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的祕密會議(揭穿納粹神話的龔固爾怪物作家小說)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歷史學家的目光╳小說家的筆調
當假新聞與真威脅如今依然橫世
揭穿近百年來納粹黨背後始終未受制裁的惡魔群像
歷史最大規模幻影從一場看似日常的小小會議開始……
桌邊24位西裝畢挺的紳士,也是24位始終未被定罪的惡魔。
龔固爾獎怪物作家來襲!
龔固爾文學獎打破百年傳統,頒獎給一部文體無法歸類的作品。
災難不是突然降臨,而是一種不斷持續的狀態。
只是一連串政界日常,懦弱、疏忽之下無意累積而成的結果。
「惡魔」的崛起不是一蹴可幾、不是偶然、不是英雄神話
是許多人的貪婪和利益逐步擁戴而成……
如今,此時、此地,
我們是否仍任政界予取予求、任企業家隨意擺布,
默默拱手促成下一次災難的發生?
▍litterateur書系 樹立歐美文學地標 學界文壇一致推崇
(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房慧真(作家‧記者)、陳栢青(作家)、陳雪(作家)、陳榮彬(譯者‧作家)、童偉格(作家)、馮品佳(交通大學外文系講座教授)、黃崇凱(作家)、楊佳嫻(作家)、楊凱麟(作家‧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廖梅璇(作家)、蔡秀枝(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鄧宜菁(清華大學英語教學系副教授)、鄧鴻樹(台東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席捲歐美媒體
◎打破百年傳統首度頒獎給非小說!龔固爾文學獎爭議得獎作品
◎各大媒體年度好書──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文學網站Literary Hub、波士頓全球報
◎國際媒體讚譽──BBC、《世界報》、《新聞報》、《文學雙週刊》、《華爾街日報》、《紐約客》
◎黃哲翰(udn轉角國際特約作者)專文導讀
◎陳芳惠(本書譯者)譯序
▍內容簡介
希特勒只有一位,背後的惡魔卻有許多個。
他們至今都不曾受制裁,納粹的歷史也不曾真正結束……
今天,我們是否仍任政客與企業家擺布,
默默促成下一次災難的誕生?
一九三八年,維也納人滿心歡喜地迎接納粹士兵到來,那是史上知名的「德奧合併」,也是希特勒拓展德意志帝國的第一步。縱使直到十七年後,奧地利才艱困地重獲主權,那一夜,維也納人卻是全心相信藉由各種協議和協商,他們將親手迎來富庶安定的明日。縱使政治強人如希特勒只有寥寥數位,然而在維雅的筆下,史書有名的政治家、企業鉅子,才是自願閉上雙眼、掩蓋良心,逐步對強人退讓並主導了歷史走向的罪魁禍首。
故事從柏林一場祕密會議開始,國會選舉前夕,二十四位大企業家的金援促使納粹崛起,也早在這場會議談定了如何瓜分國家資源。一場小小的會議,即便在近百年後,都準確指涉了我們當下正在面對的難題。當假新聞與真威脅依然橫世,在歐洲新自由主義當道,極右排外情緒高漲之氛圍底下,本書如同警鐘,提示今人切莫重蹈歷史覆轍。
如今,我們是否也活在幻象中?我們是否也允諾了未來的自我毀滅?在歐洲新自由主義當道、極右排外情緒高漲之氛圍底下,本書如同警鐘,提示今人切莫受激情牽引,重蹈歷史覆轍。作者在小說中自道:「我們絕不可能兩次都掉進同一個深坑,不過可能經常以混合可笑與驚悚的同樣一種姿態掉進深坑。而且不想再掉進坑裡的意念讓我們使勁全力保持平衡,甚至大叫大喊。脚後跟一踹,我們的脚趾會受傷,一個巴掌過來,我們的牙齒會被打落,眼睛也會淤青腫脹。」歷史的回音振聾發聵,一場扭轉歐洲命運的祕密會議促使讀者直面不忍卒睹的真相。
▍延伸閱讀:麥田書系litterateur
▶為什麼我們讀litterateur?
二十一世紀已是一切都有答案的時代,
我們卻不是真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生活總困在日復一日的變形記裡,
我們也還是那個無處可去的異鄉人。
和我們一起在歐美重量名家的千言萬語裡跋山涉水,
上個世紀懸而未決的課題,
用一份新時代的閱讀清單面對。
在政治、宗教、性別、文化的精神迷霧裡,
堅持仍以文學為尺標,
全面掃視二十一世紀人類最神祕的心靈風景。
▶litterateur書系書單
米榭‧韋勒貝克《屈服》
薩爾曼‧魯西迪《兩年八個月又二十八夜》
朱利安‧拔恩斯《生命的測量》
多麗絲‧萊辛《祖母,親愛的》
多麗絲‧萊辛《金色筆記》
艾希克.維雅《2月20日的祕密會議》
2020年預定出版──
約翰‧伯格《婚禮》
米榭‧韋勒貝克《血清素》
霍華‧傑可布森《J的缺席》
薩爾曼‧魯西迪《黃金之家》
名人推薦
▍媒體讚譽
艾希克•維雅不僅是歷史學家,而是位文學家。本書的每一頁在在流露他對文字的焦灼與敏感,對文本語調與敘述角度所展現的自由高度。──《文學雙週刊》
撼動既定形象與神話的記敘,對抗所有時代的懦弱與屈從。本書是一部光芒閃爍的小書。儘管輕薄短小,視野卻寬廣久遠,這是龔固爾文學獎頒與桂冠的理由。──《世界報》
形同一篇論戰文章,揭發促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幾個細節事件,可恥荒誕,這些事件卻在文學與電影裡常常以史詩般的角度被稱頌。──《新聞報》
用一連串令人眼花撩亂的事件,描繪了納粹德國崛起的過程。──龔固爾獎評審評語
作者以一系列短文,檢視希特勒如何利用人民貪婪、漠然或怯懦的心態,在德國得勢掌權。維雅的筆觸質樸、憤怒又有力……寫出一種渲染力強烈的末世來臨之感。作者以冷靜又睿智的角度看待三○年代興起的法西斯主義,在當代依然能作為一種警訊。──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年度好書評語
以電影人的眼光、歷史學家的審視及小說家的基調來看,這不光是一部希勒特併吞奧地利及歐洲抗戰的編年史而已。維雅以無比荒謬的筆調寫下一種魔咒,近距離檢視荒誕的細節及財經與政治世界的決策;這些決定影響我們每一個人,即便我們無從得知他們的權力與日後的決策。本書也要求我們將過去與現在做出連結:政治宣傳、權力濫用、種族歧視、權力及財富集中、謊言、更多的謊言,還有自戀,這一切全都緩慢累進、幾乎無法解釋卻也不可阻擋地帶我們走向災難。──文學網站Literary Hub
揭開歷史最大災難的所有偽裝,讓我們清楚看見事情是如此發生的。──《華爾街日報》
一部偉大著作……書中荒謬地揉合了懷抱希望的想法、荒誕可笑的自負,以及許多有權勢的納粹者特有的冷酷算計。──《紐約客》
傑出非凡,引發不安的共鳴。──BBC
撼動人心……敘事及重新評價歷史的穩健組合……書中短文都能獨立成篇,結合起來則描繪出令人信服的全貌。自德奧合併之後八十年,在一個充斥假新聞及真威脅、國家主義日增及自由逐漸消退的年代,它們依然組成一個適合這個時代的警世故事。──《明星論壇報》
目錄
▍導讀 回顧德奧合併的前後:從「納粹狂潮發源地」奧地利反視當下 文◎黃哲翰
▍譯序 以文學反文學:艾希克.維雅,龔固爾文學獎的不明飛行體 文◎陳芳惠
▍2月20日的祕密會議
1‧祕密會議
2‧面具
3‧禮貌性拜訪
4‧恫嚇
5‧貝格霍夫一晤
6‧ 不要決定的方法
7‧絕望的嘗試
8‧電話線上的一天
9‧唐寧街的告別午餐
10‧閃電戰
11‧坦克塞車
12‧電話監聽
13‧道具商店
14‧仙樂飄飄處處聞
15‧死亡
16‧那些人究竟是誰?
▍作家年表
▍「德奧合併」大事年表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