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_帶來幸福的種子句[貼紙版]

從地球到月球【法文全譯插圖本】

De la Terre à la Lune
  • 9 252
    28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翻譯文學法國現代文學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儒勒.凡爾納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呂佩謙
  • 出版社: 好讀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7/09/12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這裡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分享今年你最有感的書,送50元電子禮券,再抽5000點金幣!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全新譯本、原版插圖、法文全譯

 

乘著炮彈上太空,有可能嗎?
電影祖師爺──喬治‧梅里耶(Georges Méliès)改編成經典名作《月球之旅》

 

「凡爾納到今天仍受到數以百萬的讀者歡迎的原因很簡單,他是有史以來最會說故事的人之一。」──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C‧克拉克

 

地心探險、深海潛航、環遊世界……啟發了後代無數創作者的「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這次竟然打算登陸月球!
本書根據法文原版全文翻譯,並收錄由法國插畫家亨利‧德‧蒙托(Henri de Montaut)為法文原版所繪製的數十張內頁插畫。

 

大炮不只可以用來打仗,還可以……登月!?

 

美國南北戰爭結束之後,本該皆大歡喜,卻有一群人愁雲慘霧,他們是巴爾的摩大炮俱樂部的會員。大炮變得毫無用武之處,主席巴比卡納異想天開,打算向全世界提議,朝月球發射一顆炮彈,讓它成為人類的領土……

 

如此瘋狂的想法,在凡爾納的文筆架構下,一切竟然都顯得合情合理!

 

為了準確計算從地球到月球的發射彈道,大炮俱樂部必須掌握一切細節。從炮管長度、大炮口徑、火藥數量、炮彈重量,到月球公轉週期、位於天頂的時間、發射地點……等等,凡爾納筆下的這群「炮彈宅」,有十足的本事把這場看似可笑的空想,變成一齣科學實境秀。

 

當炮彈射向月球成為可能,凡爾納下一步的挑戰就是:讓人坐上這顆炮彈。

 

這個想法在十九世紀可說驚為天人(在今天又何嘗不是呢?)。然而,書中的這位乘客、法國冒險家米歇勒‧阿爾當卻說:「乘坐炮彈出發到月球是一件稀鬆平常、自然而容易的事。這趟旅行遲早都會實現,至於要採用何種運輸方式,只需依照人類進步的規律就行了。」

 

凡爾納對科學的信心和信仰,可說是濃縮在這樣一句對白裡了。今天,太空探索早已不是新鮮事;但是,我們還沒有做到「太空旅行」。凡爾納自信滿滿的認為這件事遲早會實現,那麼你呢?

編輯推薦


月球,這個黑夜裡的神秘星體,打從人類誕生以來,就在神話故事裡擔任要角,與太陽共同守護這個世界,一為光、一為暗,兩者既是對立,也是彼此不可或缺的相對存在。即使在天文學上,太陽是恆星,月球只是衛星,兩者的位階根本不相等,但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們對月球的各種奇幻想像。

顯然,凡爾納同樣著迷於月球,不但在書中一一道出各個文明關於月球的神話,還蒐集了各種科學資料,彷彿就是為了能夠與「她」多親近一些。甚至,《從地球到月球》裡的主角們,更打算直接登上月球,親自揭開這位女神的面紗。凡爾納筆下的人物,總是充滿一股衝勁,對自己熱愛的事物更是執著到近乎固執的地步,《從地球到月球》也不例外。故事中的炮彈俱樂部,就是一群全心信仰著戰爭與大炮的狂人,在美國內戰時期,他們朝思暮想的,就是要製造出射程最遠、殺傷力最強的大炮,哪怕在實驗中炸斷手腳,全身上下裝滿義肢,也在所不惜。根據俱樂部的御用統計學家指出:在大炮俱樂部裡,四個人得不到一隻胳膊,六個人才分得兩條腿。

這群人在大炮這個領域,竟然可以「宅」到這麼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界,一旦戰爭結束,他們的人生目標豈不是全沒了嗎?好在,俱樂部主席巴比卡納深知「企業轉型」的道理,原先炮彈是往敵方陣營發射,現在只不過是往月球發射而已,除了距離比較遠以外,對這群滿腦子都是大炮的狂人來說,並沒有什麼根本的差別。凡爾納巧妙又諷刺地,把「乘著炮彈上月球」這遙不可及的夢想,變成了一場充滿可能性、可行性,與可看性的科學實驗。

書中有一段情節,實在有趣,是大炮俱樂部特地發信給劍橋天文臺,要徵詢他們的「專業意見」,問題如下:

一、有可能發射炮彈到月球嗎?
二、地球與其衛星之間的準確距離是多少?
三、在足夠的初速推動下,炮彈要經過多少時間才會到達月球?據此,應該在什麼時間發射,以便炮彈能在月球上的特定地點墜落?
四、月球在什麼時刻,會出現在容易讓炮彈擊中的位置?
五、發射炮彈的大炮應該瞄準天空的哪一點?
六、炮彈發射時,月球會位在天空的哪一個位置?

面對這樣既天真又細心的各種提問,就好像在說,前往月球一點都不困難,只要讓我們弄清這些問題就好。今天,人類早已不只一次登上月球,甚至只要有網路,不需要親自出發,人人都可以在youtube觀看24小時不間斷的「太空直播」。一百多年前的凡爾納,雖然身處於技術條件不足的時代,卻早已預知了這樣的未來。

最後,必須一提的是,《從地球到月球》只是這部科幻經典的上集,下集《環繞月球》也會在不久的將來與各位讀者見面,敬請期待!

文/好讀出版 王智群

作者

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1828 -1905)
 

法國小說家、博物學家、科普作家,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開創者之一。他一生寫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說,知名作品有《海底兩萬里》、《地心探險記》、《環遊世界八十天》、《從地球到月球》、《環繞月球》等書,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
凡爾納文筆流暢、情節幽默,又善於製造故事緊張起伏,因此作品都十分暢銷。他熱中於研究,創作小說並非僅靠空想,而是都有其科學基礎。主要作品出版於十九世紀末,他在科幻小說中的許多設想和描述,在二十世紀都成為了現實。

譯者

呂佩謙
 

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畢業,法國圖魯斯第二大學(Université de Toulouse II - Jean Jaurés)語言科學系博士班研究。曾任職外商銀行、擔任藝廊雜誌助理編輯,喜愛閱讀、藝術及大自然。譯有《莫泊桑短篇小說選集(附:脂肪球)》、《環遊世界八十天》。
譯稿賜教:musicbox886pq@outlook.com

目錄

第一章 大炮俱樂部
第二章 巴比卡納主席的報告
第三章 巴比卡納的報告所引發的迴響
第四章 劍橋天文臺的回信
第五章 月球的故事
第六章 在美國不可能不知道和不准相信的事
第七章 炮彈的頌歌
第八章 大炮討論會的始末
第九章 關於火藥的問題
第十章 二千五百萬個朋友與一個敵人
第十一章 佛羅里達與德克薩斯
第十二章 世界的各個角落
第十三章 石頭崗
第十四章 十字鎬和鏝刀
第十五章 鑄炮歡慶日
第十六章 哥倫比亞大炮
第十七章 一封電報
第十八章 亞特蘭大號上的乘客
第十九章 大集會
第二十章 抨擊與反駁
第二十一章 法國人如何化解衝突
第二十二章 美國的新公民
第二十三章 「炮彈-車廂」
第二十四章 洛磯山脈的望遠鏡
第二十五章 最後準備的細節
第二十六章 發射!
第二十七章 陰霾
第二十八章 一顆新星

試閱

第七章 炮彈的頌歌

劍橋天文臺已經在十月七日寫的那封具有紀念價值的回覆信裡,從天文學的角度探討過問題,從現在起,該來解決問題的機械層面了。這些實際應用上的困難對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來說,似乎顯得難以克服。但在這裡,只不過是一種遊戲。
巴比卡納主席沒有浪費時間,早已在大炮俱樂部內部指派了一個執行委員會。委員必須召開三場會議來釐清大炮、炮彈和火藥三個重大問題。執行委員會由四位非常精通這些方面的俱樂部會員組成。他們是:巴比卡納,他在贊成與反對票數相等時具有決定性的一票;與摩爾岡將軍、參謀艾爾費斯頓,以及那位在任何事情都不可或缺的馬斯通,大家交付他祕書和撰寫會議記錄的職務。
十月八日,執行委員們聚在共和街三號巴比卡納主席的家中舉行會議。這種時候,不讓這般嚴肅的討論被腸胃飢餓的咕嚕叫聲擾亂,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大炮俱樂部的四位會員在一張擺滿三明治和大茶壺的桌子旁坐下。馬斯通立即把鋼筆緊緊旋在他的鐵鈎手上,會議便開始了。
巴比卡納首先發言:
「親愛的同事們,」他說,「我們現在要來解決一個彈道學中最重要的難題,這門了不起的科學所研究的是發射物的運動,也就是研究物體被某種推進力拋擲到空中,接著自行運動的過程。」
「啊!彈道學!彈道學!」馬斯通用激動的聲音叫喊。
「假如我們第一次的會議就討論發射器,」巴比卡納接著說,「或許看起來較合乎邏輯……」
「的確如此。」摩爾岡將軍回答。
「然而,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巴比卡納接著又說,「我覺得炮彈的問題應該優先於大炮的問題,而且後者的體積應該依據前者的體積來決定。」
「我要求發言。」馬斯通大聲說。
他的要求馬上獲得批准,他輝煌的過去值得別人這樣殷勤對待。
「正直的朋友們,」他以充滿靈感的語調說,「我們的主席把炮彈的問題擺在第一位是對的!這顆將要發射到月球上的炮彈,是我們的使者,我們的外交大使,請你們允許我從純粹精神上的角度來看待它。」
這種思考炮彈的新穎方式引起委員們強烈的好奇心,因此他們都極其專注地聆聽馬斯通的發言。
「親愛的同事們,」他說,「我將儘量簡單扼要。我要把物理學上,能殺人的炮彈暫且擺在一旁,只從數學和精神層面來考慮炮彈。對我而言,炮彈是人類力量最光輝燦爛的表現。整個人類的能力都可以集中在它身上並展現出來。人類創造了炮彈,這正顯示人的地位與造物者相去不遠!」
「好極了!」參謀艾爾費斯頓說。
「事實上,」這位演說者高聲說,「如果上帝創造了恆星和行星,人類則創造了炮彈。它是地球上最高速度的標準,是遊蕩在空中的星體的縮小版,說實在,這些微小的星體也不過就是遊走天空的炮彈!電的速度、光的速度、恆星的速度、彗星的速度、行星的速度、衛星的速度、聲音的速度、風的速度,這些都歸上帝所有!可是,炮彈的速度卻是屬於我們的,它比起火車和跑最快的馬還要快上一百倍!」
馬斯通顯得心蕩神馳。他吟詠著炮彈的神聖頌歌,語調裡充滿了熱情。
「你們想要一些數字嗎?」他又接著說,「這兒就是幾個深具說服力的數字!就單單拿樸實的炮彈二十四來說,儘管它飛行起來比電還慢八十萬倍,比光速慢一百四十倍,也比繞著太陽移動的地球還慢上七十六倍,然而,它從大炮裡發射出來時,速度卻超過了音速,達到每秒兩百托瓦茲,十秒鐘可走兩千托瓦茲,每分鐘十四哩,每小時八百四十哩,每天兩萬零一百哩,也就是等於在赤道地帶測出的地球自轉速度,每年七百三十三萬六千五百哩。所以,它只要十一天就能去到月球,十二年到達太陽,三百六十年可以抵達太陽系邊緣的海王星。這就是這顆樸實的炮彈所能辦到的事,而它可是我們雙手製造出來的作品呀!所以,當我們把它的速度提高二十倍,以每秒七哩的速度發射出去,它會達到什麼樣的一番景象呀!啊!絕妙的炮彈!光彩奪目的炮彈!我多麼喜歡想像你將在那上面受到地球大使身分的何款招待呀!」
迎接這響亮結語的是一片烏拉聲,馬斯通激動萬分,在同事們的祝賀聲中坐下。
「已經花了一大半時間作詩了,」巴比卡納說,「現在就讓我們直接來討論問題。」
「我們都準備好了,」委員會的成員們回答,在這之前,他們各自都吃掉了半打左右的三明治。
「你們知道等著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了,」主席接著說;「這個問題在於使炮彈具有每秒一萬兩千碼的速度。我有理由相信我們會成功。不過,現在先來檢視一下截至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獲得的速度。摩爾岡將軍能夠在這方面給我們一些指點。」
「這是再容易不過的了,」將軍回答,「因為戰爭期間,我是實驗委員會的成員。因此我可以告訴你們,道葛林一百磅大炮的射程是兩千五百托瓦茲,能使炮彈的初速達到每秒五百碼。」
「很好。那麼羅德曼的哥倫比亞呢?」主席問道。
「羅德曼的哥倫比亞大炮曾在紐約附近的漢米爾頓堡試射,它發射了一枚半噸重的炮彈,射程達六哩,速度為每秒八百碼,英國的安姆史卓和巴里傑爾從來不曾獲得這樣的結果。」
「哼!英國人!」馬斯通把他那可怕的鐵鈎轉向東方的地平線,叫了一聲。
「所以說,」巴比卡納接著發言,「八百碼是直到目前為止所達到的最大速度?」
「是的。」摩爾岡回答。
「然而,要是我的迫擊炮沒有爆炸的話,」馬斯通回嘴道,「我會說……」
「沒錯,可是它爆炸了,」巴比卡納回答,一面做了個善意的手勢。「那麼,讓我們拿這八百碼的速度做為出發點,必須把它增大二十倍。因此,有關產生這個速度的方法,我保留到下一次會議來討論,親愛的同事們,我要請你們將注意力放在炮彈應有的體積上。你們當然能料到,這裡所討論的可不再是頂多半噸重的炮彈了!」
「為什麼不是?」參謀問。
「因為,」馬斯通迅速回答道,「這枚炮彈必須足夠大,才能引起月球上居民的注意,假如真有月球人存在的話。」
「是的,」巴比卡納回答,「而且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理由。」
「巴比卡納,您這話的意思是什麼呢?」參謀問。
「我的意思是發射出炮彈,然後就不再管它,這樣做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在過程中一直留意它,直到它抵達目的地為止。」
「啊!」將軍和參謀一起回應,他們對於這個提議有些訝異。
「毫無疑問,」巴比卡納相當有把握的繼續說,「毫無疑問,否則我們的實驗就什麼結果也沒有了。」
「可是,」參謀問道,「這麼說來,您是要製造一枚體積龐大的炮彈嘍?」
「不,請聽我說。你們知道光學儀器的精密程度已經大大提升了,藉由某些望遠鏡,我們已經可以把物體放大六千倍,把月球拉近到四十哩左右。在這個距離,邊寬六十呎的物體是可以看得相當清楚的。我們沒有把望遠鏡的觀測能力推得更遠,是因為觀測的倍數越是增進,就越會損害到物體的明亮度。而月球不過是一面會反射的鏡子,不可能放射出足夠強烈的光線,讓我們將物體放大到超出這個限度。
「好吧!那您打算怎麼做呢?」將軍問。「您要讓您的炮彈有六十碼的直徑嗎?」
「不!」
「所以,您要使月球更明亮嗎?」
「正是如此。」
「這太誇張了!」馬斯通大聲喊道。
「是的,非常簡單,」巴比卡納回答。「實際上,假如我能減少月光所穿透的大氣層厚度,不就可以讓光線更明亮了嗎?
「顯然是這樣。」
「很好!我只需要在一座高山上架設望遠鏡,就能獲得這個結果了。我們將會這麼做。」
「我認輸,我認輸,」參謀回答,「您在簡化複雜的事情上很有一套!……您希望用這個方法把月球放大多少倍呢?」
「放大四萬八千倍,這樣就能將月球拉近到只有五哩的距離,而物體只要有九呎的直徑便能夠看清楚。」
「太好了!」馬斯通大聲說,「所以我們的炮彈直徑會是九呎嗎?」
「完全正確。」
「可是,請容許我對您說,」參謀艾爾費斯頓說,「這樣的重量仍舊是……」
「喔!參謀,」巴比卡納回答,「在討論炮彈的重量之前,請讓我先告訴你,我們的祖先在這方面的神奇成就。我絕不是說彈道學沒有任何進步,不過,如果先知道中世紀就已有令人稱奇的成果,是有益的,而且我敢說,這些成果比我們的作品還要驚人。」
「哪有這回事!」摩爾岡反駁道。
「請證實您說的話。」馬斯通緊接著說。
「這是再容易不過的了,」巴比卡納回答,「我有不少支持我的提議的例子。譬如,在一四五三年,穆罕默德二世圍攻君士坦丁堡時,曾經發射了一枚一千九百磅重的石頭炮彈,它的體積鐵定相當大。」
「啊!啊!」參謀連叫了兩聲,「一千九百磅,這可是個龐大的數字!」
「在中古騎士時代,馬爾他島的聖艾爾摩堡的某座大炮,發射過數枚重達兩千五百磅的炮彈。」
「不可能!」
「最後,根據一位法國歷史學家的說法,在法王路易十一當政的時代,有一座迫擊炮發射了一枚重量只有五百磅的炸彈,不過,這顆炸彈從那個瘋子關智者的巴士底射出,掉落在智者關瘋子的地方——夏朗通。」
「好極了!」馬斯通說。
「之後,總的來說,我們還看見什麼呢?安姆史卓大炮發射的是五百磅的炮彈,羅德曼的哥倫比亞發射的炮彈有半公噸重!所以看起來,炮彈的射程增加,重量卻減輕了。不過,如果我們把精力全轉到重量這方面,結合科學的進步,我們一定可以將穆罕默德二世和馬爾他島騎士們的炮彈重量增加十倍。」
「這是顯然的,」參謀回答,「不過,您打算用那種金屬來製造炮彈呢?」
「很簡單,用鑄鐵。」摩爾岡將軍說。
「啐!鑄鐵!」馬斯通帶著極輕蔑的神情喊道,「這對一顆要送到月球上的炮彈來說,未免太庸俗了。」
「別誇大其辭,可敬的朋友,」摩爾岡回答;「鑄鐵就足夠了。」
「好吧!」參謀艾爾費斯頓接著說,「既然重量和體積成正比,一顆直徑九呎的鑄鐵炮彈,重量仍舊相當可怕!」
「如果是實心的,當然很重;空心的就不同了。」巴比卡納說。
「空心的!這還算是炮彈嗎?」
「我們可以在裡面放幾封信和一些地球產物的樣品!」馬斯通立即回嘴。
「是的,正是這樣一顆炮彈,」巴比卡納回答,「而且空心是絕對必要的;一顆一百零八吋的實心炮彈,它的重量會大於二十萬磅,這顯然太重了;可是,為了保持炮彈一定的穩定度,我建議把它的重量定為五千磅。」
「所以,炮彈內壁的厚度要多少呢?」參謀問。
「假如我們遵守規定的比例原則,」摩爾岡接著說,「直徑八百吋的炮彈,內壁厚度至少需要兩呎。」
「這太多了,」巴比卡納回答;「請留意,我們這兒討論的不是用來打穿鋼板的炮彈;所以,只要它的內壁堅固,足以抵抗火藥燃燒時的氣體壓力就夠了,在此出現一個問題:一顆重量只有兩萬磅的鑄鐵炮彈,它的內壁應該多厚呢?我們能幹的計算師,正直的馬斯通,將在會議結束前把答案告訴我們。」
「有什麼比這更容易的。」可敬的委員會祕書回答。
話說完,他在紙上寫了幾個代數公式;大家看見他的筆下出現幾個π和x的乘方。他若無其事地,甚至像是在開一個立方根的樣子,然後便說:
「炮彈內壁幾乎不到兩吋厚。」
「這樣的厚度足夠嗎?」參謀一臉懷疑的表情詢問。
「不夠,」巴比卡納主席回答,「顯然不夠。」
「好!那麼該怎麼辦!艾爾費斯頓面露難色,接著說。
「不用鑄鐵,改用另一種金屬。」
「用銅如何?」摩爾岡說。
「不,這還是太重了;我要向你們建議一種更好的金屬。」
「是什麼?」參謀說。
「鋁。」巴比卡納回答。
「鋁!」主席的三位同事齊聲喊道。
「我的朋友們,這實在無庸置疑。你們都知道法國一位著名的化學家亨利.聖克萊爾.德維爾在一八五四年已經成功製得質地密實的鋁塊。這種貴重的金屬有著白銀一樣的顏色,像黃金一樣不會變質,像鐵一樣韌性強,具有和銅一樣的可熔度,而且像玻璃一樣輕。它容易加工,在大自然裡分布很廣,因為氧化鋁是大部分岩石的基本成分,它的重量比鐵輕三倍。它就好像是為了提供我們製炮彈的材料而被刻意創造出來似的!」
「烏拉,鋁!」委員會祕書高聲喊著,他在熱情興奮的時候,總是喧喧嚷讓的。
「可是,親愛的主席,」參謀說,「用鋁來製造炮彈,成本不是很高嗎?」
「他的價格曾經很高,」巴比卡納回答,「在剛發現的初期,一磅鋁的價值是兩百六十到兩百八十美元;接著,價格跌到二十七美元,今日,它只值九美元。」
「可是,每磅九美元,」不輕易讓步的參謀反駁道,「這個價格仍舊是一筆巨額啊!」
「一點也沒錯,我親愛的參謀,可是並非昂貴到買不起。」
「炮彈的重量會是多少?」摩爾岡問。
「我計算出來的結果是這樣的,」巴比卡納回答,「一顆直徑一百零八吋,厚度十二吋的炮彈,假如是用鑄鐵製成的,重量是六萬七千四百四十磅;若是鋁製的,那麼重量會減少成一萬九千兩百五十磅。」
「好極了!」馬斯通大聲說,「這恰恰符合我們計畫的要求。」
「好極了!好極了!」參謀反嗆,「可是,你們難道不知道一磅九美元,這顆炮彈將會要價……」
「十七萬三千二百五十美元,我很清楚;不過,朋友們,別擔心,我向你們保證,我們的事業不會缺錢的。」
「錢會像下雨一樣,落到我們的收銀箱裡。」馬斯通回答。
「那麼,你們對鋁製炮彈的看法如何?」主席詢問。
「決定採用。」委員會的三位成員一致回答。
「至於炮彈的形狀,」巴比卡納接著說,「這並不重要,因為炮彈一穿過大氣層,就處於真空中,所以,我建議做一顆圓形炮彈,它將可以自轉,假如它高興的話,也可以隨心所欲地旋轉。」
執行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就這樣結束了。炮彈的問題已經明確解決了。馬斯通想到要送一顆鋁製炮彈給月球人,就顯得欣喜萬分,「這會讓他們知道地球上的居民多麼有膽識!」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178439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1/14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