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圖輯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藍圖輯》啟發自螢光的光與影,它不僅是一本關於藍色與負光空間的圖輯,也是藝術家十年創作藍圖的集合。
謝佑承長期以「螢幕的製圖術」思考進行創作,他將螢光漆、螢光燈、紫外光等物理材料作為創作媒介,開展許多以幻覺為題的空間作品,以光探索影像的經驗世界。
本書收錄 40 件系列創作圖像紀錄、評論專文、創作筆記《方法集》以及螢光油墨印製的紙上作品《螢火》系列。此外,亦同步推出限量收藏版本,以可自由組裝的方式,將過往大型作品的原件與概念,轉化爲創作收藏的展示空間。
謝佑承長期以「螢幕的製圖術」思考進行創作,他將螢光漆、螢光燈、紫外光等物理材料作為創作媒介,開展許多以幻覺為題的空間作品,以光探索影像的經驗世界。
本書收錄 40 件系列創作圖像紀錄、評論專文、創作筆記《方法集》以及螢光油墨印製的紙上作品《螢火》系列。此外,亦同步推出限量收藏版本,以可自由組裝的方式,將過往大型作品的原件與概念,轉化爲創作收藏的展示空間。
目錄
● 前言
● 空白屏幕
● 校準
● 像素
● 星叢
● 書中作品:螢火
● 熱屏面
● 影像,關於生成的等待/許鈞宜
● 亮處
● 高壓電
● 夕照
● 捉光現影?記《有燭火的靜物》委託創作計畫/賴志婷
● 方法集/謝佑承
● 不含過去、沒有未來:謝佑承的酷異凝視/陳晞
● 簡歷
● 年表
● 空白屏幕
● 校準
● 像素
● 星叢
● 書中作品:螢火
● 熱屏面
● 影像,關於生成的等待/許鈞宜
● 亮處
● 高壓電
● 夕照
● 捉光現影?記《有燭火的靜物》委託創作計畫/賴志婷
● 方法集/謝佑承
● 不含過去、沒有未來:謝佑承的酷異凝視/陳晞
● 簡歷
● 年表
試閱
前言
中文「到」這個字,既作抵達,也有離開的意思。相約碰面時我們說「到了」,離去時,說時間「到了」。到的來與去是否其實是同一件事?它使人感覺到這一刻,並映照出存在與不存在的人事物。而影像的「到」是這樣的,它的出現僅僅在數秒之間,有時卻無影無蹤,彷彿過去還來不及經歷,感覺本身也未如預期抵達。
當我相信事物是由內心某部分召喚的時候,世界也因為「看」的雙重性變得鬆動起來。在我「看」的同時,也像被自己「看」著。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觀看與被觀看的關係,像視覺的錯視遊戲相遇在影像的表面上,各據一方天地。
幻覺
比起生活裡各種精采的影像。這只是一部投影機打開時的畫面。
面對這個畫面的空檔,人們通常會略過這個影像內容,
因為它的意思是:「這裏還沒有東西」。
大學時,非常喜歡導演大衛林區(David Lynch)的電影《穆荷蘭大道》。 電影裡的不安、現實的過分美好與壓抑的深刻情感,蔓延著一股詭譎的情調。
劇中有一幕,兩名女主角倉惶跑進一間午夜劇院,台上的表演者對著觀眾說道:
「No hay banda! (沒有樂隊!) 但我們聽到音樂⋯⋯」
「No hay banda! (沒有樂隊!) 這一切全是幻覺⋯⋯」
此時,劇院響起了一段音樂,一位小喇叭樂手徐徐自幕後走進,他緩緩地將將手上的樂器移開,而音樂卻詭異地持續⋯⋯。
作為螢幕前看著影像的觀眾,突然意識到所見的電影正在自我宣告:不要相信影像!我頓時感到無所適從。屏幕中的音效、視覺、甚至是台上排練好的台詞演出,它們不過是後製編造而成的幻覺,而非真實發生的視角,在這裡,你看著他人模擬著肉身精神上引人注目的苦痛,而永遠不會真正地受傷。我以為這是劇場裡長久的共謀——給觀看予以體驗。後製過後的影像創造了屏幕中的奇觀,進而再製成新的現實,觀眾的意識脫離身體當下,遂而進到屏幕黑箱之中。
2016年,我製作了《空白屏幕》這件作品。這是一件現場製作的空間裝置,我使用了藍色與白色的螢光漆直接畫在牆面上,去描繪投影機尚未接上訊號時的待機畫面。螢光漆的發光視覺,製造了投影機存在於此、實際上卻缺席的錯誤認知,當空間燈光亮起時,觀眾面臨眼前的壁畫,彷彿「等待」成為永恆的靜止影像,幻覺成為了自身注視的目標。
沒了影像機器,以新的姿態出席,這樣的影像還算是影像嗎?作為一種身影,《空白屏幕》的存在繞過影像機器,成為幻覺的自身,也許這不足以創造目眩神迷的刺激,也無法取代敘事影像傳達訊息。但它是此刻與橫越不了的彼地,同時為「是」也「不是」的現實,可謂謊言者卻又坦承自己表裡如一。
中文「到」這個字,既作抵達,也有離開的意思。相約碰面時我們說「到了」,離去時,說時間「到了」。到的來與去是否其實是同一件事?它使人感覺到這一刻,並映照出存在與不存在的人事物。而影像的「到」是這樣的,它的出現僅僅在數秒之間,有時卻無影無蹤,彷彿過去還來不及經歷,感覺本身也未如預期抵達。
當我相信事物是由內心某部分召喚的時候,世界也因為「看」的雙重性變得鬆動起來。在我「看」的同時,也像被自己「看」著。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觀看與被觀看的關係,像視覺的錯視遊戲相遇在影像的表面上,各據一方天地。
幻覺
比起生活裡各種精采的影像。這只是一部投影機打開時的畫面。
面對這個畫面的空檔,人們通常會略過這個影像內容,
因為它的意思是:「這裏還沒有東西」。
大學時,非常喜歡導演大衛林區(David Lynch)的電影《穆荷蘭大道》。 電影裡的不安、現實的過分美好與壓抑的深刻情感,蔓延著一股詭譎的情調。
劇中有一幕,兩名女主角倉惶跑進一間午夜劇院,台上的表演者對著觀眾說道:
「No hay banda! (沒有樂隊!) 但我們聽到音樂⋯⋯」
「No hay banda! (沒有樂隊!) 這一切全是幻覺⋯⋯」
此時,劇院響起了一段音樂,一位小喇叭樂手徐徐自幕後走進,他緩緩地將將手上的樂器移開,而音樂卻詭異地持續⋯⋯。
作為螢幕前看著影像的觀眾,突然意識到所見的電影正在自我宣告:不要相信影像!我頓時感到無所適從。屏幕中的音效、視覺、甚至是台上排練好的台詞演出,它們不過是後製編造而成的幻覺,而非真實發生的視角,在這裡,你看著他人模擬著肉身精神上引人注目的苦痛,而永遠不會真正地受傷。我以為這是劇場裡長久的共謀——給觀看予以體驗。後製過後的影像創造了屏幕中的奇觀,進而再製成新的現實,觀眾的意識脫離身體當下,遂而進到屏幕黑箱之中。
2016年,我製作了《空白屏幕》這件作品。這是一件現場製作的空間裝置,我使用了藍色與白色的螢光漆直接畫在牆面上,去描繪投影機尚未接上訊號時的待機畫面。螢光漆的發光視覺,製造了投影機存在於此、實際上卻缺席的錯誤認知,當空間燈光亮起時,觀眾面臨眼前的壁畫,彷彿「等待」成為永恆的靜止影像,幻覺成為了自身注視的目標。
沒了影像機器,以新的姿態出席,這樣的影像還算是影像嗎?作為一種身影,《空白屏幕》的存在繞過影像機器,成為幻覺的自身,也許這不足以創造目眩神迷的刺激,也無法取代敘事影像傳達訊息。但它是此刻與橫越不了的彼地,同時為「是」也「不是」的現實,可謂謊言者卻又坦承自己表裡如一。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