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無境:馮國安建築作品集
內容簡介
本書為馮國安建築師成立間外建築工作室十五年後的建築作品集。書中以四個章節(無方/無形/無相/無住)重新梳理工作室建成/未建成作品, 從作品中理解建築師如何利用設計連結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無造章節介紹設計教育的成果, 如何在設計師與教師身分之間實現建築理想。
無念章節為三篇關於作者的文章, 以客觀的評論去認識建築師的創作理念。
無造章節介紹設計教育的成果, 如何在設計師與教師身分之間實現建築理想。
無念章節為三篇關於作者的文章, 以客觀的評論去認識建築師的創作理念。
目錄
前言:無境的建築
第一章:無方 Duality
1-1 裡外桌
1-2 北京設計週好在展覽
第二章:無形 Formless
2-1 So-fa-so-good
2-2 家亭
2-3 甦屋計劃
2-4 點維文化
2-5 青驪南院
2-6 青驪拂曉
2-7 青驪北院
第三章:無相 Complexity
3-1 浮林
3-2 東山湖溫泉酒店
3-3 貓樹里咖啡廳
3-4 橙果傳媒集裝箱辦公室
3-5 遊園鏡夢
3-6 萬科博物館
第四章:無住 Livelihood
4-1 動物有其屋
4-2 垂直運動場
4-3 城市廣告房
第五章:無造 Ideology
5-1 建築教育
第六章:無念 Reflection
6-1 建築師在做什麼?
6-2 印象中的馮國安
6-3 現實、現代與遠方
第一章:無方 Duality
1-1 裡外桌
1-2 北京設計週好在展覽
第二章:無形 Formless
2-1 So-fa-so-good
2-2 家亭
2-3 甦屋計劃
2-4 點維文化
2-5 青驪南院
2-6 青驪拂曉
2-7 青驪北院
第三章:無相 Complexity
3-1 浮林
3-2 東山湖溫泉酒店
3-3 貓樹里咖啡廳
3-4 橙果傳媒集裝箱辦公室
3-5 遊園鏡夢
3-6 萬科博物館
第四章:無住 Livelihood
4-1 動物有其屋
4-2 垂直運動場
4-3 城市廣告房
第五章:無造 Ideology
5-1 建築教育
第六章:無念 Reflection
6-1 建築師在做什麼?
6-2 印象中的馮國安
6-3 現實、現代與遠方
序/導讀
序
難以用文字或圖紙就能理解清楚建築想講的事情,因為只能通過身體的感知我們才可以透視空間的內涵。
從學校畢業了20多年後,可以有機會回顧自己的創作,心情是非常複雜的,一是覺得工作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同時也感恩得到不少實踐的機會。這本書的目的,是為自己的旅程中留下一個紀錄,與朋友或讀者們分享建築的看法。
建築對於我來講,是用直接的答案對應複雜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建築不是單一滿足設計問題,也是同時考慮使用者、基地限制或地域文化等事情。在這樣複雜的價值裡,我們建築師的核心工作在哪?
很多時候,我覺得與業主討論設計是誤區,可能關注設計的業主只有20%,其他可能只關心經濟效益或使用而已。建築師的訓練就是以設計為本的專業,我們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說服業主信任自己的創意。
談到設計哲學,我對於風格只是不太感興趣,很多建築師刻意保持某種簽名式的建築。在不同條件與文脈裡,建築的呈現該不一樣。
如何結合地域材料/建構與內部功能是我最關心的事情,在每個項目開始前,我會花很多時間在基地現場,觀察基地的條件與可以利用的材料,因為在城市或偏遠地區的資源都不一樣。同時當地的施工團隊或材料會給我很多的設計啟發,地域建築就是此時此地的實踐。
當代建築該以無境或少即是多,無的意思不是空蕩蕩的盒子,而是空間的留白去給未來複雜的生活狀態填充,我們以最克制的元素去構建空間。同時,景觀也是建築不能割裂的部分,植物不單只提供觀賞,也是虛空間的構成。
在此非常感謝曾經合作的業主、施工單位、建築攝影師與同事們,建築的本質是群體協力的結果。
建築為無境,無我為建築。
難以用文字或圖紙就能理解清楚建築想講的事情,因為只能通過身體的感知我們才可以透視空間的內涵。
從學校畢業了20多年後,可以有機會回顧自己的創作,心情是非常複雜的,一是覺得工作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是同時也感恩得到不少實踐的機會。這本書的目的,是為自己的旅程中留下一個紀錄,與朋友或讀者們分享建築的看法。
建築對於我來講,是用直接的答案對應複雜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建築不是單一滿足設計問題,也是同時考慮使用者、基地限制或地域文化等事情。在這樣複雜的價值裡,我們建築師的核心工作在哪?
很多時候,我覺得與業主討論設計是誤區,可能關注設計的業主只有20%,其他可能只關心經濟效益或使用而已。建築師的訓練就是以設計為本的專業,我們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說服業主信任自己的創意。
談到設計哲學,我對於風格只是不太感興趣,很多建築師刻意保持某種簽名式的建築。在不同條件與文脈裡,建築的呈現該不一樣。
如何結合地域材料/建構與內部功能是我最關心的事情,在每個項目開始前,我會花很多時間在基地現場,觀察基地的條件與可以利用的材料,因為在城市或偏遠地區的資源都不一樣。同時當地的施工團隊或材料會給我很多的設計啟發,地域建築就是此時此地的實踐。
當代建築該以無境或少即是多,無的意思不是空蕩蕩的盒子,而是空間的留白去給未來複雜的生活狀態填充,我們以最克制的元素去構建空間。同時,景觀也是建築不能割裂的部分,植物不單只提供觀賞,也是虛空間的構成。
在此非常感謝曾經合作的業主、施工單位、建築攝影師與同事們,建築的本質是群體協力的結果。
建築為無境,無我為建築。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