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創作的基因:書籍、電影、音樂,賦予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無限創意的文化記憶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1)
  • 79 332
    420
  • 分類:
    中文書藝術設計設計設計師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小島秀夫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李欣怡
  • 出版社: 大家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2/12/28

出版情報

鑽進知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創意與存在的起點

2023/02/20 在擔起小島秀夫新書繁中版編輯的工作之前,我先是他的遊戲玩家。拿到《創作的基因》書稿之前,我已把他在2019年發售的最新作品《死亡擱淺》玩到破關的前一刻,出於一種不想說再見的眷戀,我停在最終BOSS戰之前。即使遊玩時數破百,我還是清楚記得在遊戲序幕操縱著主角滿臉不知是雨是汗地徒步走在一片荒蕪的無人世界裡,明明前方山頭烏雲壓頂,泥地上的瀝青手印陰森進逼,只聞其聲難見其形的鬼魂就漂浮在那唯一一條山徑上,隨時準備把不識相闖入領域的主角拖進深淵,但主角還是只能(稱不上甘願地)偏向虎山行。正是在那種壓迫絕望的氣氛襯托之下,一旦翻過山頭看見壯闊峽谷在腳下開展,暴雨乍停陽光破雲,耳邊響起清冽卻又溫煦的歌聲,那一瞬間的感動真使人願意放下遊戲手把、然後讓主角原地坐下,一起沉浸在難以言喻的滿足之中好一陣子。 事後上網搜尋,我發現許多玩家都和我在同一段遊戲內容中被小島秀夫直擊心房,感受到他驚人的鋪陳功力營造出的強大沉浸感。我們在他設想好的同樣時間點一起哭笑,又在孤身一人的時候因為遊戲機制而受到雲端另一方的玩家幫助,雖然遊戲中遲遲看不到他人,眾人與你同在的感覺卻也前所未有地強烈。孤獨卻相連,套句小島在《創作的基因》中寫下的句子,就是如此。 因為這部遊戲,我一度很好奇,為什麼小島秀夫這麼擅長掌握玩家體驗。即使玩家有可能覺得故事有些曲折隱晦、遊戲人物的個性特色強烈得有些距離,但自己心裡的情緒波動甚至情感淨化卻強烈到讓人難以否認,是的,你和遊戲產生了共鳴。而這個為什麼的謎團,在《創作的基因》當中得到解答。 《創作的基因》是小島秀夫本人執筆的著作,即使知道全世界都對他好奇,他也從來沒有出版過自傳。包括紙本雜誌、線上串流平台都找他開過專欄,每一次他談的都不是自己怎麼做遊戲,而是影響他的書籍、電影、音樂等文化作品,連他自己寫書也是如此。 乍看之下,他在談別人的作品,但從《創作的基因》就可以看出,這些作品都回應了他心中長期思索的許多課題、他在乎而關注的事物。例如他說自己從小就時常感覺受孤獨侵蝕,還以孤獨為主題寫了一篇小說,筆下這個關在摩天大樓裡一人生活的主人翁,日後在小島閱讀法國圖像小說《孤獨》時,找到了一位住在孤島燈塔裡的孿生兄弟。小島的孤獨並不全然孤立,他仍期待與世界連結,把自己的存在發聲出去,只是對自我的疑懼,和對社會常規的不適,過去時常讓他把部分的自我連同他的小說作品一起關進抽屜的黑暗深處,直到創作遊戲成了他手裡的擴音器,他終於能像《寄物櫃的嬰孩》主角一樣爆破社會創造自己的容身處,同時也化身、並又超脫〈山月記〉裡的食人虎,拋下懦弱自尊與膨大的羞恥心,向世界嘯吼。 長期環繞浸漬他的孤獨,由他的內心起始,「邂逅」了外界的書籍電影音樂所傳遞的MEME(文化基因),產生了一些質變與深化,然後回返他內心咀嚼之後,他又以此為題創作遊戲,形成新的MEME傳播出去。從這樣的路徑看來,也難怪我們玩家會和遊戲內容共感。他的遊戲,國度或時代或許架空,但遊戲最深層的情感並不架空,無不是小島親身體驗、用了畢生時間苦惱摸索而成形的感情。因此也難怪,《潛龍諜影》的THE BOSS為何如此迷人,因為她體現的自由不是空話,而是以小島為首,每個渴望跳脫龐大社會機器排定的階級(如《社長島耕作》)、希望化身擁有自主權的野貓(《珍妮》)的人,都正摸索探求的目標。 這個由內、而外、返回內部、再向外發散的循環,只要他停止內心的思索便不會存在。相對地,若他的思緒缺少外在MEME加以辯證、放大,這一切也無法形成螺旋。所以他不寫自傳,而寫書籍電影音樂的評介,去除這些MEME,小島秀夫的遊戲不會是現今的樣貌,小島秀夫本人也不會是這個小島。書籍電影音樂供給了他「創作與延續生命的力量」,而他報以如同情書一般的評介,毫不矯飾地把自己與它們的相遇契機、溫存時光、化生的骨肉,全都融進了本書當中。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書籍、音樂、電影,文化資訊的積累與傳承,

聯繫起「小島秀夫」與世界

更構築了「小島秀夫的世界」

 

在聲光效果刺激的遊戲界中,小島秀夫是非常特別的存在。

 

他的開創能力強大,經典代表作《潛龍諜影》系列最初受硬體限制,畫面中無法有太多的人物和物件,他卻反過來利用這點,將遊戲設定為一名特種兵隻身潛行躲避敵軍完成任務,進而開創出匿蹤類遊戲。

 

他的影像美學特殊,擅長用電影式的運鏡來強化遊戲表現,以及如《死亡擱淺》一般,賦予遊戲令人印象深刻的開場與劇情推進。

 

小島秀夫也善於營造遊戲體驗最重要的沉浸感,藉此掌握與引導玩家的感受,進而在準確的時間點激發出他想傳達的情緒。

 

這一切能力,都是他熱愛的文學、電影、音樂密不可分。他把從中獲得的文化記憶(MEME)轉化成養分,從而學會如何將劇情編排完整、訂立特殊的故事結構,以及懂得用鋪陳層層堆疊出細膩的遊戲體驗。

 

在本書中小島秀夫回歸原點,整理出過去對他影響深刻的許多作品。《潛龍諜影》的自由與服從、《死亡擱淺》的連結與孤獨——從遊戲作品的主旨發想,到小島秀夫人生的處事思維,都與MEME緊緊相連。

 

【小島秀夫的作品面貌】

§《珍妮》

《珍妮》不但影響了我的女性觀, 其實也影響了我的創作活動。《潛龍諜影3》中,名為THE BOSS 的角色,將主角裸蛇(野狗)培育成戰士,隨後因「未來的生涯選擇當狗還是貓」,他們相互對峙,其實這份靈感來源應該是下意識取自《珍妮》。《MGS》系列,是一直豢養在組織中的一群公狗(軍犬)進行「弒親」的「父性」故事。THE BOSS(母貓)則是為了帶入「母性」與「野貓」視角而創造出來的角色。

 

§ 《孤獨》

因為孤獨,所以我們追求某些事物,也有些事物是衍生自孤獨。當孤獨的人集合起來,孤獨一詞就會消失。

 

【小島秀夫持續創作遊戲的理由】

§ 《黑暗,帶我走》

過去,我每次都對著媒體宣示「這是我創作的最後一款《潛龍諜影》」。這句話跟一開始勒翰的發言幾乎同義。故事有結束的時候,作家亦然。作家會希望自己迎向終結前,先為故事劃下句點。那又為何繼續創作同一系列呢?答案就在「派崔克/安琪系列」裡。只要支持者熱烈企盼,故事就不能結束。

 

§ 《眾神的山嶺》

我的「它」就是遊戲創作。就像迷上山嶺無可自拔的他們一樣,一直以來, 都是「它」,那個讓我偏離原本路線的契機,拯救了我。話雖如此,時代已然不同,我一路攀登的「遊戲創作」發生了地殼變動,不斷改變樣貌。即使如此,我依舊會繼續攀爬吧,但並不是「因為它就在那裡」, 說得更貼切,今後應該是「因為它不在那裡」,所以我會繼續攀爬。

 

【小島秀夫的人生思考】

§ 《不存在的城市》

所謂的城市,是MEME 的堆疊,不過,我的工作室將會存在於東京與洛杉磯之間的第三個「世界」,成為真正全球化的工作室。從那裡,我想要凸顯的,不是既往美國那種把當地打上一層馬賽克的MEME,而是真心以全世界為對象,能夠跨界至全球的MEME。

 

§ 《宿星之聲》

那個夏日,我以為在家父欽吾的骸骨消逝時,我也就失去了父親。但我錯了,父親至今依舊存在我身上。寄宿在我體內的聲音,正是當時家父欽吾試圖告訴我的事。如今過了三十五年,我在《宿星之聲》中,聽見一直以來應該都住在我體內的家父「聲音」:「好好照顧大家。」

 

【小島秀夫的MEME哲學】

§ 《火車》

這部作品就是跟隨一位平凡女性,為追求幸福,在煎熬折磨中犯下罪行一路留下的「痕跡(MEME)」。同時,本書也是個勇敢的故事,這位女性在此過程中面對過去自己拋下的「社會(MEME)」。所謂MEME 就是流傳下來的東西,不過,就像GENE(基因)是DNA的交集結果,MEME 也是藉由褪去古老外皮來創造新未來。

 

§ 《潛龍諜影:愛國者之槍》

伊藤計劃透過Otacon(宅代)的發言,對讀者熱切傾訴。即使離開這個世界,伊藤的MEME 將清晰刻畫在讀者心中。就連傳承他人的MEME 這件事本身,也無疑是一種「生存」。

 

本書不僅僅是傳奇製作人小島秀夫回顧生涯的結晶,也是小島秀夫對於構築了自己的書本電影的情書。

 

本書特色

 

● 小島秀夫:「我做出的遊戲能被世人評價為有創意、有獨特觀點,都是因為我從逛書店挑書看的行為裡學會了判斷的眼光。用自己的眼光和感性去判斷『合我胃口』,正是這種訓練,讓專屬於我自己的價值觀成形,讓我自己原創的作品開花結果。」

 

● 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全世界最多人追蹤的遊戲製作人,一舉一動都引起全球注目。橫掃遊戲界的理由,本書可看出端倪。

 

● 在台第一本個人專書,探知傳奇製作人思維的必需之作。

 

● 為什麼玩電腦遊戲?為什麼做電腦遊戲?為什麼要創作?為什麼繼續從事手上的事業?要如何培養眼光?要如何與世界應對?不論是遊戲製作圈內人,或是一般遊戲玩家,都可從本書作者詳細闡述的思考與引介的作品,承接下他想傳遞延續的生存與創作的動力。

 

● 特別收錄與星野源的對談

 

編輯推薦

鑽進知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創意與存在的起點
(文/大家出版編輯)


在擔起小島秀夫新書繁中版編輯的工作之前,我先是他的遊戲玩家。拿到《創作的基因》書稿之前,我已把他在2019年發售的最新作品《死亡擱淺》玩到破關的前一刻,出於一種不想說再見的眷戀,我停在最終BOSS戰之前。即使遊玩時數破百,我還是清楚記得在遊戲序幕操縱著主角滿臉不知是雨是汗地徒步走在一片荒蕪的無人世界裡,明明前方山頭烏雲壓頂,泥地上的瀝青手印陰森進逼,只聞其聲難見其形的鬼魂就漂浮在那唯一一條山徑上,隨時準備把不識相闖入領域的主角拖進深淵,但主角還是只能(稱不上甘願地)偏向虎山行。正是在那種壓迫絕望的氣氛襯托之下,一旦翻過山頭看見壯闊峽谷在腳下開展,暴雨乍停陽光破雲,耳邊響起清冽卻又溫煦的歌聲,那一瞬間的感動真使人願意放下遊戲手把、然後讓主角原地坐下,一起沉浸在難以言喻的滿足之中好一陣子。

事後上網搜尋,我發現許多玩家都和我在同一段遊戲內容中被小島秀夫直擊心房,感受到他驚人的鋪陳功力營造出的強大沉浸感。我們在他設想好的同樣時間點一起哭笑,又在孤身一人的時候因為遊戲機制而受到雲端另一方的玩家幫助,雖然遊戲中遲遲看不到他人,眾人與你同在的感覺卻也前所未有地強烈。孤獨卻相連,套句小島在《創作的基因》中寫下的句子,就是如此。

因為這部遊戲,我一度很好奇,為什麼小島秀夫這麼擅長掌握玩家體驗。即使玩家有可能覺得故事有些曲折隱晦、遊戲人物的個性特色強烈得有些距離,但自己心裡的情緒波動甚至情感淨化卻強烈到讓人難以否認,是的,你和遊戲產生了共鳴。而這個為什麼的謎團,在《創作的基因》當中得到解答。

《創作的基因》是小島秀夫本人執筆的著作,即使知道全世界都對他好奇,他也從來沒有出版過自傳。包括紙本雜誌、線上串流平台都找他開過專欄,每一次他談的都不是自己怎麼做遊戲,而是影響他的書籍、電影、音樂等文化作品,連他自己寫書也是如此。

乍看之下,他在談別人的作品,但從《創作的基因》就可以看出,這些作品都回應了他心中長期思索的許多課題、他在乎而關注的事物。例如他說自己從小就時常感覺受孤獨侵蝕,還以孤獨為主題寫了一篇小說,筆下這個關在摩天大樓裡一人生活的主人翁,日後在小島閱讀法國圖像小說《孤獨》時,找到了一位住在孤島燈塔裡的孿生兄弟。小島的孤獨並不全然孤立,他仍期待與世界連結,把自己的存在發聲出去,只是對自我的疑懼,和對社會常規的不適,過去時常讓他把部分的自我連同他的小說作品一起關進抽屜的黑暗深處,直到創作遊戲成了他手裡的擴音器,他終於能像《寄物櫃的嬰孩》主角一樣爆破社會創造自己的容身處,同時也化身、並又超脫〈山月記〉裡

的食人虎,拋下懦弱自尊與膨大的羞恥心,向世界嘯吼。

長期環繞浸漬他的孤獨,由他的內心起始,「邂逅」了外界的書籍電影音樂所傳遞的MEME(文化基因),產生了一些質變與深化,然後回返他內心咀嚼之後,他又以此為題創作遊戲,形成新的MEME傳播出去。從這樣的路徑看來,也難怪我們玩家會和遊戲內容共感。他的遊戲,國度或時代或許架空,但遊戲最深層的情感並不架空,無不是小島親身體驗、用了畢生時間苦惱摸索而成形的感情。因此也難怪,《潛龍諜影》的THE BOSS為何如此迷人,因為她體現的自由不是空話,而是以小島為首,每個渴望跳脫龐大社會機器排定的階級(如《社長島耕作》)、希望化身擁有自主權的野貓(《珍妮》)的人,都正摸索探求的目標。

這個由內、而外、返回內部、再向外發散的循環,只要他停止內心的思索便不會存在。相對地,若他的思緒缺少外在MEME加以辯證、放大,這一切也無法形成螺旋。所以他不寫自傳,而寫書籍電影音樂的評介,去除這些MEME,小島秀夫的遊戲不會是現今的樣貌,小島秀夫本人也不會是這個小島。書籍電影音樂供給了他「創作與延續生命的力量」,而他報以如同情書一般的評介,毫不矯飾地把自己與它們的相遇契機、溫存時光、化生的骨肉,全都融進了本書當中。

作者

小島秀夫

 

1963年生於東京,著名遊戲製作人。作品跳脫電玩遊戲的既有框架,代表作為確立潛行匿蹤此一類型遊戲的《潛龍諜影》系列。2015年成立遊戲製作公司KOJIMA PRODUCTION,製作出《死亡擱淺》。

 

眾所皆知,小島秀夫堪稱遊戲業界中最喜歡電影和小說的人。大銀幕格局的影像表現,以及如同電影分鏡的敘事技巧為其作品特色。遊戲設計生涯中獲獎無數,包括2009年於美國遊戲開發者選擇獎獲頒終身成就獎、2016年在被稱為「遊戲界奧斯卡獎」的D.I.C.E.大獎中入列名人堂、TGA 遊戲大獎中獲頒產業指標性人物、2020年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的終身成就獎等。

 

著書包括《創作的基因》及《我的身體70%由電影組成》(暫譯)。

 

譯者簡介

 

李欣怡

 

在浩瀚且持續膨脹的翻譯宇宙中,用自己的速度小心翼翼堆磚砌瓦,希望每一塊都是安穩的立足點,讓人能安心站上去瞭望新視界。譯有《病態人格的真相》、《鬼滅的日本史》、《容身的地方》、《療癒心傷》、《霸凌是什麼》等書。

 

賜教信箱:h.lee.books@gmail.com

 

目錄

【前言】MEME 帶來的種種
【第一章】我愛過的那些MEME
【第二章】某天,在某處,喜歡上的事物
【後記】從MEME 到連結之繩(Strand)
【對談】什麼是連結?小島秀夫×星野源

序/導讀

前言

 

「我無法想像沒有書的世界。」 本書的原始版本是《我愛的那些MEME》(僕が愛したMEMEたち), 當時我在書的開頭寫下這句話。即使現在經過了六年,這一點依舊不變。不過,我和我所處環境卻有了很大的變化。

 

我在二○一四年三月發表了《潛龍諜影V原爆點》,二○一五年九月發表了《潛龍諜影V幻痛》,同年十二月獨立,成立小島製作。有些瞬間,我會想離開遊戲創作,暫時過過拍電影和寫作的日子,不過想回應世界各地夥伴及粉絲的心情更勝一籌,因此選擇繼續從事遊戲創作。我租下不到六個榻榻米大的小辦公室,為了找人和找遊戲製作的工具及引擎,在短時間內真的飛遍全世界。員工增多後,需要新辦公室,我又為此踏遍東京都內。當然,新作品的開發也同時並行。當時時間再多也不夠用,不過,還是有件事我每天一定會做。那就是跑書店。跑書店、親手翻翻書、喜歡的就買,然後沉浸在書裡。出差時也是,包包裡沒放幾本書總覺得不對勁,這是我至今不變的習慣,一種習性。

 

身為鑰匙兒,小時候回到家把燈打開是我的工作。我每天都獨自在家翻書, 雖然孤單寂寞,但之所以沒有被擊潰,都要感謝書。或許一方面也由於父親早逝,在我周遭的大人,並沒有可以當作目標的了不起人物。不過,我在書本中找到了引領我人生的大人或師長。

 

讀書或看電影雖然是種模擬,但也是不容小覷的「體驗」。當然,實際踏上旅程、直接感覺一塊土地的空氣一定會更好。聽人分享登山故事,絕對不如親自登山。不過,事必躬親總有限度,所以意義在於藉由書籍或電影來模擬、共享他人的體驗或感受。我們既能藉此體驗無法造訪的過去、未來或遙遠的世界,也能變身為不同的民族或性別。閱讀雖然是自己一人從事的活動,但我們可以跟許多素昧平生的人共享書中世界展開的故事。孤獨,卻擁有連結。

 

這種感受,從童年到現在,一直支撐著我。所以我想藉由此書,讓別人知道書帶來那種「擁有連結」的感受。而扮演這些連結媒介的,就是MEME。應該許多人都知道,這是演化生物學家理查.道金斯提倡的概念,不同於生物學基因(GENE),MEME意指將文化、習慣、價值觀等不斷傳承下去的資訊。故事可說是MEME形態之一,文化在訴說、閱讀當中得以傳承下去。正如遺傳資訊(GENE)能透過人與人的連結傳承,MEME也能透過人與書籍、電影的連結流傳下去。

 

世界上有無數的書籍、電影及音樂,要全部體驗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我人生當中,有生之年能邂逅什麼,具有重大意義。邂逅既偶然又命定。我們不知道在哪裡會有邂逅、會遇上什麼、又會因何種緣分而相遇,所以我不會漠然等待,而是希望憑自己的意志行動,珍視有所選擇下的邂逅,這跟人的邂逅是一樣的。所以我每天都會去書店。為了創造邂逅,每天造訪。每天我都會跟各式各樣的書擦身而過:覺得讓我在意的書、抓著我傾訴主張的書、不會讓我停步翻閱的書……我跟它們之間,各有不同的緣分。在一一確認的過程中,漸漸我就能找到對自己而言有意義的邂逅,並磨練出自己的感性。書籍也好、電影也好、音樂也罷,只要出自人創作之手,就不可能全都「中獎」。應該說,九成都會是「銘謝惠顧」。不過,剩下的一成當中,會有非常了不得的作品存在。我無時無刻不留心,希望在自己的創作生涯中,能持續創作出屬於那一成的作品。也因此,我需要隨時處於鍛鍊自己感官的狀態,好抽中其他人創作的那一成中獎作品。話雖如此,我也並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去書店,買下覺得有緣的書,然後閱讀。即使遇到銘謝惠顧的書也不必失望,那是中獎訓練的一部分,所以閱讀這些書並不算浪費時間,而是帶來下一個邂逅的重要時光。

 

(中略)

 

我很感激,世人把我的作品評價為有創意、有獨特觀點,這應該都源於我平時會逛書店挑選書籍的緣故。憑自己的眼光與感性選出「中獎」的書籍,我想正是這種訓練,塑造出屬於我個人的價值觀,進而開花結果,化為有創意的作品。當然,我們也需要在他人意見或介紹之下接觸書或電影,不過,我認為在翻開書頁的瞬間,必須以自己的眼光與價值觀來進入作品的世界。就算別人讚賞的作品我們覺得沒意思,也完全沒問題,因為那是靠你的價值觀來判斷的。因為有人讚賞所以覺得有趣,就好像只是在推特上轉推別人的意見而已,「你」並不存在其中。不必在意錯誤或是意見不合,用自己的眼睛和頭腦找出中獎作品,帶來的結果不知道會有多麽美好。我的中獎和你的中獎或許不同,這樣就好。

 

或許就是想傳達這一點,我才會創作作品、寫文章、寫電影或書籍的推薦文。

 

收在這本書裡的文章,不過占我運用自己雙腳、眼睛和頭腦選出的書籍和電影的極少一部分。就是這個陣容,不,這個脈絡,創造了小島秀夫這個人以及作品。它們傳給我的MEME,供給我創作以及延續生命的能量。從本書原版問世至今,即使經歷這段歲月,每部作品魅力依舊,因此,我想用這部文庫版,再一次將這些MEME 親手交給「你」,願這些MEME 連結你我。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56289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1 則好評)
  • mp*****************.tw 說:
    2023-09-14
    小島秀夫先生真的是定義了1990年以後,許多經典遊戲的樣貌,而且在遊戲劇情之中,傳遞了對於人性的關懷,還有許多哲理,他的書只是把開發遊戲的理念的原點,透過文字分享給大家,所以一個遊戲製作人能夠創造經典遊戲,不是因為夠宅,而是因為看過的、經歷過的,多到能夠放入遊戲裡。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共和國書籍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3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