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藝用人體解剖學:描繪人體形態、比例及動作的必備工具
內容簡介
~描繪人體形態、比例及動作的必備工具~
★亞馬遜讀者4.7星至高好評
★實用、專業、經典於一體的古典藝用人體解剖學傑作
★CCH概念設計工作室創辦人 簡志嘉 審定
「有了解剖學的概念,不只強化了活體素描、彩繪及雕塑的技巧,連沒有模特兒在場,需要藉由回憶素描人體的能力也會有大幅的進步。賦予你在創作時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的選擇。」——華樂麗‧L‧溫斯羅
藝術家對於人體解剖的認知程度,
會對具象藝術的創作和風格產生巨大影響。
解剖學是非常寶貴的工具,不但解開人體的奧祕,
更賦予作者在創作時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選擇性。
不論是哪種藝術家,使用的是什麼媒介、技巧、風格,
增進描繪人形能力的前提,都是對人體解剖學的理解。
本書致力將解剖這一嚴肅的題材,以「友善」且「藝術」的方式呈現,
同時確保書中內容與醫學界確立的知識一致。
書中將以圖文相搭的方式解說解剖學的專有名詞,
消減初學者對藝用解剖學的門檻。
第一章將解析拉丁文、希臘文語源,
針對解剖學基本術語的定義做出闡明,
可謂譯解這些字詞的密碼破解祕笈。
第二至七章針對人體的各個部位分區探討,
介紹各區基本的骨骼與肌肉構造。
個別肌肉的移動方式也會在此一併介紹,
這對於與活動中的人體合作的藝術家特別有幫助。
最後一章著重於人體的綜觀,
並特別強調構建、占比解析、人體形態的律動(勻稱性)及描繪姿勢的動力學。
書末附有解剖學術語參考指南和詞彙表,
將全書涵蓋的資訊做一統整與闡明,其中不乏添加更多資訊的條目。
學習解剖學並不是要依照人體原貌描繪,否定創作的自由,
事實上,依據個人的鑑賞力,
將所見人物戲劇化、簡化、美化再重新詮釋,便是藝術的靈魂所在。
本書為作者教授40年繪畫的斬獲,
願讀者能以此書為基,發現與運用人體的現實之美。
本書特色
◎以平面圖指出解剖構造的名稱。
◎列出構造名的英文發音,並提出拉丁語或希臘語字源解釋。
◎列出同一構造的其他常用同義詞列表。
◎描述肌肉、骨骼等其他部位構造的物理及關鍵特徵。
◎肌肉的小節添加描繪肌肉動作的專欄。
◎提供肌肉附著於骨骼或其他構造起端/止端的簡圖。
◎收錄以真人模特兒為對象所畫的習作圖。
目錄
序/導讀
前言
曾有好幾世紀解剖學都被視為藝術家極難學好的科目之一。傳統具象藝術家的養成,大多視解剖學為學美術不可或缺的重要學門,尤其對於想要畫好人形者,解剖學更是必學。
進入二十世紀時,藝術界對於這門學科的態度開始有所改變,逐漸認為為藝術而學解剖不旦多此一舉,且是個老掉牙的古板作法。慢慢地,教導解剖學的美術學系於學院逐一遞減,以至於只剩寥寥可數的幾間美術工作室、私人美術學校繼續開課傳授這門複雜的學科。
然而近幾年,藝用解剖學卻又逐漸開始受到重視。傳統美術畫家與雕塑家、插畫家與動畫片製作者、高科技數位影像製作者等各類藝術家都再度意識到解剖學的重要性。不論是哪種藝術家、使用的是哪種媒介、技巧、風格,具備解剖學的知識都有助於增進描繪人形的能力。
本人對於解剖學的興趣緣起於學生時代發現的一本皮革裝訂的大型繪本,書中內含103幅米開朗基羅畫作的摹本。深深著迷於書中精美的解剖圖像的我深受啟發,踏上了鑽研這門學問之途。記得在早期的培訓階段中,具象藝術老師往往欠缺對解剖學的知識(或興趣),實在令我倍感懊惱沮喪。太多藝術家因為這個科目不再是藝術培訓中的必修課而避而遠之,使得我難以找到能夠教導我人體肌肉與骨骼結構的人,以滿足我日益增強的學習興致。
這個情況一直到從師於以硬邊繪畫聞名、身為後超現實主義畫家的傑出老師羅茲·菲特爾森,才有所改變。羅茲的人體畫有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光強與力量,他成了我摯愛的良師益友,並鼓勵我更深入地研究解剖學。在羅茲的教導下,加上努力自修習作,我愈來愈瞭解解剖學對於具象藝術的創作又多麼大的影響。自專職從事美術創作以來,我依然不斷學習解剖學,我的作品也在在顯示了對解剖學瞭解加深的成果。我將所學的知識日益加倍地應用在人體素描上,在具象畫作上則是更加有節制地應用。時至今日,解剖學一直都是我創作的關鍵要素。
我利用本身對於古典人體素描的專精以及自身所具備的解剖學知識來幫助藝術家,用有助於發展個人藝術視野的技巧來瞭解、描繪人體。有時我會遇到認為學習解剖學會阻礙創造力的學生,然而一旦他們瞭解了基礎的解剖形態,就會立即發現學習了這門學科後,創作時不再需要胡亂亂猜,反而增進了繪畫的信心與技術。有了解剖學的概念,不只強化了活體素描、彩繪及雕塑的技巧,連沒有模特兒在場,需要藉由回憶素描人體的能力也會有大幅的進步。學了解剖學,在創作時不僅可以選擇較為傳統的創作方向,也可以選擇脫離現實的侷限,去探索其他詮釋人體的方式。
我撰寫這本書的其中一個目的,是希望能夠將這複雜的題材以「藝術友善」的方式呈現,同時也確保書中內容與醫學界確立的解剖學知識一致。除此之外,我也希望能夠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說解剖學的專有名詞,減低初學者對藝用解剖學的畏懼感。藝術家學習人體解剖學的目的與醫療專業人士相差甚遠,但無論從事的是哪一行,解剖學的術語卻是相同的(其中絕大多數都源自於希臘語和拉丁語)。本書第一章可謂譯解這些字詞的密碼破解秘笈。
從第二章開始可隨個人需要跳閱,不需遵循既定的順序閱讀。第二至七章針對人體的各個部位分區探討,介紹各區基本的骨骼與肌肉構造。個別肌肉的移動方式也會在此一併介紹,這對於與活動中的人體合作的藝術家特別有幫助。最後一章著重於人體的綜觀,並特別強調構建、占比解析、人體形態的律動(勻稱性)及描繪姿勢的動力學。書末附有解剖學術語參考指南和詞彙表,將全書涵蓋的資訊做一統整與闡明,其中不乏添加更多資訊的條目。
在杜撰與繪製本書的過程中,我從各式醫學與藝用解剖學書籍中採集了極大量的研究材料,並利用活體模特兒和大體及其骨骼做了上千個研究。《古典藝用人體解剖學》呈現給各位的是據我認為藝用解剖學最基礎的要素。無論是專職藝術家或是學生,都歡迎根據自己藝術上所欲達成的目標,選讀有關的章節。這本書就是為了幫助您達成目標而生。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