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入夜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2個人喜歡
  • 9 252
    2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天堂在我心降下帷幕,就在我想死卻未死之際
為了代我死去的無辜女人,為了替她而活
我決定要報復一個女人,殺掉一個男人


困在絕望深淵的寂寞美女瑪德蓮考慮自殺。她輕輕撫摸一把醜惡的左輪槍,那是酒鬼父親唯一留給她的遺物。她用槍管抵住太陽穴,扣下了扳機,只聽到清脆的撞針敲在空彈膛的聲音。

自殺失敗讓瑪德蓮如釋重負,欣喜若狂,重拾了對外來的希望。她隨手把槍一拋 ─ 子彈卻以無比憤怒的速度擊發出去,不偏不倚的打中屋外路過的年輕無辜女子。她死在瑪德蓮的臂彎裡。

這是《入夜》的開場,濃縮康乃爾‧伍立奇寫作精髓的壓卷之作,塵封已久,未曾面世。伍立奇苦思多年,始終無法完成這本愛恨交織、懸疑激情的小說,在他死後,遺留下推理小說史上最深的遺憾。而這本凝聚大師心血的小說,由勞倫斯‧卜洛克 ─ 現今最具風格的推理小說作家,續成出版,足可與伍立奇其他經典:《黑衣新娘》、《魅影女士》、《我嫁了一個死人》並列,絕不遜色。

黑色電影之父、小說界的緊張大師,康乃爾.伍立奇的夢幻遺稿
當代最具風格的推理大師,勞倫斯.卜洛克向偶像致敬續成
一部你差點就看不到的珍貴作品,就此誕生

名人推薦

  作家王盛弘、作家朱天衣、作家成英姝、導演侯孝賢、中正大學台文所 教授郝譽翔、作家陳雪、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所助理教授陳國偉、推理評論家黃羅、PC 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新新聞副社長楊照、作家駱以軍 ──聯合推薦

譯者

劉麗真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任職出版社,譯有《死亡的渴望》、《奪命旅人》、《譚納的非常泰冒險》、《卜洛克的小說學堂》等書。

目錄

瑪德蓮與史妲
芭特蕾太太
黛兒
賀立克先生
維克
後記 / 我所認識的黑色奇人 小法蘭西斯.奈文思
補語 /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勞倫斯.卜洛克

序/導讀

補語/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勞倫斯‧卜洛克


我與康乃爾‧伍立奇素昧平生,儘管在很短一段時間裡,我們相距不過幾百碼之遙。他跟他的母親在百老匯與一○二街的瑪爾賽爾旅館長住二十年之久,直到一九五七年十月他母親過世才搬離該地。那年八月或九月,在我接下史考特‧梅瑞迪斯經紀公司(Scott Meredith Literary Agency)的編輯工作之後,搬到了亞歷山大旅館,往北一個街區,就是百老匯與一○三街。

我們從沒見過面,儘管回想起來,我其實是知道有這麼個人住在那裡。我在念書的時候,讀過伍立奇好些精采的黑色小說,在梅瑞迪斯經紀公司任職的時候,對他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那時梅瑞迪斯私底下編輯《搜捕》(Manhunt)──一個領導品牌的犯罪小說雜誌。每一期都會邀請一個大牌的作家發表一篇全新力作,充當封面故事。其中一期選定的就是伍立奇──儘管他不是史考特‧梅瑞迪斯經紀公司的客戶──我們付給他很優渥的稿費,請他創作一個新故事。他交稿倒是挺準時的,但直到要付印了,這才有人發現這個產量驚人的作者竟然剽竊自己的舊作。他找來一篇自己幾年前發行過的老故事,把角色的名字換一下,重新寫了開頭幾段,當成新作寄給我們。

來不及另邀新稿,印著康乃爾‧伍立奇大名的封面也準備好了。稿費付了,而且多半已經被他花個精光,看來是無計可施了。經紀公司硬著頭皮刊出這篇小說,希望不要有太多讀者發現這個封面故事其實是舊作──不過截至目前為止,據我所知,好像也沒有人發覺。

一九六八年伍立奇過世之後,在他的遺物中就有《入夜》的草稿,顯然,他斷斷續續地創作了好些時間。十七年後,著名的書商、出版家奧圖‧潘斯勒,請我把這本書整理出來,準備出版。我收到的手稿相當粗糙,可能有兩份以上的草稿混在一起,開場與中間的十幾、二十頁不知去向。

其中還有好些前後矛盾的地方。我記得,有個角色在前面的對話中,分明已經被殺
了,卻又跟主角聊了起來。伍立奇筆下的主角不是飽受罪惡感的折磨,就是浸泡在酒精之中,在神智模糊的時候想像這麼一段對話,其實是挺自然的。但我把前後的段落仔細讀過幾遍,終於確定這是死者奇蹟復活。我重寫了這個部分,把他送回墳墓。

如果要我重新續成這本小說,我想,我會改變結尾。【涉及劇情刪除三十三個字】。但這是作者選定的結局,我當時覺得我這個合作伙伴只能執行他的意旨,沒有權利擅自修改。但我現在覺得這是我的錯。改動結尾不但與整篇故事變得協調,更與伍立奇畢生的作品精神一致:我實在不應該保留他的想法。

除開這一點,我倒很喜歡我自己扮演的角色。我很高興有機會幫美國這位最具震撼力與影響力的黑色作家再添一本精采的小說。一憶及此,至今感念。後記/我所認識的黑色奇人
小法蘭西斯‧奈文思(Francis M. Nevins. Jr.)


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五日,曼哈頓喜來登羅素飯店,一個坐在輪椅上、只剩一條腿的男子,意外中風。六十四歲的他,看來卻像九十高齡。這個人名叫康乃爾‧伍立奇,有史以來最擅長編造懸疑情節的創作高手。他一生寫了二十幾部小說和兩百多篇中、短篇小說,皆描繪痛苦的衝擊,與他在銀幕上的神交好友,專拍黑色電影的名導演阿菲列德‧希區考克一樣,作品中總是迴盪著恐懼、苦悶、寂寞與絕望。在他成年之後,絕大部分的歲月,都是在長租的旅館裡跟他的母親一起度過,深陷在古怪的愛恨關係與同性戀的自我譴責輕賤中,難以自拔。母親死後,他跟著崩潰,慢慢踏上步向墳墓的旅程。

康乃爾‧喬治‧賀培立──伍立奇,一九○三年十二月四日誕生於紐約市。出生沒多久,父母關係生變,他跟著做工程師的父親,在墨西哥度過了童年。八歲,外祖父帶他到墨西哥市藝術宮,欣賞法國巡迴劇團演出的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讓伍立奇第一次見識到色彩與戲劇之美感受到悲劇之動人。三年之後,一個夜晚,他在阿納華克谷地(Anahuac Valley)仰望星空,他瞭解有一天,他跟秋秋桑(《蝴蝶夫人》的女主角)一樣,不免一死。從那時開始,他就無法擺脫悲劇宿命的糾纏。「我受困在這種感受中。」他在那本未完成的自傳中寫道:「就像是某種可憐的昆蟲,被困在倒扣玻璃杯裡,想爬上杯壁,但卻不能,不能,不能。」

青少年時期的伍立奇跟著母親、阿姨、外祖父,住進了外祖父那間裝飾華麗的獨棟住宅,地址在紐約一一三街,接近晨曦公園(Morningside Park),距離哥倫比亞大學不過幾步路而已。一九二一年,他進入哥倫比亞學院,主修新聞,學費由他的父親從墨西哥市寄來。大三那年,他生了一場大病,纏綿病榻期間,他首度嘗試寫作小說。他在家裡找來一本電話簿,第一本小說草稿就是用鉛筆潦潦草草地在空白處寫出來的。一開始,他就是那種不眠不休的狂熱快手作家。「文字的長流,像電弧一樣,激射而出,滿盈在行距之中,從這一端到另一端,從我腦裡到紙張上……疲憊至極,卻又放手不得……你阻止不了,它得自己停下來才成。好容易,『嘶』的一聲,熄滅了,但是,出人意表,它突然又開始了,這讓我覺得筋疲力盡……」

身體復原得差不多,可以回學校的時候,伍立奇已經迷上寫作了。每天從早上九點到午夜,他都坐在二樓的房間裡,憤怒地書寫──門關得緊緊地,把家庭的活動阻絕在外,一尊緬甸大象頭檯燈,安在基座上,放置身後。一九二四年晚春,他的第一本小說草稿終於殺青,他跟朋友借了一部打字機,把草稿整理成別人也讀得懂的文稿。在這部小說找到出版商之後,伍立奇放棄了哥倫比亞的學業,改去追求他的人生目標──五光十色的娛樂圈、使人愉悅的爵士樂以及他這輩子最崇拜的文化偶像──費茲傑羅那慧星般一閃而逝的文學生涯。

伍立奇早期的主流文學創作充斥著費茲傑羅的影響,特別是第一部小說《服務費》(Cover Charge,1926)。這部小說記錄了爵士年代一個紈褲子弟的愛情與生命──這個孩子氣的貴公子,周旋在令人心馳神醉的愛情裡。這本書用了許多當時的流行語──六十年後看起來,彷彿是另外一個銀河系的外星人在胡說八道。《服務費》評價不高,但是主角的經歷卻古怪地預言了作者終將踏上的孤寂命運。舞廳的舞者亞倫‧沃克孑然一身,雙腿因為酒醉車禍肇事而癱瘓,他所愛的女人紛紛離他而去,最後,百般無奈,自殺身亡。「我恨這世界。」他叫道,「每樣東西進來的時候,乾乾淨淨,出去的時候,卻是一身污穢。」

《麗池的孩子》(Children of the Ritz,1927)緊接著處女作登場。這本書講述一個被慣壞的女富豪,繼承了偌大的家產,竟然堅持要嫁給司機。虛構的故事,空虛淺薄,卻幫伍立奇賺進了一萬美元的稿費以及一紙第一國際影業的電影劇本合約。於是他應邀前往好萊塢,協助小說改編,開始創作劇本。除了這些電影工作(不過,他的名字始終沒有出現在任何一部電影的工作人員名單中)以及零星投給像是《學院幽默》(College Humor)與《聰明態度》(Smart Set)等雜誌的散文與短篇故事之外,他還寫了三部長篇小說。一九三一年初,他匆匆與製片人的女兒離婚。這段莫名其妙的婚姻很短暫,災難收場。之後,他回到曼哈頓,跟母親住在一起。他最後一部主流小說《曼哈頓愛曲》(Manhattan Love Song,1932)預告了他未來的創作主軸:一對愛得死去活來的年輕男女,受到厄運的撥弄,結果一人慘死,一人孤寂以終。

接下來的兩年,他擺脫不了經濟大蕭條的連累,成為無辜的犧牲者。他的小說賣不出去,還欠了一屁股債。從戲院防火門溜進去,看免費電影,成為他當時最淒苦的娛樂。那時的他當然不知道,他正在新的創作生涯邊緣徘徊,即將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懸疑小說作家。

一九三四年,伍立奇終於決定放棄成為主流作家,不再夢想文學桂冠的光環,集中心力在較通俗的懸疑類型小說。同一年,他賣出三個短篇給某家通俗雜誌;一九三五年,已高達十篇。很快地,他的的名字與作品成為《黑面具》(Black Mask)、《偵探小說週刊》(Detective Fiction Weekly)、《一角偵探》(Dime Detective)以及其他推理雜誌的封面主題。三○年代,他賣出了一百多篇的中短篇小說,類型極度廣泛:模擬警方辦案的正統推理、動作派的暴力小說之外,甚至還創作了一些神祕故事。但是,他寫得最好,也最受歡迎的,始終是那種把主角逼到懸崖邊的懸疑小說,這些作品的標題自然也都充斥著陰森、絕望的調子:〈我不是你〉(I Wouldn’t Be in Your Shoe’s)、〈跟我談談死亡〉(Speak to Me of Death)、〈突然,沒了愛麗絲〉(All at Once, No Alice)、〈薄暮到黎明〉(Dusk to Dawn)、〈難逃一死〉(Men Must Die)、〈如果在我醒來前死去〉(If I Should Die Before I Wake)、〈與死者共處的生活〉(The Living Life Down with the Dead)、〈查理今晚不在家〉(Charlie Won’t Be Home Tonight)、〈永遠不見〉(You’ll Never See Me Again)。這些故事跟伍立奇的其他作品一樣,總能激起強烈的情緒,無論是走在黑暗街道上的絕望,或者是光天化日、尋常巷陌裡暗藏的驚恐,到了他的手上,總能從老套的情節中,灌注新意:從電椅前搶救無辜的主角或者失憶症患者尋求自我,都擺脫不了人類最深沉的悲哀。他的文字激情洋溢,寂寞、恐懼,是兩種主導的情緒,最激烈的動作,多半是與時間或死亡賽跑。他最具個性的推理小說,即便是圖窮匕現,也多半找不到合理的解釋。收場的時候,恐懼非但沒有消逝,反倒是四處流竄,無所不在。

典型的伍立奇小說場景,就是破破爛爛的旅館、廉價舞廳、髒兮兮的電影院,或者是分局的密室。在他的文學世界中,最冷酷的現實,至少在三○年代,就是經濟大蕭條。再也沒有任何一位作家能像伍立奇一樣,強迫我們進入一個飽受驚嚇的小人物肌理之內,跟著他進到他的公寓,看著他失業困窘、挨餓受凍的太太與小孩,還有像癌症一樣齧蝕他的憂慮。如果伍立奇的主角戀愛了,那麼他的愛人一定會消失,別說主角找不到她,甚至沒法證明這個人曾經存在過。伍立奇還會布置另外一種常見的場景:主角在腦海一片空白中驚醒──可能是急性的失憶症、嗑藥過頭、接受催眠,或者不管什麼原因──慢慢地,他確定在這段時間裡,曾經殺過人或者犯過其他的罪行,但除此之外,別無印象。警察絕無憐憫之心,惡形惡狀是天地不仁的人間版本,主要的功能就是折磨那些已經孤立無援的犧牲者。

伍立奇說,在這樣的夢魘裡,唯一的救贖就是用我們的生命去創造。如果我們的運氣沒有壞到家,一點點的愛與信任,便可以支撐我們或者幫助我們忘卻。但是,愛會死,愛人卻能繼續活下去,而伍立奇最擅長描繪的就是這種一度美好的關係,如何毀壞墮落。儘管如此,他卻極少塑造萬惡不赦的反派角色。不管是愛人,還是渴望被愛,伍立奇總能讓我們理解他,儘管我們始終為他陰暗的那一面感到恐懼心寒。

伍立奇許多篇小說或故事,純然賣弄技巧,成績不佳。情節安排甚至完全不合理。但,重點就在這裡:人生,也不合理。有些故事,巧合得離奇,他還費盡心思,營造出一個快樂的結局。由於他從來沒有創作過系列人物,所以不管是哪部作品,讀者都沒有辦法預測這故事是輕鬆,是黑暗?是悲劇作終,還是喜劇收場?這也就是他的作品始終能維持高度懸疑的原因之一。

一九四○年,伍立奇順應風潮,跟著一部分推理小說作者轉移陣地,從在封面誇張血腥的雜誌上發表短篇移往出版精裝小說。然而,讓他的短篇不同於流俗的動機、信仰與精巧布局,依舊使他的長篇在同類型中別樹一格。他在這個階段出版了十一本小說──六本用他的本名,四本以威廉‧艾利希(William Irish)、一本以喬治‧賀普立(George Hopley)的筆名發表──這批作品已經構成了無法超越的障礙。《黑衣新娘》(The Bride Wore Black)、《黑幕》(The Black Curtain)、《黑色不在場證明》(Black Alibi)、《幻影女士》(Phantom Lady)、《黑天使》(Black Angel)、《黎明死線》(Deadline at Dawn)、《恐懼的黑色小徑》(The Black Path of Fear)、《千眼之夜》(Night has a Thous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120441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0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