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佔有:一部愛的浪漫傳奇(唯一贏得布克獎的羅曼史,完整中文譯本首度問世)

POSSESSION:A ROMANCE
用後現代小說寫就一部當代「傳奇」(Romance),用神話傳說隱喻顛覆女性地位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3個人喜歡
  • 9 539
    599
  • 分類:
    中文書文學愛情小說翻譯愛情小說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A.S.拜雅特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于宥均、宋瑛堂
  • 出版社: 漫遊者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9/12/25

出版情報

用細碎的日常敘述,描述國家強權、性與暴力

2020/05/04 《牛奶工》(Milkman)是北愛爾蘭小說家安娜‧伯恩斯(Anna Burns)所著,因著這部特別的作品,她成為史上第一位獲得布克獎(The Booker Prize)的北愛爾蘭作家。 安娜‧伯恩斯寫作經歷逾20年,期間出版過3本小說,但她並不是一位知名的暢銷作家,對許多讀者而言更是陌生。2002年她的處女作《沒骨氣》(暫譯,No Bones)雖入圍英國柑橘獎(Orange Prize)但卻沒有讓她因而成名。伯恩斯甚至一度因為經濟困難當過遊民,也曾靠著社會救助金與食物銀行度日。 伯恩斯出生於1962年的貝爾法斯特(Belfast)。當時正值是北愛問題(The Troubles)發酵的時代。北愛問題發生於1968年到1998年,是長達30年的武裝暴力活動。在烽火連年的時代下成長,壓抑與暴力的社會氛圍,深深烙印在伯恩斯的記憶中,也進而影響了她看待世界的視角。 《牛奶工》這本小說的背景是未提及名稱的無名世界以及城市,但我們透過小說內的敘述——「海那邊的」、「我們這邊的」、「馬路那邊的」——很容易就能聯想到這與70年代的貝爾法斯特有高度的重疊,正是上述所提及的北愛爾蘭與英國因複雜的宗教問題及政治問題而產生的「北愛問題」。混亂、分裂、壓抑的社會、位高權重德高望重的「反叛者」、刻意無作為的沉默大眾。在這本書中,充滿了各種政治、性與暴力的隱喻。許多讀者或許會因不熟悉北愛問題而對《牛奶工》卻步,但伯恩斯在《衛報》(The Guardian)採訪中表示: 「雖然書中設定的城市很明顯是依據貝爾法斯特變形而來,但其實並非在描述70年代的貝爾法斯特。我寧願將它看作任何一個極權統治下的封閉社會。這本小說是在敘述一個在處在極端壓力下,長期將暴力視為常態的社會。」 《牛奶工》這本小說,最吸引人之處是它實驗性的寫法,整部小說的角色、城市沒有名字(如瑪麗、傑夫這種),伯恩斯改用「名詞」、「代號」替這些角色命名——牛奶工(Milkman)便是小說中關鍵的角色之一。其他角色如「原子男孩」、「藥片女孩」、「最久的朋友」、「廚子」……等,伯恩斯希望能夠挑戰讀者的閱讀感受,大膽地採用了這樣的寫作手法。她也在布克獎的訪談中表示:「這本書不願意接受任何命名。」除此之外,她更混雜了幾乎沒有句讀、破碎的意識流與人物轉換寫作方式,夾雜愛爾蘭式的日常語言,跳脫傳統的寫作方式與思維,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閱讀經驗。 布克獎評委也給予這本書高度的讚譽:「在階級、種族、性別、以及性暴力的交叉點上,本書以貝克特式的幽默,論述壓迫與權勢,透過一個少女的思緒完整且新穎地呈現北愛爾蘭的抗爭時期。本書極具實驗性,有時候在一個句子中可以從大眾生活的場面進入內心的親密場景,令人震驚。」 ※作者照片攝影by Eleni Stefanou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部「羅曼史」,憑什麼贏得崇高的「布克獎」?

這是可與《百年孤寂》比肩的偉大小說。
——《華盛頓郵報》

譯本特色:完整譯本首度上市,精準詮釋英文原作精神
+前言:拜雅特
+題辭: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題詩:羅伯.布朗寧(Robert Browning)

紀錄
1990年英國布克獎(The Booker Prize)得獎名作,80種版本風靡全球
2002年改編電影《無可救藥愛上你》,2012年改編BBC廣播劇
2003年英國BBC「大閱讀」(The Big Read):全民票選最受歡迎小說前200大
2005年美國《時代》雜誌:1923~2005年最佳英文小說之一
2008年英國《泰晤士報》:1945年以來最偉大的50位英國作家之一
入選英國《衛報》「生命不可缺少的100部書」清單

盛讚
一部完美的作品,從頭到尾都是大師手筆。拜雅特的文筆充滿了智慧、才氣與人性,《佔有》勢必成為 1990 年代最值得紀念的經典作。 ——《泰晤士報》 (The Times)
再怎麽讚譽都不為過,《佔有》是一部令人永難忘懷的傑作,它的懸念手法,它的情感尋幽,它的荒涼與惆悵,都令人嘆為觀止。 ——《出版家周刊》 (Publishers Weekly)
拜雅特是英國才智最高(intelligent)的小說家。——《蘇格蘭人報》(Scotsman)
拜雅特所傳遞的對文字的熱情、對文字差異性的享受與喜愛,有時到了令人眼花撩亂的地步。結合高度的精神和博學,她的作品既有挑戰性又令人興奮……——《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拜雅特是我們當前時代最好的小說家之一,她成功地挑動你,同時滿足你對智力和想像力的要求……儘管如此,她的作品可讀性非常高。——《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佔有,
是著魔一樣的執迷,
而語言,是最極致的佔有

一八五九年夏天,在開往約克郡偏遠海濱小鎮的火車上,詩人艾許準備了一枚戒指給坐在他對面的女子佩戴。她不會是他的妻子,他也知道她永遠不可能屬於他,但是他並不知道,這個女人將佔有他的一生。他追著這個女人,從英國到法國,從信件到詩句,有如被魔鬼附身一樣……
「佔有」是愛的必然渴望,「著魔」是愛的最高級形容。

「我不能任由自己在你煽起的大火裡受煎熬……
沒有人能夠置身火焰裡而不被吞噬。」
——克莉史塔伯.勒摩特

一九八六年,為了揭開暗藏在維多利亞時代詩人艾許信件中的疑點,女性主義專家茉德.貝力博士和魯蛇文學研究員羅蘭.米契爾來到約克郡這個偏遠的海濱小鎮,想找出一百多年前、艾許人生中那段長達一個月的「研究之旅」背後的真相,以及,女同性戀詩人克莉史塔伯.勒摩特,真的也來過這裡嗎?火車上,收下戒指的那名女子,真有可能是她嗎?
她的生命就以此刻為轉捩點。
從前的一切只為了到達這裡,
日後的一切也都將從這裡不斷遠離。

文學研究助理羅蘭.米契爾在圖書館發掘了兩封出自艾許之手、從不曾寄出的書信。專門研究艾許的羅蘭不經意發現了信裡的艾許不像目前所有史料和作品中所呈現的一貫冷靜與溫文節制,反而透著一股羅蘭前所未見的熱切。這封信的背後,是否隱藏著什麼故事?而當遁世的維多利亞女詩人克莉史塔伯.勒摩特的名字出現在他追索的資料當中,他不禁開始想像:或許這將成為英國文學史上的一大發現,可以讓身為卑微小研究員的自己在學術界翻身……
羅蘭找上茉德.貝力博士合作,一起追索維多利亞時代這兩位詩人的祕密軌跡。一百多年前這兩位詩人之間不尋常的通信和詩文,成了茉德和羅蘭致力解碼的懸案線索。而隨著研究的深入,一開始互看不順眼、位階懸殊的茉德和羅蘭之間也出現了糾纏不清的情感和權力糾葛。
拜雅特在《佔有》中寫活了維多利亞詩人的文藝風采與創作能量,同時巧妙地將愛情故事融入歷史懸案與偵探小說的氛圍,讓《佔有》成為一部充滿文學美感卻又平易近人的經典之作。書中所有文字皆出自她一人之手,包括詩作、散文、文獻資料、傳記、日記等不同文體,無一不可亂真,使讀者不時錯覺兩位詩人是真有其人,分不清虛構與史實。
《佔有》讓拜雅特展現了同時作為詩人、散文家、學者、傳記與日記作者的寫作功力,技驚四座,不僅一舉奪下英語小說界大獎「布克獎」,也以它扣人心弦的結構與故事,成為當年最暢銷的小說之一。
她以兩對不同時代的戀人情感發展為雙主線,透過維多利亞體詩歌、激情洋溢的情書、隱晦的日記,以及其他各種不同文體起承轉合,並在小說裡注入莎士比亞式的戲劇色彩,完美融合懸疑解謎與高超文學性,成就了這部晉身英國文學史殿堂的「偵探推理羅曼史」,引領讀者一起從兩封信開始抽絲剝繭,揭露一段埋葬多年的烈火狂愛——在那個保守的年代,他們比現代自由的男女更奮不顧身,被愛全面佔有。

一部「羅曼史」,憑什麼贏得崇高的「布克獎」?

用後現代小說寫就一部當代「傳奇」(Romance)

Romance,在成為現代的言情「羅曼史」之前,本來是源自歐洲中世紀騎士文學的「傳奇」,謳歌騎士遠征歷險與浪漫愛情事蹟,例如法國的《羅蘭之歌》、《玫瑰傳奇》、英國的《圓桌武士》。
在拜雅特的《佔有》裡,不論是情人之間的愛情「佔有」,抑或學者之間爭搶珍稀研究資料的「佔有」,這種在生命裡對任何事物鍥而不捨、有如附魔一般的追索,正如同「傳奇」文學的主人翁踏上一場改變人生的遠征、為達某一目的而冒險犯難時,那種身不由己的狂熱追尋(quest)……

「語言」的佔有與揭發
詩歌、信件、日記、文獻,乃至於腦海裡的想法、念頭,全都是「語言」。
拜雅特大量玩弄「語言」,讓這個故事「被語言佔有」,而透過這些「語言」,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兩位詩人的祕密人生,在現代兩名研究者的追索之下被逐一揭露。
在拜雅特的筆下,詩人生活在「語言」之中。「語言」實質地「佔有」他們的世界,也以詩文的形式「佔有」愛人的思緒一生一世。
羅蘭、茉德踏上這一趟「解鎖語言」的遠征後,不只變得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更發現自己正在重複並延續前人的生命歷程,有如歷史輪迴的宿命。他們這一趟追尋,不只改寫了兩位維多利亞時代詩人的個人歷史,也改變了自己的生命。

用神話傳說隱喻顛覆女性地位
曼露西娜(Melusine)是法國民間傳說的女妖,上半身像人類,下半身為魚尾或蛇尾,經常出沒在水邊或水中。在拜雅特的筆下,維多利亞時代女詩人克莉史塔伯.勒摩特,就如同集毒蛇、仙女、女巫於一身的曼露西娜,在那年夏天佔有了詩人艾許的身心之後,毫不回頭地離開他身邊,又讓艾許像著了魔一樣,從英國一路追到法國布列塔尼……
拜雅特在《佔有》裡大量改寫神話與傳說,並藉由「傳奇」的虛構形式,勾勒出維多利亞時代一位獨立女性堅不從俗的獨特身影,讓她透過性、愛與寫作展現女性的力量。

作者

A.S.拜雅特(Antonia Susan Byatt)

拜雅特(1936~),英國當代知名小說家,也是詩人、評論家。2008年《泰晤士報》評選1945年以來最偉大50位英國作家之一,2010年英國最古老文學獎「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得主。就讀劍橋大學紐罕學院、牛津大學薩默維爾學院,曾在倫敦大學學院、中央藝術學院授課,1983年成為英國皇家文學協會會員,1990年獲頒大英帝國司令勳章(C. B. E.)。
拜雅特著有多部小說,除了榮獲1990年布克獎的大作《佔有》,尚有《日影》(The Shadow of the Sun, 1964)、《遊戲》(The Game, 1967)、《花園處女》(The Virgin in the Garden, 1978)、《靜物》(Still Life, 1985)、《天使與昆蟲》(Angels and Insects, 1992 )、《巴別塔》(Babel Tower, 1997)、《傳記作家的故事》(The Biographer's Tale, 2000)、《童書》(The Children's Book, 2009)、《諸神的黃昏》(Ragnarok: The End of the Gods, 2011),以及《馬諦斯故事》(The Matisse Stories, 1993)、《夜鶯眼中的惡靈》(The Djinn in the Nightingale's Eye, 1994)、《元素:冰火同融》(Elementals: Stories of Fire and Ice, 1998)、等短篇小說集。

譯者

譯者簡介
于宥均(第1-17章)


于宥均,一九七○年生。時空的穿越者。文字聲音影像的創作者。

宋瑛堂(第18-28章、後記)

台大外文系畢業,台大新聞碩士﹐曾獲加拿大班夫國際文學翻譯中心駐村研究獎﹐曾任China Post記者、副採訪主任、Student Post主編等職﹐文學譯作包括《分手去旅行》、《霧中的曼哈頓灘》、《該隱與亞伯》、《世仇的女兒》、《情,敵》、《苦甜曼哈頓》、《絕處逢山》、《消失的費茲傑羅》、《重生》三部曲、《往事不曾離去》、《修正》、《全權秒殺令》、《單身》、《大騙局》、《數位密碼》、《歡樂之家》、《永遠的園丁》、《斷背山》等。非小說譯作包括《被消除的男孩》、《黑暗中的希望》、《走音天后》、《在世界與我之間》、《間諜橋上的陌生人》、《永遠的麥田捕手》、《怒海劫》、《賴瑞金傳奇》、《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蘭花賊》、《宙斯的女兒》等。

目錄

前言——拜雅特
題辭——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題詩——羅伯.布朗寧(Robert Browning)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後記:一八六八年

序/導讀

前言
——拜雅特


對我而言,書寫《佔有》這本書是一件很幸運的事,儘管一開始看似相反。這本書在我剛放棄在倫敦大學學院任教了十一年的教職後,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寫成的。結果發現,這是我唯一一部不受其他問題、計畫、疾病、人生責任干擾的小說。

這部小說,在我腦中構思十五年之久。這段期間,這部小說的面貌也在我腦中改變很多。不像我所寫的其他作品,這部作品是從書名開始的。我坐在大英博物館的老式圓桌閱覽室,看著研究柯立芝的偉大學者凱瑟琳.柯本(Kathleen Coburn)在圓形目錄區走來走去,一圈又一圈。我突然意識到,她這一生都獻給了這位死去的詩人。我心想:「是他『佔有』她,還是她『佔有』他?」然後我想,這應該可以寫成一部小說,關於生者與死者之間的「佔有」關係。這會是有如被附身一樣、著魔執迷的故事。然後,我也意識到,佔有/擁有(possession)這個字,也有一個很直接的利益層面可以探討:「誰『擁有』死去作家的手稿?」我在腦子裡翻來覆去地想這個問題。很長一段時間後,我才意識到:「佔有/擁有」也適用於性關係。當時,我正在研究羅伯.布朗寧(Robert Browning)和妻子伊麗莎白.巴雷特.布朗寧間的精采信件,想到了兩對戀人,一對是現代人,另一對是古代人──維多利亞時代的人,讓他們在這些意義上體現「佔有/擁有」。

我最初的計劃是寫一本實驗性小說,一本關於文學理論、被複寫的文本,以及頗具侵略性的傳記文字,你可以從當中瞥見情人與詩人的身影,但不是非常清晰。改變這一切的,是我對艾柯《玫瑰的名字》的閱讀經驗,以及它具有諷刺意味的中世紀偵探故事。我丈夫在紐約的朋友都對這本書非常投入,也對當中包含的中世紀神學很感興趣。我在當中發現的祕訣是:一個精彩的故事,可以放進任何你需要放進去的內容。

於是,我開始創作像我小時候讀過的那些偵探故事。我發現偵探故事必須回溯構成,必須設計情節,最終達成一個獲得解決的結局。為了在關鍵時刻「被發現」,你必須先把事物隱藏起來。在心理小說中,當角色的情感變得清晰,就會成為情節。這種新形式是一種解放。我發現自己在戲仿(parody)D.H.勞倫斯(D.H. Lawrence),以及英國作家暨翻譯家多蘿西.塞耶斯(Sayers)和羅曼史暨推理小說作家喬潔.黑爾(Georgette Heyer)作品中的場景。

於是,我開始創作像我小時候讀過的那些偵探故事。我發現偵探故事必須回溯構成,必須設計情節,最終達成一個獲得解決的結局。為了在關鍵時刻「被發現」,你必須先把事物隱藏起來。在心理小說中,當角色的情感變得清晰,就會成為情節。這種新形式是一種解放。我發現自己在戲仿(parody)D.H.勞倫斯(D.H. Lawrence),以及英國作家暨翻譯家多蘿西.塞耶斯(Sayers)和羅曼史暨推理小說作家喬潔.黑爾(Georgette Heyer)作品中的場景。 這部小說的「概念」是:詩歌和詩人,比那些過著他人二手生活的文學理論家、傳記作家,還更有生命力、更有活力。我常在讀過與詩人有關的作品之後,再回到詩人本身的作品時,感到震驚。這本小說在形式上需要真正的詩,但是我不寫詩。羅伯森・戴維斯(Robertson Davies)寫了一本與歌劇有關的小說,並以托馬斯.洛弗爾.貝多斯(Thomas Lovell Beddoes)的詩作為一種背景幻影的歌詞。當時我的編輯是那位非常優秀(而且被低估的)英國學者暨詩人、小說家、評論家:安賴特(D. J. Enright)。我告訴他,我在考慮用龐德(Ezra Pound)早期的「維多利亞」韻文來寫。丹尼斯說:「別開玩笑了。」妳自己來寫。於是,我回家寫了一首和蜘蛛有關的維多利亞詩歌。我發現寫這些詩並不難;作為文字表達的一部分,它們是按照小說的形式寫成的。我認為一本小說就像編織,一針到底。人們總愛問我我做了哪些「研究」,言下之意在說這是一件很繁瑣的事,而非發現未知事物的喜悅。但是對我來說,過去我也一直被丁尼生和布朗寧的詩迷住。我小時候就讀過它們,因為我母親是一位布朗寧專家。它們的韻律在我的腦海中吟唱,而且在我的小說並不需要它們的段落裡突兀地冒出來。

這本書完成時,大西洋兩岸的出版商都覺得困擾,抱持懷疑的態度。他們求我減少詩歌,減少維多利亞時代的書寫,唯一勇敢接受它的美國出版商還不忘告訴我:「妳這些累贅多餘的文字,毀了所有的懸疑趣味。」我哭了。後來,這部作品贏得愛爾蘭時報的愛爾蘭航空獎(Irish Times Aer Lingus prize)和布克獎(Booker prize),而且讓所有人都很驚訝地(包括我本人)成了一部暢銷書,還有些人用我想像出來的詩人來寫論文。這本小說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我欠艾柯很大的人情。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89369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67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