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台灣美術史
History of Fine Art in Postwar Taiwan
    
  內容簡介
                        
以重要美術運動為書寫框架,二百餘幅圖版為參述依據
在圖象與文字的有力對應中,召喚鮮明的台灣美術史記憶
二次大戰結束以來的七十多年,是歷經社會寫實、新藝術風格、前衛與現代藝術、鄉土運動等時代洗禮的台灣美術,發展最為蓬勃、成就也最為可觀的一段時期。本書立基於對台灣戰後紛繁多變的美術運動與其時代脈絡的深入觀察,以重要美術運動為書寫框架,扣合今日書籍出版的圖象化趨勢,為文字媒介的追溯帶來圖片的有力對應,據以召喚更鮮明的歷史記憶。
本書是國內著名美術史學者蕭瓊瑞教授繼《台灣美術史綱》之後,對戰後台灣美術發展的近觀之作,特別聚焦於1945年以來在時代脈絡激盪中的台灣美術事件、代表藝術家與其作品樣貌,囊括十萬餘言、二百餘幅圖版,並附以紀事年表。
做為一本以提供研究參考為目標的美術史著作,本書以作者長年的研究為基礎,進行嚴謹觀察與系統鋪述,咸信能使讀者在川流不息的資訊洪流中,對戰後台灣現代美術有更多、更全面而具體的認識與瞭解。
				在圖象與文字的有力對應中,召喚鮮明的台灣美術史記憶
二次大戰結束以來的七十多年,是歷經社會寫實、新藝術風格、前衛與現代藝術、鄉土運動等時代洗禮的台灣美術,發展最為蓬勃、成就也最為可觀的一段時期。本書立基於對台灣戰後紛繁多變的美術運動與其時代脈絡的深入觀察,以重要美術運動為書寫框架,扣合今日書籍出版的圖象化趨勢,為文字媒介的追溯帶來圖片的有力對應,據以召喚更鮮明的歷史記憶。
本書是國內著名美術史學者蕭瓊瑞教授繼《台灣美術史綱》之後,對戰後台灣美術發展的近觀之作,特別聚焦於1945年以來在時代脈絡激盪中的台灣美術事件、代表藝術家與其作品樣貌,囊括十萬餘言、二百餘幅圖版,並附以紀事年表。
做為一本以提供研究參考為目標的美術史著作,本書以作者長年的研究為基礎,進行嚴謹觀察與系統鋪述,咸信能使讀者在川流不息的資訊洪流中,對戰後台灣現代美術有更多、更全面而具體的認識與瞭解。
目錄
						.前言:圖象.歷史.文本
.1945-1949 社會寫實風格的乍興
.1949-1957 戒嚴體制與新藝術運動
.1957-1965 畫會時代的現代藝術風潮
.1965-1970 前衛探索的現實回歸
.1970-1983 鄉土運動與現代藝術生活化
.1983-1987 低限風潮與美術館時代的來臨
.1987-1995 解嚴開放下的多元關懷
.1995-2004 雙年展熱潮下的裝置、行動與數位
.2004-2012 帝國邊緣下的自我建構
.時潮之外:海外藝術成就的拍岸與洄流
1945-2012 戰後台灣美術簡表
				.1945-1949 社會寫實風格的乍興
.1949-1957 戒嚴體制與新藝術運動
.1957-1965 畫會時代的現代藝術風潮
.1965-1970 前衛探索的現實回歸
.1970-1983 鄉土運動與現代藝術生活化
.1983-1987 低限風潮與美術館時代的來臨
.1987-1995 解嚴開放下的多元關懷
.1995-2004 雙年展熱潮下的裝置、行動與數位
.2004-2012 帝國邊緣下的自我建構
.時潮之外:海外藝術成就的拍岸與洄流
1945-2012 戰後台灣美術簡表
序/導讀
						  序言
圖象.歷史.文本 蕭瓊瑞
戰後台灣美術史的撰述,本書不是第一本,但以圖象做為歷史文本進行的書寫,這應是第一本。
 
當代史的寫作,本身便存在著許多挑戰,甚至某些保守的歷史學者,根本就反對當代史的寫作,原因即在當代史缺乏歷史寫作必要的時間距離。沒有經過足夠的時間距離篩選,如何構成歷史寫作中所謂的「歷史」?當然,這樣的質疑不是沒有道理;不過,歷史進展的速度,也和歷史本身一樣,充滿了時代的變化,以往三、五百年方可形成的歷史斷代,到了近代,可能變成三、五十年,到了現代,甚至變得更短。同樣地,時間距離,到底多久才能形成篩選?也就變成一種沒有定論的爭議。
 
本書的寫作,清楚了解時間距離的限制,也無意落入這個距離長短的爭辯。但從生活的現實中理解,我們可以深刻感受當代史撰寫的必要。不到一、二十年的時間,我們往往已經遺忘了上一代人、乃至我們自己甫經歷的一些事件與教訓,更何況其他地區的人們對我們歷史理解的殷切期盼。
 
1980年代後期,個人曾以《五月與東方》為題,處理了戰後現代繪畫運動的一些問題;這本書在1990年代初期正式印行出版。當時適逢「台灣光復四十年」,許多整理戰後台灣經驗的專書紛紛問世,當中也包括了美術方面的論述;不過,不論是他人的論述,或個人的探討,限於當時台灣現代美術館才在剛要起步的階段,根本缺乏足夠的圖象可供參考,因此論述的重心,不免偏重「運動」的過程,抑或相關人物的評介。
 
這本《戰後台灣美術史》得以標舉以圖象做為論史的文本,首先要感謝的,自然是台灣三座主要的現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和高雄市立美術館逐漸豐富的作品典藏。
台灣這三座現代美術館的成立,時間依序分別為1983、1987及1994年,距離本書撰寫的2012年,長者已達近卅年,短者也有十七年;他們分別經歷政黨輪替、館長更迭及典藏經費的起伏,但時間過去,彼此較勁、競爭的,將不再是誰舉辦過如何大型的國際大展,而是誰留下了重要的作品。
 
本書正是嘗試以這三座美術館的典藏為主要材料,配合個人長期觀察、搜集的圖象,以風格史為角度,重新建構戰後台灣美術發展的主軸脈絡。
				圖象.歷史.文本 蕭瓊瑞
戰後台灣美術史的撰述,本書不是第一本,但以圖象做為歷史文本進行的書寫,這應是第一本。
當代史的寫作,本身便存在著許多挑戰,甚至某些保守的歷史學者,根本就反對當代史的寫作,原因即在當代史缺乏歷史寫作必要的時間距離。沒有經過足夠的時間距離篩選,如何構成歷史寫作中所謂的「歷史」?當然,這樣的質疑不是沒有道理;不過,歷史進展的速度,也和歷史本身一樣,充滿了時代的變化,以往三、五百年方可形成的歷史斷代,到了近代,可能變成三、五十年,到了現代,甚至變得更短。同樣地,時間距離,到底多久才能形成篩選?也就變成一種沒有定論的爭議。
本書的寫作,清楚了解時間距離的限制,也無意落入這個距離長短的爭辯。但從生活的現實中理解,我們可以深刻感受當代史撰寫的必要。不到一、二十年的時間,我們往往已經遺忘了上一代人、乃至我們自己甫經歷的一些事件與教訓,更何況其他地區的人們對我們歷史理解的殷切期盼。
1980年代後期,個人曾以《五月與東方》為題,處理了戰後現代繪畫運動的一些問題;這本書在1990年代初期正式印行出版。當時適逢「台灣光復四十年」,許多整理戰後台灣經驗的專書紛紛問世,當中也包括了美術方面的論述;不過,不論是他人的論述,或個人的探討,限於當時台灣現代美術館才在剛要起步的階段,根本缺乏足夠的圖象可供參考,因此論述的重心,不免偏重「運動」的過程,抑或相關人物的評介。
這本《戰後台灣美術史》得以標舉以圖象做為論史的文本,首先要感謝的,自然是台灣三座主要的現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和高雄市立美術館逐漸豐富的作品典藏。
台灣這三座現代美術館的成立,時間依序分別為1983、1987及1994年,距離本書撰寫的2012年,長者已達近卅年,短者也有十七年;他們分別經歷政黨輪替、館長更迭及典藏經費的起伏,但時間過去,彼此較勁、競爭的,將不再是誰舉辦過如何大型的國際大展,而是誰留下了重要的作品。
本書正是嘗試以這三座美術館的典藏為主要材料,配合個人長期觀察、搜集的圖象,以風格史為角度,重新建構戰後台灣美術發展的主軸脈絡。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