字,文字,圖像
(中略)
一條線繫著兩端
兩端的慾望相互垂釣
生活是浮標
兩頭拔河
用手指靜靜聽,身體
在唱歌  脈象如緊繃的弦不易入睡(68首)

黏在椅子上盯著螢幕  越來
越冷,越僵
彷彿掛上鐵鉤的餌
拋落在冷冷的海水遲遲沒有動靜(70首)

「彎鉤」或「釣鉤」在《舊房子》裡,以垂釣的工具出現。首先,「我」是「釣鉤」,「以愛我為名的人」是「被彎鉤穿透上顎」的「獵物」。漸次演變,「我」是垂釣者,「我」垂釣「欲望」;同時發現,「釣線彼端」的「生活欲望」也變成垂釣者,釣「我」。到了72首,「我」變成「掛上鐵鉤的餌」,等待釣線另一端的動靜。在「彎鉤」或「釣鉤」的聯繫下,「我」的自主性逐首增強:從無辜,到主動,到發現獵者與獵物「互獵」的辯證性,到成為引誘的餌。「彎鉤」展現「我」抗拒痛苦的氣質。在「彎鉤」的牽連中,「我」柔韌認命,與世界保持均衡的聯繫。再如以下例子:

房子好擠,好多聲音塞在裡面╱向池塘越漲越高╱滿滿的╱只好站在門口╱打開洩出一點聲音(39首)

這房子好空,空得
像墓園上喧鬧的墓碑彼此相望
說不出話(40首)

舊房子好空,空得
只剩回憶像頑童在家裡不斷奔跑(44首)

我穿著雨衣要離家去打拼了
跨上腳踏車一圈一圈踩過青春那麼濕(63首)

我穿著雨衣要回家去打拼了
跨上腳踏車一圈一圈踩過克漏字(64首)

63、64兩首的詩行,描寫讀書時期的詩中人不甘而又無奈,不論在家讀書或出外打工,隨時隨刻都為別人拼搏。兩句的類似句型拉出快節奏之效。39、40、44「房子好擠」、「房子好空」,表面語意矛盾而實質並不相悖。40首的「好空」,出於家人對彼此深深的定見。39和44兩首都寫「舊房子」充塞的回憶,卻既「好擠」又「好空」。年久日深回憶很多,因此「好擠」;「好空」則出於為回憶依舊而人事已非的感慨。

異於長篇詩作給人以「情節」、「故事」、「典故」安排全詩骨架的既定印象,《舊房子》把「事件」作為背景,而以運轉情緒的暗示、比喻放到舞台前面,布置整首詩的敘說聲音。《舊房子》的用喻以明白的喻示為主。用「像」或「是」連結喻依與喻象的方式貫穿通篇。如18:「餐桌上不太說話╱像水窪裡躲太陽的小魚」、30:「記憶是片撕了一半的死皮」、43:「昏沉得像一粒蛤蜊╱在凌亂的夢中不斷吐沙」、55寫「我」的哭聲:「像雛鳥把頭伸進喉嚨裡啄╱啄出奶水,玩具」、70:「窮 像指甲裡的泥土╱摳都摳不掉」、77:「小屋如墳,在墳裡相愛╱身上汗水如露╱飛作點點流螢」、88:「將伊擱在腿上拔白髮╱像安身大雪天的溫泉」、92:「節╱是一面薄冰╱凍在心頭╱我們躡手躡腳走過」、「互看一眼又入眠╱像兩根耗盡豔光的仙女棒╱只剩發燙的鐵條」、97:「生命是一台老冰箱╱堆滿了新新舊舊的日子╱嗡嗡作響╱越響越大聲╱像越來越衰弱的腦神經」、99:「此身的黑暗╱像一紙舊燈籠╱只剩一身骨架苦苦撐持火光搖擺的夢」、100:「我們彷彿是游在沉默中的兩條血鸚鵡╱無嗣,還保有啣石求歡的本能」。這些比喻透出不安、惶惑、哀傷,鋪陳出《舊房子》在敘事之外的情感伏流。

一對一的比喻固然已可見作者的才情,更精彩的則在喻象與口吻的延續、連繫或轉折。如寫房貸比固定薪資還高的艱辛:「掛在窗口的風鈴敲了大半生╱已經脫色」(48首)、寫賺錢不夠買孩子的奶粉:「每月帳戶餘額被奶粉匙一杓一杓舀盡」(53首)、比喻父母養家沒有休眠期:「陽台種了好幾年的老金桔才施肥╱入秋後還是拼了命的結果」(第85首)、描寫同性情欲與成家:「把長釘搥進彼此的身體裡紮營」(93首)。又例如以下詩行:

書桌前坐著坐著突然渾身雜草叢生
像一枚將熟的漿果
可以在身上
掐出水──某種膨脹的力量撐起一塊軟骨
例如喉結(第25首)

青春是夏天的海灘,浪中呼嘯
游到哨聲的邊緣
一條紅線
終究不曾跨過(第31首)

退休了
坐在電視前
讓人隱隱心酸的聯想
一尾金魚徒然繞著魚缸不斷轉台(第47首)

25首,「雜草」、「漿果」同屬植物,由「雜草」到「漿果」,順理成章。「漿果」像詩中人,倒推回前句,以「雜草」比喻詩中人,邏輯也通。「突然」一詞,成連結上的頓挫,表示意料之外,「雜草」剎那長出來,非本然所具,那麼,詩中人因而自以為像「將熟的漿果」,其效能可能只在「雜草叢生」的瞬間。包括「掐出水」、「膨脹」、「撐起軟骨」,都是幻想與經驗互相激盪下的發現。既然如此,「例如喉結」這個結句,不妨視為詩中人蠢動後的劫餘,以及可以一笑視之的轉圜;然而又不僅此,「喉結」同時召喚久坐書桌前、念頭紛飛、吞吐無限的詩中人。

31首,詩行構設的情境是:一個年輕人游泳到「紅線」和「哨聲的邊緣」。「紅線」、「哨聲」顯示那是有人管理的海灘,安全。「青春」、「夏天」、「浪中呼嘯」,暗示體內潛在湧動的無限力量與危機。詩中人選擇有人管理的海水浴場,去浪中釋放生命的力,自然「不曾跨過紅線」;但在語意上,「終究」一詞暗示詩中人「想跨過紅線」、逾矩的想望。所作與所思打架,寫出作繭自縛的情狀。明可破繭而出又不願立刻乘風破浪,因為享受海嘯的「青春」,不只詩中主角一人,還包括其同伴。迂迴糾葛中,凸顯詩中人嚮往自由不羈,而又溫柔善良的心靈。

(節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73043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77
    • 商品規格
    • 32開13*19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5/10/04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