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4:1991年後美術團體(1991-2018)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臺灣自1987年7月15日解除戒嚴後,憲法保障的人民結社自由隨之開放,美術團體也因而愈加蓬勃發展。除了新的美術團體陸續成立,1991年以後臺灣美術團體在性質上亦出現明顯變化,不僅定位較以往明確,活動型態及作用性更加多元,呈現出分眾化之趨勢:有些團體專注推廣特定媒材;有些耕耘地方,與社區深度聯結;也有的是為推動特定理念而結社,或是經營替代空間,透過據點營運以推廣藝文風氣。
同時,網路使用習慣的普及,也使1991年後的美術團體演變出全然嶄新的運作模式。無論在數量上或質量上,1991年後的臺灣美術團體都較以往更加的自由、豐富、多樣。
本書特色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出版計畫,邀請國內知名美術史學者進行田野調查、資料收整及編寫,累積近千筆美術團體資料,為臺灣美術研究寫下嶄新里程,出版之四冊專書包括:由白適銘撰稿的《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黃冬富撰稿的《戰後初期美術團體(1946-1969)》、賴明珠撰稿的《解嚴前後美術團體(1970-1990)》,以及由盛鎧撰寫的《1991年後美術團體(1991-2018)》。以美術團體獨特的發展軌跡及歷史紀錄,反映臺灣豐富多元的創作能量,並為臺灣藝術史的建構,提供更多討論及可運用的研究資源。
目錄
序/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 林志明 08
專 文/ 10
花團錦簇──當代臺灣美術團體概覽/盛鎧
1991 年後美術團體簡介及圖版/ 28
基隆現代畫會/ 29
身體氣象館/ 32
U 畫會/ 34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36
財團法人巴黎文教基金會/ 40
十方畫會/ 46
臺北水彩畫協會/ 49
臺灣雕塑學會/ 52
21 世紀現代水墨畫會/ 56
新樂園藝術空間/ 62
新觸角藝術群/ 64
在地實驗(ET@T)/ 72
竹圍工作室/ 75
大稻埕國民美術俱樂部/ 78
青峰藝術學會/ 80
臺灣藝術家法國沙龍學會/ 83
非常廟/ 85
悍圖社/ 90
屏東縣當代畫會/ 100
好藝術群/ 102
雅杏畫會/ 106
膠原畫會/ 110
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 112
戩穀現代畫會/ 115
跨世紀油畫研究會/ 118
臺北市天棚藝術村協會/ 122
臺灣國際藝術協會/ 126
新莊現代藝術創作協會/ 128
臺灣女性藝術協會/ 132
得旺公所/ 138
臺灣彩墨畫家聯盟/ 142
未來社/ 146
黑白畫會/ 152
赫島社/ 154
臺灣北岸藝術學會/ 160
新竹縣松風畫會/ 163
鑼鼓槌畫會/ 168
雙和美術家協會/ 172
新北市樹林美術協會/ 176
詩韻西畫學會/ 178
臺北粉彩畫協會/ 180
臺南縣向陽藝術學會/ 183
臺灣南方藝術聯盟/ 185
高雄市新浜碼頭藝術學會/ 190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藝術團契/ 194
臺中市彰化同鄉會美術聯誼會/ 200
魚刺客/ 202
臺南市府城人物畫會/ 210
臺北當代藝術中心/ 214
臺灣粉彩教師協會/ 216
愛畫畫會/ 221
新臺灣壁畫隊/ 223
名門畫會/ 228
臺中市醫師公會美展聯誼社/ 232
高雄雕塑協會/ 234
高雄市國際粉彩協會/ 242
高雄市美術推廣傑人會/ 244
基隆藝術家聯盟交流協會/ 248
桃園藝文陣線/ 252
臺灣海洋畫會/ 258
NEW BEING ART 15D(新存在主義藝術15D)/ 262
1991 年後臺灣美術團體分布地區簡圖/ 266
1991 年後美術團體年表(1991-2018)/ 268
參考書目/ 288
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總表(1895-2018)/ 294
序/導讀
序
在「厚植文化力,打造臺灣文藝復興新時代」之政策理念下,盤點臺灣重要美術資產以建構美術史脈絡,是本館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重要工作面向之一。《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的出版,即立基於收集暨整合在地史料的目標,期透過美術相關團體、社群的資料調查、發掘與整理,促進臺灣美術發展史實之重新檢視與深化研究,並使相關研究資源得以傳承及延續,成為臺灣文化內容的知識體系。
臺灣美術自日治時期以來開啟「新美術」的發展,當時臺灣並未設置美術專門學校,藝術同好藉由社團組織交流學習,民間繪畫社團的出現,遠早於1927年創辦的「臺灣美術展覽會」,正說明美術團體在臺灣美術現代化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美術團體的紛紛成立,意味著藝術家們得以群體之力推展美術展覽與藝術運動。藝術家的創意、理念得以在團體互動中交互激盪、彼此支持;創作不復是個人的單打獨鬥,亦非單一創作形態的大量養成,而是殊異的風格、派別之間彼此的合縱連橫;美術團體的同仁畫展等活動,亦提供青年藝術家學習與發表的平臺。1945年後,臺灣美術團體的發展愈加成熟,「五月畫會」與「東方畫會」等團體扮演推動1960年代臺灣現代繪畫運動的重要角色,開啟臺灣現代繪畫的風潮。解嚴前後的美術團體更是百家爭鳴,開始著眼於社會、環境等多元議題,「伊通公園」、「2號公寓」等團體則拓展出美術館之外的替代空間,提供藝術家更具自由與多樣性的實驗場域,影響持續至今。
臺灣美術團體的活動能力及創作表現,是研究臺灣美術發展脈絡及時代美學風貌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臺灣美術團體發展史料彙編》分為四個時期,委託研究學者進行收整編寫,共計出版四冊專書,包含由白適銘撰稿的《日治時期美術團體(1895-1945)》、黃冬富撰稿的《戰後初期美術團體(1946-1969)》、賴明珠撰稿的《解嚴前後美術團體(1970-1990)》,以及盛鎧撰稿的《1991年後美術團體(1991-2018)》,期以臺灣美術團體獨特的發展軌跡及歷史紀錄,呈顯其所形構的臺灣美術生態,並為臺灣美術史的建構,提供更多研究、討論與運用的史料資源。
林志明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