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滬股份有限公司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石滬是非常環保的捕魚方法
	也是漁村共存共生的傳統漁業技藝
	許多人不知道,澎湖的吉貝,是目前全世界石滬量最多、密度最高的地方
	
	晃晃老師從赤崁搭上交通船,向菊島北海出發。
	
	他要去的小島,像一顆晶瑩的螺貝,靜靜安駐在碧海藍天之間。
	
	島上有美麗的貝殼沙灘,
	是海龜媽媽上岸產卵的棲地,
	成群的燕鷗也在這裡孵育雛鳥,
	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樂場,
	白天,他們在這兒踏浪玩水,
	夜晚,他們在這兒仰望星空。
	
	「大海的那一邊,發生了很多好玩的事嗎?」三劍客好奇的問著晃晃老師。
	
	「海盜在這座島上,有沒有留下秘密的寶藏呢?」晃晃老師曾聽過這個傳說。他們都帶著無限的嚮往,眺望著遠方。
	
	在潮間帶上用石塊疊砌堤岸,以便在退潮時,阻斷洄游魚群退路,把魚圍困在石堤內來捕撈的陷阱。
	
	這種捕獲食物的方法,可上溯至人類的史前時代。至於澎湖石滬最早的記載,出現於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年)高拱乾編纂的《台灣府志》。澎湖因擁有廣闊的潮間帶,又具有成滬的三項條件:石材多、潮差大、風浪強,在農地和動力漁船缺乏的年代,石滬的漁獲是重要的經濟來源。
	
	這項澎湖最古老的漁業技藝,數百年來已發展出綿密細緻的工法和文化,堪稱漁業文明「活化石」。澎湖擁有世界上密度最高且保存最完整的石滬群,兼具文化景觀和自然保育的價值,已列名台灣十八個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是需要我們傾力守護的珍貴資產。
序/導讀
	文字後記
	
	旅行到遠方,每每為眼前的大山名川讚歎不已時,心繫的卻是家鄉獨一無二的風景,即使不是壯麗的名勝,因為人情和時光的醞釀,風景不再只是風景,而是小王子擁有的那株玫瑰花。
	
	澎湖鄉親長久面對地理和氣候的嚴峻考驗,在奮力求生的過程中,累積了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先人勇敢的借海田為地,「石滬」的砌築和經營,正是自然與人文融合的見證。這項結合了「記憶」與「技藝」的傳統文化,需要與時俱進,注入新的活水。
	
	能再度為澎湖撰寫圖畫書故事,是我的光榮,澎湖擁有豐富的自然和文化資產,值得書寫不盡,許多前輩和學者,為石滬的紀錄和保存付出心力,我要向他們致上深深的敬意。希望這本書能讓更多讀者了解石滬文化的意義,化為珍愛守護「國家寶藏」的行動力。
	
	畫家後記
	
	澎湖總是令人驚艷,走在吉貝的石滬上,無名的感動,取代了原先心頭忐忑不安,若不是腳踏在這些礁岩上,真不知十戶是這般雋永與悸動。
	
	美麗的黑礁石頭串連在蔚藍的天與海之間,隨著潮汐若隱若現,百年來洋流帶來豐足的漁獲,讓島上的人安心過冬,全靠這後備的海田石滬。
	
	藉由這次繪製繪本的機緣,又再度認識了先民的智慧,也讓這個被神眷顧的島依然美麗。
試閱
他要去的小島,像一顆晶瑩的螺貝,靜靜安駐在碧海藍天之間。
聽說新老師要來了!
三劍客一大早就守在碼頭邊。
放送頭大聲播放著:
「歡迎!歡迎!歡迎老師!」
這個比豔陽還要熱情的迎接方式,讓晃晃老師嚇了一跳!
才剛下船,三劍客就興奮的大喊著:「老師,我們帶你去環島吧!」
島上有美麗的貝殼沙灘,
是海龜媽媽上岸產卵的棲地,
成群的燕鷗也在這裡孵育雛鳥,
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樂場,
白天,他們在這兒踏浪玩水,
夜晚,他們在這兒仰望星空。
「大海的那一邊,發生了很多好玩的事嗎?」三劍客好奇的問著晃晃老師。
「海盜在這座島上,有沒有留下秘密的寶藏呢?」晃晃老師曾聽過這個傳說。
他們都帶著無限的嚮往,眺望著遠方。
迎著熾熱的海風,晃晃老師和三劍客騎著腳踏車,來到小島的最北角。
「我們就在滬厝仔這裡休息一下吧!」阿東提議。
「我阿公以前可以從這邊過海,走到目斗嶼喔!」阿明突然說。
眼前是一片無垠的海水,晃晃老師心裡想:「他大概是在吹牛吧!」
「古早,我阿公的阿公曾經是那座燈塔的守護人耶!」阿弟指著海另一邊的燈塔說。
潮汐默默的流轉著,
原本波濤起伏的海水漸漸退去,
海邊露出大片的潮間帶。
礁岩之間,黑石和白石砌成的蜿蜒矮牆,從澄藍明淨的海中浮現。
「你們看!那些分布在海中的裝置藝術,就像變魔術一樣出現了,真是神奇!」晃晃老師連聲讚嘆。
「那是我家的石滬啦!是為了捕魚做的陷阱。」阿明指著其中一座石堤說,
那座石滬延展出兩道圓弧形的伸腳,合抱著心型的滬房,像極了一條美麗的海上項鍊。「阿公來滬仔了!」阿明高喊道。
遠遠天人菊小徑的那一頭,出現了阿公壯碩的身影。
只見阿公頭上綁著毛巾,腳上穿著防滑的膠鞋,手裡提著一把鐵叉,肩上揹著魚簍,趁著大退潮,來巡滬囉!
「阿公十二歲才落滬仔,我四歲就下滬抓魚了!」阿明好得意。
這裡的的小孩不用大人教,各個都是天生的游泳高手。
經不住晃晃老師再三請求,阿公答應隔日退潮時,要帶他們下滬抓魚。
三劍客跟著健步如飛的阿公,快速的走上滬仔的腳路,他們朝著滬房前進。
第一次爬上滬堤的晃晃老師,發現原來滬堤這麼高!
雖然疊砌得非常踏實,但石塊犬牙交錯,每一步都讓人走得膽顫心驚。
今天人手足夠,
阿公帶了拖網來卡滬仔。
晃晃老師當助手,三劍客幫忙排除海底的礁石,
他們拿著手抄網,繼續到滬牙尋找魚蹤。
好不容易抓到幾隻刺河魨,阿明卻把牠們拋回海中,「等牠們長大再抓吧!」阿明說。
阿公回想起從前抓鮸魚的盛況,
「『有錢食鮸,無錢免食』。因為鮸魚大豐收,我阿爸才有錢買舢舨、起大厝。」
阿公接著又說:「天越冷、風越大,洄游入滬的魚就越多,只要聽說『歇鮸魚』了,大夥兒都會跑來幫忙,當日的滬主會請人『站山』,觀察魚蹤,然後十幾個人協力張網,下滬去捕魚,有一次,鮸魚實在太多了!把滬房塞得滿滿的,一落腳就會踩到魚,只好先把魚放在魚井中,再用舢舨慢慢載回家。」
「阿明阿公,給我們說『緝丁香』」的故事好不好?」
「月光暗淡的晚上,比較會『歇』丁香。等到海水退到七分以後,用電土火一照,石滬裡已經擠滿了丁香,就好像起白浪一樣,所有的滬主站定在自己的滬牙上,大家同時開始用網杓去捕撈,大豐收的時候,一籗、一籗多到來不及用牛車載呢!」
「那麼多丁香,大家怎麼吃得完?」阿弟問。
「是啊!除了一起分享外,還要去魚灶升火、煮魚、曬魚乾。」
「現在的漁獲已經大不如前了!」阿公輕嘆道。
阿公發現滬堤有些地方的石頭崩落了!他是保滬隊的隊長,立刻邀集隊員來填滬仔。
晃晃老師不想錯過難得的學習機會,自告奮勇加入修滬的工作。
下海修滬需要配合潮汐的時間,一大清早,大家裝備齊全,開動囉!
阿公戴著蛙鏡和呼吸管,潛下水去搬石頭,其他人用繩網把石塊搬上滬堤,修滬最重要的功夫就是要「看石勢」,每一塊石頭大小、尖鈍、長寬都不同,
只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才知道該如何把石塊嵌砌得又穩又牢固。晃晃老師跟隨保滬隊整修了幾口滬之後,更加覺得造石滬的智慧實在太深奧了!
為了因應不同的地形,每座石滬的造型設計都不一樣,一定要配合海流來修建。
「這裡四周被『八卦流』環繞,填滬最重要的是觀察水流和魚的游向,來決定滬門的位置和方向,參與的股東會先一起疊滬房,再分段個別完成伸腳,早年缺乏工具、採石不易,有時一口石滬要花十幾年才能完成。」
阿公一點也不藏私,把自己多年累積的心得傾囊相授。
這裡也是全澎湖石滬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因此博得「石滬故鄉」的美稱,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石滬的股份。
「我阿爸就是發起人,他邀集了親朋好友一起造石滬。」阿公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一本古舊的滬簿。
晃晃老師小心翼翼的翻閱著,上面記載了滬腳的姓名,以及根據契約訂定的權利和義務,
在耕地不足、資源匱乏的年代,大家向浩瀚的海洋借地築田,共享大海的恩賜。
「從前沒有滬份,是會娶不到老婆的喲!」阿公說著說著,突然臉紅了。
大海,是全世界最棒的教室。
晃晃老師終於明白了!孩子們的夢想不在遠方,原來傳說中的寶藏就在身邊。
「讓我們來成立一家石滬股份有限公司吧!」晃晃老師對三劍客說。
他們一起討論公司的名稱,一起完成石滬的設計圖,還畫了許多招募股東的海報,希望吸引更多的小朋友,加入這間未來的公司。
「我是阿明,我想保護海洋生物的棲地,恢復清淨的大海。」
「我是阿東,我要努力保存石滬,不讓它們像恐龍一樣消失。」
「我是阿弟,我會變成專業的生態導遊,帶大家來認識我的家鄉。」
三劍客面對著寬闊的大海,勇敢的大聲說出自己的心願。
為了實現夢想,他們還要向長輩們,學習更多與海洋共生的知識,祖先傳承下來的珍貴資產,會由他們的公司來永續經營。
晃晃老師和三劍客在沙尾的海灘上,慎重的寫下「寶貝石滬股份有限公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