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竹構設計:系統性說明工程竹的物理性能、新式接頭及構造系統,剖析世界48個竹建築工法實務經典之作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79 948
    120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竹子擁有韌性高、重量輕、生長快速、固碳能力強、碳足跡低等特性,
為符合SDGs多項目標,建築設計界廣為推行的永續建材。

台灣擁有豐富竹子資源、量產穩定,
近年可看見台灣在地實踐者以竹材回應對土地與環境的關懷成果,
例如構竹林鐵新銳展、花博竹跡館、長榮大學長榮堂。

竹材自2000年在德國漢諾威世博大放異彩以降,
深受歐美建築師關注,也成為國際認可的高性能建築材料。
如今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新加坡未來城市實驗室、劍橋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卡爾斯魯爾理工學院等校皆投入工程竹產學合作。


專業推薦(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王銘顯/王銘顯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甘銘源/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江益璋/德國工程博士、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許倍銜/臺灣竹會理事長、陽明交大建築所副教授兼所長
陳冠帆/原型結構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結構技師
陳建同/與木製研負責人
高小倩/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系專任副教授
葉育鑫/初樸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暨負責人、2022~2025 年兩屆「島嶼構竹」策展人、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兼任講師
楊恩達/建築人手札創站人
蔡孟廷/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
劉昭明/悅山工坊負責人

21世紀建築轉向生態、風土與節能,繼木構之後,竹構造成為既傳統又前衛、在地又國際、工藝與科技兼具的受矚目建材。本書正是進入此領域的重要敲門磚。─王銘顯

《竹構設計》從材料特性到國際實例,全面展現竹材在永續建築中的應用價值。對台灣建築專業社群而言,本書不僅是實務指南,更是推動在地材料創新與低碳轉型的重要啟發。─江益璋

本書涵蓋面向完整,呈現和竹構建築相關的知識,從竹的生態到材料與加工面向,加上竹構造的系統性知識,並輔以大量案例,是學習竹構建築的優良讀物。─許倍銜

在全球邁向淨零碳排的時代,竹材以高強度、低碳足跡與自然美感,成為永續建築的關鍵材料。本書從結構與設計專業的視角,結合國際案例與技術解析,揭示竹構如何同時滿足安全、效率與美學,並為專業者提供實踐指南。這不只是一本技術書,更是一本讓我們重新看見──結構之美,源自材料本質的前瞻之作。身為原型結構的負責人,我大力推薦本書的專業與結構美學!─陳冠帆

台灣的竹林資源豐饒,但從製造觀點來看,竹材作為建築材料確實具有挑戰性。這幾年在林業署推動下,做了許多有趣甚至帶有實驗性的嘗試。本書內容扎實,作者從材料本質思考,並結合各國智慧與工法,描繪兼具力學與工藝巧思的竹構造。相信此書能為台灣竹建築發展帶來重要助益。─陳建同

《竹構設計》是目前探討竹建築最具系統性的一本專書,具深厚理論研究與實務的應用價值,並為永續建築材料的設計提供重要參考與啟發。─高小倩

竹子一直提醒我們,建築不必只是消耗資源,它也能與自然共生。從雲林農博、島嶼構竹、石壁竹創森,到八仙山自然構築與長榮堂,台灣實踐者以竹回應土地與環境挑戰。本書作者系統梳理竹材特性、工法與全球案例,既是入門指南,也是專業深化的重要經典,將成為更多人理解竹構築的起點,開啟台灣與世界對話的可能。─葉育鑫

台灣雖擁有豐沛竹材資源,但竹構長久以來缺乏政府單位與認證機構提供科學依據與施工規範,始終難以正式登入專業建築領域,尤其更難出現在公共建築。此書以嚴謹資料整理,涵蓋竹材植物學特性、結構力學數據與國際規範,並凸顯快速生長、碳封存等永續優勢,呼應台灣推動低碳政策的方向,盼藉由此書,啟發台灣建築更多的想像與努力。─楊恩達

在永續循環的理念下,竹材因其韌性佳、生長快速與高吸碳等特性,已成為回應時代需求與環境挑戰的重要材料之一。然而,竹構造在施工技術與結構性能上的應用,仍因不甚普及而面臨一定的發展限制。本書透過詳盡圖文說明,從竹材特性、構造工法到設計實例,系統化呈現竹構造應用方式,內容豐富且具實用價值,值得推薦。─蔡孟廷

本書內容相當豐富,即使像我這樣在竹產業深耕多年、對竹材料製造、裝置建築與室內應用皆有涉略的人,也覺得十分值得學習與借鑑,是一本極佳的竹材應用專書。─劉昭明



本書為具代表性的竹建築經典著作之一。
由德國自然建築學者格諾特‧明克撰寫,系統說明竹材特性、乾燥養護及保存;
集成材、接頭及不良設計改善對策、新式接頭系統、構造元件系統,
全彩呈現大圖、平面圖、設計圖、結構細部照片。
自1995年初版以來,已增訂至第三版,為國際多所院校列為參考用書。
在永續建築、在地設計與國際視野並進的當下,
本書為建築師、結構技師、營建技師和相關從業者提供一個掌握竹材與實踐應用的捷徑。

作者

姓名:格諾特‧明克
德國卡塞爾大學名譽教授。
1974年,在該大學創立建築研究實驗室,致力於自然建築材料的探索。
在實驗室裡指導超過40個建築研發案,涉及竹子、泥土、稻草捆、綠色屋頂和低成本住宅的領域。曾受邀在世界各地60多個國際研討會議發表演講。
同時也是一名獨立執業的建築師,兼任全球建築生態顧問,發表過許多論文和出版品,著有《Straw Bale Construction Manual(2020)》以及《Building with Earth(第四版以及修訂版,2021)》等書。

譯者

姓名:張正瑜
2004年取得荷蘭臺夫科技大學建築碩士。
目前定居宜蘭,常式建築師事務所(OASIStudio)主持人之一,從事建築設計與環境規劃工作,經常參與宜蘭土地相關公共事務。除各種設計與規劃工作之外,也持續進行設計教學等活動。
2017年以「花蓮富里車站」榮獲兩岸四地建築設計大獎運輸及基礎建設項目銀獎。
譯作《木構造》、《木構造全書》、《木構造耐震技術》、《圖解建築結構:樣式、系統與設計(第二版全譯本)》、《大木構架》等。

目錄

第1部分 竹構造建築物的技術

1 材料

2 植物

3 砍伐、乾燥、處理與儲存
4 物理性質

5 歐洲與北美的竹構造建築

6 營造的通則觀點

7 基本構造元素

8 工具與使用方法

9 接頭

10 構造元素與系統

11 補充元素

12 以竹子提升強度

 

第2部分 建築案例

傳統及現代住房

招待所、夏爾瑪泉住宅(印尼)/科瓦蒂坎之家(墨西哥)/阿皮卡拉住宅區、階梯之家、卡里布里之家(哥倫比亞)/薩德拉納住宅(印度)/低耗能竹屋(比利時)/預製竹屋(美國)/拼裝竹屋(越南)

 

公共建設

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旅客區(西班牙)/幼兒園暨社區中心(日本)/聖米格爾禮拜堂屋頂、人智學文化中心教堂、臨時教堂(哥倫比亞)/學校(孟加拉)/遊牧博物館、Luum涼亭(墨西哥)/峇里綠色學校、The Arc大廳、Dapur Naga食堂(印尼)/山蘿餐廳、納曼海灘酒吧、韋丹納餐廳(越南)

 

商業設施

奧蘭布拉的餐廳、咖啡農場倉庫(巴西)/拉賽爾瓦露營地盥洗設施(西班牙)/複層停車場外牆、辦公室(德國)/收費站、卡納司歌達斯俱樂部、冥想之廳、步道橋(哥倫比亞)/珠寶工廠(印尼)

 

展館及實驗性建築
1989福岡亞太博覽會、梅斯展覽廣場(瑞士)/韋爾賈泰展館、亭子、威尼斯雙年展數位竹亭(義大利)/2000世博ZERI展館、餐廳屋頂建築、博覽會場館屋頂(德國)/「德國濱海藝術廣場」展館、2010年世博印度館、2010年世博越南館、2010年世博德中之家、竹蓬與竹亭(中國)/泰拉植物公園蓬子(法國)

序/導讀

推薦序

葉育鑫|初樸建築師事務所

在台灣推動竹構築的這些年裡,我常常被問到:為什麼要選擇竹子?它是否真的能成為符合現代建築規範、耐久而安全的材料?我的答案一向很直接:竹子不只是材料,它是一種通往永續的路徑。

竹子的韌性與輕盈,使它在結構上展現出與鋼、混凝土完全不同的可能性;快速的生長週期與四倍於木材的固碳能力,則讓它在氣候變遷時代,成為極具前瞻性的建材。對我們而言,竹構築並不只是形式上的自然意象,而是一種回應土地與環境的責任感。從雲林農博的臨時展館、策展性的「構築林鐵 / 島嶼構竹」、以社區與森林療癒為題的「石壁竹創森計畫」,到山林裡休閒設施硬體改建的「八仙山自然構築計畫」,以及學院場域的長榮大學「長榮堂」,這些案例展現了台灣竹構築在不同場域中的多重實驗與實踐。它們共同回應了當代最核心的提問:如何透過建築,讓人類在城市、鄉村與自然之間,重新找到和諧的關係?

然而,要真正將竹材納入建築體系,必須跨越龐大的知識門檻。台灣雖有豐富的竹資源,但從砍伐、乾燥、保存、接合,到與法規、工法的銜接,每一環都需要嚴謹的研究與實踐。這也是為什麼我對這本由德國自然建築學者格諾特‧明克(Gernot Minke)撰寫的《竹構設計》格外重視。

自 1995 年初版以來,本書歷經三版增訂,持續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麻省理工學院(MIT)、新加坡未來城市實驗室等國際知名學術機構引用,並成為教材與參考書。它的價值,不僅在於完整梳理竹材的物理特性、保存處理與接合技術,更在於收錄全球三十餘件竹建築案例,讓我們能夠從傳統工藝到現代工程的實踐中,看見竹材如何跨越文化邊界,進入國際建築的舞台。

書中的第一部分,從竹子的植物學基礎談起,進入乾燥與防護方法、耐火與抗震性能的實驗,再到工程化竹材與接合系統的多元探索。這些知識對台灣的專業者極為重要:在我們面臨潮濕、多雨與地震頻繁的環境時,如何確保竹材的安全性與耐久性?如何在建築設計、結構規範與施工細節上,找到合理而可靠的解答?本書提供了一個極為系統化的參照。

第二部分的案例,更是竹構築者的靈感寶庫。從印尼峇里島的綠色學校與拱穹建築(The Arc),到哥倫比亞的橋梁、墨西哥的遊牧博物館,再到歐洲的低耗能竹屋、德國的商辦大樓,這些作品證明了竹材不再只是鄉村、臨時或手工藝的代名詞,而能成為城市基礎設施與大型公共建築的骨架。這些案例不僅展現技術的可能,更啟發我們:竹子能否在台灣的都會環境中,扮演新的角色?

對我而言,本書最迷人之處,不只是知識的完整,而是它所散發出的跨文化對話感。竹子雖根源於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但透過國際研究與設計實踐,它被重新定義為一種「全球建材」。它提醒我們,台灣的竹構築既需要回望在地文化,也應該勇於與國際接軌。

作為竹構築的實踐者與推動者,我深知這條路不容易。竹材仍然在耐久、法規、產業鏈等面向有許多挑戰,但也正因如此,我們更需要一本像這樣的經典著作,作為我們與世界對話的基礎。它既是入門的指南,也是專業深化的依據。

當下,永續建築與在地設計已經不是口號,而是必須落實的責任。本書讓我們看見,竹子如何在技術、文化與美學的交會處,展開多重的建築想像。我相信它不僅會成為建築師、結構技師、營建技師的知識工具,也會是每一位渴望以建築回應時代的人,值得細讀的一本書。

竹子生長迅速,卻需要世代傳承的智慧去善用。願這本書,能成為更多人理解竹構築的起點,也為台灣的竹建築開啟更寬廣的未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80451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76
    • 商品規格
    • 26*19*1.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9 出貨 上市後立即出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