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經典套書(二冊):《伊凡.伊里奇之死》、《傻子伊凡》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套書組合:《伊凡・伊里奇之死》、《傻子伊凡》
------------------------------------------------------------------------------
《伊凡・伊里奇之死》
✧✧死亡文學巔峰神作,寫給每一個人的生命之書✧✧
《戰爭與和平》用了 124 萬字來回答生命的意義
《伊凡.伊里奇之死》只用不到 4 萬字就道盡
✦諾貝爾學院票選「史上最佳百部文學經典」(top 100 books of all time)之一
✦海明威、海德格、莫泊桑、納博科夫、羅曼・羅蘭、托瑪斯・曼、柴可夫斯基、魯西迪、米蘭・昆德拉、楊・馬泰爾、奈波爾……極度讚歎
✦托爾斯泰晚年名作
✦談論死亡的巔峰之作,涵蓋了死亡的所有議題
✦以中篇小說的短小精悍,論述原本需要幾大冊篇幅才能說得好的主題
✦生命教育必讀經典,大學指定閱讀教材
✦【特別收錄】鐘穎(愛智者)深讀推薦專文
【這是一個好人的故事,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故事】
法官伊凡.伊里奇這一輩子,都在拚命往上爬。
他從小就嚮往人生勝利組的生活,長大後順利當上公務員,
過著體面的生活,一切都是那麼得體而應該。
在工作上,他學會推卸責任、符合公文格式的一切要求;
在社交上,他總是彬彬有禮,就連巴結上司,也是名正言順。
直到有一天,癌症降臨在他身上,
原本體面的生活也從此天翻地覆。
在不得不面對死亡的歷程中,
伊凡.伊里奇才得以揭開生命最大的奧祕。
他痛苦地發現,他的一生不過是一場自導自演的謊言,
卻也因為死亡的到臨,得以窺見生命這道謎題的答案……
【「死亡」是作家擊發出神作的扳機,只有像托爾斯泰這種神射手才能夠駕馭】
在這部篇幅不到四萬字的小說中,托爾斯泰探討了「生命有意義嗎」、「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死亡的必然」、「死,是一個人的事」、「死亡之後,再無死亡」⋯⋯等諸多複雜議題,其範疇之遼闊、寓意之深遠、意象之豐富,在描寫死亡的作品中,再難有人能以這般奇短篇幅,寫透如此深邃而永恆的母題。
托爾斯泰將人患病時的種種心理描繪得淋漓盡致,像是「親情的淡漠」、「醫病關係的冰冷」、「將死之人對健康肉體的嫉羨」、「從希望到絕望的拉鋸」,都精準得令人害怕,就像被迫目睹真實人生的每一個時時刻刻,將生活中難言的異化與疏離,分毫不差地再現於紙上。
【托爾斯泰寫給每一個人的死亡預習課】
托爾斯泰以巧妙的倒敘、冷酷而貼近現實的寫實手法,刻畫死亡猙獰、冷酷的陰影,其逼真、細膩,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本書因而被奉為世界文學史上描寫死亡的顛峰之作。
他的筆有如手術刀,在平淡的敘事之中,一刀刺進人性的核心,帶領讀者攀越生命的形上層次,探索自己與死亡的種種關係與處境,為世世代代的讀者帶來莫大的生命啟發:
這是一場未曾好好去活的人生,平凡甚至無聊的伊凡・伊里奇,其實就是我們。
【國際好評】
✦鐘穎(愛智者/諮商心理師):
「我們找不到第二本結合了生命意義、臨終過程、中年議題、面具與陰影,以及人情冷暖這麼多議題的小說,而且是用這麼短的篇幅,以及這麼簡單直白的語言。」
✦柴可夫斯基:
「我剛讀完《伊凡・伊里奇之死》,更加確信托爾斯泰是地球上最偉大的作家。」
✦納博科夫:
「這篇小說是托爾斯泰最傑出、最完美且最複雜的作品。」
✦楊・馬泰爾(《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
「這是一部不可思議的傑作。……讀過此書的人,無一不成為更好的自己。」
✦莫泊桑:
「我意識到,我所有的創作都毫無用處,我整整十卷作品均分文不值。」
✦羅曼・羅蘭:
「俄國文學作品中,最能感動法國讀者的小說之一。」
✦托瑪斯・曼:
「最令托爾斯泰痛苦、他最強大、最深刻而多產的關注,全都跟死亡有關。」
✦威廉・巴雷特(William Barrett,美國哲學家):
「托爾斯泰的不朽之作《伊凡・伊里奇之死》已成為現今存在主義思想的重要基礎經典。」
✦利德斯基(А. Т. Лидский,蘇聯外科醫生):
「每位醫生都應細細閱讀《伊凡・伊里奇之死》,世界文學中沒有第二本作品能對此課題有如此深刻的描寫,它揭開癌症病人所經歷的恐懼與疑惑。」
✦納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南非作家、一九九一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讓伊凡・伊里奇病死的,是他所處的時代。」
✦吳庶深(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副教授):
「在過去,死亡是社會禁忌的議題,在現在,我們會採用不同的方式探討生死的議題。《伊凡・伊里奇之死》的內容如同我很喜歡的電影《與神同行》及《可可夜總會》一樣,引發你/妳對死亡議題的興趣,並激發你思考如何在有限的人生當中活出生命的美好,特別適合助人工作者及醫療服務人員閱讀。」
✦曾煥棠(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退休教授):
「托爾斯泰小說《伊凡・伊里奇之死》是十九世紀最偉大的死亡文學名著,說明當時臨終者內心的掙扎、心理的各種反應。伊凡・伊里奇的故事提醒人們為何不在『最單純平凡』的時刻就去探索『死亡的意義』,總是等到最後關頭才去探索?」
【深讀專文推薦】
鐘穎(愛智者)
【共感推薦】
蔡康永(作家)
王浩威(作家)
陳 雪(作家)
趙可式(臺灣安寧療護推手)
方俊凱(馬偕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
吳庶深(臺北護大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副教授)
林綺雲(臺北護大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退休教授)
曾煥棠(臺北護大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退休教授)
張淑美(生死學與生命教育專家、高師大教育學系教授)
紀潔芳(生命教育專家、彰師大退休教授)
------------------------------------------------------------------------------
《傻子伊凡》
===宮崎駿推薦===
此生必讀
一出版就被查禁的童話
一翻開就顛覆世俗的價值觀
✦✦✦「智者有腦,傻瓜有種」✦✦✦
史上最著名的傻瓜宣言
短短1.6萬字
潛藏著認識自我、改變世界的力量
讓每個世代的讀者一讀再讀
一再汲取其中的人生智慧
你要當呆傻的伊凡,還是聰明的魔鬼?
該聽從你的心,還是你的腦?
托爾斯泰透過俄國民間故事的智慧,
帶你探詢人生最終極的幸福。
▌傻,是一種天分,更是一種智慧
只有真正的傻子,
才能通過人生的試鍊,
辨認出真正的幸福。
▌大智若愚,天生天養
正是無數的傻瓜,成就了歷史和世界。
原來,智者,把腦子用在了其他地方,
原來,傻瓜,才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傻瓜哲學,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大智慧!
▌比所有精靈都精,能戰勝一切邪惡
表面上傻乎乎的,什麼也不幹,
實際上做的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別人得不到的幸福,他能得到,
別人得不到的財富,他也能得到。
──俄國民間故事《傻子伊凡》
◆◆◆
在托爾斯泰筆下,脫胎自俄國民間故事的傻子英雄,變幻為依靠自己雙手、認真過活的平凡人。他雖然沒有聰明的機心與權謀,卻用一股單純的執拗與善良,打敗了老魔鬼,通過了命運的考驗。
傻子伊凡象徵我們心中最接近真我的狀態。他是每個人心中的無名英雄、超級隊友,完全肯定自我的價值,因此能夠不畏艱難險阻,追隨心的直覺,面對人生的挑戰。
這段「堅持美好價值終能戰勝歪斜」的故事歷程,也是每一個人成為「自己」的英雄旅程,擊打著那些探詢自我的惶惑心靈、扣問著世世代代讀者的心。
《傻子伊凡》的故事,成為「傻瓜精神」的代表,影響後世無數「傻瓜文學」,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撒辛格知名的短篇故事《有錢人不死的地方》,即是一例。
《傻子伊凡》中所隱含的「傻瓜哲學」跨越時空,揭示了關於勇氣、堅毅、力量、金錢、幸福等永恆的人生命題,更隱隱與東方道家思想相呼應;它精悍短小的形式、淡淡勾勒卻深入人生底蘊的筆法,更將傻瓜文學傳統帶上了顛峰,令大小讀者讀來雋永莞爾、歷久彌新。
✦✦✦ 能帶來歡欣的力量,才真正強大 ✦✦✦
✦✦✦ 能帶來友誼的金錢,才真正萬能 ✦✦✦
【專文導讀】
◎《傻子伊凡》⋯⋯以最簡單的語言、最素樸的筆觸,寫出最深刻反叛的故事。愚人的行動雖然看似無知,但那是一種來自內心深處的真誠與堅定,是拒絕被社會機制馴化的一種勇敢。這不是激進的革命,而是一種從內在出發的道德起義。
托爾斯泰用這個故事給後人留下了一面鏡子:讓我們不只看到社會的樣貌,也看見自己心中的陰影與渴望。而那個傻子,或許就是我們在浮世中不斷壓抑、卻又始終渴望召喚出來的那個自己。
——鐘穎(愛智者)|作家、諮商心理師
◎主角傻子伊凡,並非心智有何欠缺,只是和心思複雜、更世俗化的兩個哥哥比起來,他的無欲無求確實「傻」。⋯⋯即使他娶沙皇的女兒為妻、繼位成為沙皇,能過上有軍隊、金錢的富裕生活,他內心仍不為所動,脫下豪服換上農民裝,自己下田生產自己的吃食。
——安石榴|童話作家
【專文推薦】
◎《傻子伊凡》以「傻」作為切入點,反襯出追求更好生活的聰明人們,卻離真正的生活越來越遠。這是諷刺而荒謬的,加上帶點童話色彩的劇情,總讓人有些想笑。但仔細想去,這些誇張的情節,正暴露了血淋淋的人性。
——陳茻|《地表最強國文課本》作者
◎《傻子伊凡》裡的主角伊凡並不是真的很笨很蠢,他只是堅信那些基本價值。托爾斯泰說的,並不完全是個「傻人有傻福」的寓言,而是一個「堅持美好價值終能戰勝歪斜」的故事。
——臥斧|作家
【經典推薦】
◎蔡璧名|《正是時候讀莊子》作者
◎謝金魚|《崩壞國文》作者
◎宋怡慧|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趙千雅|閱讀治療師
------------------------------------------------------------------------------
《伊凡・伊里奇之死》
✧✧死亡文學巔峰神作,寫給每一個人的生命之書✧✧
《戰爭與和平》用了 124 萬字來回答生命的意義
《伊凡.伊里奇之死》只用不到 4 萬字就道盡
✦諾貝爾學院票選「史上最佳百部文學經典」(top 100 books of all time)之一
✦海明威、海德格、莫泊桑、納博科夫、羅曼・羅蘭、托瑪斯・曼、柴可夫斯基、魯西迪、米蘭・昆德拉、楊・馬泰爾、奈波爾……極度讚歎
✦托爾斯泰晚年名作
✦談論死亡的巔峰之作,涵蓋了死亡的所有議題
✦以中篇小說的短小精悍,論述原本需要幾大冊篇幅才能說得好的主題
✦生命教育必讀經典,大學指定閱讀教材
✦【特別收錄】鐘穎(愛智者)深讀推薦專文
【這是一個好人的故事,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故事】
法官伊凡.伊里奇這一輩子,都在拚命往上爬。
他從小就嚮往人生勝利組的生活,長大後順利當上公務員,
過著體面的生活,一切都是那麼得體而應該。
在工作上,他學會推卸責任、符合公文格式的一切要求;
在社交上,他總是彬彬有禮,就連巴結上司,也是名正言順。
直到有一天,癌症降臨在他身上,
原本體面的生活也從此天翻地覆。
在不得不面對死亡的歷程中,
伊凡.伊里奇才得以揭開生命最大的奧祕。
他痛苦地發現,他的一生不過是一場自導自演的謊言,
卻也因為死亡的到臨,得以窺見生命這道謎題的答案……
【「死亡」是作家擊發出神作的扳機,只有像托爾斯泰這種神射手才能夠駕馭】
在這部篇幅不到四萬字的小說中,托爾斯泰探討了「生命有意義嗎」、「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死亡的必然」、「死,是一個人的事」、「死亡之後,再無死亡」⋯⋯等諸多複雜議題,其範疇之遼闊、寓意之深遠、意象之豐富,在描寫死亡的作品中,再難有人能以這般奇短篇幅,寫透如此深邃而永恆的母題。
托爾斯泰將人患病時的種種心理描繪得淋漓盡致,像是「親情的淡漠」、「醫病關係的冰冷」、「將死之人對健康肉體的嫉羨」、「從希望到絕望的拉鋸」,都精準得令人害怕,就像被迫目睹真實人生的每一個時時刻刻,將生活中難言的異化與疏離,分毫不差地再現於紙上。
【托爾斯泰寫給每一個人的死亡預習課】
托爾斯泰以巧妙的倒敘、冷酷而貼近現實的寫實手法,刻畫死亡猙獰、冷酷的陰影,其逼真、細膩,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本書因而被奉為世界文學史上描寫死亡的顛峰之作。
他的筆有如手術刀,在平淡的敘事之中,一刀刺進人性的核心,帶領讀者攀越生命的形上層次,探索自己與死亡的種種關係與處境,為世世代代的讀者帶來莫大的生命啟發:
這是一場未曾好好去活的人生,平凡甚至無聊的伊凡・伊里奇,其實就是我們。
【國際好評】
✦鐘穎(愛智者/諮商心理師):
「我們找不到第二本結合了生命意義、臨終過程、中年議題、面具與陰影,以及人情冷暖這麼多議題的小說,而且是用這麼短的篇幅,以及這麼簡單直白的語言。」
✦柴可夫斯基:
「我剛讀完《伊凡・伊里奇之死》,更加確信托爾斯泰是地球上最偉大的作家。」
✦納博科夫:
「這篇小說是托爾斯泰最傑出、最完美且最複雜的作品。」
✦楊・馬泰爾(《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
「這是一部不可思議的傑作。……讀過此書的人,無一不成為更好的自己。」
✦莫泊桑:
「我意識到,我所有的創作都毫無用處,我整整十卷作品均分文不值。」
✦羅曼・羅蘭:
「俄國文學作品中,最能感動法國讀者的小說之一。」
✦托瑪斯・曼:
「最令托爾斯泰痛苦、他最強大、最深刻而多產的關注,全都跟死亡有關。」
✦威廉・巴雷特(William Barrett,美國哲學家):
「托爾斯泰的不朽之作《伊凡・伊里奇之死》已成為現今存在主義思想的重要基礎經典。」
✦利德斯基(А. Т. Лидский,蘇聯外科醫生):
「每位醫生都應細細閱讀《伊凡・伊里奇之死》,世界文學中沒有第二本作品能對此課題有如此深刻的描寫,它揭開癌症病人所經歷的恐懼與疑惑。」
✦納丁・戈迪默(Nadine Gordimer,南非作家、一九九一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讓伊凡・伊里奇病死的,是他所處的時代。」
✦吳庶深(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副教授):
「在過去,死亡是社會禁忌的議題,在現在,我們會採用不同的方式探討生死的議題。《伊凡・伊里奇之死》的內容如同我很喜歡的電影《與神同行》及《可可夜總會》一樣,引發你/妳對死亡議題的興趣,並激發你思考如何在有限的人生當中活出生命的美好,特別適合助人工作者及醫療服務人員閱讀。」
✦曾煥棠(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退休教授):
「托爾斯泰小說《伊凡・伊里奇之死》是十九世紀最偉大的死亡文學名著,說明當時臨終者內心的掙扎、心理的各種反應。伊凡・伊里奇的故事提醒人們為何不在『最單純平凡』的時刻就去探索『死亡的意義』,總是等到最後關頭才去探索?」
【深讀專文推薦】
鐘穎(愛智者)
【共感推薦】
蔡康永(作家)
王浩威(作家)
陳 雪(作家)
趙可式(臺灣安寧療護推手)
方俊凱(馬偕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
吳庶深(臺北護大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副教授)
林綺雲(臺北護大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退休教授)
曾煥棠(臺北護大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退休教授)
張淑美(生死學與生命教育專家、高師大教育學系教授)
紀潔芳(生命教育專家、彰師大退休教授)
------------------------------------------------------------------------------
《傻子伊凡》
===宮崎駿推薦===
此生必讀
一出版就被查禁的童話
一翻開就顛覆世俗的價值觀
✦✦✦「智者有腦,傻瓜有種」✦✦✦
史上最著名的傻瓜宣言
短短1.6萬字
潛藏著認識自我、改變世界的力量
讓每個世代的讀者一讀再讀
一再汲取其中的人生智慧
你要當呆傻的伊凡,還是聰明的魔鬼?
該聽從你的心,還是你的腦?
托爾斯泰透過俄國民間故事的智慧,
帶你探詢人生最終極的幸福。
▌傻,是一種天分,更是一種智慧
只有真正的傻子,
才能通過人生的試鍊,
辨認出真正的幸福。
▌大智若愚,天生天養
正是無數的傻瓜,成就了歷史和世界。
原來,智者,把腦子用在了其他地方,
原來,傻瓜,才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傻瓜哲學,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大智慧!
▌比所有精靈都精,能戰勝一切邪惡
表面上傻乎乎的,什麼也不幹,
實際上做的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
別人得不到的幸福,他能得到,
別人得不到的財富,他也能得到。
──俄國民間故事《傻子伊凡》
◆◆◆
在托爾斯泰筆下,脫胎自俄國民間故事的傻子英雄,變幻為依靠自己雙手、認真過活的平凡人。他雖然沒有聰明的機心與權謀,卻用一股單純的執拗與善良,打敗了老魔鬼,通過了命運的考驗。
傻子伊凡象徵我們心中最接近真我的狀態。他是每個人心中的無名英雄、超級隊友,完全肯定自我的價值,因此能夠不畏艱難險阻,追隨心的直覺,面對人生的挑戰。
這段「堅持美好價值終能戰勝歪斜」的故事歷程,也是每一個人成為「自己」的英雄旅程,擊打著那些探詢自我的惶惑心靈、扣問著世世代代讀者的心。
《傻子伊凡》的故事,成為「傻瓜精神」的代表,影響後世無數「傻瓜文學」,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撒辛格知名的短篇故事《有錢人不死的地方》,即是一例。
《傻子伊凡》中所隱含的「傻瓜哲學」跨越時空,揭示了關於勇氣、堅毅、力量、金錢、幸福等永恆的人生命題,更隱隱與東方道家思想相呼應;它精悍短小的形式、淡淡勾勒卻深入人生底蘊的筆法,更將傻瓜文學傳統帶上了顛峰,令大小讀者讀來雋永莞爾、歷久彌新。
✦✦✦ 能帶來歡欣的力量,才真正強大 ✦✦✦
✦✦✦ 能帶來友誼的金錢,才真正萬能 ✦✦✦
【專文導讀】
◎《傻子伊凡》⋯⋯以最簡單的語言、最素樸的筆觸,寫出最深刻反叛的故事。愚人的行動雖然看似無知,但那是一種來自內心深處的真誠與堅定,是拒絕被社會機制馴化的一種勇敢。這不是激進的革命,而是一種從內在出發的道德起義。
托爾斯泰用這個故事給後人留下了一面鏡子:讓我們不只看到社會的樣貌,也看見自己心中的陰影與渴望。而那個傻子,或許就是我們在浮世中不斷壓抑、卻又始終渴望召喚出來的那個自己。
——鐘穎(愛智者)|作家、諮商心理師
◎主角傻子伊凡,並非心智有何欠缺,只是和心思複雜、更世俗化的兩個哥哥比起來,他的無欲無求確實「傻」。⋯⋯即使他娶沙皇的女兒為妻、繼位成為沙皇,能過上有軍隊、金錢的富裕生活,他內心仍不為所動,脫下豪服換上農民裝,自己下田生產自己的吃食。
——安石榴|童話作家
【專文推薦】
◎《傻子伊凡》以「傻」作為切入點,反襯出追求更好生活的聰明人們,卻離真正的生活越來越遠。這是諷刺而荒謬的,加上帶點童話色彩的劇情,總讓人有些想笑。但仔細想去,這些誇張的情節,正暴露了血淋淋的人性。
——陳茻|《地表最強國文課本》作者
◎《傻子伊凡》裡的主角伊凡並不是真的很笨很蠢,他只是堅信那些基本價值。托爾斯泰說的,並不完全是個「傻人有傻福」的寓言,而是一個「堅持美好價值終能戰勝歪斜」的故事。
——臥斧|作家
【經典推薦】
◎蔡璧名|《正是時候讀莊子》作者
◎謝金魚|《崩壞國文》作者
◎宋怡慧|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趙千雅|閱讀治療師
目錄
《伊凡・伊里奇之死》
✦人物介紹
✦伊凡・伊里奇之死
✦【深讀推薦】他是苦心追求「自我實現」的現代人的縮影——鐘穎(愛智者)
✦名家讚譽
------------------------------------------------------------------------------
《傻子伊凡》
【導讀】伊凡的選擇|安石榴
【導讀】愚人的行動,是拒絕被社會機制馴化的一種勇敢|鐘穎(愛智者)
【推薦序】聰明的人都離開了|陳茻
【推薦序】倘若有夠多的伊凡,世界就仍有滌清汙穢的可能|臥斧
傻子伊凡
【跋】從俄國民間故事,到托爾斯泰的《傻子伊凡》|漫遊者文化編輯室
【附錄】一出版就被查禁的童話
✦人物介紹
✦伊凡・伊里奇之死
✦【深讀推薦】他是苦心追求「自我實現」的現代人的縮影——鐘穎(愛智者)
✦名家讚譽
------------------------------------------------------------------------------
《傻子伊凡》
【導讀】伊凡的選擇|安石榴
【導讀】愚人的行動,是拒絕被社會機制馴化的一種勇敢|鐘穎(愛智者)
【推薦序】聰明的人都離開了|陳茻
【推薦序】倘若有夠多的伊凡,世界就仍有滌清汙穢的可能|臥斧
傻子伊凡
【跋】從俄國民間故事,到托爾斯泰的《傻子伊凡》|漫遊者文化編輯室
【附錄】一出版就被查禁的童話
序/導讀
《傻子伊凡》
【推薦序1】
聰明的人都離開了
——陳茻(作家)
(摘錄)
《老子》一書中,曾描繪過理想世界的形貌。那是一個有著古老風俗的群落,有兵器與車船,但都沒 有被使用,人民安居樂業,滿足於生活的種種。幾乎沒有對外的交通,人們似也聽得見鄰近村落的雞犬聲,但人民至死也不會遠徙,更不會與其他城市有任何交流溝通。
我想我絕不會是第一個指出《傻子伊凡》中最 後的國度,與《老子》中展現的理想社會極為類似的人。人們也很容易會聯想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這幾個文本勾勒的社會輪廓,有著高度的類似性。
但《傻子伊凡》裡談的究竟是不是理想世界呢?傻子伊凡、《老子》或桃花源所要談的,真的只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世界嗎?
仔細想想,這幾個夢幻國度都過於遙不可及,那個世界展現的越純樸、越善良,帶給人們的失落感也就越巨大。那個美善的社會畢竟不存在,且永遠不可能到來。原因無他,只因為文明的列車正飛快朝著 相反的方向駛去,速度只會越來越快,方向也越來越失控。
《傻子伊凡》以「傻」作為切入點,反襯出追求更好生活的聰明人們,卻離真正的生活越來越遠。這是諷刺而荒謬的,加上帶點童話色彩的劇情,總讓人有些想笑。但仔細想去,這些誇張的情節,正暴露了血淋淋的人性。
《傻子伊凡》逼出文明路上兩個巨大的問題:「選擇」與「欲望」。文明的列車駛去的方向,大抵受到這兩者的影響。人因有了選擇的能力,是以開啟了更複雜的世界,人因為意識到自己有選擇的權力,所以也開始計較一切的利弊得失。一次又一次的選擇的機會出現,讓人開始相信自己的選擇如若一路正確,最終將會換來更好的人生,欲望也由此而生。欲望會持續餵養出新的欲望,新的欲望帶來新的可能,新的可能又提供了新的選擇。人類的世界越來越色彩繽紛,漸漸失去最初的顏色。⋯⋯
【推薦序2】
倘若有夠多的伊凡,世界就仍有滌清汙穢的可能
——臥斧(作家)
(摘錄)
伊凡所遵循的,其實是很多人在幼年時期會被教導的、關於身而為人的基本價值,但在成長過程當中,現實的狀況常會扭曲這些價值觀,堅守原有教誨的反倒被視為不知變通或者愚昧。
也就是說,《傻子伊凡》裡的主角伊凡並不是真的很笨很蠢,他只是堅信那些基本價值。托爾斯泰說的,並不完全是個「傻人有傻福」的寓言,而是一個「堅持美好價值終能戰勝歪斜」的故事。
況且,《傻子伊凡》一開始並沒有什麼任務要去解決:伊凡的大哥二哥,一個代表的是武力,一個代表的是金錢,透過這兩者,都能夠在人類社會當中獲得權力;但當擁有這兩者的大哥二哥因為權力遇上麻煩,真正可以倚靠的,只有固守基本價值、沒有爭取過更多權力的伊凡。
但基本價值構築的和諧狀態是魔鬼看不順眼的東西——這個故事裡的「任務」不是主角要出門解決的,而是自己找上門來的。大哥二哥並沒有真正體悟到基本價值的重要,是故要讓他們再度陷入困境相當容易,畢竟人心當中本來就存在自私貪婪等等劣性,所謂「魔鬼的誘惑」,其實是人心原有的欲望。
欲望沒有什麼不好,但逾越基本價值、無限膨 脹的欲望,就可能危及他人或自己,對整個社會結構造成傷害。⋯⋯
【推薦序1】
聰明的人都離開了
——陳茻(作家)
(摘錄)
《老子》一書中,曾描繪過理想世界的形貌。那是一個有著古老風俗的群落,有兵器與車船,但都沒 有被使用,人民安居樂業,滿足於生活的種種。幾乎沒有對外的交通,人們似也聽得見鄰近村落的雞犬聲,但人民至死也不會遠徙,更不會與其他城市有任何交流溝通。
我想我絕不會是第一個指出《傻子伊凡》中最 後的國度,與《老子》中展現的理想社會極為類似的人。人們也很容易會聯想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這幾個文本勾勒的社會輪廓,有著高度的類似性。
但《傻子伊凡》裡談的究竟是不是理想世界呢?傻子伊凡、《老子》或桃花源所要談的,真的只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世界嗎?
仔細想想,這幾個夢幻國度都過於遙不可及,那個世界展現的越純樸、越善良,帶給人們的失落感也就越巨大。那個美善的社會畢竟不存在,且永遠不可能到來。原因無他,只因為文明的列車正飛快朝著 相反的方向駛去,速度只會越來越快,方向也越來越失控。
《傻子伊凡》以「傻」作為切入點,反襯出追求更好生活的聰明人們,卻離真正的生活越來越遠。這是諷刺而荒謬的,加上帶點童話色彩的劇情,總讓人有些想笑。但仔細想去,這些誇張的情節,正暴露了血淋淋的人性。
《傻子伊凡》逼出文明路上兩個巨大的問題:「選擇」與「欲望」。文明的列車駛去的方向,大抵受到這兩者的影響。人因有了選擇的能力,是以開啟了更複雜的世界,人因為意識到自己有選擇的權力,所以也開始計較一切的利弊得失。一次又一次的選擇的機會出現,讓人開始相信自己的選擇如若一路正確,最終將會換來更好的人生,欲望也由此而生。欲望會持續餵養出新的欲望,新的欲望帶來新的可能,新的可能又提供了新的選擇。人類的世界越來越色彩繽紛,漸漸失去最初的顏色。⋯⋯
【推薦序2】
倘若有夠多的伊凡,世界就仍有滌清汙穢的可能
——臥斧(作家)
(摘錄)
伊凡所遵循的,其實是很多人在幼年時期會被教導的、關於身而為人的基本價值,但在成長過程當中,現實的狀況常會扭曲這些價值觀,堅守原有教誨的反倒被視為不知變通或者愚昧。
也就是說,《傻子伊凡》裡的主角伊凡並不是真的很笨很蠢,他只是堅信那些基本價值。托爾斯泰說的,並不完全是個「傻人有傻福」的寓言,而是一個「堅持美好價值終能戰勝歪斜」的故事。
況且,《傻子伊凡》一開始並沒有什麼任務要去解決:伊凡的大哥二哥,一個代表的是武力,一個代表的是金錢,透過這兩者,都能夠在人類社會當中獲得權力;但當擁有這兩者的大哥二哥因為權力遇上麻煩,真正可以倚靠的,只有固守基本價值、沒有爭取過更多權力的伊凡。
但基本價值構築的和諧狀態是魔鬼看不順眼的東西——這個故事裡的「任務」不是主角要出門解決的,而是自己找上門來的。大哥二哥並沒有真正體悟到基本價值的重要,是故要讓他們再度陷入困境相當容易,畢竟人心當中本來就存在自私貪婪等等劣性,所謂「魔鬼的誘惑」,其實是人心原有的欲望。
欲望沒有什麼不好,但逾越基本價值、無限膨 脹的欲望,就可能危及他人或自己,對整個社會結構造成傷害。⋯⋯
試閱
《伊凡・伊里奇之死》(內文摘錄)
伊凡・伊里奇第三個月的病情是如何形成的,很難說明白,因為這是一步一步、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他的妻子、女兒、兒子、僕人、朋友、醫生,以及他自己都知道,其他人只關心他到底還有多久才能騰出他的職位,還有多久才可以讓生者不用因他在場而感到拘束, 以及他自己何時才能從痛苦中解脫。
他越睡越少;醫生開了鴉片給他,他也開始注射嗎啡。但這些都沒有減輕他的不適。他在半夢半醒之間所感受到的無聲苦悶,只有在一開始時讓他稍微好過一些,因為那是一種新的感覺,但後來它變得與直接的痛楚一樣,甚至更折磨人。
家人依醫生的處方給他準備特別的食物;但這些食物對他而言,越來越沒有味道,越來越令他反胃。
家人還為他準備了特殊裝置供他排泄,每一次都是折磨。折磨是因為不潔、不體面、有臭味,而且還必須有人協助。
然而,在這件令他不快的事上,也有令伊凡・伊里奇欣慰的地方。廚工格拉西姆總是來伺候他。
格拉西姆是個整潔、面色紅潤、因城市飲食而長胖的年輕人。他總是愉快、開朗。伊凡・伊里奇一開始覺得,讓這位身著俄式服裝、總是一身乾淨,來做這種不清潔事,有點不太好意思。
有一回,從便盆上站起來,他卻沒有力氣穿褲子,倒在柔軟的安樂椅上,恐懼地看著自己赤裸、肌肉線條清晰、無力的大腿。
格拉西姆踏著輕快有力的步伐,走了進來。他身穿乾淨的麻布圍裙和乾淨的印花襯衫,袖子捲起,露出一雙年輕而有力的手;腳上套著厚重的靴子,身上散發著靴子焦油的愉悅氣味和冬天新鮮的空氣。他抑制著臉上散發的生命喜悅,並沒有看著伊凡・伊里奇——顯然,他克制著,好讓自己不侮辱了病人的自尊——逕自朝便盆走去。
「格拉西姆。」伊凡・伊里奇虛弱地說。
格拉西姆打了個哆嗦,顯然是害怕自己做錯了什麼,很快地把自己紅潤、友善、單純、年輕、剛剛開始長鬍子的臉龐轉向病人。
「您有什麼吩咐?」
「我想,這讓你感到不愉快。但請你原諒。我沒辦法。」
「不敢當,老爺。」格拉西姆眼睛發亮,露出了年輕潔白的牙齒。「有什麼好不伺候您的呢?您生病嘛!」
他用溫和有力的雙手,完成了自己經常做的事,就以輕鬆的步伐出去了。五分鐘後,又踏著輕鬆的步伐回來。
伊凡・伊里奇已經坐在安樂椅上。
「格拉西姆,」當格拉西姆將乾淨、已清洗過的便盆放好時,他說:「幫我個忙,過來。」格拉西姆上前來。「扶我起來。我自己起不來,德米特里我派他出去了。」
格拉西姆走近;用有力的雙手,如同他走路般輕鬆地將他抱住,靈巧溫和地將他扶起,另一隻手把褲子往上提,然後扶他坐下。但伊凡・伊里奇卻請他把他領到沙發那兒。格拉西姆不費吹灰之力地扶起他——幾乎是抱著他——到沙發坐下。
「謝謝。你真靈巧,真好……什麼都能做。」格拉西姆又露出微笑,想離開。但伊凡・伊里奇覺得跟他在一塊兒真好,不想放他走。
「還有,請幫我把那張椅子推過來。不是,是那一張,放在我腳下。我腳放高一點時我會舒服些。」
格拉西姆將椅子拿來,拿的時候椅子也沒敲到其他東西,一下子就平放在地板上,然後把伊凡・伊里奇的腳抬到椅子上;伊凡・伊里奇覺得,當格拉西姆高高抬起他的腳時,他比較舒服。
「我的腳抬高一些時,我比較舒服,」伊凡・伊里奇說:「幫我把那個枕頭拿來墊。」
格拉西姆照做了。再次將雙腳抬起,然後放下。格拉西姆抬著他的腳時,伊凡・伊里奇又覺得更舒適了。當他放下雙腳,伊凡・伊里奇就又覺得不舒服。
「格拉西姆,」他對他說:「你現在忙嗎?」
「不怎麼忙,老爺。」學會城市人與主人說話口氣的格拉西姆回答。
「你還需要做些什麼?」
「我還會有什麼事要做?所有事都做好了,只剩下明天要用的柴火還沒劈。」
「那麼,你這樣幫我把腳抬高一些,可以嗎?」
「怎麼不行,可以。」格拉西姆把他的腳抬得更高,伊凡・伊里奇覺得,這個姿勢讓他幾乎感受不到疼痛。
「那柴火怎麼辦?」
「請別擔心。我們來得及劈。」
伊凡・伊里奇吩咐格拉西姆坐下舉著他的腳,他開始與他聊天。而奇怪的是,他覺得格拉西姆舉著他腳的時候,他舒服多了。
從這時起,伊凡・伊里奇偶爾會叫格拉西姆來,讓他把腳放在他的肩上,伊凡・伊里奇喜愛與他聊天。格拉西姆做起來輕鬆、樂意、簡單,且他很友善,這使伊凡・伊里奇大為感動。其他人健康、有力、活潑的身體都使伊凡・伊里奇感到受侮辱;只有格拉西姆有力和充滿活力的身體不會使伊凡・伊里奇悲傷,反而安慰了他。
對伊凡・伊里奇來而言,最大的痛苦是謊言——所有人不知何故都對他說謊,說他只是生病了,不至於死,只需要保持冷靜,好好治療,到時就會有好消息。他明明知道,不管他們做了什麼,除了受盡折磨和死亡之外,什麼結果也不會有。這個謊言折磨著他,另一點使他痛苦的是,他們不願意承認他們全都知道,包含他自己也知道,已知他情況很差還想對他撒謊,而且還強迫他也加入這樣的騙局。謊言,在他臨死前的這個謊言,將隆重、可怕的死亡貶低到和他們所有的拜訪、窗簾、午餐的鱒魚肉相同的層面……這使伊凡・伊里奇非常難受。而奇怪的是,許多次當他們拿他開玩笑時,他都差點就向他們大喊:別再撒謊了,你們知道我也知道,我就快要死了,所以現至少別再騙人了。但他從來沒有勇氣這樣做。他步入死亡的過程是很可怕、令人恐懼的,但他發現到,這段過程竟被周圍所有人、被他一輩子所謹守的「體面」,貶低成偶然的不愉快、某種有礙觀瞻的程度(對待他的方式,彷彿他是一位散發著惡臭走進客廳的人);他看見,沒有人可憐他,因為甚至沒有一人願意明白他的處境。只有格拉西姆明白這處境,並同情他。因此伊凡・伊里奇只有與格拉西姆在一起的時候才感到舒暢。有時格拉西姆徹夜未眠,支撐著他的腳,不願意離開去睡覺,說:「您別擔心,伊凡・伊里奇,我晚點再補眠。」時;或是當他突然改口以「你」稱呼他時,說:「除非你沒生病,不然為何不伺候你呢?」時,他覺得很舒服。只有格拉西姆一個人沒有撒謊,從各方面可以看出,只有他一人明白發生了什麼事,認為不需要隱瞞,而是單純地同情這位憔悴虛弱的主人。有一次,當伊凡・伊里奇打發他走的時候,他甚至說:
「所有人都會死。為什麼不好好伺候您呢?」他說,並表現出他對他所做的並不感到勞累,正是因為他視他為將死之人,且希望任何人在他還在世的時候,也能為他做點事。
伊凡・伊里奇第三個月的病情是如何形成的,很難說明白,因為這是一步一步、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他的妻子、女兒、兒子、僕人、朋友、醫生,以及他自己都知道,其他人只關心他到底還有多久才能騰出他的職位,還有多久才可以讓生者不用因他在場而感到拘束, 以及他自己何時才能從痛苦中解脫。
他越睡越少;醫生開了鴉片給他,他也開始注射嗎啡。但這些都沒有減輕他的不適。他在半夢半醒之間所感受到的無聲苦悶,只有在一開始時讓他稍微好過一些,因為那是一種新的感覺,但後來它變得與直接的痛楚一樣,甚至更折磨人。
家人依醫生的處方給他準備特別的食物;但這些食物對他而言,越來越沒有味道,越來越令他反胃。
家人還為他準備了特殊裝置供他排泄,每一次都是折磨。折磨是因為不潔、不體面、有臭味,而且還必須有人協助。
然而,在這件令他不快的事上,也有令伊凡・伊里奇欣慰的地方。廚工格拉西姆總是來伺候他。
格拉西姆是個整潔、面色紅潤、因城市飲食而長胖的年輕人。他總是愉快、開朗。伊凡・伊里奇一開始覺得,讓這位身著俄式服裝、總是一身乾淨,來做這種不清潔事,有點不太好意思。
有一回,從便盆上站起來,他卻沒有力氣穿褲子,倒在柔軟的安樂椅上,恐懼地看著自己赤裸、肌肉線條清晰、無力的大腿。
格拉西姆踏著輕快有力的步伐,走了進來。他身穿乾淨的麻布圍裙和乾淨的印花襯衫,袖子捲起,露出一雙年輕而有力的手;腳上套著厚重的靴子,身上散發著靴子焦油的愉悅氣味和冬天新鮮的空氣。他抑制著臉上散發的生命喜悅,並沒有看著伊凡・伊里奇——顯然,他克制著,好讓自己不侮辱了病人的自尊——逕自朝便盆走去。
「格拉西姆。」伊凡・伊里奇虛弱地說。
格拉西姆打了個哆嗦,顯然是害怕自己做錯了什麼,很快地把自己紅潤、友善、單純、年輕、剛剛開始長鬍子的臉龐轉向病人。
「您有什麼吩咐?」
「我想,這讓你感到不愉快。但請你原諒。我沒辦法。」
「不敢當,老爺。」格拉西姆眼睛發亮,露出了年輕潔白的牙齒。「有什麼好不伺候您的呢?您生病嘛!」
他用溫和有力的雙手,完成了自己經常做的事,就以輕鬆的步伐出去了。五分鐘後,又踏著輕鬆的步伐回來。
伊凡・伊里奇已經坐在安樂椅上。
「格拉西姆,」當格拉西姆將乾淨、已清洗過的便盆放好時,他說:「幫我個忙,過來。」格拉西姆上前來。「扶我起來。我自己起不來,德米特里我派他出去了。」
格拉西姆走近;用有力的雙手,如同他走路般輕鬆地將他抱住,靈巧溫和地將他扶起,另一隻手把褲子往上提,然後扶他坐下。但伊凡・伊里奇卻請他把他領到沙發那兒。格拉西姆不費吹灰之力地扶起他——幾乎是抱著他——到沙發坐下。
「謝謝。你真靈巧,真好……什麼都能做。」格拉西姆又露出微笑,想離開。但伊凡・伊里奇覺得跟他在一塊兒真好,不想放他走。
「還有,請幫我把那張椅子推過來。不是,是那一張,放在我腳下。我腳放高一點時我會舒服些。」
格拉西姆將椅子拿來,拿的時候椅子也沒敲到其他東西,一下子就平放在地板上,然後把伊凡・伊里奇的腳抬到椅子上;伊凡・伊里奇覺得,當格拉西姆高高抬起他的腳時,他比較舒服。
「我的腳抬高一些時,我比較舒服,」伊凡・伊里奇說:「幫我把那個枕頭拿來墊。」
格拉西姆照做了。再次將雙腳抬起,然後放下。格拉西姆抬著他的腳時,伊凡・伊里奇又覺得更舒適了。當他放下雙腳,伊凡・伊里奇就又覺得不舒服。
「格拉西姆,」他對他說:「你現在忙嗎?」
「不怎麼忙,老爺。」學會城市人與主人說話口氣的格拉西姆回答。
「你還需要做些什麼?」
「我還會有什麼事要做?所有事都做好了,只剩下明天要用的柴火還沒劈。」
「那麼,你這樣幫我把腳抬高一些,可以嗎?」
「怎麼不行,可以。」格拉西姆把他的腳抬得更高,伊凡・伊里奇覺得,這個姿勢讓他幾乎感受不到疼痛。
「那柴火怎麼辦?」
「請別擔心。我們來得及劈。」
伊凡・伊里奇吩咐格拉西姆坐下舉著他的腳,他開始與他聊天。而奇怪的是,他覺得格拉西姆舉著他腳的時候,他舒服多了。
從這時起,伊凡・伊里奇偶爾會叫格拉西姆來,讓他把腳放在他的肩上,伊凡・伊里奇喜愛與他聊天。格拉西姆做起來輕鬆、樂意、簡單,且他很友善,這使伊凡・伊里奇大為感動。其他人健康、有力、活潑的身體都使伊凡・伊里奇感到受侮辱;只有格拉西姆有力和充滿活力的身體不會使伊凡・伊里奇悲傷,反而安慰了他。
對伊凡・伊里奇來而言,最大的痛苦是謊言——所有人不知何故都對他說謊,說他只是生病了,不至於死,只需要保持冷靜,好好治療,到時就會有好消息。他明明知道,不管他們做了什麼,除了受盡折磨和死亡之外,什麼結果也不會有。這個謊言折磨著他,另一點使他痛苦的是,他們不願意承認他們全都知道,包含他自己也知道,已知他情況很差還想對他撒謊,而且還強迫他也加入這樣的騙局。謊言,在他臨死前的這個謊言,將隆重、可怕的死亡貶低到和他們所有的拜訪、窗簾、午餐的鱒魚肉相同的層面……這使伊凡・伊里奇非常難受。而奇怪的是,許多次當他們拿他開玩笑時,他都差點就向他們大喊:別再撒謊了,你們知道我也知道,我就快要死了,所以現至少別再騙人了。但他從來沒有勇氣這樣做。他步入死亡的過程是很可怕、令人恐懼的,但他發現到,這段過程竟被周圍所有人、被他一輩子所謹守的「體面」,貶低成偶然的不愉快、某種有礙觀瞻的程度(對待他的方式,彷彿他是一位散發著惡臭走進客廳的人);他看見,沒有人可憐他,因為甚至沒有一人願意明白他的處境。只有格拉西姆明白這處境,並同情他。因此伊凡・伊里奇只有與格拉西姆在一起的時候才感到舒暢。有時格拉西姆徹夜未眠,支撐著他的腳,不願意離開去睡覺,說:「您別擔心,伊凡・伊里奇,我晚點再補眠。」時;或是當他突然改口以「你」稱呼他時,說:「除非你沒生病,不然為何不伺候你呢?」時,他覺得很舒服。只有格拉西姆一個人沒有撒謊,從各方面可以看出,只有他一人明白發生了什麼事,認為不需要隱瞞,而是單純地同情這位憔悴虛弱的主人。有一次,當伊凡・伊里奇打發他走的時候,他甚至說:
「所有人都會死。為什麼不好好伺候您呢?」他說,並表現出他對他所做的並不感到勞累,正是因為他視他為將死之人,且希望任何人在他還在世的時候,也能為他做點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