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了的地方:臺北西城的故事和感動
活動訊息
普發一萬放大術:滿千登記抽萬元好禮
2025聖誕禮物展—為朋友家人準備暖心驚喜!點我逛逛選禮物↓↓↓↓↓↓
活動倒數!11/26前參與,抽總價值2萬元購書金!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 萬華職人家族的——人情社會學×江湖經濟學
☆ 《到不了的地方》二十週年,再次出發
☆ 學會市場的規矩,就是學會人生的規矩
要理解一座城市,要從它的淵源、最接地氣的地方開始。
很多人以為萬華只是「小朋友不可以去」的地帶:蛇類群集的華西街、黑道角頭火拚的巷口、漆黑神祕的「花街」……但導演李鼎花六年走進巷弄後發現,這裡不是禁忌的集合,而是臺北真正的底盤、這座城市的第一道光。
在萬華這片容易被忽略的土地上,藏著三段足以重寫你對「臺北」想像的真實故事:
l 掌握北臺灣九成昆布、海帶貨源的三兄弟,掌握全球動向、情報的速度比新聞還快。
l 靠賣肉圓買下一棟樓、祖傳三代的蘇來傳,從路邊攤起家,一路做進米其林必比登。
l 在四個角頭地盤中游刃有餘的「在地喬王」,一邊煮純天然飲料,一邊教你「怎麼做人才不會得罪人」。
這些人不是都市傳說,而是李鼎在西城裡真正交到的朋友。每一個故事,都在告訴我們:市場是最真實的社會學、從頭做生意是江湖經濟學。懂得市場的規矩,就是懂得人生的規矩。
《到得了的地方》,不是一部渲染「老街光環」的城市導覽,而是李鼎六年「蹲點」萬華的真實體悟:活跳跳的職人家族憑藉自己的智慧、挑戰、挫折、成功, 超出了在地的侷限、點燃臺灣獨特的火力。他們靠生意、手藝、耐性、運氣與時代搏鬥——並活得好好的。
在這樣的西城,你會發現一件事:你不必裝得完美,也不必融入什麼,只要敢走進自己的生活,就會找到一個不會讓你格格不入的地方。那個地方,或許就是你一直以為到不了,但其實一直在等你的「到得了的地方」——那裡非常臺灣感性、臺灣好笑、臺灣多元,也非常臺灣奇蹟。
深情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李桐豪 作家
張修修 自我成長型 YouTuber
曹銘宗 台灣文史作家
蔡康永 作家
萬華職人家族名錄
北臺灣昆布、海帶小霸王——禾宥 袁氏三兄弟
108臺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245號1樓蔬菜區51、52攤
三代傳承米其林肉圓——露店蘇來傳
108臺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176巷4號
「在地喬王」古味飲品—艋角冰飲店
108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與梧州街轉角
即日起至2026年1月1日(優惠數量有限,兌完為止)
◎ 北臺灣昆布、海帶小霸王——禾宥 袁氏三兄弟
持本書至店家消費,即贈 昆布木耳嚐鮮包一份
◎ 三代傳承米其林肉圓——露店 蘇來傳
持本書至店家消費,即贈 芋粿一份
◎「在地喬王」天然飲料——艋角冰飲店
持本書至店家消費,飲品 買一送一
*大塊文化與各店家保留對活動內容、贈品品項及其發放方式進行最終調整、變更、暫停與解釋之權利。
☆ 《到不了的地方》二十週年,再次出發
☆ 學會市場的規矩,就是學會人生的規矩
要理解一座城市,要從它的淵源、最接地氣的地方開始。
很多人以為萬華只是「小朋友不可以去」的地帶:蛇類群集的華西街、黑道角頭火拚的巷口、漆黑神祕的「花街」……但導演李鼎花六年走進巷弄後發現,這裡不是禁忌的集合,而是臺北真正的底盤、這座城市的第一道光。
在萬華這片容易被忽略的土地上,藏著三段足以重寫你對「臺北」想像的真實故事:
l 掌握北臺灣九成昆布、海帶貨源的三兄弟,掌握全球動向、情報的速度比新聞還快。
l 靠賣肉圓買下一棟樓、祖傳三代的蘇來傳,從路邊攤起家,一路做進米其林必比登。
l 在四個角頭地盤中游刃有餘的「在地喬王」,一邊煮純天然飲料,一邊教你「怎麼做人才不會得罪人」。
這些人不是都市傳說,而是李鼎在西城裡真正交到的朋友。每一個故事,都在告訴我們:市場是最真實的社會學、從頭做生意是江湖經濟學。懂得市場的規矩,就是懂得人生的規矩。
《到得了的地方》,不是一部渲染「老街光環」的城市導覽,而是李鼎六年「蹲點」萬華的真實體悟:活跳跳的職人家族憑藉自己的智慧、挑戰、挫折、成功, 超出了在地的侷限、點燃臺灣獨特的火力。他們靠生意、手藝、耐性、運氣與時代搏鬥——並活得好好的。
在這樣的西城,你會發現一件事:你不必裝得完美,也不必融入什麼,只要敢走進自己的生活,就會找到一個不會讓你格格不入的地方。那個地方,或許就是你一直以為到不了,但其實一直在等你的「到得了的地方」——那裡非常臺灣感性、臺灣好笑、臺灣多元,也非常臺灣奇蹟。
深情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李桐豪 作家
張修修 自我成長型 YouTuber
曹銘宗 台灣文史作家
蔡康永 作家
萬華職人家族名錄
北臺灣昆布、海帶小霸王——禾宥 袁氏三兄弟
108臺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245號1樓蔬菜區51、52攤
三代傳承米其林肉圓——露店蘇來傳
108臺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176巷4號
「在地喬王」古味飲品—艋角冰飲店
108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與梧州街轉角
即日起至2026年1月1日(優惠數量有限,兌完為止)
◎ 北臺灣昆布、海帶小霸王——禾宥 袁氏三兄弟
持本書至店家消費,即贈 昆布木耳嚐鮮包一份
◎ 三代傳承米其林肉圓——露店 蘇來傳
持本書至店家消費,即贈 芋粿一份
◎「在地喬王」天然飲料——艋角冰飲店
持本書至店家消費,飲品 買一送一
*大塊文化與各店家保留對活動內容、贈品品項及其發放方式進行最終調整、變更、暫停與解釋之權利。
目錄
開場白
PART 1 為何卻在這裡賣菜,明明就可以靠臉吃飯
環南市場的男孩
外表重要嗎
當然是靠賺錢來找自己
人少我多、人多我精、人精我便宜
如果連便宜都做不起來
拜託,我不想一直這樣繞圈圈
當我們真的遇到失控的那天
你在意的是什麼?
你要我原諒誰?
你還會來嗎?
PART 2 明明就可以離開,為何卻在這裡活成自己
叫什麼,真的會轉運?
我是不是錯過了什麼
那不是垃圾
深夜裡的訊息
什麼!暫停營業?
藍色大門與當街砍人
如果這都不算愛
開店最避諱的致命傷
男人的隱私
當你跟男人談事業感情和家庭
男人沒讓任何人知道的事
一輩子能有幾個難忘
可不可以幫我確認「為什麼」
我們是什麼時後開始,沒有在一起了
我想聽的就是這個
那些沒有被看到的一切
原來我不是那種人
成功的關鍵
到得了的地方
PART 3 明明就連地址都沒有,為何這張明信片卻依然寄到他手中
原來,貴人就在你身邊
消失的那個人
在地喬王
怎麼賺、跟誰賺、去哪裡賺
臺日認證新地標
老店新生
順其自然
覺得好美妙
這錢,我付得出來
原來這就是你
尾聲
PART 1 為何卻在這裡賣菜,明明就可以靠臉吃飯
環南市場的男孩
外表重要嗎
當然是靠賺錢來找自己
人少我多、人多我精、人精我便宜
如果連便宜都做不起來
拜託,我不想一直這樣繞圈圈
當我們真的遇到失控的那天
你在意的是什麼?
你要我原諒誰?
你還會來嗎?
PART 2 明明就可以離開,為何卻在這裡活成自己
叫什麼,真的會轉運?
我是不是錯過了什麼
那不是垃圾
深夜裡的訊息
什麼!暫停營業?
藍色大門與當街砍人
如果這都不算愛
開店最避諱的致命傷
男人的隱私
當你跟男人談事業感情和家庭
男人沒讓任何人知道的事
一輩子能有幾個難忘
可不可以幫我確認「為什麼」
我們是什麼時後開始,沒有在一起了
我想聽的就是這個
那些沒有被看到的一切
原來我不是那種人
成功的關鍵
到得了的地方
PART 3 明明就連地址都沒有,為何這張明信片卻依然寄到他手中
原來,貴人就在你身邊
消失的那個人
在地喬王
怎麼賺、跟誰賺、去哪裡賺
臺日認證新地標
老店新生
順其自然
覺得好美妙
這錢,我付得出來
原來這就是你
尾聲
序/導讀
開場白
明明就是「到得了的地方」,為何你一直不去?
那個地方我最好不要去、那些人我最好不要碰……似乎,當你開始意識到任何「明明就可以到得了的地方」該保持的「距離」,就是你成長的開始。
但很奇怪,生命到了一個時候,所謂的「奇蹟」,常常就發生在,老天居然幫你打破了那個距離,讓你不再跟命中注定的那個人僅僅是擦肩而過,不止到得了,也從此回得去。
你第一次有這樣的「距離」是什麼時候?
那天是我最興高采烈的一天,因為才上小學一年級的我,爸爸就認為我長大了,可以跟他一起去菜市場買菜。
我超喜歡錢。
與其說終於可以去菜市場看看到底我每次喜歡吃的食物、是從哪一個攤位買回來、又是要怎麼買,才會買到最好的這種判斷邏輯讓我興奮,更興奮的就是我開始可以理解、並使用「錢」來認識我可以構築的世界。
我喜歡錢,從我的口袋放進別人的口袋後,買到我最喜歡的決定。
更喜歡當我的錢,放進對方口袋的那一刻,我們雙方都覺得物超所值,然後還會跟彼此說一聲:「再來喔~」、「我一定會再來!」那種彼此都滿載而歸的感覺。
但我的這個第一次去菜市場的興高采烈,卻哭得淚眼汪汪。
一開始,我還因為各種蔬菜攤以及市場內的叔叔阿姨們的熱情感到新奇,但漸漸地,走到市場的深處,爸爸為了要帶我去買我最愛吃的雞肉來燉雞湯,我卻因為潮濕空氣中,那一步步接近獸肉區的味道感到暈眩。
甚至,因為看到那些吊掛在肉攤上的豬頭感到恐懼(雖然那些豬頭都瞇著眼、面帶微笑),爸爸意識到我的腳步緩慢,緊抓著我的手,終於來到雞肉攤前。
我親眼看見一隻活生生的雞,雙腳被抓起,然後聽到淒厲的雞叫聲,整隻雞,被放到一個除毛的機器裡結束牠的生命,然後再看到牠被分解成塊給別的客人。
「我不要喝雞湯了……」
「我再也不要吃雞了,我們回家了好不好。」
「我再也不要看到任何一隻雞因為我而死掉。」
我忘記我是在幾歲的時候去除了這個恐懼,又願意開始吃雞肉,但我永遠記得十八歲那年的夏天,那個恐懼又來了。
那是考上駕照擁有第一台越野摩托車的夏天。
終於掌握這台車的第一個深夜,我就想在這個夜晚試著騎到自己認為最遠的地方。
可是哪裡是一個台北年輕人認為最遠的地方呢?
那是一個沒有手機與google map的年代,深夜騎車最直覺的方向就是:「向著前面有光的地方走」。
我一路從大直的基隆河岸往天空有光的遠方騎,這才知道夜裡整座台北最亮的就是西門町,十八歲的我從未在深夜裡去過西門町,夜裡會發亮的招牌,全都充滿著慾望的暗示,夜裡的人跟車,都有一種充滿醉意的喧囂及豪邁。
我這才興奮地意識到我成年了,而且從此因為有一台摩托車,可以任何時間要去哪裡就去哪裡的自由。
而夜裡的「西門町」的成人世界,更讓我有一種「離家出走」的快感,但我同時又開始害怕,因為一個第一天騎車的人,再怎麼勇敢,都知道自己的技術絕對不要騎到「車多」的地方,我帶著自知的恐懼加速離開,又懷著一種還想繼續離家出走的快感,意識到自己這個矛盾快感時,才發現——
我好像已經騎進了淡水河岸,
甚至說,我已經不知不覺,騎到台北的邊界了!
太爽了!
淡水河岸幾乎沒車,仿佛是我一個人的專屬車道。
這個專屬的道路使我右手不自覺地催起了油門,左手壓著離合器,享受自己的左腳背勾著檔片連續換檔,車速猛地變快,我摩托車排氣管的音浪聲與河岸上夾雜著草地上的風吹散我臉上、頭皮上與手臂上的每一粒毛細孔,我的尾椎感受到椅墊下那顆引擎的震動,身體因為速度的拉扯感,刺激著我的喉嚨大叫。
原來,「我是大人了」的自由感,就是這樣啊!
我愈來愈快的速度,讓我迎著風、瞇著眼,然後發現遠方,竟然有一片超亮的紅色天空。
由於我剛剛騎過了西門町,我知道那一大塊紅色光芒的天空,絕對不是霓虹燈,而我車子的速度讓我即將抵達那片天空的距離前,我發現自己迎面而來的風,不再是河面上或草地上或是那些老樹的香氣,而是我小時候第一次去菜市場逐漸走到深處,那些為了成全我生命與口腹之慾的雞啊、豬啊、甚至是——他們為了我們活下去而死亡的味道……
而那道照亮天空的紅光,可能就是血光。
由於那是一條唯一的路,我被迫騎到一個滿是大型貨運車的路上,以及不管我怎麼騎要避開那些大貨車,我只要避開了一輛,就會尾隨在另一輛滿車載著已經被宰殺的豬肉,吊掛在車內,那些豬體不斷地隨車搖擺……
我完全忘記,那個晚上我是怎麼安全騎回家的。
那個剛成年的夏天,那正青春的身體,就是想去任何「到得了的地方」啊!
而萬華,當然是青春期的台北小孩,最想要探險的地方!
青春最大的滋養,就是愛情、願望與夢想。
「五步一小宮、六步一小廟」的萬華,幾乎臺灣各種神明,都在這裡等我們許個願望,而每條羊腸小巷,充滿著各種要你以為是愛情但這絕不是的脂粉香氣,甚至直接目睹比電影《艋舺》中,還要真實不過的黑道人物……
抱歉,通常我不會「目睹」他們。
因為,光是呼吸到他們剛剛擦肩而過氣味,就有一種「明明有在呼吸,卻好像窒息」的感覺!
到了萬華的「艋舺夜市」,你的身體根本不需要思考走路這個動作,人潮自然會讓你摩肩擦踵地擠進那片天空全被棚子遮起來的「華西街」。
那條街,耳邊響著的絕對是全臺灣當下誰賣最好的歌手的歌聲,以及比歌聲還要更大聲刺耳的店家叫賣聲。
聲音果然就是塊強勁的磁鐵,會吸著周圍的人讓你胸口有種力量拖著你的雙腿往前。
即使你知道馬上就會被每個前胸貼後背的人,擠到那個叫人害怕又期待的地方:
就是有條巨大蟒蛇,
活生生地在你身邊只有兩個人的距離,向你吐著嘶嘶嘶的蛇信,
而那名穿著花襯衫、梳著油頭,肩膀上扛著那條蟒蛇的男人,
會讓你跟身邊的人都知道,
只要走進那家店,就會在這裡,
一夜長大。
我不知道是因為那條蟒蛇,還是我一直抗拒讓自己一夜長成世故的大人,想一輩子保有赤子之心,所以不管我的「好奇心」跟「一探究竟」有多強烈,面對所有「一夜長大」的局面,我都選擇趕快回頭,畢竟我看過就好。
那年夏天過後,我再也沒有騎車去環河南路,沒有去萬華這個台北最西邊,也是西邊最尾端的城,連一陣風都讓我快要被吹到粉碎的地方。
直到我四十八歲,去了世界各地。
我發現,要理解一個城市,最快的方式,就是去認識它的「西城」。
就像巴黎有塞納河、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有多瑙河、曼谷有昭披耶河、胡志明市有西貢河、上海有黃浦江、京都有鴨川……一個國家的首都之所以確立,幾乎都有一條可以上岸的河,因為有河,才有城市文明。這些河造成了左岸跟右岸的文化,東城總是可以看見這座城市正向世界奔馳的速度與流行,而西城,不但是時間與情感累積的密度及靈魂,甚至是這座城市學會「活著」的地方。
我在紐約看了《西城故事》,在巴黎喝了所謂的「左岸咖啡」,想起了我十八歲時曾去過的萬華。
當台北已經愛為亞洲最多元的城市,台北的西城絕對有他在這個時代被記錄下來的重要性,而「萬華」就是這個西城最西邊的區城。
萬華邊的淡水河岸,可以說是多少人從海洋過來上岸的第一個踏在泥土上的腳印,也是夢想跟失落被傾吐的地方。
萬華的街廓與建築,仍擁有自日本昭和時期至今,屬於臺灣人殖民前後的生活的空間比例與美學,這懷舊以及「為了生存」而有的生猛氛圍美學,使得近年韓國、日本的流行音樂的MV也來這裡取景。
甚至,我的香港朋友來到萬華的「南機場夜市」,驚覺為何這裡居然有香港六O年代「深水埗」的城市景觀,給人一種「瞬間穿越」到過去跟誰就要重逢的驚訝。
但驚訝的下一秒,卻是:
為什麼,這個曾經令我窒息的場景裡的每一個物件與人,
依然在這個當下,可以散發出「活得好好的」的訊息?
你活得也好好的嗎?
你的生命,還有奇蹟嗎?你還相信奇蹟嗎?甚至緣分嗎?
我開始問我自己。
明明就是「到得了的地方」,為何你一直不去?
是沒有時間?
還是那個地方沒有你的嚮往?
更或是,你怕去了那裡,才發現你根本格格不入?
如果,現在老天跟你說了一個天大的祕密,這個祕密是:
我將給你一場充分的時間,
你只要去了那裡,你會發現你對於金錢、對於事業、對於家人,
甚至目睹有一個命中註定的人在等著你的嚮往。
而我也會給你一個,絕對不會格格不入的裝扮。
甚至,你也可以不要裝扮。
因為,就是你那個「格格不入」的樣子,
才會讓那個「嚮往」,在人群中,一眼便認出你。
那,你會願意去那個「到得了的地方」嗎?
我在四十八歲這一年開始,知道了這個祕密。
而萬華夜空的那片紅光,就算是血光,但我已經不怕靠近。
我在台北西城,發現了這個「到得了的地方」。
甚至,看到奇蹟之前的契機、危機與轉機。
還有,你現在正在翻開這一頁,不再擦肩而過的緣分。
明明就是「到得了的地方」,為何你一直不去?
那個地方我最好不要去、那些人我最好不要碰……似乎,當你開始意識到任何「明明就可以到得了的地方」該保持的「距離」,就是你成長的開始。
但很奇怪,生命到了一個時候,所謂的「奇蹟」,常常就發生在,老天居然幫你打破了那個距離,讓你不再跟命中注定的那個人僅僅是擦肩而過,不止到得了,也從此回得去。
你第一次有這樣的「距離」是什麼時候?
那天是我最興高采烈的一天,因為才上小學一年級的我,爸爸就認為我長大了,可以跟他一起去菜市場買菜。
我超喜歡錢。
與其說終於可以去菜市場看看到底我每次喜歡吃的食物、是從哪一個攤位買回來、又是要怎麼買,才會買到最好的這種判斷邏輯讓我興奮,更興奮的就是我開始可以理解、並使用「錢」來認識我可以構築的世界。
我喜歡錢,從我的口袋放進別人的口袋後,買到我最喜歡的決定。
更喜歡當我的錢,放進對方口袋的那一刻,我們雙方都覺得物超所值,然後還會跟彼此說一聲:「再來喔~」、「我一定會再來!」那種彼此都滿載而歸的感覺。
但我的這個第一次去菜市場的興高采烈,卻哭得淚眼汪汪。
一開始,我還因為各種蔬菜攤以及市場內的叔叔阿姨們的熱情感到新奇,但漸漸地,走到市場的深處,爸爸為了要帶我去買我最愛吃的雞肉來燉雞湯,我卻因為潮濕空氣中,那一步步接近獸肉區的味道感到暈眩。
甚至,因為看到那些吊掛在肉攤上的豬頭感到恐懼(雖然那些豬頭都瞇著眼、面帶微笑),爸爸意識到我的腳步緩慢,緊抓著我的手,終於來到雞肉攤前。
我親眼看見一隻活生生的雞,雙腳被抓起,然後聽到淒厲的雞叫聲,整隻雞,被放到一個除毛的機器裡結束牠的生命,然後再看到牠被分解成塊給別的客人。
「我不要喝雞湯了……」
「我再也不要吃雞了,我們回家了好不好。」
「我再也不要看到任何一隻雞因為我而死掉。」
我忘記我是在幾歲的時候去除了這個恐懼,又願意開始吃雞肉,但我永遠記得十八歲那年的夏天,那個恐懼又來了。
那是考上駕照擁有第一台越野摩托車的夏天。
終於掌握這台車的第一個深夜,我就想在這個夜晚試著騎到自己認為最遠的地方。
可是哪裡是一個台北年輕人認為最遠的地方呢?
那是一個沒有手機與google map的年代,深夜騎車最直覺的方向就是:「向著前面有光的地方走」。
我一路從大直的基隆河岸往天空有光的遠方騎,這才知道夜裡整座台北最亮的就是西門町,十八歲的我從未在深夜裡去過西門町,夜裡會發亮的招牌,全都充滿著慾望的暗示,夜裡的人跟車,都有一種充滿醉意的喧囂及豪邁。
我這才興奮地意識到我成年了,而且從此因為有一台摩托車,可以任何時間要去哪裡就去哪裡的自由。
而夜裡的「西門町」的成人世界,更讓我有一種「離家出走」的快感,但我同時又開始害怕,因為一個第一天騎車的人,再怎麼勇敢,都知道自己的技術絕對不要騎到「車多」的地方,我帶著自知的恐懼加速離開,又懷著一種還想繼續離家出走的快感,意識到自己這個矛盾快感時,才發現——
我好像已經騎進了淡水河岸,
甚至說,我已經不知不覺,騎到台北的邊界了!
太爽了!
淡水河岸幾乎沒車,仿佛是我一個人的專屬車道。
這個專屬的道路使我右手不自覺地催起了油門,左手壓著離合器,享受自己的左腳背勾著檔片連續換檔,車速猛地變快,我摩托車排氣管的音浪聲與河岸上夾雜著草地上的風吹散我臉上、頭皮上與手臂上的每一粒毛細孔,我的尾椎感受到椅墊下那顆引擎的震動,身體因為速度的拉扯感,刺激著我的喉嚨大叫。
原來,「我是大人了」的自由感,就是這樣啊!
我愈來愈快的速度,讓我迎著風、瞇著眼,然後發現遠方,竟然有一片超亮的紅色天空。
由於我剛剛騎過了西門町,我知道那一大塊紅色光芒的天空,絕對不是霓虹燈,而我車子的速度讓我即將抵達那片天空的距離前,我發現自己迎面而來的風,不再是河面上或草地上或是那些老樹的香氣,而是我小時候第一次去菜市場逐漸走到深處,那些為了成全我生命與口腹之慾的雞啊、豬啊、甚至是——他們為了我們活下去而死亡的味道……
而那道照亮天空的紅光,可能就是血光。
由於那是一條唯一的路,我被迫騎到一個滿是大型貨運車的路上,以及不管我怎麼騎要避開那些大貨車,我只要避開了一輛,就會尾隨在另一輛滿車載著已經被宰殺的豬肉,吊掛在車內,那些豬體不斷地隨車搖擺……
我完全忘記,那個晚上我是怎麼安全騎回家的。
那個剛成年的夏天,那正青春的身體,就是想去任何「到得了的地方」啊!
而萬華,當然是青春期的台北小孩,最想要探險的地方!
青春最大的滋養,就是愛情、願望與夢想。
「五步一小宮、六步一小廟」的萬華,幾乎臺灣各種神明,都在這裡等我們許個願望,而每條羊腸小巷,充滿著各種要你以為是愛情但這絕不是的脂粉香氣,甚至直接目睹比電影《艋舺》中,還要真實不過的黑道人物……
抱歉,通常我不會「目睹」他們。
因為,光是呼吸到他們剛剛擦肩而過氣味,就有一種「明明有在呼吸,卻好像窒息」的感覺!
到了萬華的「艋舺夜市」,你的身體根本不需要思考走路這個動作,人潮自然會讓你摩肩擦踵地擠進那片天空全被棚子遮起來的「華西街」。
那條街,耳邊響著的絕對是全臺灣當下誰賣最好的歌手的歌聲,以及比歌聲還要更大聲刺耳的店家叫賣聲。
聲音果然就是塊強勁的磁鐵,會吸著周圍的人讓你胸口有種力量拖著你的雙腿往前。
即使你知道馬上就會被每個前胸貼後背的人,擠到那個叫人害怕又期待的地方:
就是有條巨大蟒蛇,
活生生地在你身邊只有兩個人的距離,向你吐著嘶嘶嘶的蛇信,
而那名穿著花襯衫、梳著油頭,肩膀上扛著那條蟒蛇的男人,
會讓你跟身邊的人都知道,
只要走進那家店,就會在這裡,
一夜長大。
我不知道是因為那條蟒蛇,還是我一直抗拒讓自己一夜長成世故的大人,想一輩子保有赤子之心,所以不管我的「好奇心」跟「一探究竟」有多強烈,面對所有「一夜長大」的局面,我都選擇趕快回頭,畢竟我看過就好。
那年夏天過後,我再也沒有騎車去環河南路,沒有去萬華這個台北最西邊,也是西邊最尾端的城,連一陣風都讓我快要被吹到粉碎的地方。
直到我四十八歲,去了世界各地。
我發現,要理解一個城市,最快的方式,就是去認識它的「西城」。
就像巴黎有塞納河、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有多瑙河、曼谷有昭披耶河、胡志明市有西貢河、上海有黃浦江、京都有鴨川……一個國家的首都之所以確立,幾乎都有一條可以上岸的河,因為有河,才有城市文明。這些河造成了左岸跟右岸的文化,東城總是可以看見這座城市正向世界奔馳的速度與流行,而西城,不但是時間與情感累積的密度及靈魂,甚至是這座城市學會「活著」的地方。
我在紐約看了《西城故事》,在巴黎喝了所謂的「左岸咖啡」,想起了我十八歲時曾去過的萬華。
當台北已經愛為亞洲最多元的城市,台北的西城絕對有他在這個時代被記錄下來的重要性,而「萬華」就是這個西城最西邊的區城。
萬華邊的淡水河岸,可以說是多少人從海洋過來上岸的第一個踏在泥土上的腳印,也是夢想跟失落被傾吐的地方。
萬華的街廓與建築,仍擁有自日本昭和時期至今,屬於臺灣人殖民前後的生活的空間比例與美學,這懷舊以及「為了生存」而有的生猛氛圍美學,使得近年韓國、日本的流行音樂的MV也來這裡取景。
甚至,我的香港朋友來到萬華的「南機場夜市」,驚覺為何這裡居然有香港六O年代「深水埗」的城市景觀,給人一種「瞬間穿越」到過去跟誰就要重逢的驚訝。
但驚訝的下一秒,卻是:
為什麼,這個曾經令我窒息的場景裡的每一個物件與人,
依然在這個當下,可以散發出「活得好好的」的訊息?
你活得也好好的嗎?
你的生命,還有奇蹟嗎?你還相信奇蹟嗎?甚至緣分嗎?
我開始問我自己。
明明就是「到得了的地方」,為何你一直不去?
是沒有時間?
還是那個地方沒有你的嚮往?
更或是,你怕去了那裡,才發現你根本格格不入?
如果,現在老天跟你說了一個天大的祕密,這個祕密是:
我將給你一場充分的時間,
你只要去了那裡,你會發現你對於金錢、對於事業、對於家人,
甚至目睹有一個命中註定的人在等著你的嚮往。
而我也會給你一個,絕對不會格格不入的裝扮。
甚至,你也可以不要裝扮。
因為,就是你那個「格格不入」的樣子,
才會讓那個「嚮往」,在人群中,一眼便認出你。
那,你會願意去那個「到得了的地方」嗎?
我在四十八歲這一年開始,知道了這個祕密。
而萬華夜空的那片紅光,就算是血光,但我已經不怕靠近。
我在台北西城,發現了這個「到得了的地方」。
甚至,看到奇蹟之前的契機、危機與轉機。
還有,你現在正在翻開這一頁,不再擦肩而過的緣分。
試閱
環南市場的男孩
如果你真的還是睡不著,就出門走走吧。
而且,最好去一個比你還清醒的地方。
任何事情都有因果。
你怎麼知道,睡不著的你,是命運在提醒你,那裡會有幫你解惑的答案。
半夜二點,台北西城邊的淡水河跟新店溪交匯處的這片夜空,閃閃發亮到讓人懷疑,是不是有一架飛碟,降臨在這裡?
如果你用無人機在這片天空俯視,你可以清楚地看見,正有無數輛發光的貨車與電動摩托車,從各城市抵達台北的快速道路,駛入這架三角形的飛碟中,不但安靜,並有秩序。
這像三角洲一樣造型的飛碟,是台北市全新落成的「環南市場」。
而且,這也是七零年代,全東南亞最大,現今已經擁有五十年以上歷史,還沒有被超市大賣場超越的傳統批發零售市場。
如今,這建築物裡的空間,大到突破你對「菜市場」的想像。
據說,在「環南市場」最賺錢的老闆,當他想要去存錢,是不用親自去銀行的。
因為,銀行會帶著數鈔機,來他的攤位幫他數鈔票,然後現場直接存款。
即便全球最大的購物中心,店面也只有五百多家,但「環南市場」攤商店面的數量,已經超過一千多家。
每個攤位之所以可以打敗全台各大超市、傳統市場與大賣場,99%的關鍵,都來自於「沒人比它還便宜」。
北台灣幾乎所有傳統市場的食材都從「環南市場」採購,除此之外,那些在乎食材品質的頂尖餐廳與小吃店,他們廚房最大的訂單,永遠都下在這裡。
只要你一表現不好,還有另外千百家攤商可以補上來。
懂贏的人都知道,要贏到最頂尖,一定要先看自己在哪個「場子」跟人家比?
去「頂尖」的場子比,即使沒有第一,只要你擠進這場子裡比賽,你就是頂尖。
「環南市場」就是這場子。
誰能創造一個場域,讓人的身體在上千個攤位中,才路過三秒,就願意留下,甚至相信他,誰才真正擁有市場的生存權。
但,有一個攤位--什麼都沒有,像個真空地帶,站在這片「空白」中的男孩,皮膚白皙、眉清目秀,他從攤位底下站起,然後他又彎下他勻稱的身體,雙手深入一個不斷有清水湧出的橘色大桶子,不一會兒,他的身體跟著雙臂破水而出,拉出一大片寬如他臂膀的綠色海帶。
我按下拍照的快門,但他似乎有所閃避。應該是他已經知道我在拍他,然後不想回頭吧?
就在我意識到應該就是這個事實時,男孩突然轉身,眼神散發著一股微笑看著我。
這人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為何卻在這裡賣菜?
莫非「這裡」是他迫不得已為了賺錢而停留的避風港?
還是說「這裡」其實是他離不開的宿命?
我尷尬著笑,而男孩好像很喜歡這種尷尬。
然後男孩對著鏡頭,張開嘴,但沒有發出聲音,從嘴裡每一個吐出來的字,居然跟所有編劇寫給主角相遇的經典台詞一模一樣:
你怎麼會在這裡?
這個很懂什麼是尷尬,也很喜歡看別人尷尬,然後逗人開心的男孩,就是皓子。
據說,一個人會不會從此常去一個地方,甚至還有落地生根的念頭,跟他在這裡第一個認識,並相處十分鐘以上的人有關。
而皓子正好就是那個十分鐘以上的人。
外表重要嗎
今年二十九歲的皓子,從小就出生在「環南市場」,這裡的海帶攤商不少,多數老闆年齡都比他大至少三歲以上,而他的攤位只賣一種品項,海帶。
甚至你只要在北臺灣吃海帶,很有可能吃到的,都是皓子所出的貨。
要能夠在這裡「比」出一片天,皓子跟我說他們家最經典的招數。
「人無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精。」
皓子怕我沒有聽懂,很仔細地講解這三句話的用意。
人無我有:對手他沒有的,我有。贏!
人有我多:對手如果有我有的,那我就會贏在比他多,我的數量就是比他多,或種類比他多。
人多我精:對手如果跟我有的數量也一樣多,那很抱歉,我鐵定就會贏在比他還懂、還專精、還專業。
我聽了整個人都興奮起來,因為這不是什麼商學院理論,而是市場裡每天在發生的現實對決,它不在教科書裡,而在清晨的市場裡,在交易時的眼神裡,在價格與客流的選擇裡,代代傳承,廝殺中從不手軟。
「不好意思,你要聽我把話講完,剛剛那三句每個人都會,最大的招數,是接下來我要跟你說的後面兩句。」
皓子眼神帶著笑意看向我。
我尷尬著笑,而皓子好像很喜歡這種尷尬。我當然很想知道後面那兩句。
「人精我便宜!」便宜?我一臉懷疑,竟是這個答案?
「如果對手也跟我一樣專精、一樣專業,那我就殺出比對手還便宜的價格,讓自己贏在物超所值。」
我突然開心不起來了。
我本以為專精、專業就是職人追求的最高精神,不知道皓子是不是一個很能察覺別人敏感的轉變,他再度強調是要贏在「物超所值」,但我笑說「物超所值」就不押韻了,所以就是要「便宜」才能贏,對嗎?
「你別急嗎?我不是說最後兩句嗎?人精我便宜是倒數第二句,最後一句是:如果便宜都做不起來,這就不是生意。」
「不是生意?」
「如果我都已經便宜到物超所值,但我還是輸給對手,我的客戶就還是不選我,你聽好,這就不見得是『客戶』跟『我』的問題囉~而是整個環境與市場都有關聯,要不,你就是要將你選的這個事業或產品讓它『創新』或『突破』,要不,就是你選的這個事業或產品,其實在這個市場已經完全淘汰不能做。」
這是我跟皓子認識的第一天,我最難忘的一段話,甚至他還讓我知道,他之前什麼工作都想去體驗,就是為了不要讓自己再跟家裡的人一樣,是一個在「菜市場賣菜的」,誇張的是,之前他一度就要成為「髮型設計師」,並且連「生命禮儀師」他都做過……
「你不要看我這個攤子小小的,我們還有一個工廠就在市場旁邊,你要看了才會知道我在跟你說的是什麼?」
我來到皓子的工廠以及見到他兩個哥哥。
眼前這三人各自代表三種完全不同,並且令人過目不忘的類型。
把頭髮剃光、充滿男性費洛蒙的大哥阿富,戴著一副斯文的細邊眼鏡。二哥居然是我十分鐘前,在巷口便利商店等快煮咖啡時,看到櫃檯前一個身形挺拔如英國紳士,眼睛細長如F4的吳建豪,臉蛋卻像是比利時著名漫畫《丁丁奇遇記》的男主角丁丁。
我當時還在想,這氣質在櫃檯前與一堆排隊結帳的人比較起來,這一定是一個外地人,但萬萬沒想到,現在卻坐在我面前,而且是皓子的二哥「阿人」。
「你們覺得,外表重要嗎?」
他們三兄弟互看了彼此,我才意識到我根本就是腦筋燒壞,我居然說出了這樣的開場白,但真的因為他們三個人坐在我面前,太像我正在為自己的新戲找男主角的試鏡現場,而且三個人實在都太有型,選任何一個人當主角,拍出來的片都會有它各自的市場。
但你知道嗎?這種尷尬又笨的問題,最能從互相競爭的帥哥中,看出所謂帥哥的自我期許。
但我怎麼會問他們這三個在菜市場工作的人呢?
這三兄弟互看了一眼,果真像極了三個要搶男主角、搶最後決賽的參賽權,除了表現出君子之爭,還要有勢在必得的決心。
皓子跟二哥阿人異口同聲地說:「當然重要啊!」
「非常重要好不好。」
男性費洛蒙最強的大哥阿富,再次強調這個答案,穩健的聲音完全消除了我自己問了一個蠢問題的尷尬。
「那怎麼樣的外表可以讓人覺得你最重要。」我以棍棒打蛇的速度追問。
「尊重。」
二哥啜了一口咖啡,而我看了一眼皓子,他莫名地有種憂鬱,似乎觸動了什麼往事。
「什麼叫有讓人覺得尊重的外表?」
雖然這個問題是問兩個哥哥,但我還是看向皓子,果然他回神了。
「是我們要尊重別人吧!」皓子一說完我矇了,然後他一直笑。
「意思就是:我們的外表要讓人感覺到尊重。」阿富非常誠懇解釋皓子的意思。
「因為像我們這種在菜市場環境工作的人,基本上給人家的感覺就是「黑黑臭臭的」,所以要出去跟外面的人接觸的話,就要稍微體面一點。」
我這才發現說這話的二哥阿人,他的髮型梳了一個俐落的弧度,就是這個弧度,跟我當年在香港工作時看到的香港同事一模一樣。
「就說如二哥所講,我覺得外表的第一印象要乾淨整潔,接著應該還是在內容跟談吐,讓人感覺你.....」
阿富的男性魅力從他第一句話就散發出來,那是一種不管自己持有什麼道理、什麼立場,開頭第一句一定會用「肯定句」,並且是肯定對方,然後一定會有一個宏觀的結論。
「雖然你的工作是菜市場,但你的生活不該是菜市場,你的文化不是只有菜市場。」
阿富說完,他看了自己最小的弟弟皓子。
「但在菜市場就要幽默。」
如果你真的還是睡不著,就出門走走吧。
而且,最好去一個比你還清醒的地方。
任何事情都有因果。
你怎麼知道,睡不著的你,是命運在提醒你,那裡會有幫你解惑的答案。
半夜二點,台北西城邊的淡水河跟新店溪交匯處的這片夜空,閃閃發亮到讓人懷疑,是不是有一架飛碟,降臨在這裡?
如果你用無人機在這片天空俯視,你可以清楚地看見,正有無數輛發光的貨車與電動摩托車,從各城市抵達台北的快速道路,駛入這架三角形的飛碟中,不但安靜,並有秩序。
這像三角洲一樣造型的飛碟,是台北市全新落成的「環南市場」。
而且,這也是七零年代,全東南亞最大,現今已經擁有五十年以上歷史,還沒有被超市大賣場超越的傳統批發零售市場。
如今,這建築物裡的空間,大到突破你對「菜市場」的想像。
據說,在「環南市場」最賺錢的老闆,當他想要去存錢,是不用親自去銀行的。
因為,銀行會帶著數鈔機,來他的攤位幫他數鈔票,然後現場直接存款。
即便全球最大的購物中心,店面也只有五百多家,但「環南市場」攤商店面的數量,已經超過一千多家。
每個攤位之所以可以打敗全台各大超市、傳統市場與大賣場,99%的關鍵,都來自於「沒人比它還便宜」。
北台灣幾乎所有傳統市場的食材都從「環南市場」採購,除此之外,那些在乎食材品質的頂尖餐廳與小吃店,他們廚房最大的訂單,永遠都下在這裡。
只要你一表現不好,還有另外千百家攤商可以補上來。
懂贏的人都知道,要贏到最頂尖,一定要先看自己在哪個「場子」跟人家比?
去「頂尖」的場子比,即使沒有第一,只要你擠進這場子裡比賽,你就是頂尖。
「環南市場」就是這場子。
誰能創造一個場域,讓人的身體在上千個攤位中,才路過三秒,就願意留下,甚至相信他,誰才真正擁有市場的生存權。
但,有一個攤位--什麼都沒有,像個真空地帶,站在這片「空白」中的男孩,皮膚白皙、眉清目秀,他從攤位底下站起,然後他又彎下他勻稱的身體,雙手深入一個不斷有清水湧出的橘色大桶子,不一會兒,他的身體跟著雙臂破水而出,拉出一大片寬如他臂膀的綠色海帶。
我按下拍照的快門,但他似乎有所閃避。應該是他已經知道我在拍他,然後不想回頭吧?
就在我意識到應該就是這個事實時,男孩突然轉身,眼神散發著一股微笑看著我。
這人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為何卻在這裡賣菜?
莫非「這裡」是他迫不得已為了賺錢而停留的避風港?
還是說「這裡」其實是他離不開的宿命?
我尷尬著笑,而男孩好像很喜歡這種尷尬。
然後男孩對著鏡頭,張開嘴,但沒有發出聲音,從嘴裡每一個吐出來的字,居然跟所有編劇寫給主角相遇的經典台詞一模一樣:
你怎麼會在這裡?
這個很懂什麼是尷尬,也很喜歡看別人尷尬,然後逗人開心的男孩,就是皓子。
據說,一個人會不會從此常去一個地方,甚至還有落地生根的念頭,跟他在這裡第一個認識,並相處十分鐘以上的人有關。
而皓子正好就是那個十分鐘以上的人。
外表重要嗎
今年二十九歲的皓子,從小就出生在「環南市場」,這裡的海帶攤商不少,多數老闆年齡都比他大至少三歲以上,而他的攤位只賣一種品項,海帶。
甚至你只要在北臺灣吃海帶,很有可能吃到的,都是皓子所出的貨。
要能夠在這裡「比」出一片天,皓子跟我說他們家最經典的招數。
「人無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精。」
皓子怕我沒有聽懂,很仔細地講解這三句話的用意。
人無我有:對手他沒有的,我有。贏!
人有我多:對手如果有我有的,那我就會贏在比他多,我的數量就是比他多,或種類比他多。
人多我精:對手如果跟我有的數量也一樣多,那很抱歉,我鐵定就會贏在比他還懂、還專精、還專業。
我聽了整個人都興奮起來,因為這不是什麼商學院理論,而是市場裡每天在發生的現實對決,它不在教科書裡,而在清晨的市場裡,在交易時的眼神裡,在價格與客流的選擇裡,代代傳承,廝殺中從不手軟。
「不好意思,你要聽我把話講完,剛剛那三句每個人都會,最大的招數,是接下來我要跟你說的後面兩句。」
皓子眼神帶著笑意看向我。
我尷尬著笑,而皓子好像很喜歡這種尷尬。我當然很想知道後面那兩句。
「人精我便宜!」便宜?我一臉懷疑,竟是這個答案?
「如果對手也跟我一樣專精、一樣專業,那我就殺出比對手還便宜的價格,讓自己贏在物超所值。」
我突然開心不起來了。
我本以為專精、專業就是職人追求的最高精神,不知道皓子是不是一個很能察覺別人敏感的轉變,他再度強調是要贏在「物超所值」,但我笑說「物超所值」就不押韻了,所以就是要「便宜」才能贏,對嗎?
「你別急嗎?我不是說最後兩句嗎?人精我便宜是倒數第二句,最後一句是:如果便宜都做不起來,這就不是生意。」
「不是生意?」
「如果我都已經便宜到物超所值,但我還是輸給對手,我的客戶就還是不選我,你聽好,這就不見得是『客戶』跟『我』的問題囉~而是整個環境與市場都有關聯,要不,你就是要將你選的這個事業或產品讓它『創新』或『突破』,要不,就是你選的這個事業或產品,其實在這個市場已經完全淘汰不能做。」
這是我跟皓子認識的第一天,我最難忘的一段話,甚至他還讓我知道,他之前什麼工作都想去體驗,就是為了不要讓自己再跟家裡的人一樣,是一個在「菜市場賣菜的」,誇張的是,之前他一度就要成為「髮型設計師」,並且連「生命禮儀師」他都做過……
「你不要看我這個攤子小小的,我們還有一個工廠就在市場旁邊,你要看了才會知道我在跟你說的是什麼?」
我來到皓子的工廠以及見到他兩個哥哥。
眼前這三人各自代表三種完全不同,並且令人過目不忘的類型。
把頭髮剃光、充滿男性費洛蒙的大哥阿富,戴著一副斯文的細邊眼鏡。二哥居然是我十分鐘前,在巷口便利商店等快煮咖啡時,看到櫃檯前一個身形挺拔如英國紳士,眼睛細長如F4的吳建豪,臉蛋卻像是比利時著名漫畫《丁丁奇遇記》的男主角丁丁。
我當時還在想,這氣質在櫃檯前與一堆排隊結帳的人比較起來,這一定是一個外地人,但萬萬沒想到,現在卻坐在我面前,而且是皓子的二哥「阿人」。
「你們覺得,外表重要嗎?」
他們三兄弟互看了彼此,我才意識到我根本就是腦筋燒壞,我居然說出了這樣的開場白,但真的因為他們三個人坐在我面前,太像我正在為自己的新戲找男主角的試鏡現場,而且三個人實在都太有型,選任何一個人當主角,拍出來的片都會有它各自的市場。
但你知道嗎?這種尷尬又笨的問題,最能從互相競爭的帥哥中,看出所謂帥哥的自我期許。
但我怎麼會問他們這三個在菜市場工作的人呢?
這三兄弟互看了一眼,果真像極了三個要搶男主角、搶最後決賽的參賽權,除了表現出君子之爭,還要有勢在必得的決心。
皓子跟二哥阿人異口同聲地說:「當然重要啊!」
「非常重要好不好。」
男性費洛蒙最強的大哥阿富,再次強調這個答案,穩健的聲音完全消除了我自己問了一個蠢問題的尷尬。
「那怎麼樣的外表可以讓人覺得你最重要。」我以棍棒打蛇的速度追問。
「尊重。」
二哥啜了一口咖啡,而我看了一眼皓子,他莫名地有種憂鬱,似乎觸動了什麼往事。
「什麼叫有讓人覺得尊重的外表?」
雖然這個問題是問兩個哥哥,但我還是看向皓子,果然他回神了。
「是我們要尊重別人吧!」皓子一說完我矇了,然後他一直笑。
「意思就是:我們的外表要讓人感覺到尊重。」阿富非常誠懇解釋皓子的意思。
「因為像我們這種在菜市場環境工作的人,基本上給人家的感覺就是「黑黑臭臭的」,所以要出去跟外面的人接觸的話,就要稍微體面一點。」
我這才發現說這話的二哥阿人,他的髮型梳了一個俐落的弧度,就是這個弧度,跟我當年在香港工作時看到的香港同事一模一樣。
「就說如二哥所講,我覺得外表的第一印象要乾淨整潔,接著應該還是在內容跟談吐,讓人感覺你.....」
阿富的男性魅力從他第一句話就散發出來,那是一種不管自己持有什麼道理、什麼立場,開頭第一句一定會用「肯定句」,並且是肯定對方,然後一定會有一個宏觀的結論。
「雖然你的工作是菜市場,但你的生活不該是菜市場,你的文化不是只有菜市場。」
阿富說完,他看了自己最小的弟弟皓子。
「但在菜市場就要幽默。」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