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疫天行道

  • 79 348
    44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華文創作現代小說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惟得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初文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10/31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的小說,無論長短,都關涉一段又一段故事——書的故事。

〈晦書房〉直接就是講述主人公作為顧客在書店檢拾、瀏覽舊書,在這篇小說,書就像自助餐那樣,堆叠成山成海。小說裏詳細鋪敘幾本書的内容:托爾斯泰的《克萊采奏鳴曲》、波豈士的《迷宮》、加繆的《鼠疫》和卡爾維諾的《樹上的男爵》,篇幅甚至與主人公的故事相當,則無疑是有深意所在。

〈罩鳴曲〉「我」因盛怒衝出家門之後,入住酒店,與姐姐陷入冷戰,内心交戰、衝突,恰巧呼應文本所引莫扎特的《C小調第四首幻想曲》。

〈疫天行道〉更直接虛擬小說裏那位寫作的奶奶一系列作品,内容不是鄉愁,就是青少年時期的豆芽愛情夢,這當然和〈疫天行道〉華人移民第二代與第三代之間的代溝,以及女兒刹那即逝的朦朧愛情故事,一一相關。

〈心居繭出〉題目這四個字,是「深居簡出」的粵語諧音。對照故事,主人公又確實「深居簡出」,更刻畫了今時今日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心居繭出」。即使是親人,甚至是父子、兄弟,也不了解對方,關係就如同一屋簷下的陌生人。

作者

惟得

散文及小說作者,也從事翻譯,偶然寫詩,現居加拿大,一九七〇年代開始創作,多刊於《大拇指週報》,曾任該刊書話版編輯。一九八〇年代初為《香港時報》及《號外》撰寫專欄,一九八四年赴美求學,畢業於加州柏克萊大學,一九九〇年代重新寫作,文稿散見《明報》,《信報》和香港電影資料館叢書。近年著網志作多發表於《虛詞.無形網志》、《聲韻詩刊》、《香港文學》、《城市文藝》、《大頭菜文藝月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眾聲喧嘩〉與〈月旦舞台〉網志》、《印刻文學生活誌》、《字花/別字》。二〇一九年散文〈看西西的新房子〉收錄於《西西研究資料》(中華書局),二〇二三年悼文〈夢熊有西西〉收錄於《從跳格子到坐飛氈:西西追思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小說集:
《請坐》(素葉出版社,2014)
《亦蜿蜒》(初文出版社,2017)
《花已盡——十人小說選》(初文出版社,2021)
《可以燎原》(初文出版社,2022)

散文集:
《字的華爾滋》(練習文化實驗室,2016)
《戲謔麥加芬》(文化工房,2016)
《路從書上起》(初文出版社,2020)
《或序或散成圖》(初文出版社,2021)
《布紐爾睡午覺》(初文出版社,2024)

目錄

以書悟道——《疫天行道》代序

晦書房(aka Biblioteka Obscura)
罩鳴曲
疫天行道
心居繭出
問道於

序/導讀

以書悟道——《疫天行道》代序
黎漢傑

從《字的華爾茲》開始,與惟得先生合作,編輯出版他的書已將近十年,卻好像很少對他的作品,無論散文抑或小說,直接有過什麼評論,甚至是普通的讀後感。十年過去,倒是時候要好好交這一份逾期多時的功課。
編輯校對《疫天行道》時,我曾發電郵詢問書稿裏面兩個作家的中文譯名覺是否出錯,分別是阿根廷的Jorge Luis Borges,以及德國的Günter Grass。一般現在華文世界通行的譯名,前者是波赫士,後者是葛拉斯;本書用的卻是波豈士與為葛拉軾。本來還以為是先生一時不小心的筆誤,沒想到原來背後有一段故事。惟得先生在電郵裏面是這樣回覆:「Borges譯為波豈士,Gunter Grass譯為葛拉軾,純粹是個人對也斯的懷念,特別是Gunter Grass,也斯初在《大拇指》介紹給香港讀者,就譯為葛拉軾……」原來譯名是關乎懷念好友,更關乎當年他們一起編輯的文學期刊——《大拇指》,所代表的那段文青歲月。簡單幾個字的譯名,原來背後有一段說來話長的故事。
恰巧,本書的小說,無論長短,都關涉一段又一段故事——書的故事。〈晦書房〉直接就是講述主人公作為顧客在書店檢拾、瀏覽舊書,理所當然出現一連串的世界名家與名著,分門別類:「書架的額頭倒貼有黑色的標籤,上面寫着『哲學』、『心理衛生』、『音樂』、『繪畫』、『攝影』、『電影』、『遊記』、『歷史』,與及其他比較受歡迎的科目,方便同一家族的書籍易於辨識,甚至小說也分門別類」,書就像自助餐那樣,堆叠成山成海。而在小說中比較多提及的主要有托爾斯泰的《克萊采奏鳴曲》、波豈士的《迷宮》、加繆的《鼠疫》和卡爾維諾的《樹上的男爵》。如果單純提到名字的話,那當然沒什麼特別,但小說裏鋪敘這些書的内容,篇幅甚至與主人公的故事相當,則無疑是有深意所在。
幾本書都是名著,故事梗概對文學發燒友不會太陌生。托爾斯泰的《克萊采奏鳴曲》:「是個殺妻的故事,男主角似乎患有躁狂症,厭惡人類,包括自己的妻子」,「想強調獨立的思想與約定俗成的社會規條的衝突,帶出道德與獸性的搏鬥,一個壓抑慾望,一個鼓勵慾望,拼個你死我活。」波豈士的《迷宮》其中一章〈環形廢墟〉,小說主角的讀後感是:「固然生命有時像廢墟,世事的流轉不是時常依循環形的軌跡嗎?……如果說戰亂由歌舞昇平啟始,吃得過飽渴望飢荒,那麼,疾病也可以是健康的開頭。」《樹上的男爵》講述的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故事:「男爵哥哥與父親發生爭執,賭氣躍到樹上,發誓再不重回地面,接着的二百六十頁,全靠卡爾維諾的功力,用生花的筆把男爵哥哥撐到樹上。……卡爾維諾引領我們重回初民社會,見證自給自足的生活原型,我們是被物質文明寵壞了。」加繆的《鼠疫》則最「應景」,小說講的城市,又正是瘟疫橫行的時候:「奧蘭城就是我們的姊妹市,當今寰宇村的縮影。奧蘭城是一個沒有鴿子沒有樹木的小城,人們只顧迷頭迷腦工作,沒有時間臆想作白日夢,多賺取幾塊傍身的錢,就是生活裏的胡蘿蔔加大棒,眼前的美景不值一哂」,瘟疫發生,改變了整座城市,「書中的角色幾乎成了我的親人,因為不知道他們的下場,彷彿有天大的事情未曾安置,徒然令我牽腸掛肚」。
細心的讀者應該留意到這幾本書並不是隨意加插,若果「以意逆之」,則不妨大膽假設都是或多或少與本書的背景——疫情有關。《克萊采奏鳴曲》講「殺妻」的真正原因不是某個人的意志,而是整個道德墮落的社會,會不會呼應疫情之所以發生,不在於某個人某個國家,而是在於整個世界的道德倫理都出了大問題?《迷宮》那種事物循環的理論,會不會也可套用於現實,指出文明的極致,則必然有大災難的伴隨?刻意講述《樹上的男爵》環保先鋒的男爵,是否也暗指現在的物質文明其實並不是世界唯一的選擇,也許疫情的發生就是驚醒我們生活必須回歸初心?《鼠疫》難道不像家裏播放的新聞節目,對當下現實疫情正在發生的片段,鉅細靡遺地以文字轉播出來?
以上的解讀,當然不一定正確,或者說其實根本就沒有所謂正確的答案。重要的是作者透過多個文本並置,將無數的平行時空召喚讀者面前,讓大家自己去思考,自己去領悟。
如此,像互聯網hyper link那樣,透過一篇小說,出現其他小說的內容,而這些出現的小說,又和原本《疫天行道》的幾篇小說有內容上的關連,讓讀者去理解本書各篇的寓意。這種手法,其實正是Julia Kristeva所講的文本互涉(Intertextuality)。所有文學作品,按Julia Kristeva的理論,其實都和他人之作形成互涉,是從其他文本中汲取或建構出來的,文本彼此互相聯繫固然見諸所謂炫耀才學的舊體文學類型例如駢文、賦,但即使是現代文學標榜獨創的小說或新詩,同樣都存在文本互涉,才能得以建構整個故事世界。
觀乎此,也就可以理解為何這次收錄的小說,全部都與「文本」脫不了關係。〈晦書房〉如是,其他四篇作品:〈罩鳴曲〉、〈疫天行道〉、〈心居繭出〉、〈問道於〉都見得到。〈罩鳴曲〉呼應小說題目,多個音樂文本交錯其中,計有:德布西的《牧神的午後前奏曲》、《水中倒影》、《海,三幅管弦樂交響素描》;巴赫的《前奏曲和賦格》、《b小調彌撒曲》的〈基督垂憐〉;莫扎特的《C小調第四首幻想曲》;蕭邦的《練習曲作品10第3號》。莫扎特的《C小調第四首幻想曲》出現在小說主角因不滿親人忽然變臉,下令隔離而衝出街外,那刻偶然見到的一幕:

從房門到家門到大廈的玻璃門,我彷彿衝出重重魔障……只好硬着頭皮,漫無目標在街頭亂闖……我忽然聆聽到一段熟悉的琴音,反正無事可做,便循着聲音的方向走去,隔着竹籬,我看見一男一女在家門前的空地練琴,男子把大提琴的尾針插進泥地,女子把小提琴擱在肩膀,就這樣互動起來,兩人都戴着口罩,沒有對話,藉着琴音也就一問一答,竟是莫扎特的《C小調第四首幻想曲》……

按這首樂曲共由五部分组成,即前四個部分和一個尾聲。第一部分為慢板,情感比較壓抑,之後第二部分開始轉為快板,節奏變得明快,而終末的尾聲則又回到開首的節奏,這其中部分章節更是第一部分的直接重複,表現情緒跌入谷底,旋即又轉換節奏,再趨激越。莫扎特透過樂曲表達他即使生命到了最後,也一定會抗爭奮戰到底。回頭看〈罩鳴曲〉,「我」因盛怒衝出家門之後,入住酒店,與姐姐陷入冷戰,内心交戰、衝突過後,還是願意與對方言歸於好:「重新進房,我的心境豁然開朗,第一件事就是用手機按動姐姐的電話號碼。」而且,即使缺乏物資支援,仍然化險為夷。到了最後「我」仍然健康如昔日,沒有因為嬰兒的噴嚏而受感染。
〈疫天行道〉更直接虛擬小說裏那位寫作的奶奶一系列作品,例如:長篇小說《花旗心》寫的是:

男主角自維城大學畢業後,申請到花旗國半工半讀,畢業後在一間中學覓得教職,卻是一段寂寞而又苦楚的旅程,愛情固然多番波折,事業也要從低做起,先後當過了餐廳侍應、酒店的門僮、在野雞大學教授中文,辛酸不足為外人道,十年後返回維城相親,黑髮裏隱藏銀絲,親戚朋友還以為是金光閃爍,親戚朋友安排下結識了女友,她滿腦子只憧憬着花旗國的美好前程……

正如〈疫天行道〉本身的背景設定一樣,都是一個移民漂泊,身在異鄉的故事。其他虛構的小說「文本」,還有長篇的《還鄉》、《傳家寶》、《夢都》;短篇的〈我把心留在唐人街〉、〈到外灘學英語〉,内容不是鄉愁,就是青少年時期的豆芽愛情夢,這當然和〈疫天行道〉華人移民第二代與第三代之間的代溝,以及女兒刹那即逝的朦朧愛情故事,一一相關。
〈心居繭出〉題目這四個字,是「深居簡出」的粵語諧音。對照故事,主人公又確實「深居簡出」,離婚以後,甚少社交應酬,「最害怕禮尚往來的繁文縟節」,遇上疫情,「每兩星期才到超級市場添置口糧」,似乎也不特別感到困擾。當然,小說並不止於此,故事更刻畫了今時今日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心居繭出」。即使是親人,甚至是父子、兄弟,也不了解對方,關係就如同一屋簷下的陌生人。所以,人們普遍都會遇到與其他人溝通才發生的倫理問題,因此報紙上由哲學教授主筆的專欄:「倫理學的思辯」意外地人氣高企,即使哲學教授病倒了,專欄還要主人公代筆繼續下去。不過,報紙編輯找主人公的理由,事後看來,並不是特別高明:「只是平時與你交談,深知你的品味,有一次聽你拿康有為的大同及譚嗣同的以太,與笛卡兒的二元論及斯賓諾沙的泛神論作比較,頗有見地,而且你的文稿深思熟慮,也流露書卷氣」,但這也僅限於書本上的知識,但倫理學要求的不單是理論,還有考慮實踐。觀看他對侄兒「風流事故」一事前後的處理,卻不怎麼表現出「倫理學」的睿智。看來,書裏書外,要斟酌拿捏的分寸還是有一些分別。
疫情期間,難以行萬里路,只能讀萬卷書,但看書,倒頭來都是為了理解現實的人生,參透人與人、人與世界的道。從本書的文本世界,不知下一個讀者看到的道又會是怎樣呢?

二〇二五年四月二日

試閱

一陣書香自講座旁的小桌飄送,上面擺賣多本《克萊采奏鳴曲》,家裏的版本在搬屋時遺失了,講座完畢,我又興致勃勃選購,並且排在人龍邀請教授簽名,提醒自己曾經遇見一位領航員。經過教授導讀,托爾斯泰的字句用嶄新的姿態在我眼前曳行。我開始明白男主角的躁狂,他並不想成家立業,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世俗給每一個人劃下指定的方向,似乎條條大路都要通往婚姻註冊處,男主角想到最好還是遵從,只把自己推入歇斯底里的境地。在第二十三章,托爾斯泰甚至清楚闡明音樂的效應,音符挑釁人的感情,在樂句的領導下,我們進入作曲家設定的情感世界,一剎那與他們共同進退,然而音樂只是提供一個起點,不像世俗要指定終站,小說的男主角聽妻子與小提琴家演奏《克萊采奏鳴曲》,從急板到行板,繞道變奏曲停在頗為沈悶的終章,心境似乎漸趨平和,對妻子充滿體諒,以後怎樣善待生命,倒要看他個人的修行。我忽然想起文學,其實與音樂也有很多共通點,不一定要激勵美麗崇高的情操,甚至可能喚醒潛藏在內心的憂慮和恐懼,到頭來還是要靠自己馴服這些放肆的悍獸。
教授之外,我還有一位啟蒙導師,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是家裏的媽咪,她是自由撰稿人,擅長寫書評,也兼職為兒童少年書刊寫新書註釋,懷着我時已經手不釋卷,難怪我與書本投緣,我不像其他年輕人沈迷社交網絡,因為自出娘胎,媽咪已經和我一起讀圖畫書,每個月家裏又收到一箱箱雜誌社寄來的新書樣本,識字後我已經時常拿來翻閱。最記得十三歲的一年,有一天我幫忙媽咪揭開書箱,從眾多少年讀物抽出肯尼斯.歐珀的《生死靈藥》,信是有緣,隨手翻到第二章,取名「晦書房」,拉丁原文是「Biblioteka Obscura」,一見鍾情,特別如磁石般誘惑,徵得媽咪同意,便毫不客氣地坐下來展閱。那年頭我喜歡靈幻幽微的物事,晦書房深埋在法蘭根斯坦家族的地窖,二百多年來無人問津,三名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男女無意闖席,似腐爛湖畔草般發霉的氣息最吸引我。天花板低垂着飄忽的蜘蛛網,旁邊一個燻黑的大壁爐,桌上奇形怪狀的玻璃器皿和金屬儀器東倒西歪,似煉丹的實驗室,用指頭一掃,櫃枱的塵埃打開一條羊腸小徑,書櫃更塞滿一列列大部頭書,儘管書脊多已脫落,倒可以辨認出拉丁文、希臘文和其他不熟悉的語文,細心留意,還找到阿格里帕.馮.內特斯海姆的《神秘學》,這些書記錄消滅花園蛞蝓的咒語、烹調蠱惑人心的愛情藥、通靈的玄學……,都屬旁門左道,難怪羅馬天主教廷列為禁書,與當今我們發達的科技相比,只像小孩子的幻夢,卻是「理解世界最原始的嘗試」,就是這句話牽引我讀畢全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8710981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香港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1/10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