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神的時代:二戰後越南批判寫實小說
活動訊息
黑五禮物買什麼?全站滿$1000送100點金幣,可累送! 新會員直接領$500!
普發一萬放大術:滿千登記抽萬元好禮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代理經銷 白象文化
《眾神的時代》是以二戰結束至公元二千年間越南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社會變遷為背景所發展出來的批判、寫實小說。該小說探討越南近代所遭遇的重大挑戰並深入批判與反省人性的善良及邪惡面的糾結。當時越南政府採取激烈土地改革方案,導致「子殺父」、「佃農殺地主」等人性被扭曲的案例不斷。集體計劃經濟為越南統一後於全國實施類似中國的「人民公社」的經濟政策,強調國有企業集體生產與分配,導致當時經濟生產崩潰,人民生活困苦。由於這些敏感議題影射的當事人不少還健在,也因此本書在越南被列為禁書而無法正式出版。
《眾神的時代》是以二戰結束至公元二千年間越南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社會變遷為背景所發展出來的批判、寫實小說。該小說探討越南近代所遭遇的重大挑戰並深入批判與反省人性的善良及邪惡面的糾結。當時越南政府採取激烈土地改革方案,導致「子殺父」、「佃農殺地主」等人性被扭曲的案例不斷。集體計劃經濟為越南統一後於全國實施類似中國的「人民公社」的經濟政策,強調國有企業集體生產與分配,導致當時經濟生產崩潰,人民生活困苦。由於這些敏感議題影射的當事人不少還健在,也因此本書在越南被列為禁書而無法正式出版。
名人推薦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蔣為文教授:那些與眾神共舞的年代
當我收到作者的原稿時,直覺就認為該書有在台灣出版翻譯本的價值。這是首次在台灣有這類探討越南當代敏感議題的小說作品出版,值得推薦給台灣讀者。由於該書多達三十二萬字,我們先翻譯成中文版出版,後續有機會將再翻譯成台文版以供台語讀者細細品味。
《眾神的時代》是越南知名作家「黃明祥」的鉅著,以二戰結束至公元二千年間越南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社會變遷為背景所發展出來的批判、寫實小說。該小說探討越南近代所遭遇的重大挑戰並深入批判與反省人性的善良及邪惡面的糾結。其中關於土地改革(1953~1956)及集體計劃經濟(thời bao cấp 1976~1986)為越南近代極具爭議與傷痕的政策。當時越南政府採取激烈土地改革方案,導致「子殺父」、「佃農殺地主」等人性被扭曲的案例不斷。集體計劃經濟為越南統一後於全國實施類似中國的「人民公社」的經濟政策,強調國有企業集體生產與分配,導致當時經濟生產崩潰,人民生活困苦。由於這些敏感議題影射的當事人不少還健在,也因此該書在越南被列為禁書而無法正式出版。其實, “小說” 終究只是小說,並非歷史紀錄片。作者黃明祥透過真真假假的小說劇情來呈現他對祖國越南的人道關懷與疼惜,是所謂「愛之深,責之切」的表現。作者的終極關懷也是期待越南能「以古鑑今」朝更美好社會的逐步發展。這也是我們在台灣出版這本的書的目的之一。
在台灣,也有不少類似《眾神的時代》的文學作品,譬如「陳雷」(吳景裕)的《鄉史補記》、東方白的《浪淘沙》、姚嘉文的《台灣七色記》、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鍾肇政的《台灣人三部曲》、李喬的《寒夜三部曲》等。這些作品,在過去也曾經被列為禁書或非主流的作品,但如今都成為台灣文學的經典作品。
《眾神的時代》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與台灣戰後的經歷有幾分相似也有高度反差。越南國父胡志明領導的「越盟」成功發動八月革命後,明智搶奪先機於1945年9月2日,亦即聯軍統帥「麥克阿瑟」發佈第一號命令之日,在巴亭廣場宣布越南獨立建國。即便蔣介石後來依照第一號命令派了二十萬大軍進入北越對日軍繳械,最終仍於1946年夏季在國際壓力下從越南撤軍。可惜,當時台灣缺乏一位像胡志明那樣有遠見的領導人,導致蔣介石政權「Khit-chia̍h kóaⁿ biō-kong乞食趕廟公」假藉無國際法效力的「開羅宣言」及「波次坦宣言」宣稱「台灣回歸中華民國」。近日,美國在台協會(AIT)也正式表態否定「開羅宣言」及「波次坦宣言」的法律效力,並申明台灣的主權不歸屬於中國。
雖然蔣介石政權並無擁有台灣的主權,然二戰之後發生的韓戰(朝鮮戰爭)及越戰卻挽救了蔣政權的命運,情勢迫使反共的美國默許蔣政權以中華民國名義暫時停留在台灣。蔣家政權在台灣非法實施長達38年的戒嚴統治(1949~1987)並進行政治造神運動。蔣介石及蔣經國不僅被神化,其身旁的權宦也狐假虎威仗勢欺人。蔣家獨裁統治台灣期間發生二二八屠殺、白色恐怖、獨尊中國語的國語運動、歧視台灣人的省籍制度、推行反共文學、壓抑台灣文學的政策等等。所幸蔣介石之子蔣經國於1988年1月中華民國總統任內病逝,讓當時的副總統李登輝有機會繼任為虎口的總統並開啟了台灣的民主化運動時代。
「舞女」是1980年代台灣民間流行的台語歌曲。該歌曲唱出了外來殖民戒嚴統治下的台灣人民無奈心聲。經過多年的努力,台灣民主化的成果總算讓世人有目共睹。台灣人應當珍惜流血流汗爭取來的民主與自由。我們也期待越南能朝胡志明1945獨立宣言裡的「獨立、自由、幸福」邁向進步的新時代。
越南作家阮文馨(Trang Hạ):文學能療癒跨世代的傷痛
《眾神的時代》是作家黃明祥(Hoàng Minh Tường)的一部歷史書寫小說。在這部小說裡,一個家族的風雨沉浮,緊緊交織著二十世紀越南重大政治變動,如抗法、土地改革,到南北統一等等。
我從小說中讀到人世的撕裂之痛:在政治與道德之間,在善惡的對峙之中,人們被時代與生活的處境壓迫至極。那種痛楚,不只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整個民族在歷史洪流中不得不面對的集體創傷。小說裡的每一段命運起伏,都像是越南近現代史的縮影——映照著信仰的崩解、家庭的破碎,以及人性在權力與理想之間的掙扎。
自從收到譯者祝仰修翻譯的中文版本後,我花了將近十年時間進行了三次推薦,才終於能將這部小說介紹給台灣讀者。我深信文學的價值,能夠療癒跨世代的傷痛;我也相信,當越南的歷史透過小說進入華文世界,它不僅讓我們理解他者的命運,也讓我們反思自身所處的時代與社會。
越南文學在台灣的出版市場並不多見,而《眾神的時代》的出版,對我而言,是一次文化之間深刻的對話與回望。它讓我們看見越南作家如何以文學的方式書寫歷史、面對記憶;同時,也提醒我們,在不同語言與政治體制之下,人類的苦難與希望,其實並無國界。
感謝作者黃明祥,感謝編譯團隊,也感謝蔣為文教授及亞細亞國際傳播社,讓這本小說能夠順利在台灣出版與發行。
當我收到作者的原稿時,直覺就認為該書有在台灣出版翻譯本的價值。這是首次在台灣有這類探討越南當代敏感議題的小說作品出版,值得推薦給台灣讀者。由於該書多達三十二萬字,我們先翻譯成中文版出版,後續有機會將再翻譯成台文版以供台語讀者細細品味。
《眾神的時代》是越南知名作家「黃明祥」的鉅著,以二戰結束至公元二千年間越南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社會變遷為背景所發展出來的批判、寫實小說。該小說探討越南近代所遭遇的重大挑戰並深入批判與反省人性的善良及邪惡面的糾結。其中關於土地改革(1953~1956)及集體計劃經濟(thời bao cấp 1976~1986)為越南近代極具爭議與傷痕的政策。當時越南政府採取激烈土地改革方案,導致「子殺父」、「佃農殺地主」等人性被扭曲的案例不斷。集體計劃經濟為越南統一後於全國實施類似中國的「人民公社」的經濟政策,強調國有企業集體生產與分配,導致當時經濟生產崩潰,人民生活困苦。由於這些敏感議題影射的當事人不少還健在,也因此該書在越南被列為禁書而無法正式出版。其實, “小說” 終究只是小說,並非歷史紀錄片。作者黃明祥透過真真假假的小說劇情來呈現他對祖國越南的人道關懷與疼惜,是所謂「愛之深,責之切」的表現。作者的終極關懷也是期待越南能「以古鑑今」朝更美好社會的逐步發展。這也是我們在台灣出版這本的書的目的之一。
在台灣,也有不少類似《眾神的時代》的文學作品,譬如「陳雷」(吳景裕)的《鄉史補記》、東方白的《浪淘沙》、姚嘉文的《台灣七色記》、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鍾肇政的《台灣人三部曲》、李喬的《寒夜三部曲》等。這些作品,在過去也曾經被列為禁書或非主流的作品,但如今都成為台灣文學的經典作品。
《眾神的時代》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與台灣戰後的經歷有幾分相似也有高度反差。越南國父胡志明領導的「越盟」成功發動八月革命後,明智搶奪先機於1945年9月2日,亦即聯軍統帥「麥克阿瑟」發佈第一號命令之日,在巴亭廣場宣布越南獨立建國。即便蔣介石後來依照第一號命令派了二十萬大軍進入北越對日軍繳械,最終仍於1946年夏季在國際壓力下從越南撤軍。可惜,當時台灣缺乏一位像胡志明那樣有遠見的領導人,導致蔣介石政權「Khit-chia̍h kóaⁿ biō-kong乞食趕廟公」假藉無國際法效力的「開羅宣言」及「波次坦宣言」宣稱「台灣回歸中華民國」。近日,美國在台協會(AIT)也正式表態否定「開羅宣言」及「波次坦宣言」的法律效力,並申明台灣的主權不歸屬於中國。
雖然蔣介石政權並無擁有台灣的主權,然二戰之後發生的韓戰(朝鮮戰爭)及越戰卻挽救了蔣政權的命運,情勢迫使反共的美國默許蔣政權以中華民國名義暫時停留在台灣。蔣家政權在台灣非法實施長達38年的戒嚴統治(1949~1987)並進行政治造神運動。蔣介石及蔣經國不僅被神化,其身旁的權宦也狐假虎威仗勢欺人。蔣家獨裁統治台灣期間發生二二八屠殺、白色恐怖、獨尊中國語的國語運動、歧視台灣人的省籍制度、推行反共文學、壓抑台灣文學的政策等等。所幸蔣介石之子蔣經國於1988年1月中華民國總統任內病逝,讓當時的副總統李登輝有機會繼任為虎口的總統並開啟了台灣的民主化運動時代。
「舞女」是1980年代台灣民間流行的台語歌曲。該歌曲唱出了外來殖民戒嚴統治下的台灣人民無奈心聲。經過多年的努力,台灣民主化的成果總算讓世人有目共睹。台灣人應當珍惜流血流汗爭取來的民主與自由。我們也期待越南能朝胡志明1945獨立宣言裡的「獨立、自由、幸福」邁向進步的新時代。
越南作家阮文馨(Trang Hạ):文學能療癒跨世代的傷痛
《眾神的時代》是作家黃明祥(Hoàng Minh Tường)的一部歷史書寫小說。在這部小說裡,一個家族的風雨沉浮,緊緊交織著二十世紀越南重大政治變動,如抗法、土地改革,到南北統一等等。
我從小說中讀到人世的撕裂之痛:在政治與道德之間,在善惡的對峙之中,人們被時代與生活的處境壓迫至極。那種痛楚,不只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整個民族在歷史洪流中不得不面對的集體創傷。小說裡的每一段命運起伏,都像是越南近現代史的縮影——映照著信仰的崩解、家庭的破碎,以及人性在權力與理想之間的掙扎。
自從收到譯者祝仰修翻譯的中文版本後,我花了將近十年時間進行了三次推薦,才終於能將這部小說介紹給台灣讀者。我深信文學的價值,能夠療癒跨世代的傷痛;我也相信,當越南的歷史透過小說進入華文世界,它不僅讓我們理解他者的命運,也讓我們反思自身所處的時代與社會。
越南文學在台灣的出版市場並不多見,而《眾神的時代》的出版,對我而言,是一次文化之間深刻的對話與回望。它讓我們看見越南作家如何以文學的方式書寫歷史、面對記憶;同時,也提醒我們,在不同語言與政治體制之下,人類的苦難與希望,其實並無國界。
感謝作者黃明祥,感謝編譯團隊,也感謝蔣為文教授及亞細亞國際傳播社,讓這本小說能夠順利在台灣出版與發行。
目錄
從越南飛來的一隻鳥 黃明祥 作者序
那些與眾神共舞的年代 蔣為文 推薦序
文學能療癒跨世代的傷痛 阮文馨 推薦序
導讀
上卷:風塵滾滾
第1章 阮奇園
第2章 養子阮奇怪
第3章 多舛的愛情
第4章 革命詩人
第5章 分疆裂土
第6章 傾城歡迎
第7章 閃婚
第8章 死無全屍
第9章 人民的歌聲
第10章 佳作與佳人
第11章 萬丈高峰
第12章 不速之客
第13章 痛苦的母親
第14章 跨越長山
下卷:滄桑巨變
第15章 江山一統
第16章 流落異鄉
第17章 人生片段
第18章 局外人
第19章 K27勞改監獄
第20章 風雲突變
第21章 尋父
第22章 勞改歸來
第23章 家祭
第24章 破鏡待圓
第25章 黃金與廢紙
第26章 海上驚魂
第27章 戰後對話
第28章 兄弟手足
第29章 母親
那些與眾神共舞的年代 蔣為文 推薦序
文學能療癒跨世代的傷痛 阮文馨 推薦序
導讀
上卷:風塵滾滾
第1章 阮奇園
第2章 養子阮奇怪
第3章 多舛的愛情
第4章 革命詩人
第5章 分疆裂土
第6章 傾城歡迎
第7章 閃婚
第8章 死無全屍
第9章 人民的歌聲
第10章 佳作與佳人
第11章 萬丈高峰
第12章 不速之客
第13章 痛苦的母親
第14章 跨越長山
下卷:滄桑巨變
第15章 江山一統
第16章 流落異鄉
第17章 人生片段
第18章 局外人
第19章 K27勞改監獄
第20章 風雲突變
第21章 尋父
第22章 勞改歸來
第23章 家祭
第24章 破鏡待圓
第25章 黃金與廢紙
第26章 海上驚魂
第27章 戰後對話
第28章 兄弟手足
第29章 母親
序/導讀
◎作者序 從越南飛來的一隻鳥
本來在九年前,也就是2016年12月《眾神的時代》就應該與全球華文讀者見面。那時適逢雞年(丁酉年)春節前夕,我人在美國加州橘郡,忽然接到中國南京大學知名越南文譯者祝仰修教授的訊息:「有一個好消息告訴您,再過兩週,也就是農曆新年一過,華文讀者就能看到這本精采的作品。我們的《眾神的時代》即將問世。此書由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發行。書本封面上推薦語寫著:「這是一部越南傷痕文學的典型之作。」那一刻,我的喜悅難以言喻。想到能有全球十三億的華文讀者可以翻閱這本小說,對於我與譯者來說,是何其榮幸與幸福的事。
然而,我們的喜悅落空了。祝教授因生病音訊全無。幾個月後,他才透過電子郵件寫下幾句:「抱歉,《眾神的時代》未能如願出版。就像在它的家鄉越南一樣:三千本書剛印好,尚未發行便遭全數收回。不過,我一定會想辦法送您一本留作紀念。」經過重重困難,直到三年後,我才收到由祝教授託學生從中國南京帶來的一本簡體字版本的《眾神的時代》,這大概是唯一幸運得以救回的版本。
如今,那些曾被碾碎的書,卻宛如擁有孫悟空的法力般起死回生。在今年秋天,以繁體字--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文字,重新現身於台灣。它如同一隻飛鳥,承載著越南的文化與歷史,飛向這座美麗、好客的島嶼,飛向太平洋上兩千三百萬華語讀者的手中。
《眾神的時代》是一部命運多舛的小說。在美國加州橘郡,這裡有近兩百萬越僑,是全球最大的越裔社群,也擁有數十份報刊、雜誌與出版社,然而,所有的出版社皆拒絕將這本小說印刷發行。他們說:「要是今天出版這本書,明天就會有成千上萬舉「黃底三線旗 」的人衝來出版社,把書銷毀。」理由很簡單:在書中,黃旗一方被稱作「偽政權」,並且遭到批判。於是,《眾神的年代》在越南國內紅旗 派(勝利者)與海外黃旗派(失敗者)之間,都被唾棄、都沒有立足之地,我的精神之作幾乎被遺棄。
事實上,《眾神的時代》始終站在人民的一方。它不僅是講述一個紅河三角洲傳統家庭的故事,更是許多家庭、數代人,乃至一個時代的故事。
透過《眾神的時代》,台灣讀者得以從多元視角認識這個鄰近的國度,並思索它的命運與處境對自身所帶來的啟示與省思。這正是文化交流的價值、跨越疆界的理解、鄰邦之間的體會與情感連結之真義。
然而,仍有一份遺憾屬於作者與讀者:去年夏初,2024年4月8日,本書的簡體版譯者祝仰修教授在南京辭世。可惜他未能親眼見到自己精心的譯稿,以繁體字在台灣問世。謹以深切的追思,並代表他向國立成功大學越南研究中心編輯團隊、蔣為文教授、亞細亞國際傳播社,以及台灣各文化部門,致以誠摯謝意,感謝他們讓《眾神的時代》得以與台灣讀者見面。
願這本小書,如同一隻飛鳥,不僅將文學與文化的訊息帶到這座美麗而人文的島國,更能飛得更遠,翱翔於全世界各地的華人社群。
黃明祥 河內,2025年8月初1
本來在九年前,也就是2016年12月《眾神的時代》就應該與全球華文讀者見面。那時適逢雞年(丁酉年)春節前夕,我人在美國加州橘郡,忽然接到中國南京大學知名越南文譯者祝仰修教授的訊息:「有一個好消息告訴您,再過兩週,也就是農曆新年一過,華文讀者就能看到這本精采的作品。我們的《眾神的時代》即將問世。此書由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發行。書本封面上推薦語寫著:「這是一部越南傷痕文學的典型之作。」那一刻,我的喜悅難以言喻。想到能有全球十三億的華文讀者可以翻閱這本小說,對於我與譯者來說,是何其榮幸與幸福的事。
然而,我們的喜悅落空了。祝教授因生病音訊全無。幾個月後,他才透過電子郵件寫下幾句:「抱歉,《眾神的時代》未能如願出版。就像在它的家鄉越南一樣:三千本書剛印好,尚未發行便遭全數收回。不過,我一定會想辦法送您一本留作紀念。」經過重重困難,直到三年後,我才收到由祝教授託學生從中國南京帶來的一本簡體字版本的《眾神的時代》,這大概是唯一幸運得以救回的版本。
如今,那些曾被碾碎的書,卻宛如擁有孫悟空的法力般起死回生。在今年秋天,以繁體字--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文字,重新現身於台灣。它如同一隻飛鳥,承載著越南的文化與歷史,飛向這座美麗、好客的島嶼,飛向太平洋上兩千三百萬華語讀者的手中。
《眾神的時代》是一部命運多舛的小說。在美國加州橘郡,這裡有近兩百萬越僑,是全球最大的越裔社群,也擁有數十份報刊、雜誌與出版社,然而,所有的出版社皆拒絕將這本小說印刷發行。他們說:「要是今天出版這本書,明天就會有成千上萬舉「黃底三線旗 」的人衝來出版社,把書銷毀。」理由很簡單:在書中,黃旗一方被稱作「偽政權」,並且遭到批判。於是,《眾神的年代》在越南國內紅旗 派(勝利者)與海外黃旗派(失敗者)之間,都被唾棄、都沒有立足之地,我的精神之作幾乎被遺棄。
事實上,《眾神的時代》始終站在人民的一方。它不僅是講述一個紅河三角洲傳統家庭的故事,更是許多家庭、數代人,乃至一個時代的故事。
透過《眾神的時代》,台灣讀者得以從多元視角認識這個鄰近的國度,並思索它的命運與處境對自身所帶來的啟示與省思。這正是文化交流的價值、跨越疆界的理解、鄰邦之間的體會與情感連結之真義。
然而,仍有一份遺憾屬於作者與讀者:去年夏初,2024年4月8日,本書的簡體版譯者祝仰修教授在南京辭世。可惜他未能親眼見到自己精心的譯稿,以繁體字在台灣問世。謹以深切的追思,並代表他向國立成功大學越南研究中心編輯團隊、蔣為文教授、亞細亞國際傳播社,以及台灣各文化部門,致以誠摯謝意,感謝他們讓《眾神的時代》得以與台灣讀者見面。
願這本小書,如同一隻飛鳥,不僅將文學與文化的訊息帶到這座美麗而人文的島國,更能飛得更遠,翱翔於全世界各地的華人社群。
黃明祥 河內,2025年8月初1
試閱
◎導讀
這是一部典型的越南傷痕文學作品,被譽為維克多.雨果名著《悲慘世界》的越南版,在越南被列為禁書,全書分上下兩卷,約32萬字,作者為越南著名作家黃明祥(Hoàng Minh Tường)。小說於2008年由越南作家協會出版社出版,一發行就引起熱烈迴響,被稱為「越南文壇上的一枚重磅炸彈」,但數日之後即被國家出版局以口頭指示的形式收回,實際僅發行了一千餘冊,民間卻連續私印,悄悄發行,並且成為海外越南文網站上被大量點閱的人氣網路小說,歷久不衰。作品曾獲得民間獎項,也引起了國際關注,目前已有法語、日語和韓語等譯本,其中法語版於2014年11月在巴黎出版。
小說全景式地再現了1945-2000年期間的越南社會和歷史,涉及了這半個多世紀中,幾乎所有在越南發生的所有重大歷史事件:抗法戰爭、南北分治、土地改革[ 譯者註:土地改革(Cải cách ruộng đất)1953-1956,越南共產黨領導下的越南北方進行土地改革,徵收地主土地分配農民,旨在削弱封建勢力,但因執行過當引發社會動盪。其內容與形式與中國1950-1952年期間的土地改革極為相似,運動中曾出現在「左」傾偏差。]、農業合作化和城市工商業改革、反對「人文佳品」[ 譯者註:人文佳品(Nhân văn Giai phẩm)從1955年初開始,越南北方的《人文報》和《佳品》雜誌相繼發表要求民主、自由的文章,逐漸形成了一種挑戰越共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思潮,越共進行反擊,開展反對「人文佳品」行動,到1958年6月平息。有人認為,越南的反「人文佳品」運動與中國的整風反右運動有某些相似之處。]和「修正主義」[ 譯者註:修正主義(Chủ nghĩa Xét lại)是指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修正」的一種思潮。]的鬥爭、抗美戰爭、越南南方解放、越南國家統一、越南歷史上最大的難民潮、戰後舉步維艱的恢復重建、革新開放等等。小說歌頌了愛國主義、民族英雄主義和真善美精神,批判了官場和社會上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不擇手段謀取私利等醜惡現象,還關注了長期戰爭所造成的社會和心理方面的後果。
小說描寫的是紅河平原農村一個家族的興衰,以及一戶一家七口的命運。
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父親阮奇福是阮朝舉人和鄉村名醫,在越共動員下參加革命,領導村民進行雙面任務,明裡為法國殖民者辦事,暗裡全力支援共產黨領導的抗法戰爭,但在後來的土地改革運動中,受到錯誤批鬥,含冤受辱,憤而自殺。
大兒子阮奇魁因迷戀一位還俗的美貌尼姑陶氏甘,參加了革命,靠聰明才智和鑽營投機贏得上級信任,逐漸爬上高位。在革命基地,他改名為戰勝利,拋棄了和他生了一個兒子的初戀情人,被迫和一名與其發生關係的少數民族姑娘結婚。後來,為了自身的利益,他置屈死的父親於不顧;他幫助自己的二弟、詩人阮奇偉成名,但又親手把這位被認為離經叛道的弟弟送進監獄;他對移居南方的三弟阮奇旺極度不滿,在三弟逃往美國之後將其位在西貢的房產據為己有;他讓妻子有了一份好工作,並靠他透露的極機密經濟情報發了大財;他走後門,讓自己和陶氏甘的非婚生兒子黎奇朱免上戰場,去蘇聯留學,之後又去民主德國留學,並在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之後成了活躍於俄國、東歐與越南之間的富商;他與將軍和部長結為親家。雖遭人舉報,但他仍受到組織的保護,退休後過著富足又安逸的生活。
二兒子阮奇偉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其詩集《眾神的時代》使之一鳴驚人,但僅僅因為在評論領導人作品的文章中輕描淡寫地指出了一點不足,就遭到打擊報復。雖然曾被派到蘇聯留學,但卻因不同政見而被提前召回。回國後,他被迫轉業到一家出版農民讀物的出版社當編輯。同事范文效見他被出版界全面封殺,出於同情,建議他寫稿,用別人的名義發表,以換取一點稿費,同時還把祖傳的治療痔瘡的祕方傾心相傳。後來,他被當做反革命分子,未經審判,糊裡糊塗地在勞改監獄中被關押了七年,在獄中,他靠替人治療痔瘡而獲得特殊待遇。然而一系列殘酷的打擊使這位天才詩人陷入絕境,精神幾乎失常,出獄後成了廢人,完全與詩文絕緣。
三兒子阮奇旺是一名優等生,1954年落實日內瓦協定[ 譯者註:日內瓦協議(Hiệp định Geneve)指1954年7月21日簽訂的《關於在印度支那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議》,其中規定:法國撤出越南並承認印度支那三國獨立;沿北緯17度線將越南劃分為非軍事區,實行停戰。]時被人脅迫,跟著法國殖民者去了南方,經過數年奮鬥,學業有成,在西貢政權的路橋部門當了一名高級技術官員,並且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和不菲的家產。1975年4月30日西貢解放時,他選擇了留下,想和新政權合作,為建設國家貢獻己力,但卻一直遭受懷疑和排擠,最終被迫冒險偷渡,成了一名難民。他在美國定居後,受到重用,成為越僑領袖。
四兒子阮奇怪原本是一名棄嬰,他的生母是後來成為其大哥阮奇魁情人的陶氏甘,生父是法國殖民軍統領的越籍部隊中一名越法混血兒軍官張藩。養父母對其視為己出,疼愛有加。阮奇怪不愛讀書,在三個哥哥相繼離家之後,獨自一人支撐門戶。土地改革時,他受到土地改革工作隊隊長的誘騙和唆使,控訴養父阮奇福剝削自己,與自己的妻子通姦,但很快就後悔了。養父阮奇福自殺後,土地改革工作隊為了免擔責任,反倒誣陷是阮奇怪逼死了自己的養父。阮奇怪憤而砍傷了欺騙自己又調戲自己妻子的土地改革隊長,因此被判刑三年。出獄後,他與妻子一起孝敬養母,關照因養父慘死而被嚇成廢人的小妹,艱難度日。越南戰爭中,他的三個兒子相繼入伍,其中兩個死在南方戰場,另一個在後來的越柬戰爭中負傷,靠三哥阮奇旺重金買通醫院,辦了一張殘障證明,才得以生還。
至於陶氏甘,她是小說中的一個重要人物,她先後與兩名不同的男人各生下一個兒子,但兩任男友均無情地拋棄了她。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短暫婚姻使她從寺廟中還俗,參加了革命,並且有了以烈士丈夫遺腹子名義撫養其第二個兒子黎奇朱的理由。她是婦聯高級幹部,但生活在矛盾與虛偽之中,她找到了被她遺棄的大兒子阮奇怪,卻不敢相認;她動員別人家的孩子參軍抗美,自己卻因愛子心切,逼著兒子的生父戰勝利多方運作,使其子免去上戰場。後來,當戰勝利因此面臨處分時,她把全部責任都攬下來並提前退休,保護了戰勝利。她在臨終前,終於鼓足勇氣,道出實情,讓具有叔姪關係的兩個兒子成為兄弟。
除了上述六個人物之外,小說還成功地塑造了其他多個正、反面人物形象,包括阮奇偉富商出身的美麗賢慧的妻子陶貞謙,以及精明能幹但因工商業改革而陷入絕境的岳母潘氏河燕;仗義執言、嫉惡如仇、熱心助人的著名作家珠河;生性兇殘的偽軍軍官張藩;城府極深、盛氣凌人的文藝宣傳部門最高領導人、彆腳詩人思旺;兩面三刀、陰險毒辣的機關幹部文權等等。
這是一部值得一讀的長篇小說,除了作品自身之外,讀者將可從中發現越南社會和文化中的中國元素。
這是一部典型的越南傷痕文學作品,被譽為維克多.雨果名著《悲慘世界》的越南版,在越南被列為禁書,全書分上下兩卷,約32萬字,作者為越南著名作家黃明祥(Hoàng Minh Tường)。小說於2008年由越南作家協會出版社出版,一發行就引起熱烈迴響,被稱為「越南文壇上的一枚重磅炸彈」,但數日之後即被國家出版局以口頭指示的形式收回,實際僅發行了一千餘冊,民間卻連續私印,悄悄發行,並且成為海外越南文網站上被大量點閱的人氣網路小說,歷久不衰。作品曾獲得民間獎項,也引起了國際關注,目前已有法語、日語和韓語等譯本,其中法語版於2014年11月在巴黎出版。
小說全景式地再現了1945-2000年期間的越南社會和歷史,涉及了這半個多世紀中,幾乎所有在越南發生的所有重大歷史事件:抗法戰爭、南北分治、土地改革[ 譯者註:土地改革(Cải cách ruộng đất)1953-1956,越南共產黨領導下的越南北方進行土地改革,徵收地主土地分配農民,旨在削弱封建勢力,但因執行過當引發社會動盪。其內容與形式與中國1950-1952年期間的土地改革極為相似,運動中曾出現在「左」傾偏差。]、農業合作化和城市工商業改革、反對「人文佳品」[ 譯者註:人文佳品(Nhân văn Giai phẩm)從1955年初開始,越南北方的《人文報》和《佳品》雜誌相繼發表要求民主、自由的文章,逐漸形成了一種挑戰越共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思潮,越共進行反擊,開展反對「人文佳品」行動,到1958年6月平息。有人認為,越南的反「人文佳品」運動與中國的整風反右運動有某些相似之處。]和「修正主義」[ 譯者註:修正主義(Chủ nghĩa Xét lại)是指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修正」的一種思潮。]的鬥爭、抗美戰爭、越南南方解放、越南國家統一、越南歷史上最大的難民潮、戰後舉步維艱的恢復重建、革新開放等等。小說歌頌了愛國主義、民族英雄主義和真善美精神,批判了官場和社會上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不擇手段謀取私利等醜惡現象,還關注了長期戰爭所造成的社會和心理方面的後果。
小說描寫的是紅河平原農村一個家族的興衰,以及一戶一家七口的命運。
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父親阮奇福是阮朝舉人和鄉村名醫,在越共動員下參加革命,領導村民進行雙面任務,明裡為法國殖民者辦事,暗裡全力支援共產黨領導的抗法戰爭,但在後來的土地改革運動中,受到錯誤批鬥,含冤受辱,憤而自殺。
大兒子阮奇魁因迷戀一位還俗的美貌尼姑陶氏甘,參加了革命,靠聰明才智和鑽營投機贏得上級信任,逐漸爬上高位。在革命基地,他改名為戰勝利,拋棄了和他生了一個兒子的初戀情人,被迫和一名與其發生關係的少數民族姑娘結婚。後來,為了自身的利益,他置屈死的父親於不顧;他幫助自己的二弟、詩人阮奇偉成名,但又親手把這位被認為離經叛道的弟弟送進監獄;他對移居南方的三弟阮奇旺極度不滿,在三弟逃往美國之後將其位在西貢的房產據為己有;他讓妻子有了一份好工作,並靠他透露的極機密經濟情報發了大財;他走後門,讓自己和陶氏甘的非婚生兒子黎奇朱免上戰場,去蘇聯留學,之後又去民主德國留學,並在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之後成了活躍於俄國、東歐與越南之間的富商;他與將軍和部長結為親家。雖遭人舉報,但他仍受到組織的保護,退休後過著富足又安逸的生活。
二兒子阮奇偉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其詩集《眾神的時代》使之一鳴驚人,但僅僅因為在評論領導人作品的文章中輕描淡寫地指出了一點不足,就遭到打擊報復。雖然曾被派到蘇聯留學,但卻因不同政見而被提前召回。回國後,他被迫轉業到一家出版農民讀物的出版社當編輯。同事范文效見他被出版界全面封殺,出於同情,建議他寫稿,用別人的名義發表,以換取一點稿費,同時還把祖傳的治療痔瘡的祕方傾心相傳。後來,他被當做反革命分子,未經審判,糊裡糊塗地在勞改監獄中被關押了七年,在獄中,他靠替人治療痔瘡而獲得特殊待遇。然而一系列殘酷的打擊使這位天才詩人陷入絕境,精神幾乎失常,出獄後成了廢人,完全與詩文絕緣。
三兒子阮奇旺是一名優等生,1954年落實日內瓦協定[ 譯者註:日內瓦協議(Hiệp định Geneve)指1954年7月21日簽訂的《關於在印度支那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議》,其中規定:法國撤出越南並承認印度支那三國獨立;沿北緯17度線將越南劃分為非軍事區,實行停戰。]時被人脅迫,跟著法國殖民者去了南方,經過數年奮鬥,學業有成,在西貢政權的路橋部門當了一名高級技術官員,並且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和不菲的家產。1975年4月30日西貢解放時,他選擇了留下,想和新政權合作,為建設國家貢獻己力,但卻一直遭受懷疑和排擠,最終被迫冒險偷渡,成了一名難民。他在美國定居後,受到重用,成為越僑領袖。
四兒子阮奇怪原本是一名棄嬰,他的生母是後來成為其大哥阮奇魁情人的陶氏甘,生父是法國殖民軍統領的越籍部隊中一名越法混血兒軍官張藩。養父母對其視為己出,疼愛有加。阮奇怪不愛讀書,在三個哥哥相繼離家之後,獨自一人支撐門戶。土地改革時,他受到土地改革工作隊隊長的誘騙和唆使,控訴養父阮奇福剝削自己,與自己的妻子通姦,但很快就後悔了。養父阮奇福自殺後,土地改革工作隊為了免擔責任,反倒誣陷是阮奇怪逼死了自己的養父。阮奇怪憤而砍傷了欺騙自己又調戲自己妻子的土地改革隊長,因此被判刑三年。出獄後,他與妻子一起孝敬養母,關照因養父慘死而被嚇成廢人的小妹,艱難度日。越南戰爭中,他的三個兒子相繼入伍,其中兩個死在南方戰場,另一個在後來的越柬戰爭中負傷,靠三哥阮奇旺重金買通醫院,辦了一張殘障證明,才得以生還。
至於陶氏甘,她是小說中的一個重要人物,她先後與兩名不同的男人各生下一個兒子,但兩任男友均無情地拋棄了她。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短暫婚姻使她從寺廟中還俗,參加了革命,並且有了以烈士丈夫遺腹子名義撫養其第二個兒子黎奇朱的理由。她是婦聯高級幹部,但生活在矛盾與虛偽之中,她找到了被她遺棄的大兒子阮奇怪,卻不敢相認;她動員別人家的孩子參軍抗美,自己卻因愛子心切,逼著兒子的生父戰勝利多方運作,使其子免去上戰場。後來,當戰勝利因此面臨處分時,她把全部責任都攬下來並提前退休,保護了戰勝利。她在臨終前,終於鼓足勇氣,道出實情,讓具有叔姪關係的兩個兒子成為兄弟。
除了上述六個人物之外,小說還成功地塑造了其他多個正、反面人物形象,包括阮奇偉富商出身的美麗賢慧的妻子陶貞謙,以及精明能幹但因工商業改革而陷入絕境的岳母潘氏河燕;仗義執言、嫉惡如仇、熱心助人的著名作家珠河;生性兇殘的偽軍軍官張藩;城府極深、盛氣凌人的文藝宣傳部門最高領導人、彆腳詩人思旺;兩面三刀、陰險毒辣的機關幹部文權等等。
這是一部值得一讀的長篇小說,除了作品自身之外,讀者將可從中發現越南社會和文化中的中國元素。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