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暢銷經典增訂新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二戰終戰八十年後,我們仍在追問:戰爭是為了什麼?和平要如何獲得?
在極端對立的危險時刻,重新理解歷史的深刻。
強者最大的力量,其實在謙卑。
而和平,不是屈服和投降,而是對自己的未來做選擇、設計、投資。
▍暢銷經典增訂新版 ▍
收錄2025年全新序文
台灣獨立運動領袖之一彭明敏與南京大學歷史學家高華迴響專文
從人文和人道的角度,全景性的對這段歷史作出反思,在大陸和台灣,龍應台可算第一人。──高華
龍著縱使未能成為兩大族群和解的治癒劑,但願能成兩族群重啟認真真摯的對話溝通的契機。──彭明敏
暢銷全球感動無數華人心靈,至今仍然被中國大陸列為「禁書」。
所有的顛沛流離,
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
所有的生離死別,
都發生在某一個車站、碼頭。
上了船,就是一生。
一本書開啟一個時代的記憶,恢宏、悲憫,
讓你看見我們摯愛的上一輩,
隱忍不言的傷。
一個母親,對即將被國家徵召入伍的十九歲兒子,訴說她所理解的戰爭。
龍應台醞釀十年,透過訪談、口述與史料交織,以最謙卑溫柔的心,刻劃被時代踐踏、污辱、傷害,卻充滿生命尊嚴的一群人。
他們一直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從未傾聽,從未深深注視。
這是一部關於戰爭、記憶與人性的經典,也是一代代華人不能遺忘的故事。
在極端對立的危險時刻,重新理解歷史的深刻。
強者最大的力量,其實在謙卑。
而和平,不是屈服和投降,而是對自己的未來做選擇、設計、投資。
▍暢銷經典增訂新版 ▍
收錄2025年全新序文
台灣獨立運動領袖之一彭明敏與南京大學歷史學家高華迴響專文
從人文和人道的角度,全景性的對這段歷史作出反思,在大陸和台灣,龍應台可算第一人。──高華
龍著縱使未能成為兩大族群和解的治癒劑,但願能成兩族群重啟認真真摯的對話溝通的契機。──彭明敏
暢銷全球感動無數華人心靈,至今仍然被中國大陸列為「禁書」。
所有的顛沛流離,
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
所有的生離死別,
都發生在某一個車站、碼頭。
上了船,就是一生。
一本書開啟一個時代的記憶,恢宏、悲憫,
讓你看見我們摯愛的上一輩,
隱忍不言的傷。
一個母親,對即將被國家徵召入伍的十九歲兒子,訴說她所理解的戰爭。
龍應台醞釀十年,透過訪談、口述與史料交織,以最謙卑溫柔的心,刻劃被時代踐踏、污辱、傷害,卻充滿生命尊嚴的一群人。
他們一直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從未傾聽,從未深深注視。
這是一部關於戰爭、記憶與人性的經典,也是一代代華人不能遺忘的故事。
目錄
序2025 為什麼今天要談和平
序2022 烽火於途
序2019 以記憶還給記憶,以尊嚴還給尊嚴
序2011 湧動──寫於民國一百年
序2009 我的山洞,我的燭光
楔子 行道樹
第一部 在這裡,我鬆開了你的手
1美君離家
2躲躲雨
3碼頭上
4美君回家
5上直街九十六號
6追火車的女人
7不能不遇見你
8追火車的小孩
9最普通的一年
10扛著鋤頭聽演講
11百葉小學
12潮打空城
13四郎
第二部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14夏天等我回來
15端午節這一天
16管管你不要哭
17棲鳳渡一別
18永州之野產異蛇
19向前三步走
20十萬大山
21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22魔鬼山上
23山巖巖,海深深
第三部 在一張地圖上,和你一起長大
24我的名字叫台生
25走一趟吉林路
26一把一把的巧克力
27小城故事
28只是一個兵
第四部:脫下了軍衣,是一個良善的國民
29那樣不可言喻的溫柔,列寧格勒
30人民大街
31兵不血刃
32死也甘心情願地等你
33賣給八路軍
34盛豬肉的碗
35一萬多斤高粱
36大出走
第五部 我磨破了的草鞋
37上海的早晨
38甲板上晴空萬里
39突然亮起來
40坦克登陸艦LST-847號
41我是台灣人
42一條船,看見什麼?
43鼓樓前
44七十軍來了
45正確答案是C
46海葬
47草鞋
48你來何遲遲
49一支香
第六部:福爾摩沙的少年
50水滴
51船要開出的時候
52鹽
53如要凋謝,必做櫻花
54南十字星的天空
55這些哥哥們
56堪薩斯農場
57不需要親自動手
58比爾的素描
59衛兵變俘虜
60三更燈火五更雞
61日日是好日
第七部 相思樹的花蕾遍地黃黃
62最底層的竹
63那不知下落的卓領事
64老虎橋
65拉包爾之歌
66魂牽
67尋找李維恂
68一個叫田村的年輕人
69誰丟了他的兵籍牌?
70十九歲的決定
第八部 隱忍不言的傷
71二十海里四十年
72木麻黃樹下
73兩個小男孩
尾聲 尋人啟事
迴響
六十年來家國,萬千心事誰訴──讀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記/高華
從龍應台著《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說起──台灣觀點/彭明敏
感謝
圖片來源
附錄
一九四九年戰爭之下的人民流亡路徑表
一九四九年歷史地圖
一九四九年流亡路徑示意圖
序2022 烽火於途
序2019 以記憶還給記憶,以尊嚴還給尊嚴
序2011 湧動──寫於民國一百年
序2009 我的山洞,我的燭光
楔子 行道樹
第一部 在這裡,我鬆開了你的手
1美君離家
2躲躲雨
3碼頭上
4美君回家
5上直街九十六號
6追火車的女人
7不能不遇見你
8追火車的小孩
9最普通的一年
10扛著鋤頭聽演講
11百葉小學
12潮打空城
13四郎
第二部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14夏天等我回來
15端午節這一天
16管管你不要哭
17棲鳳渡一別
18永州之野產異蛇
19向前三步走
20十萬大山
21江流有聲,斷岸千尺
22魔鬼山上
23山巖巖,海深深
第三部 在一張地圖上,和你一起長大
24我的名字叫台生
25走一趟吉林路
26一把一把的巧克力
27小城故事
28只是一個兵
第四部:脫下了軍衣,是一個良善的國民
29那樣不可言喻的溫柔,列寧格勒
30人民大街
31兵不血刃
32死也甘心情願地等你
33賣給八路軍
34盛豬肉的碗
35一萬多斤高粱
36大出走
第五部 我磨破了的草鞋
37上海的早晨
38甲板上晴空萬里
39突然亮起來
40坦克登陸艦LST-847號
41我是台灣人
42一條船,看見什麼?
43鼓樓前
44七十軍來了
45正確答案是C
46海葬
47草鞋
48你來何遲遲
49一支香
第六部:福爾摩沙的少年
50水滴
51船要開出的時候
52鹽
53如要凋謝,必做櫻花
54南十字星的天空
55這些哥哥們
56堪薩斯農場
57不需要親自動手
58比爾的素描
59衛兵變俘虜
60三更燈火五更雞
61日日是好日
第七部 相思樹的花蕾遍地黃黃
62最底層的竹
63那不知下落的卓領事
64老虎橋
65拉包爾之歌
66魂牽
67尋找李維恂
68一個叫田村的年輕人
69誰丟了他的兵籍牌?
70十九歲的決定
第八部 隱忍不言的傷
71二十海里四十年
72木麻黃樹下
73兩個小男孩
尾聲 尋人啟事
迴響
六十年來家國,萬千心事誰訴──讀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記/高華
從龍應台著《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說起──台灣觀點/彭明敏
感謝
圖片來源
附錄
一九四九年戰爭之下的人民流亡路徑表
一九四九年歷史地圖
一九四九年流亡路徑示意圖
試閱
美君回家
美君從此不能見河,一見河,她就要說:「這哪裡能和我們老家的河比……」我從小就聽她說:「新安江的水啊,」她總是絮絮叨叨地說,「是透明的!」第一層是細細的白沙,第二層是鵝卵石,然後是碧綠碧綠的水。抓魚的時候,長褲脫下來,站進水裡,把兩個褲腳紮緊,這麼往水裡一撈,褲腿裡滿滿是魚……美君說完,總還要往我看看,確定我是不是還聽著,然後無可奈何地嘆一聲氣:「唉!對油彈琴啦,講給你聽,你也不會相信,你根本就沒見過那麼清的水嘛!」
牛,她總說「油」,所以「牛奶」,就是「油來」。
她沉默一會兒,又說:「有一天,有一天要帶你回去看看,你就知道了。」聲音很小,好像在說給她自己聽。
我這個高雄出生的女兒,對長江、黃河都無從想像,但是自小就知道有那麼一條新安江──江在哪裡其實也毫無概念,連浙江在江蘇的上面還是下面,左邊還是右邊都不十分清楚──但我知道,新安江水是世界上最乾淨的水。
這個女兒長大以後,帶著美君去看阿爾卑斯山裡的冰湖,去看萊茵河的源頭,去看多瑙河的藍色風光,美君很滿意地發出讚美:「歐洲實在太漂亮了!」然而還沒走出幾步,她就要輕輕嘆一口氣。我故意不回頭,等著,果然,她說:「可是這水啊,跟我們新安江不能比……」
美君在台灣一住就是六十年,學會了當地的語言,也愛上了亞熱帶的生活,異鄉已經變成了故鄉。那新安江畔的故鄉嘛,一九五九年建水壩,整個古城沉入千島湖底。她這才相信,原來朝代可以起滅、家國可以興亡,連城,都可以從地球上抹掉,不留一點痕跡。
一九八七年,台灣政府終於允許人們回鄉探看以後,鄉親們紛紛結伴還鄉;也許人事全非,但故鄉,總歸是故鄉吧,可是淳安來的美君卻冷冷地說:「回去?回去看什麼呢?」
「看不到城,」美君的女兒,我,說,「看人總可以吧?」
距離美君離開淳安半個世紀之後,一九九五年九月,七十歲的美君,第一次回到了淳安,不,現在叫千島湖鎮了,而且是個新興的小鎮,「樹小、牆新、畫不古」的新興的小鎮,在一個半島上。
「島?千島?」美君不悅地糾正我,「以前都是山,千山啦,什麼千島。」當然, 水淹上來,老城沉進水底,山頂突出成島,千島湖曾是千山鄉,美君確實沒想到五十年的「滄海桑田」竟是如此具體!
「這次回來,我一定要找到我父親的墳,」美君說,「做了水壩,墳遷走了,遷去了哪裡?好幾年,我都夢見他,他從墳裡出來,臉是綠的,水草的顏色,他說,女兒啊,我冷啊,你一定要想辦法把我遷走……」
一圈圍坐著的親戚突然安靜下來,我從一張臉望向另一張臉:這真是極複雜的安靜;美君的話,在他們耳中簡直「迷信」得駭人,卻又不好傷老人家的感情。
「湖很大,一千多個島,」他們猶豫地說,「我們只記得一個大概的範圍,墳怕不好找……」
「可以試試看。」美君說。
一個親戚說,「我們這兒是可以遙祭的,就是對著那個方向祭拜,大姊你遙祭也可以吧?」
我看看美君,她也正瞧著我。啊,我知道這個剽悍的女生要發作了。
「我在台灣遙祭了五十年,」美君頓了一下,臉色很不好看,然後一口氣說出來: 「我遙祭了五十年,你們覺得,我今天人千里迢迢到了淳安,是來這裡遙祭的嗎?」
又是一陣安靜。
「……火燒船事件以後,」親戚面有難色,「租船管制很嚴……」
「我是淳安的女兒,」美君還是寒著臉孔,說,「找父親的墳是天經地義的。」
第二天,終於找來了一艘汽艇,還雇來了一位熟識水路的船夫,船夫帶著老城的記憶,彷彿心中有一個隱藏的導航系統,看穿湖水,將每一座島回復成山,認出哪座山在哪座山的什麼方位。
汽艇在六百平方公里的水面上穿梭,掠過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島,煙波浩渺,千島湖看起來素樸純淨,原始自然,但是我們的眼睛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無數個聳立水面的荒島,其實既非島,也不荒,那曾是山,母親年幼時攀爬過、野餐過的地方。水面下,曾經是一片又一片的果園,母親曾經讓大人牽著手去收租的地方。這一片荒野素樸,曾經是沃土富饒,水面上看起來洪荒初始,水面下曾有綿延千年的人文繁華。
我們看起來像遊客,我們不是遊客。
水花噴濺,滴在手上覺得潤涼。猴島,很多猴子,想上去看看嗎?不想。蛇島,很多蛇,想看看嗎?不想。
我們只想看一個島,尋找一個島,在這一千個島中。
船噗突噗突慢下來,船夫認為應該在附近了,親戚們三三兩兩站在船頭眺望水面, 前面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島;美君的表妹皺著眉注視,猶疑了一會兒,然後說,「這裡,」她指著那個島,「就是這裡。」
她指的這個小島還沒一個房頂大,雜草叢生,近水處是一片禿禿的黃土。我們跳上泥濘的灘。參與了當年遷墳的表妹邊回憶邊說,「那個時候,是小表哥挑上來埋在這裡的,原來以為已經遷得夠高了,沒想到……」
沒想到水漫淹到山的頂尖,現在美君看見的是兩塊破磚頭泡在水裡,就在水面接觸黃土的那條波線上。風很大,吹得人睜不開眼,美君的白髮凌空飛揚,我緊緊扶著美君,滿耳呼呼的風聲,還有美君模糊的、破碎的語音,「……爸爸──我來了,我就知道,你明明跟我說你很冷……」
湖浪挾著些許水草,打著若隱若現的磚塊。那磚浸泡已久,土紅的表面已有綠苔。一炷香燒了起來,青色的煙像柔弱無骨、有所祈求的手臂,隨風沒入天水無色之中。
離開淳安,我們經由山路往建德,這是那年緝私船檢查私鹽的地方。小汽車在石子路上顛簸,爬上一個陡坡,又急急盤旋而下,車後一團灰塵,路邊的樹木也蒙著一層灰白,但千島湖的水光不斷地透過樹影閃爍。或許累了,美君一路上不太說話,我推推她:「喂,你看,這也是新安江水啊,水多清啊!」
她望向車窗外,疲倦地把頭靠在玻璃上,輕輕地說,「是嗎?」
我伸出手去環著她瘦弱的肩膀。
美君從此不能見河,一見河,她就要說:「這哪裡能和我們老家的河比……」我從小就聽她說:「新安江的水啊,」她總是絮絮叨叨地說,「是透明的!」第一層是細細的白沙,第二層是鵝卵石,然後是碧綠碧綠的水。抓魚的時候,長褲脫下來,站進水裡,把兩個褲腳紮緊,這麼往水裡一撈,褲腿裡滿滿是魚……美君說完,總還要往我看看,確定我是不是還聽著,然後無可奈何地嘆一聲氣:「唉!對油彈琴啦,講給你聽,你也不會相信,你根本就沒見過那麼清的水嘛!」
牛,她總說「油」,所以「牛奶」,就是「油來」。
她沉默一會兒,又說:「有一天,有一天要帶你回去看看,你就知道了。」聲音很小,好像在說給她自己聽。
我這個高雄出生的女兒,對長江、黃河都無從想像,但是自小就知道有那麼一條新安江──江在哪裡其實也毫無概念,連浙江在江蘇的上面還是下面,左邊還是右邊都不十分清楚──但我知道,新安江水是世界上最乾淨的水。
這個女兒長大以後,帶著美君去看阿爾卑斯山裡的冰湖,去看萊茵河的源頭,去看多瑙河的藍色風光,美君很滿意地發出讚美:「歐洲實在太漂亮了!」然而還沒走出幾步,她就要輕輕嘆一口氣。我故意不回頭,等著,果然,她說:「可是這水啊,跟我們新安江不能比……」
美君在台灣一住就是六十年,學會了當地的語言,也愛上了亞熱帶的生活,異鄉已經變成了故鄉。那新安江畔的故鄉嘛,一九五九年建水壩,整個古城沉入千島湖底。她這才相信,原來朝代可以起滅、家國可以興亡,連城,都可以從地球上抹掉,不留一點痕跡。
一九八七年,台灣政府終於允許人們回鄉探看以後,鄉親們紛紛結伴還鄉;也許人事全非,但故鄉,總歸是故鄉吧,可是淳安來的美君卻冷冷地說:「回去?回去看什麼呢?」
「看不到城,」美君的女兒,我,說,「看人總可以吧?」
距離美君離開淳安半個世紀之後,一九九五年九月,七十歲的美君,第一次回到了淳安,不,現在叫千島湖鎮了,而且是個新興的小鎮,「樹小、牆新、畫不古」的新興的小鎮,在一個半島上。
「島?千島?」美君不悅地糾正我,「以前都是山,千山啦,什麼千島。」當然, 水淹上來,老城沉進水底,山頂突出成島,千島湖曾是千山鄉,美君確實沒想到五十年的「滄海桑田」竟是如此具體!
「這次回來,我一定要找到我父親的墳,」美君說,「做了水壩,墳遷走了,遷去了哪裡?好幾年,我都夢見他,他從墳裡出來,臉是綠的,水草的顏色,他說,女兒啊,我冷啊,你一定要想辦法把我遷走……」
一圈圍坐著的親戚突然安靜下來,我從一張臉望向另一張臉:這真是極複雜的安靜;美君的話,在他們耳中簡直「迷信」得駭人,卻又不好傷老人家的感情。
「湖很大,一千多個島,」他們猶豫地說,「我們只記得一個大概的範圍,墳怕不好找……」
「可以試試看。」美君說。
一個親戚說,「我們這兒是可以遙祭的,就是對著那個方向祭拜,大姊你遙祭也可以吧?」
我看看美君,她也正瞧著我。啊,我知道這個剽悍的女生要發作了。
「我在台灣遙祭了五十年,」美君頓了一下,臉色很不好看,然後一口氣說出來: 「我遙祭了五十年,你們覺得,我今天人千里迢迢到了淳安,是來這裡遙祭的嗎?」
又是一陣安靜。
「……火燒船事件以後,」親戚面有難色,「租船管制很嚴……」
「我是淳安的女兒,」美君還是寒著臉孔,說,「找父親的墳是天經地義的。」
第二天,終於找來了一艘汽艇,還雇來了一位熟識水路的船夫,船夫帶著老城的記憶,彷彿心中有一個隱藏的導航系統,看穿湖水,將每一座島回復成山,認出哪座山在哪座山的什麼方位。
汽艇在六百平方公里的水面上穿梭,掠過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島,煙波浩渺,千島湖看起來素樸純淨,原始自然,但是我們的眼睛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無數個聳立水面的荒島,其實既非島,也不荒,那曾是山,母親年幼時攀爬過、野餐過的地方。水面下,曾經是一片又一片的果園,母親曾經讓大人牽著手去收租的地方。這一片荒野素樸,曾經是沃土富饒,水面上看起來洪荒初始,水面下曾有綿延千年的人文繁華。
我們看起來像遊客,我們不是遊客。
水花噴濺,滴在手上覺得潤涼。猴島,很多猴子,想上去看看嗎?不想。蛇島,很多蛇,想看看嗎?不想。
我們只想看一個島,尋找一個島,在這一千個島中。
船噗突噗突慢下來,船夫認為應該在附近了,親戚們三三兩兩站在船頭眺望水面, 前面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島;美君的表妹皺著眉注視,猶疑了一會兒,然後說,「這裡,」她指著那個島,「就是這裡。」
她指的這個小島還沒一個房頂大,雜草叢生,近水處是一片禿禿的黃土。我們跳上泥濘的灘。參與了當年遷墳的表妹邊回憶邊說,「那個時候,是小表哥挑上來埋在這裡的,原來以為已經遷得夠高了,沒想到……」
沒想到水漫淹到山的頂尖,現在美君看見的是兩塊破磚頭泡在水裡,就在水面接觸黃土的那條波線上。風很大,吹得人睜不開眼,美君的白髮凌空飛揚,我緊緊扶著美君,滿耳呼呼的風聲,還有美君模糊的、破碎的語音,「……爸爸──我來了,我就知道,你明明跟我說你很冷……」
湖浪挾著些許水草,打著若隱若現的磚塊。那磚浸泡已久,土紅的表面已有綠苔。一炷香燒了起來,青色的煙像柔弱無骨、有所祈求的手臂,隨風沒入天水無色之中。
離開淳安,我們經由山路往建德,這是那年緝私船檢查私鹽的地方。小汽車在石子路上顛簸,爬上一個陡坡,又急急盤旋而下,車後一團灰塵,路邊的樹木也蒙著一層灰白,但千島湖的水光不斷地透過樹影閃爍。或許累了,美君一路上不太說話,我推推她:「喂,你看,這也是新安江水啊,水多清啊!」
她望向車窗外,疲倦地把頭靠在玻璃上,輕輕地說,「是嗎?」
我伸出手去環著她瘦弱的肩膀。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