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 (經典復刻版)
始終記得那些年被《精神病院》擊中的日子。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鯨向海詩集《精神病院》經典復刻版。
#較之現代科技的瘋狂遞變,詩集的態勢是堅定永恆的。⋯⋯我們總是急於見到那些寫詩的人,更甚於好好研讀他們的詩,這個時代的氛圍似乎是這樣的。詩集的處境,有時更像是座落在荒郊野外的一座精神病院。
#你是那種比較強的風
我的靈魂依附在上面
是那麼容易散落
始終記得那些年被《精神病院》擊中的日子。
我常幻想走在秋天的路上
一抬頭就看見你
巨大,而且懾人的美麗
不斷落下
卻又沒有一片要擊中我的意思
那時詩句紛紛射來,彷彿隨意就瞄中人心拍節奏之間,讓人為之一悸,覺得自己被鯨向海給圈入魔山上的療養院中。
這個世界,一瞬間,也恍若精神病院了。一處肆無忌憚,放任想像力與創造力之所在,正是詩歌要追求的;而充滿儀式與規範的精神病院,以仿同宗教的模式來治療不安定的靈魂,亦宛如詩歌——憑藉各種韻腳、節奏與意象的形式鎮壓著詩人的激情暴烈,使其優雅、安頓。
時間召喚,時間追著時間,年少的日子偶爾閃現,你是那永遠不再來的、那些年無法再覓得的心事。復刻的《精神病院》,重新開啟,詩人與讀者彼此治療,「必然會有那樣的神秘讀者,甚至一生僅只一次,和詩人彼此互有治療者和被治療者的精神動力關係。」讓我們無所畏懼地讓自己被詩療養,鬆開時代的挫傷,在這裡,會找到那個人願意成為你的治療者和被治療者。
從前從前,卻有這樣一個人
(一開始就再不存有任何幻想了)
願為你永遠永遠
保存他無瑕的淚滴
編輯推薦
(文/大塊文化副總編輯 林盈志)
在台灣新詩的歷史上,鯨向海是有個特殊的「歷史地位」——一般將他當作網路寫詩世代興起的代表,在他之後出生的詩人,就被認為是網路世代了。
這是很奇妙的斷代象徵。
網路的影響力遠大,不單只是創作詩,不管創作散文創作小說創作戲劇——好,台灣的戲劇創作很被忽略——就現在來說,很難不使用電腦,也很難不貼在從古老的BBS電子報部落格以至於社群媒體上,而我們也幾乎沒聽過從哪一位作家開始就算是進入網路小說、網路散文年代的說法,唯獨鯨向海。
從早年中山大學山抹微雲藝文站的詩版版主一直寫到臉書時代,鯨向海活躍於網路,但卻又隱形於現實。2003年我有幸第一次在關於新詩的座談活動見到鯨向海本尊,但這也是最後一次在現實世界的公開活動上見到他,直到幾年後我們認識,進而有出版上的合作關係,一直到現在,鯨向海一直保持只在虛擬世界活動,現實世界裡他有意識地將自己縮到最小。
也許,我們可以將這詮釋為鯨向海是一個只願意以詩作面對人的創作者,他不光是「詩人」,應該說鯨向海這三個字,他有意是讓其變成「詩」。我們只能讀到他的詩作,而無法觸及其人。如他所寫的「我們總是急於見到那些寫詩的人,更甚於好好研讀他們的詩」,也許因此而試著將現實的肉身隱藏起來,只留下詩作、詩集。
這樣子有意識地讓自我形象限縮到詩本身,拿來看這本我覺得是鯨向海從青春期跨入成年期的《精神病院》,更是充滿象徵的詩性。如同鯨向海在序文〈摘下帽子來相認〉一開始提的,馬奎斯有名的短篇小說〈我只是來借個電話〉裡那個到精神病院借電話而被當作病人的旅客,不管怎麼辯解自己不是院內住客,好說歹說怎麼聽起來都像是病人想逃院的遁辭,沒人相信她只是路過。詩人神入而想像力與創造力奔馳,不也就是同樣的情狀?詩人寫出的佳作,也只有彷彿具有精神科醫師解讀能力的讀者,可以讀懂詩人的創作,像是在魔山上的神啟釋讀。
讀詩解語,有時也要精神與意識流動不居,串接自己的意識深層,才能觸摸到以具象文字試圖凝固的流動狀態。我記得十多年前第一次讀到《精神病院》裡的〈都知道了。〉,那令人難以抑止的意識流動,彷彿從青春期快轉人生走馬燈到成年期,稚嫩的愛戀的心,就這麼在四闕濃縮的詩句中固化,一句「你們都知道了。」(一定要加句點)就走過了千山萬水,再也不會輕易打動,無懼亦無怖。
有過一個愛人
感動時牽手
幸福時擁抱
災難來臨時,更熱烈地親吻
然後⋯⋯
你們都知道了。
常常想起
他允許我可以愛他那時候
上山的路仍然下著冬雨
我們為彼此撐傘
以為從此
不會再濕透了
但是⋯⋯
你們都知道了。
我們是經過了那麼多的試探
終於停止萬古長夜的折磨
卻也是同一雙救援的手
發出了同樣的聲音
驅逐我如焚化一具
全然陌生的屍體
飛蛾是多麼痛恨那些火啊
可惜⋯⋯
你們都知道了。
愚人節的夜晚
不能再回到當時的初戀
這麼多年來
說服著自己
那不過是一種惡作劇罷了
此後,每當有人用各種邪惡手段
驚嚇我的時候
我都不會再恐懼了
因為⋯⋯
你們想必已經知道了。
《精神病院》就像是精神時光屋,高度濃縮的青春觸感漸次熟成,流動的意識充分解放,鯨向海因此寫道,「詩集的處境,有時更像是座落在荒郊野外的一座精神病院。」人們都是被圈入這龐大精神病院的住客,在意識時光之流中泅泳。
回頭看,這本《精神病院》現在變成是可以找到的最早的鯨向海詩集了。鯨向海的第一本詩集《通緝犯》已經絕版,後來詩人精選其中作品加上新作,重新整理為《犄角》,雖不至於讀不到《通緝犯》裡的作品,但按年代算,《精神病院》已經成為最年長的詩集。這次《精神病院》新版,完全復刻當年的模樣,全新精印,還原初始樣貌,畢竟原初場景是精神分析伊底帕斯情結的核心,原初復刻也是進入《精神病院》的鑰匙。
鎖孔中的鑰匙
自己又寂寞地
轉動了起來
那曾經把鑰匙插入我胸前的人哪
嗶嗶剝剝的灰燼
你可曾聽仔細?
出現過的一個世界
再不能開啟
目錄
序。摘下帽子前來相認
-握劍的姿勢-
斷頭詩
車過東港不老橋
記雨中的畢業典禮
你是那種比較強的風
鴨舌帽
懷人
鑰匙
-臉色上鎖的女孩-
我的快樂需要人提醒
早餐
與算命師和談
幾則決心兼及致意
都知道了。
-這時遠方正燃起閃電-
偉大的塚
有貓來回穿梭的四則
居家隔離。夜食
夜襲山中小屋
我在國民中學的課堂遇見你
與其他的孤獨交通
-我和我的弟兄們-
幾個男人的夏天
和你一起去賞鯨
男生宿舍
憶王子
你是永遠不再來的
猛男情結
男孩團體
-起初以為是夢-
遙遠的讀者辛巴達
夜泳
當雨水落進樹林
無聊落雨暝
開刀房
精神病院
溫泉記
我的守護神
籠子 The Cage
我要到達的武俠境界
如歌瀰漫
滅頂的瞬間
春天的時候我加入軍隊
起床之後冰冷的世界
-於鍵盤的孤頂-
秋日長征。序
原來是有人
躺平之後熄燈
復仇術
霜降
過節
那日遇見的鵝卵石
-使我們終生變得色情-
神隱之物
瘋狂和優美之巔
你不能判斷那是狂喜或是厭煩
有鬼
比幸福更頑強
雙人跳水決賽
愛情馬戲團
-順利長出喉結-
我們內心渴望的戰爭
變成了一隻鬼之後
請假寫詩
以後會注意
有秋天抵達的幾則
交換之物
-各式武器激動人心-
深山感覺
結實纍纍的夏日
開花性
戰事
賽事
結婚十年的下午等待修理工人不遇
流星雨
-這個時節的河水是冰冷的-
一日所需
倦極
金箔般延長的夏天
疫狀
年關
堡壘
假日花市
齊聚在此用餐
-最猥瑣的盜墓者-
公祭感覺
父親的幽靈
序/導讀
序-
摘下帽子前來相認
等等,那就是我的夢嗎?
風聲呼呼斜過騎樓的帽緣
始終不敢摘下帽子前去相認啊
夢是最後一種用以掩護的鴨舌帽
清醒是我們此類人的天敵
在詩裡,各種對於現實的妄想都可以找到安身之處;「恐怕這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罷?」詩對於瘋狂的包容,和精神病院是一樣的。馬奎斯的短篇小說裡,那個為了借通電話而誤被關入精神病院的旅人,大多數人都是施以毛骨悚然的同情;但從詩的意境來看,我反而露出羨慕眼光,我懷疑為什麼他不會是進入桃花源的武陵人或墜入幽谷的武俠小說主角,從此將有不凡際遇?
如我們總也有不平凡的時刻,那或使精神亢奮,或慾念賁張,或正在逼近那些令人著迷的鬼怪。可能一天可以連寫七八首詩,茶飯不想,上廁所都嫌浪費時間,整個腦袋無間地爆破著,嫌棄自己沒有更多的手指來敲鍵盤。又或臨睡前,把燈一關,就顯現了靈感;開燈,匆匆拿出紙筆記下,躺回床上,又出現了下一個詩句,於是爬起來開燈再寫——這個世界,一瞬間,也恍若精神病院了。一處肆無忌憚,放任想像力與創造力之所在,正是詩歌要追求的;而充滿儀式與規範的精神病院,以仿同宗教的模式來治療不安定的靈魂,亦宛如詩歌——憑藉各種韻腳、節奏與意象的形式鎮壓著詩人的激情暴烈,使其優雅、安頓。
相對於彼幻想中永恆完美的健康境界而言,每首詩差不多都是有病的。唯有讀者們,那些具有良好安撫技巧以及訓練有素的同理心的治療家,可以使詩人們病得更加無所畏懼。然而,總不免有些讀者,咫尺天涯,只能讀到表面的部分;相反的,也必然會有那樣的神秘讀者,甚至一生僅只一次,和詩人彼此互有治療者和被治療者的精神動力關係——曾有一臉色羞紅,潛水已久,最後終於忍不住出面的讀者這樣回覆了我的徵友佈告:「你為何對狐狸和鬼怪如此著迷?我想也許是因為它們置外生死,卻可以保持美好的狀態(這實在是一種延續青春的好方法啊);同時卻也保有死亡的美好,一種絕對穩定的冰涼,不過因為是鬼,所以無肉身,不腐朽,保存著死亡與逝去漂亮的一面。」也有讀者透過網路留言,說他在旗鹽山狩獵山豬,每次看到他的獵物之前,都要先讀一頁我的詩句,然後才有力量去通緝他的山豬;此處他所說的類心理治療效應,當然完全是象徵性的;我讀了會心一笑,這是他企圖用他自己的方式,告訴我他如何從我的詩集獲益。
另一個與我關係撩亂的創作朋友,則認為我已經達到了生命中最燦爛的狀態,他以慣於諷刺的口吻預言我出完這本詩集之後,將再也寫不出任何一首堪以匹敵的詩了。詩人不會一直都是詩人,詩人可能突然變為商人,成了壞人,或者變成了老人。他因此極力爭取替我寫序,我揣想,他或許暗地希望製造出我這本貌似青春後期的終結版詩集,有一種獨獨奉獻給他的假象。迷離氤氳,遮遮掩掩的詩境,導致每個人都會覺得我正寫著他們。我無法以小說故事或其他方式描繪我對他們的愛恨,許是因為還學不會虛構病症,總太坦白面對自身的隱疾了?寫詩對我而言,一直是年少所為,最誠實之事。
我欣賞的導演金基德在他的自傳裡說:「我喜歡讀的唯一的東西是時事雜誌。因為我對人物、事件以及真實很感興趣。但我不讀那些將這些事件再生產為小說或者詩歌的東西。」似乎他並不喜歡讀詩。這時代很多傑出的,即使是藝術人物,都不讀詩;那可能因為他們帶著某種舊記憶,來自於他們求學時代的課堂經驗,或者是某次在書店中翻閱詩集,造成的心理的永久傷害(但願他們不是讀了我的詩使然)。我反而覺得,整個時代如雲煙背景,詩意是唯一真實。阿肥,我的愛貓,我最崇拜的詩人之一,必然也同意我的。儘管牠從來不讀我的詩,但是牠直接趴在我的詩集上;我最好的詩企圖模仿牠睡著的模樣。
涉足擅長以面目嚴峻的統計學表決大多數爭議的醫學領域甚久,我更加在意那些憑著直覺與想像就能夠決定的事情。詩不需要依賴任何科學流程去檢驗,更不用提供信賴區間、平均數或叢林圖。讀詩的時候,你就是唯一的神,也沒有人會因你而傷亡。我相信潔淨自然的詩歌就如初雪,不可勉強;在電腦前煎熬十幾個小時寫出來的東西不是詩歌,那僅僅是苦痛的塵埃罷了,甚至及不上一個精神病患盡情,向你表達妄想時的快樂。有些寫詩者平常個性隨和,然而一談到自己的詩,就像是刺蝟遇到了攻擊一般,神情肅穆,具有高度的防禦性——強求別人來喜歡你的詩歌,也是不必要的。出詩集這樣的事情,簡而言之就是你放了一個自己的創造物,到每個你今生可能從未去過或者從未想像過的書櫥中或者房間枕頭上;重點是,讀者他們必須是心甘情願的。
較之現代科技的瘋狂遞變,詩集的態勢是堅定永恆的。像是南極的皇帝企鵝千萬年來,不曾改變他們在極地沿海與內陸冰原間來回奔波,禁食於零下四十度,時速兩百五十公里的冰風暴中,雙腳賣力平衡站立孵育牠們下一代的儀式。我深知我的詩即使有若干價值也不會在此刻顯現,因為大家的年紀都太接近了,也都太忙碌了。既要忙著自己的創作,又要忙著自己的工作,實在很少有人可以耐心坐下來體會詩意。此外,我們總是奔波於各式各樣的應酬之間,有時候是被迫,有時是為了詩的社會公益;我們總是急於見到那些寫詩的人,更甚於好好研讀他們的詩,這個時代的氛圍似乎是這樣的。詩集的處境,有時更像是座落在荒郊野外的一座精神病院。
不同於我上一本編年體般注重時光的通緝之物,而今呈現在讀者眼前的這本詩集,沒有任何時間的限制。這裡除了從未發表過的詩,甚至也出現了更早於上一本詩集的作品;另外,有些詩已經遭改頭換面,不可辨識,完全和當初發表時不同了。某些讀者對於我喜好修改詩作的善變個性感到相當無奈(我畢竟還是有所「勉強」),出詩集對於我和我寫的詩來說都是一種解脫。畢竟我們每人每天都必得要錯過一些什麼,有機會回頭的話,或者再相愛吧。Leonard Cohen的詩句:「我夢見我夢了一千年/以便演練/這驚異神奇的七天」;鯨向海他自己的詩句也這麼寫:
關於幸福
我已經想得太多
隨便一隻無頭蒼蠅都可以
比我幸福。
如今頭顱已斷,精神瀰漫,或者可以幸福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