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我以為季節長在樹上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324
    36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詩華文現代詩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李長青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繪者:阿尼默 追蹤 ? 追蹤繪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繪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印刻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05/12
  • 相關主題: 夏天適合讀詩集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且讓我們共振舌簧,
傳唱彼此的歌,
讓那言語未能盡解之處,
盈盛更多想像與可能。

這本標舉「混語散文詩」的《我以為季節長在樹上》正是一種「新台語詩」的實踐與探索,為當代台灣文學開闢出了一條新的路徑。──林宇軒

這本詩集充滿流動,像河水不斷改道……混華語與台語,混分行與散文,混時間的依戀與傷逝,混「你」與「我」,混「愛」與「不可以」,這種混不是亂,而是意識的魔幻寫實。──周盈秀

詩是最精煉的語言藝術,也是最凝粹的文體。當詩人以文字為舟楫,嘗試於詩行流動間推移語言邊界,探勘文體形式跨域的潛能時,詩會變成什麼模樣?台灣現代詩是否還有其他更多可能?

詩人李長青以台/華混語散文詩集《我以為季節長在樹上》,大膽嘗試語言和文體的雙重跨越,對一般認知當中既有的華文創作邊際與界線,進行了深刻的探索及翻轉。作者則標舉這是一本「混融」與「交流」的作品集,在語言上「混融」了華語台語,形式上則「交流」了散文與分行。在摸索和嘗試的進退之際,推移了某些邊界,拓寬了詩的創作路徑;以混種的風格,為台灣現代詩帶來截然不同的新風貌。

作者

李長青

出生於高雄,成長於台中。
學生時代自以為詩,以文涉世;近年漸漸學會欣賞生活的劇情,寬綽劇中的自己。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系畢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
詩作被譯為西班牙、英、德、日、韓、馬來文與緬甸文,入選國內外多種選集。曾獲金典獎、年度詩獎、台北文學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台灣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
曾擔任財團法人吳濁流文學獎基金會董事、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與美籍華裔作家若爾諾爾共同主編《躍場:台灣當代散文詩詩人選》。
著有詩集《我以為季節長在樹上》、《隱喻》、《江湖》、《風聲》、《我一個人》、《愛與寂寥都曾經發生》、《人生是電動玩具》、《落葉集》、《陪你回高雄》、《海少年》、《給世界的筆記》等,文集《詩田長青》、《與這個世界》。

目錄

字體與聲腔/林宇軒
混語之境,詩意之河/周盈秀

神情
暗中
心內
小央
跤步

坱埃
有一些故事持續流動
毋知影
那是不可以

台中的樣子
范鄭致
金牌
每次都有一坨
一時字運
另一個人
為俗艷說話

日時暗暝
你醒過來
父親
我心咬
數念
分張
雪文泡
你是一逝詩
你是一行詩
防風林
我不再向你索取
有些事物無法用修辭形容
連輸入法都記得你
誤會Ⅰ
誤會Ⅱ
誤會Ⅲ
四方金Ⅰ
四方金Ⅱ
四方金Ⅲ
浪花捲走你的身體
經宏遠行
你的追思會
暗眠摸山貓
無意仔無意
黃昏的雲,春天的樹
行動代號:255989
雨懷
只要你一個眼神一部分的我就死了
遠山化成一個顏色
雪花
牙齒
鋼琴
偶遇
咖啡館
時間
午後‧重烘焙

附錄 有詩高處廟堂之上,有詩在市井裡

後記

序/導讀

後記

1.
猶記得出版散文詩《給世界的筆記》(九歌,2011),原本剛好90 首;最後刻意抽出1 篇〈鋼琴〉,當時留1 首/留一手,心想就是為了當作日後再出版散文詩的契引。
只是沒想到竟要相隔14 年,才又出版散文詩。
這本散文詩所有的作品都寫於2022 至2023。除了〈鋼琴〉。
2023 最難過的,是作家張經宏(1969-2023)倏忽離世。
2023 之最慨然,是白萩(1937-2023)以及「跨越語言的一代」詩人林亨泰(1924-2023)逝去。
經宏是我生活在台中投緣也知己的好友;儘管無話不談,我們其實也包容對方狂或妄的任性,以及某些(談)文(論)學般的高蹈與驕橫。經宏聰敏、敏銳也敏感,談笑間常懷難鳴之心。我認為經宏允為一代人物,富有傳奇色彩;他在中壯盛年遠行,此事對我打擊甚鉅。
林亨泰詩與詩論皆曾深刻影響我。2000 至2012 我的笠詩社時期,短短13 年間見過林亨泰幾回,地點包括真理大學淡水校區、台中大墩文化中心,以及談話較多的林先生彰化家客廳。《給世界的筆記》裡的〈意義〉便是向林亨泰致敬之作;〈意義〉初刊自由時報(2001.09.20),後輯入笠詩社同仁詩選集《穿越世紀的聲音》(春暉,2005),也被選入大學用書《現代新詩讀本》(揚智文化,2017)。我也曾在〈秋天讀詩〉(中學生報)、〈然而海,以及波的羅列〉(自由時報,2023.03.30)、〈見者之言,時代的心〉(印刻文學第253 期,2024 年9 月)等幾篇文裡,談林亨泰斯人詩風,詩作詩論,文本與史觀,以及對台灣詩壇的時代意義。2016 年,我在「磺溪精神的形塑與發揚—彰化市作家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水缸盛滿了光,鄭重地擱在屋後了──試論林亨泰詩作中的時間概念〉,分析林亨泰詩中的哲學風格與時間意味,又重新檢索、翻讀了林氏眾多詩作,如今回想起來,真真切切是一次充實的高峰閱讀經驗。
我與白萩也曾見過幾次,台中高雄都有,印象較深者大約是:1. 高雄世界詩歌節2005 年舉辦時,文學台灣基金會鄭烱明醫師希望我盡可能在詩歌節大會期間多陪伴行動略有不便的白萩先生,也因此,我們有了較多時間相處談話;印象中白萩常說起詩的繪畫性,大大有別於許多人談論的詩的音樂性。2. 約莫2001 至2004年之間,我曾與南部詩友數人在白萩高雄住處訪問他,有關台灣現代詩與詩史的一些問題。彼時,白萩身體尚可,還能正常談話,思慮也頗清晰;詩人家的客廳有陽光勻勻灑進來,金黃而明亮。3. 我在2016 年「典藏臺中:詩人白萩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落葉‧ 孤岩‧ 金絲雀──天才詩人白萩早期詩作探論〉,記得當時主辦單位說白萩身體狀況不佳,可能無法從高雄來到台中的研討會現場;結果白萩忽然現身,讓大家驚喜又感動,可惜仍因健康因素無法久待會場,旋即又坐車回高雄。當天白萩的雙腳走動已經非常遲緩,我心中充滿不忍。
寫給經宏與林亨泰的紀念文字,也都收錄在這本最新的散文詩。

2.
越來越覺得,不用也不宜對自己的作品說太多。
只想表達:這一本散文詩充滿了「混融」與「交流」。
或許,推移了某些邊界,也勘破些許里程。
我時常覺得這個世界若有似無,虛實真假,日夜均霑。邊界或里程,其實一直無法度量,邊界如夢似幻,而里程如如常往(也常住);我們(以為)在裡頭,卻時常徘徊其外。
邊界,或是里程(之有無),其實也一直處於游離狀態。
這本散文詩「混融」了華語台語,形式則「交流」了散文與分行。少數的例外,是整首華語或全台語,或者,通篇就以(看似的)分行方式處理。
一首詩,或是一本詩集,我可以很華語,純華語,也可以很台語,純台語。
而當兩種語言混融一起,我感到更開闊,更精準,更自由,更自然,也更自在。薩依德(Edward W. Said)在《世界‧ 文本‧批評者》(立緒文化,2009,國立編譯館主譯,薛絢譯)裡說:「有人堅持說一首詩是脫離一切背景脈絡而獨立存在的單個東西,我看不出這種說法有什麼意義,因為顯然並不是這樣的。每一首詩或每一位詩人都不由自主在表達著集體。」華語台語混融使用其實也是我每天真實的日常。在台灣,我同許多人一樣,時常需要操持兩種語言,無論生活或工作,語言的混融使用,實╱已是自然現象。

3.
選擇「散文詩」做為混語寫作的文類,是因為散文詩帶有的「散文」特質,最貼近日常話語的敘事性。
混語寫作使用華語與台語,並沒有誰是主體誰是附屬的問題。
哪一種語言使用多寡均非一定。我的混語散文詩以「文學性」為唯一考量。
主題之下,盡可能順著內容語境自然呈現,讓文本自己顯出透出:華語或台語的語意/語義。
從題目到內容,都含有混語的考量,因此有些題目是華語,有些是台語。
為方便認讀區分,新細明體為華語,標楷體為台語。然而讀者也可自行破體,自由唸讀。
華語台語在文本裡混用、轉換,沒有何者一定是主體,而是以語言效果與文學性為依歸。經由混語所「構成」的文本「面貌」,也並不是事先可以規畫的;事實上,也無法規畫。
語言的混用在寫作與修改過程中都是自然產生/產出的,內容多
緣於詩作的意義脈絡,且盡可能顧及字、詞、句的音韻、聲響效果與節奏,以及當中蘊含的象徵系統。

4.
這本散文詩的台語註釋與例句,幾乎都來自於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此前,我已出版2 本台語詩集:《江湖》(聯合文學,2008)、《風聲》(九歌,2014),這本混語散文詩之所以仍選擇列出諸多台語字詞註解,實是因為台語現今仍處在一種奇異、無奈而陌生的弱勢語文環境所致;希望這些註釋與例句能幫助更
多讀者,更輕鬆容易進入台語的語境。混語寫作的動機,主要來自日常生活話語實際的使用情形:華語台語混用/並用。在這兩種語言的出入轉換之間,我時常感受,並總是想起單德興《邊緣與中心》(立緒文化,2007)形容的「既相交又踰越的位置」,以及「雙語言、雙文化背景⋯⋯游移/游離於不同的知識與文化體系之間,也具備了雙重視野,以及由此而來的遊牧的、去中心的、對位的覺知。這在強調多元文化的今日更形重要。」的重要觀點。
此外,單德興更曾述及:「我一向認為中心與邊緣的關係並非固定不變,甚至連中心也非確定不移。」這段話,長時間以來一直縈繞我心。
我的混語散文詩,在華語台語的混用/混寫/混血過程中,希望能夠證明:語言的「主體」是自由的,同時,語言的「狀態」也是不斷「流動」的。誠如前述,語言的主體性,無論華語台語(或是客語、原民語、手語),沒有誰(應該)是永遠的中心,當然,也就不會有誰(會)是永遠的邊緣。
中心與邊緣,恆常處在變動中,也處在不斷對話的過程中。他們互為參照,互生影響,也互成風景。

5.
謝謝阿尼默這些風格殊致的圖畫,讓這本實驗感濃厚的詩集,更顯出一種靜定、自信的氣息;謝謝寫序的兩位傑出詩人:林宇軒、周盈秀,他們讀到我作品裡的細聲微音,在某些時空,以文字、以詩傳響/想,即是最真的存有。
謝謝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文學行動計畫,以及王慈憶關於計畫執行的專業意見;謝謝印刻,謝謝(猶原詩人的)初安民總編輯與編輯家鵬。
謝謝每一位讀者,共同參與了,這一段語言與形式混融交流的旅程。

試閱

神情
我以為季節長在樹上,時間過往,有的
開花,有的發葉,有的只憑藉細枝微莖
,摹寫淡然。

痕跡,如果有的話──默默遺留
專注的,任何天氣裡;有沒有風
有沒有雨都不構成妨害。天上的
雲地上的泥,也都充滿了,神情

──2023.07.09 聯合報
──2024 年6 月,收錄於趨勢教育基金會‧ 趨勢影音‧「遇見一首詩」
──收錄於《詩如何讀我:2024 台北詩歌節詩選》(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24 年9 月)



暗中
黑夜無止境,暗中仍是無止盡的呼喊;我時常
聽見。它長時間喚我,尋我,苦心志忱,不離
不棄。天上的黑,地上的未明深沉,一直在說
相同的話語。

那些話語彷彿不需翻譯。它們透明,無瑕澄淨
適應各種不同的形體;它們鮮甜,芳美安靜,
護守各樣不同的曾經。

猶原佇暗中。暗中,乃無止境,仍是無止盡的
追尋。暗中,世界猶原遐爾誠意。

──2023.08.16 自由時報



心內
不踏實,也就是踩在虛幻之上──
不只是腳,跤底,足的釋義;同時
也指出心上的示意,心內的。

真濟時陣,生活玲瓏踅,每一步,攏變做空
笑夢。夢顛倒是誠實的劇情。佇真濟心內。

──2024.02.26 自由時報



小央
這代表了另一個池塘,抑或是天涯;小央
不在中央,毋是上大的意思,也非關主流
非主流。只希望旁邊,有那麼,一條巷仔
恬靜恬靜,看顧家己的時間。

時間延伸,繼續延伸,不斷延伸──
如此會生出不一樣的日光與月暈來嗎
我問小央,無佇中中的時陣。小央說
延伸的時間經常自己就滿出了池塘,
成為了天涯的樣子。

註:
2022 年盛夏某日午後,在文友經宏家喝茶。經宏說有機會的話想開一家書店,在中央書局隔壁的巷弄裡,取名小央。

──2023.06.19 自由時報
──「2023 高雄世界詩歌節」朗誦作品(2023 年11 月)
—──收錄於《2023 高雄世界詩歌節大會詩選:世界沒有距離──跨越國界的詩歌》(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23 年11 月)



跤步
不必然是地上所踩踏出來的汗或者熱
許多腳步,許多時刻,只在沒人知道
或沒被看見的夢中點閱,露水的花草

是的,花啊草啊,星空點點月光澗澗
花與草攏成做跤步的花草,一跤一步
一花一草,跤有花,路是草,話句的
色水流連,聲嗽硞硞津⋯⋯

一直迒過,無出聲的名佮字
踏出心內的人,佮影⋯⋯

註:
津(tin):
1. 唾液、口水。
例:生津止渴。
2. 滴。
例:喙瀾津落來(口水滴下來)。
3. 薪水。
例:津貼。

──2023.11.29 自由時報




「死亡有三階段,第一階段是身體停止運作,第二階段是身體被
埋入墓穴,第三階段是你的名字最後一次被呼喚的未來那一刻。」
──摘自David Eagleman(大衛‧ 伊葛門)著,郭寶蓮譯,《死後四十種生活》(SUM:Forty Tales from the Afterlives),大塊文化,2021

手握方向盤,正在移動中──
你快速奔馳暈開來的路徑與腦海
不時穿插左超右切,都成為了
風景的節點

車上我們談論一些人,一些地方
一些很重的時間一些些輕飄飄
回憶的煙塵;然而回憶,有時候會忽然下沉
沉落萬底深坑,墜入重力加速度的流籠

彼當陣,時間是石頭,恬恬無振動
看你的目睭笑意峇微,聽你的話句風神飽仁
目一,連鞭就到位。

註:
流籠(liû-lông):
1. 索道及其吊掛的裝載平台,是早期人工渡河用的工具。
2. 電纜車。利用電纜輸送,以電力傳動的交通工具。多用在山勢陡峭且交通不便的山區。
3. 升降機。升降式的箱形電梯。
峇微(bâ-bui):稍微、似有若無。
連鞭(liâm-mi,又唸作liâm-pinn):馬上,立刻。即時。
例:你小等一下,連鞭就好矣。(你稍等一下,馬上就好了。)
近義詞:即時、馬上、隨時、目𥍉仔

──2024.02.26 自由時報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87817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92
    • 商品規格
    • 14.8*21*1.2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