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台灣現代陶藝家60

  • 9 405
    450
  • 分類:
    中文書藝術設計鑑賞/收藏瓷器/茶壺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黎翠玉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藝術家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9/09/24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總的來說,台灣陶藝家在創作的地理位置,雖然位在中國支脈的邊緣,但並未承襲中國對於釉色燒造與型制規範所著重的傳統,而是相較崇尚自由、崇尚自我內在發掘的創新態度,更多在材質實驗、創作技巧與風格的深究,甚至將陶藝提升至純藝術作表現,關注社會脈動、為時代發聲,做為表彰自身獨特性與藝術位置的重量。──黎翠玉

台灣現代陶藝的興起,大抵以1981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的「中日現代陶藝家作品展」,作為一個重要指標。當年仍屬年少的黎翠玉,就是隨著這股風潮,一起成長;從看陶、作陶、到話陶,黎翠玉見證了台灣現代陶藝的成長、茁壯,也成為這段歷史最貼身、忠實的觀察者與記錄者。──蕭瓊瑞/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美術史學者

除了具有生態結構、專業的分析與掌握能力之外,對於藝術家本身、藝術家工作環境、藝術收藏家等,黎翠玉也有極為近身的觀察能力和理解態度。也許這正是她的書,讓人覺得具備多元專業、親切生活與充滿人性的原因。──黃海鳴/前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藝術評論家、策展人

1990年代投入陶藝創作的黎翠玉,其藝術版圖以陶藝為核心,涉略藝術史、策展、評論、行銷等多元範疇,始終貼近臺灣的陶藝生態;2006年開始,黎翠玉於《藝術家》雜誌開闢「誌上話陶」專欄,持續紀錄臺灣陶藝的生態發展至今。

《台灣現代陶藝家60》為黎翠玉「誌上話陶」專欄之精華集結。收錄其自2016年起,親身訪談的六十位在教育、造形、釉藥和文創等方面深具特色的臺灣當代陶藝家。黎翠玉以創作者、觀察者,以至紀錄者的細膩視角,評介陶藝家們的藝術風格,以及創作的心路、理念與成就;更透過實際專訪的照片影像,帶領讀者走進陶藝家的工作室,直擊每位陶藝家在成形、燒窯等方面特有的獨創技法,領略陶藝作品從無到有的誕生過程。全書文字親合,並收錄豐富的作品及藝術家工作室圖像,是一本適合大眾閱讀的陶藝入門書。

本書特色

《台灣現代陶藝家60》為《藝術家》雜誌「誌上話陶」專欄之精華彙編,收錄六十位臺灣當代陶藝家的精彩專訪紀錄。

作者

黎翠玉

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碩士
獨立策展人、藝評人
藝術家雜誌「誌上話陶」專欄撰述

2003
第一屆國際陶藝期刊主編論壇(中國陝西富平)

2004-2011
策展「破陶展」系列於北教大、竹教大、北藝大,及台中縣、彰化縣文化中心、台北當代藝術館等,掀起一波探討陶瓷觀念的熱潮。

2006
為國立歷史博物館「中華民國現代陶藝邀請展」撰寫〈台灣近代陶藝年表〉

目錄

序1 為台灣美術史篇章再添一塊基石 蕭瓊瑞
序2 串起陶藝大社群生態的這個人與這本書 黃海鳴
自序 技術、藝術、生態──台灣現代陶藝探索 黎翠玉
陳佐導│「偎紅挹翠」銅紅釉窯變之美
王修功│以色逐光、揮灑烈釉
孫 超│璀璨如鑽石的「結晶釉」
張繼陶│「美人」鬥彩、姿態萬千令人陶「醉」
邱煥堂│為台灣陶藝奠定現代主義思想
陳煥堂│陶藝界傳承經典的表徵
蘇世雄│釉雕出美麗的桃花源
曾明男│陶藝運動重要的擘畫者
范振金│「釉彩瓷板畫」集陶藝、繪畫之大成
楊元太│以雕塑內聚能量,體現土地的靈動
李茂宗│走向國際抽象變異的前行者
李永明│傳頌原始生命力的詠歌者
李亮一│開啟台灣現代陶藝盛況的推升者
蔡榮祐│台灣現代陶藝發展雋永的縮影
呂淑珍│直覺陶塑、體現烈愛
孫文斌│在銅紅釉器裡閃亮存在著
謝正雄│台灣首位舉辦柴燒個展的陶藝家
楊文霓│見證台灣現代陶藝發展的四十年
林瑛│形大、氣闊力與美的經典
劉鎮洲│簡靜厚潤的陶藝之美
郭雅眉│刻畫、雕鏤美麗的夢土
陳景亮│超越觸覺、迷惑視覺
連寶猜│陶塑體現同理心與人道精神
邱建清│從傳統四角窯變造成個人創作柴窯的第一人
蕭鴻成│蘊含老靈魂的古典青瓷
林振龍│自「瓷揚窯」集大家所成、釀生多元陶藝風格
林錦鐘│致力在釉彩實驗的陶藝家
陳正勳│和諧共構的「陶木」系列
鄭永國│物質象徵與劇場觀看的容器演繹
鄧惠芬│具有療癒力量的繪本陶藝
江有庭│純鐵單掛的藏色天目釉
沈東寧│浪漫主義的現代文人
林國隆│從舊文化翻轉出新時代價值
伍坤山│「點」出對土地戀戀情懷
余成忠│有如劇場般的陶塑篇章
張 山│生鏽的陶藝鐵工廠
曾永鴻│千姿百態的陶柱人生
吳水沂│台灣現代柴燒陶藝的先行者
宮重文│隨形敷色、平淡有致的文人陶藝
李金生│擬真、構成的陶藝風格
彭雅美│以「蕨」代風華挪移強韌的生命承擔
廖瑞章│飄蕩又依舊茁壯的種子
許明香│再現鄉土古厝與懷舊物件
李幸龍│漆與陶溶融變臉的「漆陶」美學
謝嘉亨│熱情西班牙「金彩」情調
羅森豪│從觀念藝術到天目釉碗皆熔融於地土當中6
湯潤清│擬真物件、迷惑視網膜印象
許旭倫│挺立在鶯歌陶瓷戰區的戰將
卓銘順│理性、精準「遊戲式」陶藝風格
蘇保在│青瓷器用兼具古典雍容與現代爽利
陳淑耘│剛柔並濟的陶瓷大器
吳偉谷│低限幾何的陶塑美學
黃玉英│具原始象徵與現代符碼的燻燒風格
李宗儒│超越失敗的陶藝─「稻草泥枝」系列
周妙文│具魅惑力的頭像裝飾
官貞良│類珠寶的新陶藝價值
章格銘│以細微差異創造無限價值
施宣宇│飛翔的機械世界
林博裕│可變身的有機雕塑陶藝
黃敏城│非典型分模線、無配方黑釉的神祕況味

序/導讀



為台灣美術史篇章再添一塊基石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美術史學家 蕭瓊瑞

台灣現代陶藝的興起,大抵以1981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的「中日現代陶藝家作品展」,作為一個重要指標。當年仍屬年少的黎翠玉,就是隨著這股風潮,一起成長;從看陶、作陶、到話陶,黎翠玉見證了台灣現代陶藝的成長、茁壯,也成為這段歷史最貼身、忠實的觀察者與記錄者。

為現代陶藝進行介紹、推廣、記錄,較早有故宮宋龍飛的「誌上陶藝展」,在《藝術家》雜誌連載長達20餘年;2006年之後,則有黎翠玉的「誌上話陶」專欄,也是在《藝術家》雜誌連載,迄今已超過百餘篇,現集結成書,也將為台灣美術史篇章再添一塊基石。

黎翠玉本身嫻熟陶作,既有過多次個展,也創作了幾處公共藝術,包括:台北市捷運中山站地下街的〈驚讚蝴蝶谷〉(2013)、台中朝陽科技大學的〈等候〉、〈泉源〉蝴蝶裝置(2013),乃至南投「牛耳藝術村」的蝴蝶裝置(2015)等。由於是從創作者的身份出發,黎翠玉的介紹文字也就充滿一種親切的同理心與熟悉度,何況自2016年起,她更加入親身的訪談,讓文章中更增添了臨場感與對話性。

收錄在本書中的陶藝家,共計60位,從最年長的陳佐導(1925-),到最年輕的黃敏城(1979-),橫跨半個多世紀。年紀的分佈極為平均,相信這並非偶然,而是黎翠玉的史家之眼,她顯然在各個年齡層中,找尋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而這種依年齡排列介紹的方式,也是個人在處理台灣美術史時經常採取的方式。

有人質疑:為什麼不依風格或技法加以分類?顯然提出這種質疑的人,往往本身不是創作者;因為沒有一個創作者,願意自己的作品和其他的創作者放在一起,說他們是同一種風格或技法!而依出生年代排列,卻往往無形中就能呈顯出創作者的時代特色與風格漸變。

此外,黎翠玉的文章,在史實陳述與創作意念之中,經常能取得平衡;同為創作者,黎翠玉在意藝術家投入創作的心路歷程與生命經歷,但也不失揭露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及武功秘訣(包括:土料、釉藥、燒窯⋯⋯等個人技法),最後還能給予平實的成就評價。

閱讀黎翠玉的文章,也不能忽略她優美、精簡的文字技巧,如:論及孫超(1929-)時,開門見山就直述:「孫超,令人迷幻的『結晶釉』,散發科技與原始兩種極端特性。突破釉彩舊樣式,建立新美學觀,主要是他在傳承東方文化菁華後,穿越時光隧道,連結西方現代體系,以藝術轉身術重整了釉彩密碼,創造『新』結晶釉華麗的完美。」

論及蔡榮祐(1944-)時,則說:「蔡榮祐是陶藝時代的『承先、啟後』者,他承接台灣陶瓷轉型到現代陶藝,讓陶藝品走進生活,陶藝家開始靠作品為生,形塑『專業陶藝家』的第一人。他也是開啟陶瓷技藝,將傳統拉坯裝飾上多掛的釉彩,啟動出『拉坯即是陶藝』的第一人。」

論及羅森豪(1965-)時,則作:「『飄盪的靈魂有肉體來歸納,浮動的思緒藉創作來安置,而起起落落的人群與紛紛擾擾的社會,需要一塊地土裝載!』早年羅森豪總是懷著熱情,用力擁抱腳下的土地,因此他創作作品時也始終充滿對當下台灣社會的批判。之後他改做『天目碗』,開始以輕柔的心,探索潛藏在土地下的『微塵液相』,透過解讀天目釉的過程,體悟生命與天地連結的關係。」

總之,均能直探藝術家獨特的創作理念、藝術成就、及歷史定位,十分難得。這是一本適合一般人閱讀的陶藝入門書,也是值得創作者參酌、學習的參考書,更是一本記錄歷史、容納本土榮光的美術史著作。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282238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