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媽媽
內容簡介
◎資深故事推廣人蔡淑媖+插畫與編輯大師曹俊彥 共同合作的第一本圖畫書
◎一本探討愛和珍惜的圖畫書──學會接受生命中的不圓滿,努力在生活中不再留遺憾。
四個獨自在山裡頭成長的男孩,渴望有媽媽陪伴;
巴巴嘎女巫賜給他們一個「石頭媽媽」,
男孩們添了舒適的衣物、美味的三餐,還有暖暖的關愛,
直到那一天,他們為了一個女孩爭吵,
直到那一天,他們輕喊:「你只是個石頭媽媽……」
最後……
序/導讀
【作者的話】
讓孩子從故事中 學會不留遺憾
當〈石頭媽媽〉這個故事加上圖,以繪本形式呈現眼前時,我把它讀給自己聽。讀到一半,淚水便汩汩流下,想到女兒、想到母親,想到自己同時具備了這兩個身份,不管以那一個身份切入這個故事,都讓我想哭。人生有很多幸福的擁有,卻也難以避免殘酷的失去,這麼沉的功課,逃都逃不了,只好認真去面對。
孩子是父母親一輩子的功課,在我很認真修習身為母親這門功課時,沒想到,我的父母親也成為我的功課。每個人都會犯錯,有些錯可以彌補,有些錯永遠留下遺憾,我們試圖告訴孩子,可是,他們總是聽不進去,每當看到那些無法彌補的災難發生時,內心總是好痛。我親愛的孩子們啊!人生不是在打線上遊戲,可以隨時刪除重來,當你們喪失理性傷害別人時,那刻畫在別人身上的傷痕有時會讓你們痛一輩子。
《石頭媽媽》結局雖然悲傷,但是,孩子必須接受,並學會堅強,讓日子過下去。這就是人生啊!體貼的曹俊彥老師,在「後糊貼頁」畫出四個兄弟恬靜坐著,幽幽望著那三十七顆白石頭的和諧畫面,顯示他們因為媽媽而更加成熟。媽媽雖然不在了,她的愛卻已經深植他們內心、精神永遠長伴他們左右。
很多小孩聽我講過這個故事,這個故事裡隱含著有趣的情節,讓小孩沉浸其中並引發討論:小男孩如何自己生活?女巫的法力怎麼那麼厲害?石頭如何變成媽媽呢?他們怎麼對媽媽那麼凶?女巫為什麼沒辦法把媽媽再變回來?從問題中,我看出他們想要改變結局的意圖,於是,我會讓他們再創造一段情節,通常最後出現的是:「媽媽又回來了,而那四個兄弟再也不會對媽媽那麼凶了。」想要獲得圓滿的結局,需要做哪些努力呢?孩子們一起來想想吧!
非常感謝曹俊彥老師讓這個故事真正活起來。圖裡面細膩地隱藏許多意象,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是把三十七個圓排成一個八邊幾何圖形,這個「四平八穩圖」就像媽媽的懷抱,帶給孩子安全的依靠。
這個故事裡有歌唱的情節和巴巴嘎女巫的吟唱,講起來很過癮。隨書還附上六只小紙偶,讓大人小孩可以用這些角色玩故事,不一定要照著書裡的臺詞講,可以自創對白,變成另一個故事。一起動手來說《石頭媽媽》吧!
蔡淑媖/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祕書長
試閱
遙遠的山區,有一群沒有父母的男孩,他們在山裡頭生活,知道如何躲避猛獸、栽種糧食、醫治身上的病痛,他們過得很自在。
有一天,最小的男孩問:「為什麼我們沒有爸爸、媽媽呢?」其實,其他人老早就想過這個問題。
於是,他們去找巴巴嘎女巫,對她唱:「鳥兒有爸爸教飛翔,小象有媽媽伴著走,我們也想要爸媽陪。」
巴巴嘎女巫身體抖呀抖的說:「想要爸還是媽,只能選一個。」
男孩們說:「我們家男人已經夠多了,希望有一個媽媽。」
「不怕媽媽管你們、說你們、罵你們嗎?」巴巴嘎問。
「哦!那正是我們想要的,你知道嗎?村子裡的人說我們是沒人管教的野孩子。」男孩們熱切的說。
石頭媽媽 紙偶劇場
聽完《石頭媽媽》你還記得故事有出現幾個人物嗎?還記得巴巴嘎女巫說的話嗎?讓我們依著下面的步驟一起來,動動手指頭,使故事裡的人物也動起來吧!
步驟與使用說明:
1. 沿著裁切線將紙偶剪下。
2. 將竹筷(或冰棒棍、吸管固定在紙偶背面)
3. 對折紙偶,將黏貼處內折,並黏貼,紙偶就完成了。(也可以黏貼後直接套在手指上,作為手指偶唷!)
有一天,最小的男孩問:「為什麼我們沒有爸爸、媽媽呢?」其實,其他人老早就想過這個問題。
於是,他們去找巴巴嘎女巫,對她唱:「鳥兒有爸爸教飛翔,小象有媽媽伴著走,我們也想要爸媽陪。」
巴巴嘎女巫身體抖呀抖的說:「想要爸還是媽,只能選一個。」
男孩們說:「我們家男人已經夠多了,希望有一個媽媽。」
「不怕媽媽管你們、說你們、罵你們嗎?」巴巴嘎問。
「哦!那正是我們想要的,你知道嗎?村子裡的人說我們是沒人管教的野孩子。」男孩們熱切的說。
石頭媽媽 紙偶劇場
聽完《石頭媽媽》你還記得故事有出現幾個人物嗎?還記得巴巴嘎女巫說的話嗎?讓我們依著下面的步驟一起來,動動手指頭,使故事裡的人物也動起來吧!
步驟與使用說明:
1. 沿著裁切線將紙偶剪下。
2. 將竹筷(或冰棒棍、吸管固定在紙偶背面)
3. 對折紙偶,將黏貼處內折,並黏貼,紙偶就完成了。(也可以黏貼後直接套在手指上,作為手指偶唷!)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