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巨人身影:鍾肇政百歲冥誕紀念文集

  • 9 585
    65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2024年適逢鍾肇政百歲冥誕,台灣鍾肇政文學推廣協會與鍾肇政曾經任教之東吳大學日文系聯手舉辦「2024年鍾肇政百歲冥誕紀念研討會」。本書第一部份即為本場研討會之會後集結論文集,含10篇會議演講專文與6篇論文。第二部分為追思紀念文集,收錄由鍾肇政家屬、文友、學生等各界人士對鍾肇政的追思與緬懷。

作者

編者
鍾延威,資深媒體人:平面媒體記者、特派員、主任、主筆。現職為台灣鍾肇政文學推廣協會理事長。著有《攀一座山─以生命書寫歷史長河的鍾肇政》,編有《新編鍾肇政全集》42冊。

作者群
下村作次郎、朱真一、呂昱、林文義、孫大川、陳萬益、張良澤、鐘延威、蔣永學、鄭邦鎮、朱宥勳、尹振光、呂函螢、楊子聰、鍾延威、蕭鈞毅、古蒙仁、阮斐娜、李明宗、宋澤萊、吳錦發、季季、張良光、張良澤、張鎮堃、邱若山、黃秋芳、黃英哲、馮輝岳、楊珍宜、楊哲禮、楊翠、陳胤、賴清德、陳銘城、賴錦雀、蔡英文、鍾延威、鍾延耀、鍾舜文、鍾鐵鈞、鄭文燦、鄭麗君、藍士博

目錄

第一部分.鍾肇政百歲冥誕紀念研討會論文集

緣起

【第一章/演講集】
˙ 鍾肇政與台灣原住民文學――讀《馬黒坡風雲》《川中島》《戰火》/下村作次郎
˙ 鍾肇政的《魯冰花》:台灣文學的關鍵/朱真一
˙ 申論鍾肇政的「台灣文學主義」/呂昱
˙ 文格即人格:鍾肇政先生/林文義
˙ 鍾肇政文學實踐與原住民:一個舞台工人的回響/孫大川
˙ 鍾肇政與戰後台灣文學/陳萬益
˙ 我生命中的「奇緣」──兼談「鍾肇政年表」/張良澤
˙ 從徬徨厭世到昂揚奮起──鍾肇政的跨語/鐘延威
˙ 崇拜一座幻想:鍾肇政《歌德激情書》評論/蔣永學
˙ 從界外球變成角球──憶述鍾老二三事/鄭邦鎮

【第二章/論文集】
˙ 在文學史的水面之下:北鍾南葉的書信對讀/朱宥勳
˙ 族群的書寫倫理――《卑南平原》的原住民族再現/尹振光
˙ 從譯者到作者:鍾肇政譯本〈藝妲之家〉和小說《夕暮大稻埕》的互文性/呂函螢
˙ 「小文學」裡的多元文化:鍾肇政《馬黑坡風雲》的踰越書寫/楊子聰
˙ 鍾肇政小說中的河流書寫――以《大壩》為例/鍾延威
˙ 當前時代的情色?論鍾肇政《歌德激情書》的情色書寫美學/蕭鈞毅


第二部分.追思紀念文集
˙ 永不凋謝的魯冰花我與鍾肇政先生的半生緣/古蒙仁
˙ 鍾老師所教給我的/阮斐娜
˙ 敬懷鍾肇政先生/李明宗
˙ 回憶鍾肇政遭受打壓、攻擊/宋澤萊
˙ 重量一悼肇政叔/吳錦發
˙ 與鍾肇政前輩最後合影/季季
˙ 〈報告良澤大哥〉/張良光
˙ 最後一面(根據事實、仿鍾正體)/張良澤
˙ 寶島的天空,客家的聲音–記鍾老與客語廣播/張鎮堃
˙ 鍾肇政老師憶懷/邱若山
˙ 送別鍾肇政,以永遠不老不死的青春……/黃秋芳
˙ 台灣文學界「肝膽相照」時代的消逝/黃英哲
˙ 追憶二、三事。/馮輝岳
˙ 阿公/楊珍宜
˙ 我的阿公/楊哲禮
˙ 悼別鍾肇政老師/楊翠
˙ 〈美麗天星〉——哀念鍾肇政文學先生/陳胤
˙ 我們最敬愛的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賴清德
˙ 鍾老帶我跑田野/陳銘城
˙ 憶鍾肇政老師在東吳大學的歲月/賴錦雀
˙ 台灣的損失/蔡英文
˙ 漫長的告別/鍾延威
˙ 暗夜運行天宇的星子──我的伯父鍾肇政/鍾延耀
˙ 阿公、阿叔在天上相會了/鍾舜文
˙ 〈叔公〉/鍾舜文
˙ 恭送肇政叔/鍾鐵鈞
˙ 我最敬愛的文化國寶鍾老/鄭文燦
˙ 承蒙鍾老/鄭麗君
˙ 巨人終究遠行──談鍾肇政與他建立的台灣文學/藍士博

試閱

本紀念文集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研討會演講及論文集。2024年適逢鍾肇政百歲冥誕,協會與鍾肇政曾經任教之東吳大學日文系聯手舉辦了鍾肇政百歲冥誕紀念研討會。這場研討會共計十場演講,包含鍾肇政生平、原住民創作等主題;十場發表,經審查後收錄五篇論文,內容包含鍾肇政作品之河流書寫、原住民書寫等主題。

第二部分為追思紀念文,由鍾肇政家屬、文友、學生等所撰寫,原先預計於2020年便收錄出版,協會幾經思量之後,決定將這份經過沉澱的追憶與思念之情留至百歲冥誕此年更具意義。最後,也感謝每位與會者、各單位的戮力相助,還有記得鍾老、懷念鍾老的大家,共同成就了這本紀念文集。

台灣鍾肇政文學推廣協會理事長 鍾延威

鍾肇政與台灣原住民文學――讀《馬黒坡風雲》《川中島》《戰火》

下村作次郎著 呂函螢譯

寫在前面

在接到台灣鍾肇政文學推廣協會理事長鍾延威的演講邀請時,我腦海中瞬間浮現的是鍾肇政先生與台灣原住民文學的主題。

鍾肇政先生和葉石濤先生(以下省略敬稱)並稱為「北鍾南葉」,在戰後長達38年的戒嚴期間,兩人戮力合作擁護並確立台灣文學,並竭盡所能地發展它。這已經是台灣文學界中大家都有共識的事情。而兩人的共通點則是確立了日治時期產生的台灣文學的地位,並對新時代的台灣文學的發展抱持著高度關心。

葉石濤在晚年特別提到原住民族和平埔族。這份對於原住民族的深刻認識也造就了《台灣文學史綱》(春暉出版社,1987年)的獨創性。針對這點擁有相當高評價的是德國學者蔣永學。他於2018年10月30日在大阪大學舉辦的台灣研究演講會中,演講了〈臺灣文學史的分期問題――德國人研究著的視點〉,他的觀點如下所述:

「寫文學史的時候,首先要回答一些基本的問題。分期當然是這些問題之一,可是更基本的問題是,台灣文學史到底應該包括甚麼。我想,台灣文學史的出發點應該是台灣本島。這個說法可能聽起來有點奇怪,可是實際上不是這樣,舉一個例子,在中國所出版的『台灣文學史』全部都是從中國的角度寫的,可是我覺得這個角度不適合台灣的事實。因為,以台灣為中心的文學史,一定要從台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而台灣原住民的文化原來跟中國的漢族文化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當時擔任講評人,在支持他對獨創性這個切入點的同時,也提到葉石濤的〈台灣文學的多民族性〉這件事。那篇論述是在1999年發表的,對於原住民的口傳文學有著以下說明,內容雖然稍微長一點,但還是引用如下:

「雖然原住民沒擁有任何文字記載的文學,但他們卻有龐大的各族群的口傳文學。舉凡神話、傳說、民話等比擬北歐神話的沙卡(saga)。南島語族共同擁有大洪水傳說之外,也有各族群互不相同的有關種族起源和祖靈的口傳文學。自荷蘭時代經過清朝、日治以至於現代,來到台灣的外來統治者都用各種互異的語文,蒐集及記錄了南島語族的口傳文學,得以保存了原住民歷史悠久的文學。這些口傳文學,應該是台灣文學重要構成要素之一;不問作者的國籍、膚色和世界觀,都屬於台灣文學的領域。如何去接續這些口傳文學且予以發揚光大,固然是原住民作家責無旁貸的任務,也是重要課題,但原住民作家之外台灣各種族作家也有繼承且予以精緻化的使命。我們希望猶如北歐神話的沙卡(saga)造就了現代北歐文學,原住民的口傳文學也能造就嶄新、多采的現代台灣文學。」(底線為筆者標示,以下同)

以上取〈北歐神話的沙卡(saga)〉為例,提到原住民族的「口傳文學是台灣文學豐富的一塊」。

葉石濤的這番話一語中的,台灣原住民文學有了長足的發展,在此20餘年間誕生了許多長篇小說和長篇歷史小說,甚至原住民女性文學。同時,除了原住民作家以外的台灣人作家也擔負起「繼承並使其發展為更好」的「南島語族的口傳文學」的使命,進而也產生了一些以原住民作為主角的作品,以此拓開了過去被掩蓋的台灣史。如陳耀昌的開山撫番三部曲(《傀儡花》、《獅頭花》、《苦楝花》)和甘耀明的《邦査女孩》、《成為真正的人》、吳明益的《複眼人》等皆在此列。

這些台灣文學中的台灣原住民文學,早在1960年代就有作家被人關注到了,那人便是鍾肇政。鍾肇政在「本省光復二十周年」企劃中預計編纂《本省籍作家作品選集》10輯,於1965年10月由文壇社出版,其中第9輯收錄了鷹娣的〈旋風酋長〉(《幼獅文藝》21卷2期、1962年6月)。作者介紹為「鷹娣,本名陳英雄,民國卅年出生,臺東縣人,警察學校畢業,曾任警員,現服役軍中。作者係山地排灣族人,為高山同胞第一個作家,其成就彌足珍貴!本文發表於幼獅文藝第21卷2期。」當時擔任責編的鍾肇政在開頭〈編輯的話〉中特別將陳英雄提出來介紹。

「這兒要特別提出來報告的,是收在本輯裏的一篇作品〈旋風酋長〉,作者陳英雄,筆名鷹娣,是臺東縣的排灣族同胞。迄至目前為止,高山同胞中的作家似乎以陳君為第一人,因此使我們覺得特別值得重視。猶意日治時期,日人稱高山同胞為『蕃人』,他們住的地區則稱為『蕃地』、『蕃界』,受教育在『蕃童教育所』,教師為佩長劍蓄小鬍子的警官。他們受着類乎野人的看待,所受教育少到幾乎沒有。曾幾何時,他們的年輕的一輩已有人能運用優美的文字,組織人生而表現之,在文壇上佔一席地,這是多麼令人驚異,令人感奮的事實!寄語陳君,您的使命是非常重大的,希望不要滿足於目前的成就,更努力地讀,更努力地寫,相信不祇你的族人們,就是整個中國每一個同胞們都在對您萬分期待着。」(下線筆者)

陳英雄是1941年出生於台東縣大武鄉大竹村的排灣族人,族名為谷灣‧打鹿勒(KowanTalall)。第一次篇小說是1962年4月15日刊登在《聯合報副刊》的〈山村〉。此後的9年間,陸續在《新文藝月刊》、《臺灣文藝》、《廿樹人月刊》、《幼獅文藝》、《文藝月刊》等發表了10篇作品,集結成短篇小說集《城外夢痕》(《旋風酋長》2003年4月再版),1971年7月由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陳英雄該是原住民中最早發表小說、出版小說集的原住民作家。

鍾肇政為這個原住民族最初的小說家出現感到驚嘆,以非比尋常的熱情鼓勵大家。這份熱情究竟源自何處?

一、鍾肇政與台灣原住民文學的相遇

鍾肇政出生於1925年1月20日的桃園市龍潭區九龍里,客家人。日本戰敗時正好20歲。葉石濤則是於同年的11月1日出生,屬於同世代的人。然而兩人的文學、語言經驗卻似乎有些不同。鍾肇政此時還不過是個文學青年,然而根據葉石濤《葉石濤全集20‧資料卷》(國立台灣文學館‧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8年3月)所收的年表,葉石濤在戰前便以作家身分發表了〈林君からの手紙〉(《文藝臺灣》5卷6號,1943年4月),戰後初期截至1951年9月20日被保密局逮捕為止,除了日語作品也開始發表了中文作品。

另一方面在《新編鍾肇政全集》(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2022年7月)中收錄的〈鍾肇政年表〉,他在1951年4月發表第一篇作品〈婚後〉(《自由談》2巻4期)。是一篇大約3000字的短篇小說,但戰後不到六年鍾肇政終於用中文發表了他的作品。在此之間學習中文的情形根據年表記載如下:

1945年10月購買小說《大地之春》,是第一次讀白話文。

在此提到的《大地之春》是吳漫沙的作品。鍾肇政在戰後初期閱讀吳漫沙的長篇小說學習的敘述在《台灣大眾文學系列》(全10卷,前衛出版社,1998年7月)中,吳漫沙的作品《韮菜花》、《黎明之歌》、《大地之春》出版之時,直接詢問鍾肇政的話。吳漫沙是1912年福建省晉江出生,1935年來台的華僑。在台灣文學界擔任《風月報》的編輯,以中文作家身分
活耀。接下來的年表如下:
1946年5月任龍潭國民小學教師(省略)。此時初習華語注音符號,從頭學習中國語言,文字,並現學現教。

1948年10月考上台灣大學中文系,因教師來自中國各省,口音各異,南腔北調,無法聽懂,加上嚴重重聽,只就讀兩天即自動輟學,返回龍潭國小任原職,決心獨學自修,苦練寫作。

1951年3月書寫生平第一篇文章〈婚後〉,參加《自由談》月刊主辦的「我的另一半」徵文錄取。此後開始投稿生涯,嘗盡退稿之苦,為此更下苦心讀書,吸收語彙。此時已能以流暢的國語教書。

1954年於日記中訂本年為小說開始年,年初的願望:短篇習作7篇、發表3篇、長篇1篇。

1955年5月中篇小說〈老人與豬〉獲得中華獎金委員會稿費450元。

1957年4月發起編印『文友通信』,參加文友有陳火泉、廖清秀、鍾理和、施翠峰、李榮春、許炳成(文心)等7人,後續有楊紫紅、許山水加入,迄1958年9月止共發行16期結束。

1959年10月林海音來信索取資料,表示要寫台灣作家的特寫。

1960年3月29日,第一長篇小說《魯冰花》開始在「聯合報副刊」連載,至6月15日刊完

如此看來,鍾肇政是一邊擔任國小教師,一邊為了成為文學家而「獨學自修,苦練寫作」而使用中文的樣子也能夠理解。接著,得到林海音的鼓勵,於1960年3月29日開始在《聯合報副刊》連載《魯冰花》。單行本則於兩年後的6月由明志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魯冰花》也是中文作家鍾肇政誕生的象徵。

鍾肇政這般的語言學習狀況中,大家所知鍾肇政提出「譯腦」這樣的詞彙。那是在〈關於台灣文学―從『譯腦』之體驗開始談起〉(1984年9月11日,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圖書館講堂舉行的講演記録。《臺灣文學研究會會報》10号、1985年7月)中首次提出。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989490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7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