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樂歌–穿越時空的回聲【芭樂歌2.0全新內容豪華升級,附贈紙書限定貼紙】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也許有天我們都不在了,
但聲音會留下來。」
金漫獎雙料得主PETER MANN再進化
音樂讓我們相遇,
也證明我們存在過。
漫畫書店 Mangasick、萬隆租書店 Michael周|YouTuber 多米多羅|音樂人-MANDARK、VOOID/透明雜誌 洪申豪、八十八顆芭樂籽 阿強、拍謝少年 薑薑|媒體-《大人的漫畫社》 陳怡靜、樂評人 陳冠亨、尼爾喝牛奶、宇宙電波|電影導演-歐洲企劃 山口淳太|漫畫家-谷口菜津子、真造圭伍、星期一回收日|饒舌歌手-someshiit 山姆、艾蜜莉 AMILI、陳嫺靜 Hsien Ching、禪波ZENBØ
──齊聲推薦
2022年,對專輯、插畫、音樂祭視覺設計有著豐富經驗的Peter Mann,想著以自身創作出發連結跨領域合作,策劃了「芭樂歌」這個企劃。在《芭樂歌》1.0中,Peter畫下了每個人生命中那首別具意義的歌,更第一次讓漫畫真正可以被聽見。
3年後,帶著對音樂滿滿的愛意,同時還有更強大的企劃力與畫力,Peter Mann為我們帶來最新作品《芭樂歌–穿越時空的回聲》。如同本次音樂統籌Kuma Liu所說,Peter一直以來「身為獨立音樂場景的一份子,對於執著於音樂的人們真的有很入微的觀察及理解。」這次漫畫家更成為創作者,以4篇故事呈現音樂如何既是一種煩惱、挫折與逃避,同時也是一種救贖及出口──
#01
「小時候,大人都說答案在課本裡。活在現代,難道古人能回答我的問題嗎?」
斜槓饒舌歌手勝志,創作之路不斷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拉扯,
某天意外穿越到貌似古代的不知名村落,開始了街頭賣藝的生活,
並遇見了想要證明自己的女歌手……
一場古今交流,穿越時空尋找心中答案的奇幻歷程就此展開!
#02
「用一首歌的時間,把沒能說出口的話,大聲唱出來吧!」
3位高中生想加入熱音社,卻被社辦地縛靈般的學長三番兩次阻撓。
好不容易爭取到可以在成發演出一首歌的時間,這場演出也讓他們發現了學長無法說出口的祕密……
有些話太晚說,有些話來不及說,有些話很難開口,那就用唱的吧!
#03
「人生勝利組不會有煩惱吧?」
「第一名」是李莉的標籤,但謎樣的她,
在夜晚則化身成另一個角色,向宇宙發送訊息。
「第一名」是陳梅的目標,求學是為了將來鋪路,
努力的背後卻隱藏了對於失敗和未知所感到的恐懼與不安……
妳所追求的是別人的影子,而她所追求的是光,兩名少女的青春迷幻物語。
#04
「地球消失以後,音樂還能為生命帶來什麼?」
地球毀滅以後,在外星種主導的外太空,聲音僅僅剩下記錄的作用……
兩名少年意外找到關於人類的「音檔」,
並一邊摸索一邊拼湊出他們想像中的「音樂」,
希望在未來的未來,能夠留下屬於他們自己的檔案。
漫畫 × 音樂 × 台灣 × 日本|4篇故事 × 4首原創歌曲
音樂統籌 KUMA LIU × 漫畫發行 臉譜出版 × 音樂發行 空氣腦唱片
金漫獎雙料得主Peter Mann
×
冠軍嘻哈歌手 YOUNGLEE
中毒系樂團 愛はズボーン
詩韻電子饒舌 春ねむりX 創作歌手 林潔心
旋律饒舌超新星SiNNER MOON
一場貫穿過去、現在、未來,
與音樂相遇的時空旅行!
但聲音會留下來。」
金漫獎雙料得主PETER MANN再進化
音樂讓我們相遇,
也證明我們存在過。
漫畫書店 Mangasick、萬隆租書店 Michael周|YouTuber 多米多羅|音樂人-MANDARK、VOOID/透明雜誌 洪申豪、八十八顆芭樂籽 阿強、拍謝少年 薑薑|媒體-《大人的漫畫社》 陳怡靜、樂評人 陳冠亨、尼爾喝牛奶、宇宙電波|電影導演-歐洲企劃 山口淳太|漫畫家-谷口菜津子、真造圭伍、星期一回收日|饒舌歌手-someshiit 山姆、艾蜜莉 AMILI、陳嫺靜 Hsien Ching、禪波ZENBØ
──齊聲推薦
2022年,對專輯、插畫、音樂祭視覺設計有著豐富經驗的Peter Mann,想著以自身創作出發連結跨領域合作,策劃了「芭樂歌」這個企劃。在《芭樂歌》1.0中,Peter畫下了每個人生命中那首別具意義的歌,更第一次讓漫畫真正可以被聽見。
3年後,帶著對音樂滿滿的愛意,同時還有更強大的企劃力與畫力,Peter Mann為我們帶來最新作品《芭樂歌–穿越時空的回聲》。如同本次音樂統籌Kuma Liu所說,Peter一直以來「身為獨立音樂場景的一份子,對於執著於音樂的人們真的有很入微的觀察及理解。」這次漫畫家更成為創作者,以4篇故事呈現音樂如何既是一種煩惱、挫折與逃避,同時也是一種救贖及出口──
#01
「小時候,大人都說答案在課本裡。活在現代,難道古人能回答我的問題嗎?」
斜槓饒舌歌手勝志,創作之路不斷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拉扯,
某天意外穿越到貌似古代的不知名村落,開始了街頭賣藝的生活,
並遇見了想要證明自己的女歌手……
一場古今交流,穿越時空尋找心中答案的奇幻歷程就此展開!
#02
「用一首歌的時間,把沒能說出口的話,大聲唱出來吧!」
3位高中生想加入熱音社,卻被社辦地縛靈般的學長三番兩次阻撓。
好不容易爭取到可以在成發演出一首歌的時間,這場演出也讓他們發現了學長無法說出口的祕密……
有些話太晚說,有些話來不及說,有些話很難開口,那就用唱的吧!
#03
「人生勝利組不會有煩惱吧?」
「第一名」是李莉的標籤,但謎樣的她,
在夜晚則化身成另一個角色,向宇宙發送訊息。
「第一名」是陳梅的目標,求學是為了將來鋪路,
努力的背後卻隱藏了對於失敗和未知所感到的恐懼與不安……
妳所追求的是別人的影子,而她所追求的是光,兩名少女的青春迷幻物語。
#04
「地球消失以後,音樂還能為生命帶來什麼?」
地球毀滅以後,在外星種主導的外太空,聲音僅僅剩下記錄的作用……
兩名少年意外找到關於人類的「音檔」,
並一邊摸索一邊拼湊出他們想像中的「音樂」,
希望在未來的未來,能夠留下屬於他們自己的檔案。
漫畫 × 音樂 × 台灣 × 日本|4篇故事 × 4首原創歌曲
音樂統籌 KUMA LIU × 漫畫發行 臉譜出版 × 音樂發行 空氣腦唱片
金漫獎雙料得主Peter Mann
×
冠軍嘻哈歌手 YOUNGLEE
中毒系樂團 愛はズボーン
詩韻電子饒舌 春ねむりX 創作歌手 林潔心
旋律饒舌超新星SiNNER MOON
一場貫穿過去、現在、未來,
與音樂相遇的時空旅行!
序/導讀
好聽推薦──
看這部作品的時候讓我感覺看到了自己。但那些角色肯定不只是我,也會是你。
──someshiit 山姆│臥室饒舌家
「看著漫畫時耳邊響起旋律、聽著音樂時腦中浮現畫面,這種沉浸感,是我身為音樂人也嚮往的敘事魔法。」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Peter Mann的作品,這次看到他用音樂作為整體概念,也是我與這作品有所連結的世界觀。
漫畫與音樂交織出的時空旅程,既有想像力,又承載著某種令人難以言喻的情感重量。
感謝這部作品讓我再次感受到創作的純粹與自由。
──MANDARK│獨立創作歌手
「漫畫是有聲音的」,漫畫作為一個平面圖像敘事閱讀的載體,這句話自然是因為來自畫面帶給讀者的想像力腦內擴充,但漫畫家Peter Mann給了更大的想像,她讓漫畫是有聲音的,一路奔向漫畫真的會發出聲音,而且還是音樂。
Peter Mann在2023年時以《芭樂歌BLA BLA SONG》拿下金漫獎漫畫新人獎與跨跨域應用獎,她身兼漫畫創作與音樂企劃,組織台灣與日本的音樂創作者,打造一本帶著音樂來到讀者面前的短篇漫畫集。
是這樣喜歡漫畫、喜歡創作、喜歡故事的人,即使是過程的困難仍未忘卻,Peter Mann再開第二發企劃,《芭樂歌BLA BLA SONG:穿越時空的回聲》同樣有四則短篇、四首單曲,各自獨立但傳遞共同的核心,那貫穿作品的脊椎是作者深情的吶喊:「究竟有什麼是能留下的?」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創作的焦慮、堅持與強烈渴望。
我特別喜歡第二則,也可以說是曲目二。那是青春的聲音,如果只能有一首歌的時間,該怎麼樣留下無悔的時刻?急急想要開啟新象的社團、不願意離開社辦的老學長,各自有需要解決的人生難題,好想寫歌、好想表演、好想被看見,好想念曾經的熱情.......好想、好想、好想......創作的渴望是如此真實。
Peter Mann利用故事與音樂鋪排,四則故事的背景從過去到未來,與漫畫搭配的四首歌曲,以音符與旋律深化了閱讀漫畫當下的感受。聽著demo、閉上眼睛,我們幾乎可以看見那個畫面,帕樂熱音社站在舞台上演出時,台上的熱切與台下的鼓譟,有汗水與淚水,還有他們無法停止演奏的手指。
來到第四則故事時,一切熱鬧喧囂尖叫都安靜了下來,Peter Mann收束了主題,像是一個沙漏,流動的一切都要穿越那小小的篩漏口,解構音樂、解構載體,剩下的最原始的本質是聲音。
聲音也是感官的記憶,我們記得雙腳踏過落葉的窸窣、我們記得愛人在耳邊的呢喃、我們記得深睡時喉嚨發出的呼嚕聲。而我們也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好怕、好害怕,好怕會忘記某個人的聲音,除非我們能留下那些聲音,在記憶逐漸模糊之時,仍能一再重複播放。
Peter向來是個幽默的漫畫家,許多獨立出版的作品也總讓我們驚呼腦洞大開。但在這次《芭樂歌BLA BLA SONG:穿越時空的回聲》裡,她好像有點不一樣了,在這組漫畫與音樂共構的跨界企劃裡,細緻的台詞與巧妙的分鏡、風格各異的四首單曲,宛如一道道尖銳又溫柔的吶喊,藏身其後的是創作熱情與生存掙扎的激烈角力。
讀完漫畫、聽完音樂後,很想跟Peter Mann說「做得真好」,但更想告訴她的是,謝謝她的作品帶來對世界的提問。
──陳怡靜│自由撰稿人/《大人的漫畫社》主持人
小時候總以為,人生最重要的是「被記住」,留下些什麼,讓別人記得自己。長大之後,經歷失去,才漸漸發現,最令人害怕的,其實是「遺忘」,害怕忘記那些只存在於自己腦海裡的記憶,也害怕有一天,被所有人遺忘。也許,我們渴望與人建立連結,是為了讓那些重要的記憶能被分享,被記得吧。
Peter Mann的《芭樂歌:穿越時空的回聲》雖然沒有給出正確答案,但書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在努力留下痕跡。
就像我們一樣,想被記得,也努力記得。
──宇宙電波│社群媒體人
小時候還沒辦法整天使用電腦上網時,生活中的空檔就是靠每個禮拜租借來的漫畫填補。Peter Mann的畫風一直有種說不出的親切感,我在《芭樂歌:穿越時空的回聲》裡感受到她滿滿的用心,貼切的把音樂創作者的生活勾勒到我自己看都覺得洋蔥,特別是看到熟悉的音樂場景被畫了進去還忍不住笑出來,那是許多音樂創作者的起點,也提醒了我「不要忘記原來的自己」。非常推薦大家來(聽)這個:穿越系Rapper!哈哈哈!
──艾蜜莉AMILI│饒舌歌手
作為音樂創作者,如果能很輕易的說出口:誒,這首歌聽起來很芭樂耶。多半是某種會讓我想多聽幾次的作品,因為是這樣好聆聽、朗朗上口的歌,大概就會在某個人生際遇片刻自腦中悠悠響起,與內心產生共鳴。這是閱讀《芭樂歌:穿越時空的回聲》的時候很能感受到的意念,其中我特別喜歡未來篇的設定,抽離許多習以為常的元素,説出直指內心的故事。
──薑薑│拍謝少年
我原本以為《芭樂歌》第一集已經很完整了,從未想過他會出第二集……還打破了續集總會走下波的萬年公式。從過去到未來,從小小的教室到宇宙種族,也只有Peter Mann能畫出這種又生猛又惆悵的故事。
芭樂歌原詞 ballad,本來是指抒情慢板情歌,但在台灣漸漸變成對流行曲風的蔑稱。然而在所有曲風成為流行前,他們可能都曾是反叛又不被理解,只屬於創作者自己的語言。《芭樂歌》第二集用截然不同的四段故事,講述了關於「唱出自己的歌」在不同時空下的感動。即使曲風已經過時,但那份感動會留給後人,進而將故事延續。如果你曾經想創作點什麼,可能看完會被理解而產生一種默默想掉淚的感覺。
穿越、校園、科幻SF,本作的故事們也如同芭樂歌一樣又香又好入口。明明每種類型都是隨處可見的流行題材,但卻能在Peter Mann手裡炒出一桌絕妙好菜。就像中餐館裡那個只有一口鍋的老廚師,卻可以愜意炒出菜單上的500道菜,你明明都吃過,但就是能嘗出他獨特的風味。
──尼爾喝牛奶
活到現在感受到的各種對青春的懊悔都透過這本漫畫昇華了,原來我的青春就是一坨大便。
──多米多羅│YouTuber
音樂有時會讓我感覺就像宇宙,因為聽到喜歡的歌曲,腦海裡會不由得閃閃發光。在「芭樂歌」這個星系裡,PeterMann就是造物主,除了構思令人感動的劇情、描繪出精緻的漫畫,甚至還和各方好手一起,將紙上的旋律具現化成為樂曲……彷彿「音樂」這個無形無體的概念,通過他的大腦與指尖,誕生為立體的可觸碰的真實世界。在第一集當中,音樂像是生活的插曲;第二集的故事則來自形形色色的創作者,與音樂誕生的理由,不僅畫力大幅提升,故事更擁有直擊人心的力道。而這一切,都來自於他對音樂與漫畫的「愛」,真的令我非常佩服啊。
──Mangasick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需要持續的流動,需要空氣的震動,更需要一顆有話想說的心。《芭樂歌:穿越時空的回聲》用漫畫帶我們穿越時空,卻也穿越身而為人必經的疑惑與不甘,直到畫面炸出滿腔熱血的音譜。透過音樂儲存記憶與情緒的魔力,Peter Mann不只拯救被拋下的角色孤寂,四篇更大膽願與逝者交臂。那讓我忍不住邊看邊想,自己願透過音樂說的話又是什麼呢?
──陳冠亨│樂評人
#02是我反覆回味的一篇,它讓我想起《BECK》那種青春熱血的氛圍,並揉合了日式幽默的靈異輕喜劇元素。劇情中藏有幾處「捏他」,令人會心一笑,也與現實世界產生奇妙的共鳴。
#03是我最愛搭配音樂一起閱讀的一篇。Peter在這篇中筆觸的運用非常精妙,透過線條與格點的處理,使虛實的界線張力十足,與lily on the moon這個角色在劇情中的次元感不謀而合,讀來極具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快感。
#04則在未來的時間線中將整體宇宙巧妙收束,透過錄音帶這個意象,完成了一次關於反烏托邦的情感重整。最終那令人心頭一緊的結局,更為整部作品畫下餘韻悠長的句點。
整體而言,《芭樂歌:穿越時空的回聲》就像是一部在知名串流影像平台上推出的全新影集,以音樂為主幹,延展出四首風格迥異的單曲與故事,彼此纏繞交織,構成一部極具渲染力的作品。
我相信,心中懷抱創作夢想的你,一定能感受到這部作品在你心上敲打出的細膩聲響。不論你是正要開始創作、正在創作、或是久未提筆,如果能透過這部作品再次與音樂建立連結,那麼請你大聲而自信地,唱出自己寫下的那首歌。
(最後,我真心希望能有續集,甚至拍成真人版影集!)
──禪波ZENBØ│饒舌歌手
讀Peter Mann畫的漫畫,有一種可以用眼睛聽見音樂的錯覺……在角色的各種情感中回想起自己的故事,看完心酸酸的卻很甜蜜,使人記憶過去、期待未來的一部作品☆!
──陳嫺靜 Hsien Ching
看這部作品的時候讓我感覺看到了自己。但那些角色肯定不只是我,也會是你。
──someshiit 山姆│臥室饒舌家
「看著漫畫時耳邊響起旋律、聽著音樂時腦中浮現畫面,這種沉浸感,是我身為音樂人也嚮往的敘事魔法。」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Peter Mann的作品,這次看到他用音樂作為整體概念,也是我與這作品有所連結的世界觀。
漫畫與音樂交織出的時空旅程,既有想像力,又承載著某種令人難以言喻的情感重量。
感謝這部作品讓我再次感受到創作的純粹與自由。
──MANDARK│獨立創作歌手
「漫畫是有聲音的」,漫畫作為一個平面圖像敘事閱讀的載體,這句話自然是因為來自畫面帶給讀者的想像力腦內擴充,但漫畫家Peter Mann給了更大的想像,她讓漫畫是有聲音的,一路奔向漫畫真的會發出聲音,而且還是音樂。
Peter Mann在2023年時以《芭樂歌BLA BLA SONG》拿下金漫獎漫畫新人獎與跨跨域應用獎,她身兼漫畫創作與音樂企劃,組織台灣與日本的音樂創作者,打造一本帶著音樂來到讀者面前的短篇漫畫集。
是這樣喜歡漫畫、喜歡創作、喜歡故事的人,即使是過程的困難仍未忘卻,Peter Mann再開第二發企劃,《芭樂歌BLA BLA SONG:穿越時空的回聲》同樣有四則短篇、四首單曲,各自獨立但傳遞共同的核心,那貫穿作品的脊椎是作者深情的吶喊:「究竟有什麼是能留下的?」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創作的焦慮、堅持與強烈渴望。
我特別喜歡第二則,也可以說是曲目二。那是青春的聲音,如果只能有一首歌的時間,該怎麼樣留下無悔的時刻?急急想要開啟新象的社團、不願意離開社辦的老學長,各自有需要解決的人生難題,好想寫歌、好想表演、好想被看見,好想念曾經的熱情.......好想、好想、好想......創作的渴望是如此真實。
Peter Mann利用故事與音樂鋪排,四則故事的背景從過去到未來,與漫畫搭配的四首歌曲,以音符與旋律深化了閱讀漫畫當下的感受。聽著demo、閉上眼睛,我們幾乎可以看見那個畫面,帕樂熱音社站在舞台上演出時,台上的熱切與台下的鼓譟,有汗水與淚水,還有他們無法停止演奏的手指。
來到第四則故事時,一切熱鬧喧囂尖叫都安靜了下來,Peter Mann收束了主題,像是一個沙漏,流動的一切都要穿越那小小的篩漏口,解構音樂、解構載體,剩下的最原始的本質是聲音。
聲音也是感官的記憶,我們記得雙腳踏過落葉的窸窣、我們記得愛人在耳邊的呢喃、我們記得深睡時喉嚨發出的呼嚕聲。而我們也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好怕、好害怕,好怕會忘記某個人的聲音,除非我們能留下那些聲音,在記憶逐漸模糊之時,仍能一再重複播放。
Peter向來是個幽默的漫畫家,許多獨立出版的作品也總讓我們驚呼腦洞大開。但在這次《芭樂歌BLA BLA SONG:穿越時空的回聲》裡,她好像有點不一樣了,在這組漫畫與音樂共構的跨界企劃裡,細緻的台詞與巧妙的分鏡、風格各異的四首單曲,宛如一道道尖銳又溫柔的吶喊,藏身其後的是創作熱情與生存掙扎的激烈角力。
讀完漫畫、聽完音樂後,很想跟Peter Mann說「做得真好」,但更想告訴她的是,謝謝她的作品帶來對世界的提問。
──陳怡靜│自由撰稿人/《大人的漫畫社》主持人
小時候總以為,人生最重要的是「被記住」,留下些什麼,讓別人記得自己。長大之後,經歷失去,才漸漸發現,最令人害怕的,其實是「遺忘」,害怕忘記那些只存在於自己腦海裡的記憶,也害怕有一天,被所有人遺忘。也許,我們渴望與人建立連結,是為了讓那些重要的記憶能被分享,被記得吧。
Peter Mann的《芭樂歌:穿越時空的回聲》雖然沒有給出正確答案,但書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在努力留下痕跡。
就像我們一樣,想被記得,也努力記得。
──宇宙電波│社群媒體人
小時候還沒辦法整天使用電腦上網時,生活中的空檔就是靠每個禮拜租借來的漫畫填補。Peter Mann的畫風一直有種說不出的親切感,我在《芭樂歌:穿越時空的回聲》裡感受到她滿滿的用心,貼切的把音樂創作者的生活勾勒到我自己看都覺得洋蔥,特別是看到熟悉的音樂場景被畫了進去還忍不住笑出來,那是許多音樂創作者的起點,也提醒了我「不要忘記原來的自己」。非常推薦大家來(聽)這個:穿越系Rapper!哈哈哈!
──艾蜜莉AMILI│饒舌歌手
作為音樂創作者,如果能很輕易的說出口:誒,這首歌聽起來很芭樂耶。多半是某種會讓我想多聽幾次的作品,因為是這樣好聆聽、朗朗上口的歌,大概就會在某個人生際遇片刻自腦中悠悠響起,與內心產生共鳴。這是閱讀《芭樂歌:穿越時空的回聲》的時候很能感受到的意念,其中我特別喜歡未來篇的設定,抽離許多習以為常的元素,説出直指內心的故事。
──薑薑│拍謝少年
我原本以為《芭樂歌》第一集已經很完整了,從未想過他會出第二集……還打破了續集總會走下波的萬年公式。從過去到未來,從小小的教室到宇宙種族,也只有Peter Mann能畫出這種又生猛又惆悵的故事。
芭樂歌原詞 ballad,本來是指抒情慢板情歌,但在台灣漸漸變成對流行曲風的蔑稱。然而在所有曲風成為流行前,他們可能都曾是反叛又不被理解,只屬於創作者自己的語言。《芭樂歌》第二集用截然不同的四段故事,講述了關於「唱出自己的歌」在不同時空下的感動。即使曲風已經過時,但那份感動會留給後人,進而將故事延續。如果你曾經想創作點什麼,可能看完會被理解而產生一種默默想掉淚的感覺。
穿越、校園、科幻SF,本作的故事們也如同芭樂歌一樣又香又好入口。明明每種類型都是隨處可見的流行題材,但卻能在Peter Mann手裡炒出一桌絕妙好菜。就像中餐館裡那個只有一口鍋的老廚師,卻可以愜意炒出菜單上的500道菜,你明明都吃過,但就是能嘗出他獨特的風味。
──尼爾喝牛奶
活到現在感受到的各種對青春的懊悔都透過這本漫畫昇華了,原來我的青春就是一坨大便。
──多米多羅│YouTuber
音樂有時會讓我感覺就像宇宙,因為聽到喜歡的歌曲,腦海裡會不由得閃閃發光。在「芭樂歌」這個星系裡,PeterMann就是造物主,除了構思令人感動的劇情、描繪出精緻的漫畫,甚至還和各方好手一起,將紙上的旋律具現化成為樂曲……彷彿「音樂」這個無形無體的概念,通過他的大腦與指尖,誕生為立體的可觸碰的真實世界。在第一集當中,音樂像是生活的插曲;第二集的故事則來自形形色色的創作者,與音樂誕生的理由,不僅畫力大幅提升,故事更擁有直擊人心的力道。而這一切,都來自於他對音樂與漫畫的「愛」,真的令我非常佩服啊。
──Mangasick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需要持續的流動,需要空氣的震動,更需要一顆有話想說的心。《芭樂歌:穿越時空的回聲》用漫畫帶我們穿越時空,卻也穿越身而為人必經的疑惑與不甘,直到畫面炸出滿腔熱血的音譜。透過音樂儲存記憶與情緒的魔力,Peter Mann不只拯救被拋下的角色孤寂,四篇更大膽願與逝者交臂。那讓我忍不住邊看邊想,自己願透過音樂說的話又是什麼呢?
──陳冠亨│樂評人
#02是我反覆回味的一篇,它讓我想起《BECK》那種青春熱血的氛圍,並揉合了日式幽默的靈異輕喜劇元素。劇情中藏有幾處「捏他」,令人會心一笑,也與現實世界產生奇妙的共鳴。
#03是我最愛搭配音樂一起閱讀的一篇。Peter在這篇中筆觸的運用非常精妙,透過線條與格點的處理,使虛實的界線張力十足,與lily on the moon這個角色在劇情中的次元感不謀而合,讀來極具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快感。
#04則在未來的時間線中將整體宇宙巧妙收束,透過錄音帶這個意象,完成了一次關於反烏托邦的情感重整。最終那令人心頭一緊的結局,更為整部作品畫下餘韻悠長的句點。
整體而言,《芭樂歌:穿越時空的回聲》就像是一部在知名串流影像平台上推出的全新影集,以音樂為主幹,延展出四首風格迥異的單曲與故事,彼此纏繞交織,構成一部極具渲染力的作品。
我相信,心中懷抱創作夢想的你,一定能感受到這部作品在你心上敲打出的細膩聲響。不論你是正要開始創作、正在創作、或是久未提筆,如果能透過這部作品再次與音樂建立連結,那麼請你大聲而自信地,唱出自己寫下的那首歌。
(最後,我真心希望能有續集,甚至拍成真人版影集!)
──禪波ZENBØ│饒舌歌手
讀Peter Mann畫的漫畫,有一種可以用眼睛聽見音樂的錯覺……在角色的各種情感中回想起自己的故事,看完心酸酸的卻很甜蜜,使人記憶過去、期待未來的一部作品☆!
──陳嫺靜 Hsien Ching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