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建築觀察:當代城市的空間書寫
內容簡介
	那些「既不是古蹟也不是設計師作品」的尋常住屋,是承載我們生活與記憶的容器……
	
	在台灣常有人提倡向國外城市景觀看齊的「城市美學」,我一直想問,所謂「美學」到底是誰(定義)的美學?只有巴黎、倫敦那種西洋古典的美才可稱作美?紐約現代化高樓的群體樣貌稱作美?還是一定要高科技整齊劃一的城市樣貌才可稱作美?我並不是要鼓吹台灣城市的現況非常完美,而是希望在否定自己以前,我們可以先理解自身城市的特質和國外城市的差異,並且透過一種由內而外的方式,關懷我們自己的居住環境與這片土地。
	
	先理解,再批評,並給予建議。
	
	如果我們對於這片土地的現況及過往毫不關心,一味把國外優秀的案例拿來隨意挪用、拼裝甚至誤讀,當作城市改造的規劃及理論基礎,我們又怎麼能夠讓台灣的城市更加美好呢?本書作者長年以圖像記錄台灣的城市空間、街道與建築物,並不斷更新、整理自身對於台灣城市的看法與論述。他希望透過藝術創作的方式,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對話,沒有艱澀理論的高牆,也沒有專業者的權威或架子,而是以繪畫和故事的形式和大家分享,讓人們對於自身所處的環境多一層認識理解。
目錄
	*推薦序 吳光庭 / 吳秉聲 / 林芳怡 / 蕭麗虹
	*如何閱讀這本書 / How to read this book
	*尋常住屋的非常凝視 / Taking a special look at ordinary houses
	
	探索台灣當代城市空間 / Exploring Taiwan's contemporary urban spaces
	微小細節 / Small details matter
	建立關係 / To readers
	非地方 / Non-place
	多樣性 / Diversity
	閒逛與速寫I / Wandering and sketching I
	行走於城市 / The city flaneur
	速度 / Speed
	閒逛與速寫II / Wandering and sketching II
	不存在的街景 / The non-existent streetscape
	透視的侷限 / Limitations of perspective drawing
	黑暗的依戀I / The primal appeal of caves I
	寶藏巖 / Treasure Hill, Taipei
	生活的印記 / The trace of life
	黑暗的依戀II / The primal appeal of caves II
	地下商店街 / Underground shopping street
	街角屋 / House on a street corner
	走路 / Walking
	在地生活 / To live in a place
	手繪建築圖 / Freehand architectural sketching
	文字遊戲 / Word game
	台北河堤瘋狂史 / Taipei riverbanks in rhapsody
	台北河堤瘋狂史:故事集 / Tales of the riverbank
	
	*後記
	*索引
	*本書提到的書籍
	*致謝
序/導讀
	導讀
	
	這本書記錄「既不是古蹟也不是設計師作品」的建築物。
	因此,它並非一本傳統的建築作品指南,也不是畫冊,更不是一本以建築為主題的旅遊書。
	
	讀到這裡可能開始有人會產生疑問,觀察台北城市中眾多不起眼甚至不甚美觀的建築物,對於我們究竟有何意義呢?事實上,關於所謂的古蹟或設計師作品等等「明星建築物」,我們已經有許多相關研究及報導,但是這些建築物畢竟僅是組成城市的一小部分。想像登上台北某處的大樓頂層,這次不仰望天際線,而是探頭往下,你會發現映入眼中是一幢幢有點年紀的公寓大廈,五顏六色的鐵皮屋頂,以及多數人習以為常的巷弄空間。
	
	對於生活在台北的社會大眾來說,環繞於周遭的尋常公寓、加蓋建築與巷弄鄰里,是最為熟悉的日常生活景色。因此,觀察這些建築物,除了可以視為對台北常民建築及生活場所的詳實考察之外,更積極的目的在於探究人們如何認知當代台北的城市空間。我們在城市生活、工作、娛樂,且日復一日的移動,城市中大量的無名建築物,構成日常生活的背景。即使許多景色在人們眼中轉瞬即逝,那些不起眼的房舍仍是形塑城市印象之關鍵;事實上,明星建築不會是我們腦中記憶的標的物,反而那些與生活相關的各種事物,才是記憶所繫,即便我們不一定會賦予每件事物專屬的名詞或特別的意涵。換言之,欲理解當代台北城市的空間特質,必須先從研究默默無聞的建築物與環境開始著手,釐清這些房子對於大眾而言究竟有何意義。
	
	此外,我認為書寫當代台北的城市空間,並不需要追求一種全觀式的理解。對置身其中的我們而言,在缺乏歷史學所謂的「後見之明」的條件下,或許應該從更為感性的層面出發,探索形塑城市空間印象的各種情感、經驗與故事。相較於客觀理性的論證描述,闡述個人的主觀空間體驗,反而更能「真實」呈現一座城市的結構與樣貌。如此觀點將反映在本書的書寫體裁當中:我將23篇獨立的文章依照其不同屬性,歸類為理論篇、行動篇、工具篇、地方描述以及主題實驗等六個主題,讀者可依正常順序翻看,但也可以參照本書提供的索引,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篇章閱讀。每一篇文章後面都會附上數棟台北建築的圖面,有些建築物明顯呼應文章的主題,有些則與文章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讓讀者擁有自由詮釋的空間。我希望大家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可以慢慢建構一套屬於自己對於台北的空間感覺。關於這本書所有的圖片、文字以及章節安排,正呼應了我們每一個人認識與探索城市空間的過程:主觀、任性、沒有秩序,但也絕對真實合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