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慧.生死書:為谷神和自己而寫(贈品版)
作家王溢嘉思惟生與死,真摯動人之作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限量附贈全彩印製動畫導演王谷神紀念攝影集★
山下有風:王谷神圖文集
王溢嘉∕編
曾經
有一個人
名叫王谷神
他是動畫導演
他是數位藝術創作者
他觀察敏銳長於影像思考
他路過紅塵 用鏡頭留下了一些印象
★懷念留言
谷神還這麼年輕,又離開得這麼突然,我在勉力完成這份工作後,只能說:這並不完整,就像谷神的人生。希望大家從中看到的是谷神提早離開後的留白之美與侘寂之美。
——王溢嘉
谷神的攝影作品裡捕捉了各種不同的光,我覺得他實在敏銳,那些光依然活生生的,就像他文字裡的聲音一樣鮮明。
我很感謝谷神留下的影像和文字。懷念這位好朋友。
——Jackie
他看事情的角度跟別人很不一樣。想出來的腳本,調出來的動畫,都是洞悉自然本質後才轉化出來的谷神式幽默。
他像裝有黑鏡裡面的那種耳下紀錄裝置,按下按鈕,就讓回顧的影像在你眼前。不只影像,連聲音、味道、觸覺好像都被他原封不動的還原。
——劉耕名
.
歷經喪子之慟
作家王溢嘉思惟生與死,真摯動人之作
小朋:
今天是除夕,媽媽想給你寫封信,雖然不曉得要寄到哪裡。
半年多前你搭火船遠走高飛,什麼都沒帶,隻身前往我無從探訪的地方。媽媽知道你再也不回來了。
不回來,你也什麼話都沒留給媽媽,所以媽媽只好到夢裡去找,到你沒帶走的一屋子東西、滿檔案圖像和文字裡去找……
——嚴曼麗
無常,沒有規律,不可預知,所以是悲傷的、沉痛的打擊。
死亡,外表是不捨不甘的孤絕的隔離,是生者心靈難以填補的黑洞。
二○二二年五月,作家王溢嘉之子——動畫導演王谷神猝逝。
歷經喪子之慟,王溢嘉透過思惟和書寫,探索生與死、苦與樂的生命功課,記敘命運莊嚴且充滿光亮的心路和意義⋯⋯
目錄
【目次】
自序 走過死亡幽谷的跫音
01. 我一直有著如夢似幻的不真實感,因為我還無法接受兒子已經離開世間的殘酷事實,也因為我賴以安身立命的基石,在剎那之間都崩解了。
02. 在追思網頁、做七與告別式裡,兒子的離開終於成為我必須接受的事實;而大家對他的緬懷,則使我在傷心之餘,得到不少安慰。
03. 呂克特和馬勒的《悼亡兒之歌》,讓我得到心靈的淨化。我還是要走出心中的黑暗,像太陽般重新照耀萬物。
04. 兒子啊!我無法把你的驟然離世,當作一個醫學問題來看待,我必須為此尋索一個神話般的說法。
05. 兒子的驟然離世讓我悲傷,女兒著作的受矚目讓我欣慰。悲傷與快樂都出自我內心,我怎能對它們有差別心?
06. 谷神過去的所思、所言、所為、所夢,都貯存在這兩個隨身碟裡。我只能從中一點一滴去拼湊出他的精神樣貌。
07. 飽受病痛折磨的陳文茜說:「關於死亡,走的人未必痛苦。生命的逆境,考驗的往往是活著的人。」
08. 當我不再費心去追問「為什麼」,不再設想各種「如果」,坦然接受這個殘酷事實後,我才能穿過它、跨越它。
09. 谷神的朋友和我對谷神的本性有著不同的認知,但大家看到的可能都只是他豐繁人格樣貌裡的一小部分。
10. 我對谷神一直有著模糊的、不安的懸念,因為我發現他對生命中的黑暗面,一直具有較敏銳的感受力。
11. 同病相憐,同憂相救。有著同樣不幸遭遇的人不僅能互相了解;而且在相濡以沫中,讓心靈得到最大的撫慰。
12. 這就是谷神想要的人生,更是他必須熱情擁抱的宿命。因為,一個渴望飛翔的人,是無法滿足於爬行的。
13. 真愛的背後,必然隱含著憂懼。但真愛必然也會給子女自由,讓他們走自己嚮往的人生路。
14. 谷神是有點固執,有些堅持;雖然他無法改變這個世界,但畢竟也是個沒有被這個世界改變的人。
15. 所謂「有捨才有得」,我要捨棄可以捨的,然後才能得到時間、空間和心力去做我不應該捨的事。
16. 一個人在生前有傑出的表現,死後能受人懷念、談論,就是「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存在」的最明確方式。
17. 每種葬式都是在表達對死者的愛與尊重,也是讓他能就此安息或順利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最恰當途徑。
18. 我不再擔心睹物生悲,因為每張照片都讓我想起他與我們共度的每一剎那,每一剎那都化為永恆的美好。
19. 在面對谷神殘缺的生命、還有殘缺的作品時,我看到了其中的留白之美、侘寂之美與物哀之美。
20. 在耶穌之後,「背起十字架」成了承擔苦難,將它轉化成救贖與恩典的象徵,也是戰勝苦難最好的方法。
21. 如果我想帶谷神去欣賞他來不及看到的人生美景,那我就必須學習改用他的眼睛去發現、去觀賞。
22. 將身體視為神聖,好好善待它,讓它不僅健康、硬朗,而且莊嚴、乾淨、清爽得像你生命的神殿。
23. 「你無法阻止悲傷之鳥從你頭上飛過,但你可以不讓牠在你的髮間築巢。」不管多麼悲傷,都應適可而止。
24. 我們不是一出生就擁有現在這個形體、思想、記憶、情感的,它們是由無數次出生與死亡所造就。
25. 在我的夢裡,不管谷神有著什麼樣的人生,我都應該為他感到高興,因為每個人生都有它特殊的風景。
26. 也許,我再怎麼努力,再怎麼聽、怎麼說,也無法完全了解谷神的內心世界、無法改變他最後的命運。
27. 認為每個生命在不同範疇裡的長度、寬度、深度與高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那才是真正的「慈悲」。
28. 不管谷神是否能長命百歲,我認為他其實已經經歷過他人生中讓他自覺最幸福美好的一刻。
29. 想到自己可能隨時會死亡,就更懂得珍惜有限的生命,不再浪費時間去追逐稍縱即逝的浮華與虛榮。
30. 重要的並非生命的長短,而是要為自己的生命能量找到可以投注的對象,賦予生命某些特別的意義。
31. 認真思考自己對死亡的憧憬,並熱情擁抱,死神可能會皺起眉頭,退避三舍,結果就讓你活得更久。
32. 要避免死亡成為一個孤獨的旅程,那就必須走出自我的城堡,和他人建立各種聯結,為社會做些有意義的事。
33. 在接受死人的治療時,我們到底要懂得放下或者更加奮發,那也許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吧?
34. 照自己的意思安排自己告別人間的方式,不只是坦然、灑脫地面對死亡而已,更是「做自己」的終極演出。
35. 生與死、苦與樂、一朝風月與萬古長空、把握當下與長期耕耘,看似互相對立,但其實「是一不是二」。
36. 為自己準備一個安詳、自在、有意義、莊嚴、詩情畫意、乃至於別開生面、瀟灑的死,是我們此生最後的功課。
附錄 塵.星◎嚴曼麗
序/導讀
自序 走過死亡幽谷的跫音
兒子谷神過世已將近一年。這一年,可說是我人生至此,最悲慟、慌亂、困頓與難過的一段時光。
雖然地球照樣轉動,太陽依舊照耀,我每天還是得照樣過日子,但經常就那麼一瞬間,或是在捷運車廂裡、與友人聚會的餐桌上、和妻子晨間散步的途中,「兒子已經不在了!」的想法驀地浮上來,我心頭就一陣酸緊,覺得眼前的一切忽然變得陌生,失去了眞實感,恍若夢幻泡影。
眞是塵世如幻、人生若夢啊!但終究不是世界淪為夢幻泡影,而是兒子和我的人生成了夢幻泡影。
我只能提醒自己,不要再把自己的不幸投射到外在世界,在將眼光收攏,返觀自身,不得不黯然接受兒子已經永遠離開的殘酷事實後,我才冷冷地靜下心來,坐在窗前,看著我在窗玻璃裡的模糊身影,默默回想自己是怎麼走過這段日子的。
剛開始,除了悲慟與不捨,更有太多的懊惱、追悔與自責,總覺得自己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不好,才會讓兒子這麼年輕就倉促地畫下人生的句點。但再多的追悔也追不回兒子的一分一秒,只是讓自己像坐在旋轉木馬上轉啊轉,不過是在原地兜圈子而已。
接下來是一連串的喪葬儀式:做七時,我夜夜手持佛經誦念;吿別式裡,凝神靜聽谷神師友對他的緬懷與肯定;然後目送兒子的遺體火化、靈骨進塔,走完他生命的最後一程。這些儀式看似在以我們的慈愛為兒子鋪妥前往另一個世界的路途,但其實也是在滌濾我們的心靈,讓悲痛得到淨化與撫慰。
身為一個作家,臉書多年來已形同我的自媒體。谷神的吿別式後,我開始在臉書撰寫兒子驟然離世所帶給我的心理衝擊與反思,也接到許多老友、讀友、網友的留言或私信。瀏覽與書寫兒子過世所帶來的諸般因緣,成了我這一年來最重要的日常功課。
我的學長好友林衡哲私信給我:「……希望節哀保重。或許上帝要考驗你,讓你寫出更有深度的作品。」在後來與他的通話中,我說:「也許是上蒼認為我太不自量力、太自鳴得意了,所以伸手一個撥弄,就讓我那自以為是的幸福在瞬間崩解。」
午夜夢迴,我悲從中來。在朦朧中覺得自己已被點醒:在面對人生時,我還不夠謙卑,謙卑到知道自己只不過是在狂風巨浪中浮沉漂搖、渺小無助的一片浮萍。
或許上蒼想藉此考驗我:在我被殘酷的命運之箭射中後,我一向所信持的人生信念、價値觀在被劇烈搖撼之後,是否已經崩壞,淪為廢墟?
後來,我從網友處得知陳文茜在「文茜的世界周報」轉貼了兩篇拙文,我私信謝謝她,她也回我:「關於死亡,走的人未必痛苦。生命的逆境,考驗的往往是活著的人。」我想,這也是幾乎天天受病痛折磨的她的肺腑之言。「生命之事,只剩餘生,能否多一點善,多一點貢獻。」
的確,回復本來面目的谷神已一片淸淨、無知無覺、無苦無樂、不動不搖;在悲痛、不捨、懊惱、追悔、自責的只是還活著的我們。但若一直耽溺在這些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不正表示自己已被苦難糾纏住,甚至打趴在地了嗎?
「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繼續悲觀虛無,只會讓我陷入更大的苦難中。我要勇於接受考驗,像扛起十字架般扛起自己的苦難。老天用惡運來折磨我,我就用「在餘生裡多一點善」來對抗它、回報它,以善制惡,這樣我才能戰勝苦難、擺脫苦難,進而超越苦難。
我說:「谷神把他尙未用完的生命又歸還給我們夫妻,三人的生命因再度纏連而得到延續。」這幾個月來,我經常在想,我們要用或能用因他而得到延續的餘生做些什麼?
在私領域,我們會展現歡顏,除了把谷神一直帶在心上,陪我們一起繼續品嘗人生的諸般況味外;也希望他能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存在」,所以為他設立了一個網站:「王谷神的平行宇宙」,讓更多人了解英年早逝的他做過什麼事(以3D動畫為主);也為他編了一本《山下有風:王谷神圖文集》,蒐羅他近年來的圖文作品。這些顯然都不完整,但願大家能從中看出他短暫人生裡的留白之美、侘寂之美。
在公領域,我則要將自己在遭逢喪子之痛後,觀察自己思想與心情的變化、如何得到療癒與重建人生的過程,還有做為一個父親來不及對兒子說的話等等,筆之於書,與眾生分享,特別是給有類似遭遇者借鏡。
人生自古誰無死,但千古艱難惟一死。兒子的先我而去,也讓我對生命與死亡做了很多思考。我覺得現代人跟死亡的關係已變得相當疏離,死亡成了一件讓人感到焦慮、驚惶、恐懼的陌生事體。其實,如何「活得充實」,需要學習;如何「死得安詳」,同樣需要學習;在這方面,我也提供了一些教材,給想要為自己準備一個溫馨、自在、有意義、莊嚴、詩情畫意、乃至於別開生面、瀟灑之死的人做參考。
最後,經此劫難後,我也學會了謙卑,謙卑到能夠懷疑、承認自己以前所堅信是「對」的,很可能或者其實就是「錯」的,而不再那麼自以為是、大言不慚。另一方面,我也學會能更慈悲地看待社會上的各種紛擾與仇恨的製造,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用自己的方式為眾生的安寧再略盡棉薄。
王溢嘉 二○二三年二月
試閱
我一直有著如夢似幻的不真實感,因為我還無法接受兒子已經離開世間的殘酷事實,也因為我賴以安身立命的基石,在剎那之間都崩解了。
去年五月九日晚上,我在我的臉書發布這樣一個訊息:
「兒子谷神已在日前因急性心梗為人生畫下倉促的句點。
我們悲痛莫名,頓感天地不仁,造化對他和我們的無情撥弄。
如今,兒子的肉身雖已安息,但也把他尙未用完的生命又歸還給我們夫妻,三人的生命因再度纏連而得到延續。
今後,我們會把谷神一直帶在心上,陪我們一起繼續品嘗人生的諸般況味。
在心有未甘地將遺憾還諸天地後,我們也要讓世人繼續看到谷神的存在,繼續發光發亮。」
兒子死得太突然,讓我和妻子無比震驚、悲痛、不捨,但也只能在慌亂中為他處理接踵而來的身後事,也只吿訴幾位至親這個不幸的消息。
在頭一兩天,雖然去了很多地方、也辦了一些事,但我一直如夢似幻,覺得一下子好像走在雲端,一下子卻又彷如掉進黑洞;時而輕飄飄地像站不住腳,時而又沉重得寸步難行。
這種如夢似幻的不眞實感,一方面是來自我還無法接受兒子已經離開世間這個殘酷的事實。兒子還這麼年輕,怎麼就這樣走了呢?前幾天還在家人Line群組裡愉快交談,怎麼就這樣忽然消失了呢?這眞是突兀得讓人難以理解、無法接受啊!
我多麼希望這只是一場夢,醒來後發現谷神還好端端地就在身邊。
另一方面是因為我覺得我過去賴以安身立命的基石、信念等等,在剎那之間都被抽離、崩解、碎裂了,我好像失去了立身之地,而在四處飄蕩、急速下墜。
為什麼上蒼要這樣殘酷地對待谷神和我們?是我們做錯了什麼嗎?還是這是我們冥冥中已被安排好的命運?或純粹只是上帝在無意中打了個噴嚏,有一滴致命的口水不巧就落到我們身上來,而我們只能啞巴吃黃蓮,自認倒楣?
深夜無眠,在床上輾轉反側的我,想起莎士比亞《馬克白》一劇中,馬克白在最後說的一段話,朦朧中覺得它在呼喚我,但又無法確定那是什麼。反正也睡不著,於是起床,到書房裡,找出那段話:
「熄滅吧,熄滅吧,短命之燭/生命不過是一道行走的陰影,一個可憐的優伶/昂首闊步與煩惱著他在舞台上的一個時辰/爾後就再也不被聽聞/生命是一則由白癡訴說的故事/充滿了喧囂/卻毫無意義。」
沒錯!我在頭一兩天,有的正是這樣的心情。兒子已像短命之燭被吹滅了,也許他在人生舞台上有過讓人刮目的演出,但一切都已成徒然,他像一個可憐的優伶般無聲無息地退場。儘管外在世界依然在前進、依然充滿著各種喧囂,但它們都已經與我無關。對我來說,不僅毫無意義,甚至已變得荒謬可笑。
不只外在世界如此,連我過去所寫的文章,文章裡想要傳達的訊息或觀念,也都在忽然之間變得虛假、膚淺、荒謬可笑。因為這個世界、這個人生,再也不是過去讓我感到熟悉、安穩與自在的那個世界、那個人生了。
我過去所喜歡、所奉持、所宣揚的很多美好事物、品格、價値觀、生命意義等,都因為兒子的驟然離世,而跟著一一被貼上個「死」字,或被打了個大問號。一切似乎都變得很可疑,我不知道我還能再相信什麼?
一切也都無所謂了,我有一種很深的虛無感。
但就在這樣渾渾噩噩過了一兩天,暫時安頓好兒子的遺體和靈位後,妻子喃喃問我:接下來要怎麼辦兒子的吿別式?吿別式後,又要將兒子的骨灰安放在哪裡? 需要發訃聞嗎……?
我這才猛然從自溺的虛無感中驚醒過來!這是我們的兒子啊!我怎麼能再說「一切都已失去意義!」「一切都無所謂了……」我怎麼能因兒子的「身死」,自己也跟著「心死」?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為兒子做過很多事,因為我愛他。如今兒子不在了,如果我依然愛他,那麼從他死後的這一刻起,我就必須再為他做很多事。愛,才是讓我擺脫虛無的最好武器。
也因此,在熬過慌亂的頭幾天後,我在臉書發布了兒子過世的訊息,讓更多的親戚、朋友知道這個無需隱瞞的事實。
雖然「死後已是萬事空」,但我們還是決定請谷神生前的多位好友來參與,準備為他擧辦一場覺得他會喜歡、對我們也具有特殊意義的吿別式;也排除萬難,準備將他的靈骨安放在北海福座我父親和母親旁邊的塔位,希望最少能讓他們祖孫三人在另一個世界裡團圓。
就在決定好這樣做,並著手去進行時,我又慢慢有了踏實的感覺,也逐漸從如夢似幻中回過神來。但我還是無法緩解我的悲痛、我的虛無感,因為在谷神生命終結的時候,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也跟著徹底被摧毀了。
但就像我所說,當谷神「把他尙未用完的生命又歸還給我們夫妻,三人的生命因再度纏連而得到延續」後,如果我想再好好活下去,那我也只能用我得到延續的生命,在空洞的廢墟上重建新的價値與意義。
不是人生沒有價値、生命沒有意義,而是我以前想得太天眞、生活過得太平順。經此劫難後,我必須重新賦予它們更經得起考驗的價値與意義。不只是我的,更包括谷神生前、死後,生命的價値與意義。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悲.慧.生死書:為谷神和自己而寫(贈品版)
悲.慧.生死書:為谷神和自己而寫
每天都要有快樂的時候:菜根譚教我們的處世SOP
人生沒有最好,不錯就好
浮世短歌:這次,多談點自己
新編古典今看
論語不一樣:需要正能量的時代,正好讀孔子
六祖壇經4.0:覺醒、實踐、療癒、超越
蟲洞書簡(新編)
與老子笑弈人生這盤棋
學校沒教的101堂人生功課
海上女妖的樂譜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