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1008_旅遊展

再見鋼琴

  • 79 419
    53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華文創作現代散文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夏夏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時報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10/21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 曾經,你也擁有一臺鋼琴?
▕ 如今,它在哪裡?

25則老鋼琴的故事,紀錄一九八○、九○年代學琴盛景,
它不只是一臺鋼琴,
是親情、友情,是心事、回憶,也是人生起落的樂音。

*書中另有「錄音計畫」10則,均附QRCode與相關紀錄,
邀請您一同聆聽老鋼琴的聲音。

林采韻.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節目部經理、資深樂評人──專文推薦

李元貞.作曲家
馬世芳.作家、樂評家、廣播人
郭玟岑.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
葉孟儒.鋼琴家
簡文彬.指揮家、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藝術總監
──愛樂推薦

臺灣一九八○、九○年代,經濟蓬勃發展,鋼琴產業以音樂教室方式陸續展店,從此掀起長達幾十年的學琴熱潮。當年學琴的孩子,有人至今仍敲著琴鍵,更多人則早早放棄。於是曾經寄予夢想的鋼琴靜置在家中的角落,有些則流落到四處……你是否也曾見過這樣的老鋼琴呢?

夏夏展開鋼琴寫作計畫,尋訪學琴的人,除了成功站上舞臺的音樂人,更多的是放棄學琴的故事,她細細寫下一篇篇未孵化完成的鋼琴夢。那些琴音雖然暫歇,但故事仍舊繼續迴盪著。此外,夏夏與她的鋼琴故事亦貫穿在書中,像一段段撫觸人心的間奏。這些長達三年完成的採訪紀錄,叩問著寂靜卻深沉的問題,「到底,學琴的那段日子在生命中留下了什麼?」而夏夏更透過對問題的追索,對自身家族的過往提出深刻且沉痛地探問……

除了訪問紀錄,夏夏也展開錄音拍攝計畫,尋找年久失修的老鋼琴。即便有的五音不全,有的琴弦已斷,她依舊為每臺琴挑選不同曲目,讓老鋼琴訴說時間流逝的聲響。

如今傳統鋼琴也已不復當年盛況,正面臨新時代電鋼琴的考驗。而那些存放在你我記憶中的鋼琴,不只是工具,也不只是樂器,它們各自承載著許多習琴者的心事、情感,同時也是整個家族與時代的見證者。

名人推薦

跟隨夏夏親切溫暖的筆法,走進數個家庭,接觸不同生命歷程的鋼琴,聽了眾多引人入勝的故事。這些文章內容的布局,一路讀下來,赫然發現,是夏夏有心的安排,因為她書寫的不僅是一本書,更是記錄一個時代的變遷──鋼琴在臺灣不單純只是一種樂器或一項才藝而已。
數字的更迭,意味著時代的改變。雖有其不可逆之事實,但回過頭來,又讓我想起家中那臺「舒伯特」。在與它相處的過程中,我經由十指暢遊了古典音樂的世界,成為音樂愛好者,以及音樂的書寫者。如果沒有學習鋼琴的這段旅程,我的人生可能會踏上不同的道路,錯過與如此美好事物相遇的機會。──林采韻

夏夏的《再見鋼琴》,讀來像是一段跨越個人與家族的夜曲。三十來個篇章,帶領讀者如夢遊般穿梭於孩提時代的琴聲與家族記憶,鋼琴在她筆下不再只是家具,而是一座沉默卻呼吸的見證。
書中滿溢的聲響意象,使人彷彿置身於臺灣各個場域,聽見年久失修的音箱低語,或在場館空廊裡追逐一段未竟的旋律。我常忍不住幻想夏夏親手在那些場地彈奏,並渴望有一天循著文字與錄音的線索,親臨現場,捕捉那逐漸消隱卻依然迴響的琴聲。
這本書讓人重新凝視「再見」的重量──甚至近乎永別──正如鋼琴在我們生命裡所投射出的必然有限,與人無法逃避的有限性。當聲音與記憶交纏,成為告別儀式中最深重的一聲,讀者或許也會在心底,聽見自己的迴響。──李元貞

每到傍晚時分,在巷弄間傳來的練琴聲,總能喚起兒時學琴的記憶,一頁頁樂譜瞬間化成影像在腦海裡迴盪。《再見鋼琴》帶領讀者尋訪一臺臺老鋼琴的足跡,也書寫著一戶戶不同背景的家庭故事。夏夏細膩的筆觸不僅描摹一九八○、九○年代的學琴風潮,更寫下那段承載夢想與時代更迭的集體記憶,這不僅是一本關於樂器的書,更是一部獻給成長的頌歌,無論你是在音樂路上耕耘,或是走在截然不同的旅程,都能從《再見鋼琴》中感受音樂所帶來的勇氣與不滅的熱情。──郭玟岑

讀完夏夏《再見鋼琴》,感覺大家對學琴的過程記憶都特別好(比我還好),每一位都能細膩敘述,從自己最為純真的心靈到遇到瓶頸時內心的糾結,無論生活上的大小變故而跳過或彈下去,深刻描繪出感人的人生重要經歷。不論是鋼琴家,或是不同形式的音樂演奏者,甚至不再以鋼琴為志業的人,他們的故事或許不是每位學音樂、學鋼琴的人都會遇到,但可以在閱讀過程中獲得不少反思與品味。
──葉孟儒

作者

夏夏
著有散文集《來日方糖》、《小物會》、《傍晚五點十五分》,小說《胼胝》、《末日前的啤酒》、《狗說》、《煮海》,詩集《德布希小姐》、《小女兒》,童書繪本《一歲的外公》,童詩集《小孩遇見詩:有禮貌的鬼》、《一隻貓會有多少問題?》、《蘋果幾歲呢?》。

目錄

推薦序 再次與鋼琴相會 林采韻
自序

01*一間小房子
02*數學題
   錄音計畫#1:裸體之舞╱薩提
03 超級瑪利歐之鋼琴版──訪鋼琴家盧易之
04 折斷一隻手,就用另一隻手彈
05 大家族的泛音列
06 信徒
   錄音計畫#2:哈雷路亞╱李歐納.柯恩
07 嘎答嘎答,縫紉機在唱歌
08 五百坪土地的超展開
09*除了音樂,還會什麼?
10 五金行樓上的琴聲?訪音樂鬼才V.K 克
   錄音計畫#3:十二平均律.C大調第一號前奏╱巴哈
11 「我們」的聲音──訪臺語創作歌手陳珍儀
12 體育班和音樂班都想念念看?訪AM創意執行長林奕君
13 比較乖的時候──訪洪淳琦律師
   錄音計畫#4:夢幻曲╱舒曼
14 路上撿到一臺琴──訪音樂藝術家王榆鈞
15*無人的獨奏會
   錄音計畫#5:月光╱德布西
16 我沒彈到的,你們都幫我彈了
17 念完書回來,我就不挑琴了
18 找一個回去的理由
   錄音計畫#6:美麗島╱李雙澤
19 音律的診療師
20 從數學老師到搬琴師傅
21*飛在空中的鋼琴
   錄音計畫#7:Aqua/?本龍一
22 貓派與狗派之家
23 安頓的所在
24 到蕭泰然家學琴
   錄音計畫#8:望春風╱蕭泰然改編
25 猶如一杯啤酒的恰到好處
26*重返
27 牆壁
   錄音計畫#9:黃昏的故鄉╱中野忠晴、約翰.奧德威
28 火焰燒不毀的熱情──訪雄中音樂班陳盈綺老師
29 羈絆在婆媳間的琴分
30 小宇宙的循環
31 神祇的撥動──記弗拉基米爾.費亞多的那一夜
32*注定的不完美
   錄音計畫#10:給愛麗絲╱貝多芬

試閱

推薦序
再次與鋼琴相會/林采韻

收到《再見鋼琴》書寫序文邀請時,內心不禁揪了一下,腦海湧現一幕幕兒時情景,那是開心彈奏莫札特奏鳴曲的我,也是討厭徹爾尼練習曲的我,而那個我,好像在就讀高中之後,便消失了。相信許多人在閱讀夏夏文字時,將會和我一樣,被喚起自己過往的「琴緣」。
夏夏從小習琴,就讀音樂班、音樂系的背景,也讓她面對鋼琴時,情感和感受格外深刻。這也是為何她會用心注意到鋼琴在市場上的需求大幅降低、學琴人口的數量不復從前,進而決定下筆,尋找鋼琴及其主人的故事。
在翻閱書稿時,跟隨夏夏親切溫暖的筆法,走進數個家庭,接觸不同生命歷程的鋼琴,聽了眾多引人入勝的故事。她很會對受訪者提問,引導回答的功夫一流。雖以鋼琴為出發點,但訪談時對於任何細節都不放過,包括受訪者的成長過程、教育理念、婚姻觀念、職涯發展等,她都刻畫詳細。而這些文章內容的布局,一路讀下來,赫然發現,是夏夏有心的安排,因為她書寫的不僅是一本書,更是記錄一個時代的變遷──鋼琴在臺灣不單純只是一種樂器或一項才藝而已。
日治時期,西方古典音樂隨著日本殖民統治來到臺灣,鋼琴被視為稀有樂器,是少數菁英或教會家庭的特權。一九七○至八○年代臺灣經濟快速發展,中產階級崛起,鋼琴逐漸普及,進入愈來愈多家庭的客廳,YAMAHA音樂教室、河合音樂教室、林榮德音樂教育中心等相繼出現。學習鋼琴自此成為臺灣學齡兒童重要的音樂教育,甚至出現「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的流行用語。國小音樂班的設立,也讓鋼琴的學習更加專業化及系統化。
本書多數受訪者,即為一九八○至九○年代,臺灣學習音樂狂熱風氣下的學子。透過他們親身的分享,一則則小故事的堆疊,可以感受到鋼琴被賦予的重責大任:它是讓小孩沒有輸在起跑點上的重要才藝,具有滋養心靈、培養品德、開發腦力的綜合功效;它是社會中上階層家庭突顯身分地位的重要「家具」;它是代表與西方藝術文化接軌的重要媒介;它是文化符號和社會地位的象徵。
根據非官方統計,臺灣山葉樂器官網提供的資訊,一九八九年臺灣鋼琴市場一年銷售量曾高達一萬三千七百臺。二十年後,二○○九年,臺灣山葉樂器製造龍潭工廠因少子化及進口中古鋼琴湧入市場,不敵大環境,正式停業。如今,傳統鋼琴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隨著數位科技的發達,數位鋼琴因體積小、價格較低廉、維護簡單、功能多元愈受市場歡迎。另,當今少子化的狀況又比十多年前更為嚴重。依據紙媒的報導,報考大學音樂術科的考生,二○二二年時正式跌破千人大關,二○二五年僅剩八五二人。臺北市一一三學年度國小藝術才能音樂班招生,敦化、福星和古亭三所國小音樂班原訂每班收二十五人,共七十五人,結果僅三十五人報考。
數字的更迭,意味著時代的改變。雖有其不可逆之事實,但回過頭來,又讓我想起家中那臺「舒伯特」。資質平庸的我,並沒有讓它登峰造極,但在與它相處的過程中,我經由十指暢遊了古典音樂的世界,成為音樂愛好者,以及音樂的書寫者。如果沒有學習鋼琴的這段旅程,我的人生可能會踏上不同的道路,錯過與如此美好事物相遇的機會。
就像是這本書中,眾多的「學子們」,鋼琴在他們的生命中多少留下足跡。小時候在鋼琴上彈奏「超級瑪利歐兄弟」的男孩,成為了鋼琴家盧易之。目前投入音樂劇製作的AM創意執行長林奕君,其實是位音樂班小孩。那位從小習琴的小女孩夏夏,成為了詩人、作家,正在為鋼琴撰寫一本書。
相信《再見鋼琴》寫的不是和鋼琴說再見,而是再次與鋼琴相會,不論是在回憶中,還是在不久的將來,再彈上一曲吧!

自序
這本書從最初的念頭到下筆寫作,經歷五六年掙扎。需要大費周章寫下這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嗎?會有人把這些當一回事而願意受訪嗎?想法與想法相互辯論。幾次壓制住念頭,被忙碌淡化,幾次又想起。最後還是熬不過內心的「衝動」而下筆。
當我終於開始動筆時,身邊不論相熟或不相熟的人都忍不住向我說起他們學琴的事情,「林立在街上的音樂教室」、「媽媽的願望」、「放在老家的鋼琴」幾乎是固定的關鍵字。而人數之多,最後我不得不在其中作出一些篩選,當然這樣的選擇包含相當重的主觀成分。
由於地緣關係,受訪者多半是臺北與高雄出生,也有新竹、宜蘭或東部地區, 但隨家族搬遷後,最終還是與我生命有所重疊。也就是說,書中每一位受訪者與我都有一定程度的相識與連結。之所以採取這樣的方式,是考慮到取樣對象若無框限範圍,篇幅會擴張到難以收拾的地步。幾經思索,最後決定以我為圓心向外擴散,尋找同世代的訪問對象,此外也更擴及到與我世代交疊的師輩,希冀能折射出一九八○至九○年代學音樂的狂熱風氣。書中採訪的時間落在二○二三至二○二五年間。且為使讀者能有更多素材支撐,與我一同回到過去,以及補足對音樂教育產業的理解,書寫時也一面查找相關資料,連同受訪者在訴說時所提及的時代背景一併呈現。
書稿撰寫至尾聲,思及鋼琴的存在奠基於聲音之上,若無聲響,鋼琴的意義將徒具空間的占據。因而展開的錄製計畫。為此,刻意尋找多臺年久失修的老琴, 錄下其損壞、走音的樣貌,作為時光流逝的證據採集。部分錄音則採用持續整理與使用的琴。彈奏時依照存放地點、持有者的特質來挑選曲目,並進行錄影。同時也刻意收納古典、流行等不同類型曲目,甚至是臺灣創作者的作品。錄製後的成果經剪輯,安插影片連結在書中,希望讓閱讀過程增添聽覺感受。
這本書能夠完成,必須要向每位受訪者、鋼琴的主人獻上誠摯的感謝。由於他們無私分享,為此書增添不同形貌色彩的匯聚。另外特別感謝好友丁名慶提供寶貴意見,編輯羅珊珊的大力支持,以及藝術家蘇匯宇支援影片剪接。
雖然無法完整呈現我們共有的記憶,甚至遺漏了更多沒寫到的部分,也肯定有很多不足或誤解,但還是希望同為當時學習熱潮下的某個人能在當中憶及或許暫時遺忘的過往,或是想起某首曾經喜愛的歌曲。而如果可以的話,說不定能掀開許久沒彈奏的鋼琴,即便已經走音,仍然試著把記憶中的旋律彈唱出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19794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將於 2025/10/16 開賣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