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曙光來臨之前:15位前輩藝術家的時代散策

  • 9 405
    450
  • 分類:
    中文書藝術設計藝術/美學藝術家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李拓梓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繪者:阮光民 追蹤 ? 追蹤繪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繪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玉山社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03/05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你有喜歡的台灣藝術家嗎?」

無論從殖民地故鄉飄洋過海孵藝術夢,
勇闖美展為台灣人爭一口氣;
或遇恩師,勤練習熬出頭;
斜槓跑社運、興廟宇、當工頭……
前輩藝術家個個揮灑青春,在政權更迭下開創不同道路。
曾經湮沒於戰亂與動盪的百年風華,
如今迎來了再發現與新詮釋的曙光之時。

穿越殖民與威權的幽暗,15位台灣前輩藝術家
以刻刀或畫筆對抗歷史洪流,
開拓屬於這座島嶼的美術篇章。
藉其生平與作品,
以當代視角重遊遭遺忘的台灣風景,
銘記每道獻身於美的靈魂。

  我們對莫內、梵谷並不陌生,說到台灣藝術家,卻所知不多。直到「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啟動,過去數十年來無人聞問的台灣美術終於受到矚目,「藝術的福爾摩沙時代」儼然來臨。

  延續此熱潮,《曙光來臨之前》以簡明深邃的筆觸,刻劃台灣藝術家在歷史變革中的故事,涵蓋從日治時期至民主化後的百年風雲。書中以15位藝術家的生平與作品為主軸,刻畫他們在殖民與威權時代的掙扎與堅持,展現藝術對抗黑夜的微光力量。

  作者李拓梓結合自身觀察與研究,搭配金漫獎得主阮光民生動的漫畫,帶領讀者重訪台灣美術史的動人風景,重新認識這塊土地的藝術傳承與精神價值。


✧「如果生命是細而長的話,我寧願短而亮,我嚮往迸發的生命力。」──陳植棋
✧「我大大地有名。」──陳進
✧「明天有明天的風吹。」──林之助
✧「我畫太陽,是為了補償前半生欠缺的陽光。」──洪瑞麟
✧「台灣人的顏色,就是太陽的顏色。」──顏水龍
✧「深深悲傷的時候,不能用文字訴說的時候,那就畫畫吧。」──廖德政

本書特色
✧各章搭配一跨頁漫畫,跟著漫畫角色──台灣當代美術班高中及其畫室老師──散散步、逛畫展、吃美食、看美景,揭開每位藝術家生平經歷,即使沒有相關背景知識也能領略其中。
✧以最新史料為基礎,由美術史專家專業審定,搭配多方參考資料,確保內容正確可信,力求完整呈現台灣藝術史的細節,深入淺出揭示其中的文化價值與歷史意義。
✧書後附錄介紹政權更迭下台灣官展的演變,指出美學交鋒場的不容小覷與如影隨形的政治力量;獨家收錄作者不藏私分享的台灣美術史閱讀指南,系統性建立對台灣美術史更深更廣的認識。

名人推薦

真情推薦
李玉玲/中亞聯大雙美術館館長
李欽賢/美術史學者
林育淳/前南美館館長、前北美館典藏組組長
林曼麗/台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北師美術館創辦人
栖來光/旅台日本作家
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
黃琪惠/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潘家欣/作家
蔡潔妮/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伏爾泰藝文沙龍經營者
謝金魚/歷史作家
謝佩霓/藝評人、策展人、美術史學者
(按姓氏筆畫排列)



口碑好評
✧政治和軍事人物過幾代後就會被人遺忘,能量源於土地並留下精采作品的藝術家則會長久流傳。作者與漫畫家圖文並茂的見證,讓我們對台灣終會迎來曙光的信念更加堅實。
──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

✧長久以來,台灣藝術史一直不是研究與教學的主流,幸賴許多人的努力,近年才等到重見天日的時刻。本書知識豐富,流暢好讀,作為認識台灣藝術史的入門讀物再適合不過了!
──謝金魚/歷史作家

(按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

曾是資深政治幕僚,現職專欄作家,在藝文機構服務。對政治很敏感、對歷史有興趣,喜愛藝術與文化,熱愛旅遊散策。

  近年專注於台灣美術史、日本歷史文化寫作,著有《改變時代的日本人》、《改變日本歷史的總理大臣》,以及飲食文學散文集《無事烹小鮮》。

目錄

作者序
推薦序

逆境中追求不朽——黃土水
一生獻給三峽——李梅樹
以畫筆直面社會——李石樵
為公義燦爛燃燒——陳植棋
理想不滅等待雪融——陳澄波
潤物無聲堅持耕耘——廖繼春
以萬變應萬變——林玉山
描繪百年心靈風景——郭雪湖
走出閨閣超前時代——陳進
一心守護膠彩畫——林之助
礦場裡的真誠畫家——洪瑞麟
漂泊一生落腳故鄉——郭柏川
台灣美感教育先行者——顏水龍
畫尪仔出頭天——蔡草如
藝術與傷痕交響——廖德政

附錄
美學的交鋒場:政權更迭下的台灣官展
誰來書寫我們的故事?我的台灣美術史閱讀

序/導讀

推薦序
比獨特更獨特的年代
文/《書寫一部台灣美術史:一段爭議的政治進程》作者 蔡潔妮 


目前台灣廣義美術科系所生產的大學畢業生,單單一年的人數可能是整個日本時代五十一年間接受過美術學院訓練人數的二十倍以上,然而,台灣畫市當中本土藝術的主力,卻是由這一小群日語世代的藝術家在擔當。

同時,當下島嶼的台灣美術史研究也聚焦在這群人身上;這並不是什麼酒放久了就會香的定律,和今日不同,這一小群人在他們的時代就活得跟明星一樣,大多出身精英家庭,不然也受到富紳的贊助,甚至,他們還肩負島上本土人士的共同寄望;可以比擬於二○二四年世界棒球十二強賽中的台灣隊奪冠,那不只是一個棒球隊的勝利,更是全台灣人的勝利。

黃土水、陳澄波、陳植棋等人入選帝展時的心情,其實就像是陳傑憲在胸前比出框框的感覺:我們只是還沒有自己的名字,但絕不會低人一等。還有什麼樣的社會集體意識比這個更能激勵個別創作者前進呢?這是戰後年代的藝術家創作時少有的社會環境。

在這個集體意志的大旗下,藝術家不只追求畫得好,更要把台灣畫得好,這裡談的是所謂的「地方色彩」。東洋畫〈三地門社之女〉裡的人物,在陳進精心營造下所展現的優雅,極可能是戰後的人物畫難以相提並論的,更值得注意的是:拿陳進的作品與其老師相較,可確認這份優雅並不是和風主義的移植或模仿,而是來自一種台式風格的精淬;更白話地說:台灣要以台灣的美在官展裡勝出。

彼時,保有自我獨特性的信念並不是台灣藝術圈所獨有的,日本在之前就已經歷過類似討論,並因此讓東洋畫跟中國畫之間越拉越遠;與台灣日本時代同時期的越南,法殖下的印度支那美術學院(EBAI)的學子也想著同一問題,從西方留學回國的中國油畫家也想著同一個問題,甚至,從巴黎回到布拉格的慕夏(Mucha)也想著同一個問題。就今日所見的形形色色國族文化,其實多是在十九世紀下半、二十世紀上半當中經由「被發明的傳統」所形成的,其中有一群文化精英帶著此問題意識而努力著。

進一步觀察這些努力,在東亞範圍下作此油畫比較,可以發現台灣藝術家所形塑的獨特性是相對不符合東方美感定義的。越南的阮潘正(Nguyen Phan Chanh)、台灣的陳澄波、中國的徐悲鴻、韓國的裵雲成(배운성Pai Un Soung)……這些油畫家年紀相仿,皆在年少時深受漢學教育影響,後也都成為各自國度的學院派藝術大前輩。

不過,其中有一位較難從其創作裡猜出有東方文化浸淫的底子:即陳澄波,但他並不是台灣畫家裡的特例。事實上,他毋寧是這個例外路線的領頭羊之一:要從親眼所見的風土去定義台灣的獨特性,而不是求教於東方書畫裡固有的美感;這就是所謂的比獨特更獨特。

台灣成了最沒有東方包袱的東方文化新生地,之於戰後我們所被告知的迷思──「自由」(?)中國作為中國文明最精湛的保存地,這完全就是一個歷史大翻案。

除了一個例外,戰後的藝術創作不再有社會集體意識作為推動力,而就是這個例外——一九五○及六○年代的中國畫現代化運動——參與打造上述迷思。閱讀《曙光來臨之前》,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島民可以好好去思考:「台灣何去何從」的另一個可能性。而且這個可能性早在百年之前,就被證實為一項成功的試驗。

作者李拓梓自謙本書並非一本專業台灣美術史著作,但它比這類著作更精簡有力地傳達了時代氣氛:前面所言的社會集體意識之於個人創作上的推動力。作者擁有令人欽羡的文筆,賦予這些藝術家們鮮明的人設,加上漫畫所帶來的生動,讓歷史知識化成引人入勝的故事。

相信未來會有很多台灣人說:「我對於台灣美術史的認識,就是從李拓梓寫的這十五位明星藝術家的生平開始的。」重新接軌上段所言的成功試驗,必須讓相關歷史知識大量普及,來催生出新的時代氣氛,此即這本書的文化運動角色。衷心希望從認識畫家生平開始,讀者們能漸漸走入畫作的欣賞,沉浸在這些藝術家所追尋的美好台灣裡。

試閱

〈逆境中追求不朽──黃土水〉


▌黃土水 (一八九五 ─ 一九三○)
艋舺出身的雕塑家,很年輕就展現藝術才華,是第一位進入東京美術學校的台灣人,也是第一位入選帝展的台灣人。黃土水一共入選帝展四次,是當時台灣最出名的雕塑家,還曾受邀為日本皇室造像,可惜英年早逝,作品佚失,漸漸遭到遺忘。代表作〈甘露水〉很長一段時間因為政治因素被封存,二○二一年終於在各方努力下重現,再次引起台灣藝壇的「黃土水熱」。


〈甘露水〉的再發現,可說是重建台灣藝術史過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她仰著頭、半闔著眼,自信而勇敢地望向天空,彷彿迎接著新時代的到來。這一百年來,她的石破天驚、她的低調隱藏、她的華麗現身,都已經是台灣歷史上不可磨滅的一段記憶。也因為她,人們再一次想起黃土水──一顆早慧而耀眼的流星。


貧寒出身的藝術天才

黃土水是一九二○年代最優秀的台灣藝術家,也是第一位受過完整現代美術教育的台灣人。他雖然出身貧窮人家,但唸書改變了他的人生。他幼年時在艋舺公學校讀書,那時候公學校還沒有落腳於今日老松國小現址,上課地點在清水祖師廟。後來他因為父親早逝,跟母親一起搬去大稻埕。

就讀於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時,黃土水雕刻的天分立刻引起注意,畢業後便受到總督府民政長官內田嘉吉和國語學校校長隈本繁吉的推薦,到日本的東京美術學校留學,成為第一位進入東美的台灣學生。

黃土水到東京唸書時已經二十歲,他有很強的使命感,想要在藝術上創造出「不朽」的成就。來自殖民地的他,非常理解自己的邊緣處境,他知道本島人在內地就是矮人一截,這種處境砥礪了他想要比日本人更出色的好勝心,也讓他化「邊緣」的劣勢為優勢,創造出具有鄉土色彩的作品,折服當時的藝術圈。

他在日本同住於台灣學生宿舍高砂寮的室友──後來成為有名的作家──張深切,回憶起黃土水時說,他不太愛說話,每天就是對著石頭敲敲打打,同宿的台灣人其實都看不起這位其貌不揚,又名為「土水」的「藝術家」。但黃土水的天才加上努力,讓這位不被同儕看好的台灣青年,踏上了最高的藝術殿堂。


台灣首位帝展常勝軍

黃土水忙於工作有他的理由,他覺得人的一生很短暫,能留下的東西不多,「人類要能永劫不死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精神上的不朽」。因此他窮盡心力,拚命創造藝術品,奮力追求這種不朽的可能。黃土水真的做到了,他是第一位入選當時被藝術家視為無上成就的「帝展」,而且一口氣入選四回,成為殖民地台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超級成就。

從一九二○年起,他的作品〈蕃童〉、〈甘露水〉、〈擺姿勢的女人〉和〈郊外〉連續四次入選帝展,黃土水成為台灣藝文界的明日之星。不過他因為捲入了當時日本雕塑界兩位大師高村光雲和朝倉文夫的鬥爭,第五回帝展後蟄伏了一段時間。這段「在野」期間,黃土水並沒有停止創作。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294420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0
    • 商品規格
    • 22*17*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11~15歲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