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現代水墨畫大系:鄭月波
內容簡介
「台灣近現代水墨畫大系」繼先前已出版:張大千、溥心畬、高一峰、傅狷夫、余承堯、鄭善禧之後,推出以「指畫」和「隔紙畫」開拓出自我風格,在台灣水墨藝壇上獨樹一格的鄭月波。
鄭月波(1907?1991)出生於新加坡,從小顯露繪畫才情;21歲到中國進修藝術,其歷程頗為曲折。中年轉來台灣發展,任台灣師院教授及國立藝專美術科主任,這是他從事美術教育的高峰期。1967年旅居美國,與張大千為鄰,結為至交,並創設「中華藝苑」。鄭月波開創了「隔紙畫」與「革新指畫」的獨特畫風。1986年後以80歲之齡奔走於台、美之間,忙於教畫及講學,畫家夏一夫即為其得意門生。
鄭月波一生從純樸的南洋鄉下,遠到戰亂的中國進修;再經台灣吸收並鍛鍊「傳統與創新」的文化回溯與融合;並遠赴美國,在「引西潤中」的熔爐中鑄煉,終於展放出獨特的創新風貌,也為近現代台灣水墨繪畫史上留下珍貴的一頁。
鄭月波(1907?1991)出生於新加坡,從小顯露繪畫才情;21歲到中國進修藝術,其歷程頗為曲折。中年轉來台灣發展,任台灣師院教授及國立藝專美術科主任,這是他從事美術教育的高峰期。1967年旅居美國,與張大千為鄰,結為至交,並創設「中華藝苑」。鄭月波開創了「隔紙畫」與「革新指畫」的獨特畫風。1986年後以80歲之齡奔走於台、美之間,忙於教畫及講學,畫家夏一夫即為其得意門生。
鄭月波一生從純樸的南洋鄉下,遠到戰亂的中國進修;再經台灣吸收並鍛鍊「傳統與創新」的文化回溯與融合;並遠赴美國,在「引西潤中」的熔爐中鑄煉,終於展放出獨特的創新風貌,也為近現代台灣水墨繪畫史上留下珍貴的一頁。
目錄
前言
一、 鄭月波的生平
(一) 從新加坡到杭州的傳奇(1907-1933)
(二) 在中國多所波折的經歷(1933-1947)
(三) 來台灣的教學及交遊(1948-1964)
(四) 旅居美國創業、創作及巡迴畫展(1965-1991)
二、 鄭月波的藝術歷程及風格演變
(一) 藝術成長期(1907-1951)
(二) 學院教學期(1952-1964)
(三) 創作醞釀期:美國探索及與張大千的合作(1967-1977)
(四) 創作巔峰期之「隔紙畫?探新徑」(1974-1982)
(五) 創作巔峰期之「革新指畫」(1976-1987)
(六) 水墨畫歷程(1956-1991):貓、馬、動物走獸、花鳥、人物、山水等
(七) 新工筆畫時期(1983)
三、 鄭月波的創作理念與人格特質
(一) 鄭月波的創作理念
(二) 鄭月波的人格特質
四、 結語:鄭月波的藝術成就與定位
(一) 傳承
(二) 藝術成就
(三) 歷史地位
(四) 月波對美育的影響
五、 鄭月波的生平大事年表
一、 鄭月波的生平
(一) 從新加坡到杭州的傳奇(1907-1933)
(二) 在中國多所波折的經歷(1933-1947)
(三) 來台灣的教學及交遊(1948-1964)
(四) 旅居美國創業、創作及巡迴畫展(1965-1991)
二、 鄭月波的藝術歷程及風格演變
(一) 藝術成長期(1907-1951)
(二) 學院教學期(1952-1964)
(三) 創作醞釀期:美國探索及與張大千的合作(1967-1977)
(四) 創作巔峰期之「隔紙畫?探新徑」(1974-1982)
(五) 創作巔峰期之「革新指畫」(1976-1987)
(六) 水墨畫歷程(1956-1991):貓、馬、動物走獸、花鳥、人物、山水等
(七) 新工筆畫時期(1983)
三、 鄭月波的創作理念與人格特質
(一) 鄭月波的創作理念
(二) 鄭月波的人格特質
四、 結語:鄭月波的藝術成就與定位
(一) 傳承
(二) 藝術成就
(三) 歷史地位
(四) 月波對美育的影響
五、 鄭月波的生平大事年表
序/導讀
台灣水墨繪畫三百多年來的發展,從清代中原文人畫的邊陲地帶延續著「閩習」之風,到了20世紀60、70年代,在復興中華文化運動之下,其所代表者有「渡海三家」、「七友畫會」、「八朋畫會」等,在教育系統方面有師大、文化、藝專及政戰學校等四個大專美術科系設國畫專門課程,堪稱水墨繪畫的鼎盛時期。
然而20世紀末葉的世界藝壇,在歐美強勢推瀾之下,東方的「水墨繪畫」是否已經被邊緣化、江河日下了呢?還是在多元發展的時代,富東方民族特色的水墨繪畫,反而能開展出更大的向度及深度!
值此之時,推介一位勇於探索,融合東方與西方藝術,開拓水墨畫的新途徑,一生奔走四海推展美育的藝術工作者--鄭月波。他確實是一位貫穿中國與台灣,銜接傳統與現代,也是一位「亞洲級」的畫家,在建構台灣美術之際,實應適時的給予鄭月波應有的肯定。
台灣20世紀水墨畫家中,一生投入創作工作卓然有成就者,筆者概分六種類型並舉例(1895?1939出生)如下:
一、線性風格強烈者如:溥心畬、高一峰、沈耀初等人,具東方精神,筆簡形具,莫可楷模。
二、延展傳統者如:呂佛庭、江兆申、胡克敏、邵幼軒、陳丹誠、喻仲林、吳平、等人,深研古法,筆精墨妙,風格鮮明。
三、寫生傳神者如:張榖年、林玉山、蔣青融、鄭善禧等人,筆精色妙,生動傳寫台灣風物。
四、氣勢雄偉者如:張大千、傅狷夫、黃君璧、李奇茂、胡念祖、歐豪年等人,變法傳統,開新氣象。
五、融會東西者如:趙春翔、陳其寬、劉國松、鄭月波、楚戈、吳學讓、管執中、黃潮湖、夏一夫等人,勇於探索,獨創新徑。
六、自學獨闢者如:吳梅嶺、余承堯、趙二呆、等人,沒有師承,風格獨樹,亦古亦新。
鄭月波應屬第五項之列者,其藝術成就有三:
一、獨特風格:「隔紙畫」大膽嘗試紙與墨的特性,「引西潤東」表現對象的質感與現代性。「寫實指畫」超越固有傳統風格,開展出具獨具個性畫風,一望之便知,已不同於傳統的文人風格了。
二、具東方精神:利用西方技法結合東方「虛實相生」的觀念,創作出「迷象畫」系列,帶給觀者更大的想像空間;「寫意指畫」與水墨畫方面仍保有民族性的特徵。
三、具啟發性:融合東西方藝術之長,運用「自動性技法」表現出偶然性,結合「留白」、「虛」的觀念,適當的揉入寫實表現,呈現出「在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風格。「指畫」革新風格,多面向的探索,也為水墨畫發展開拓出更寬廣的空間。
然而20世紀末葉的世界藝壇,在歐美強勢推瀾之下,東方的「水墨繪畫」是否已經被邊緣化、江河日下了呢?還是在多元發展的時代,富東方民族特色的水墨繪畫,反而能開展出更大的向度及深度!
值此之時,推介一位勇於探索,融合東方與西方藝術,開拓水墨畫的新途徑,一生奔走四海推展美育的藝術工作者--鄭月波。他確實是一位貫穿中國與台灣,銜接傳統與現代,也是一位「亞洲級」的畫家,在建構台灣美術之際,實應適時的給予鄭月波應有的肯定。
台灣20世紀水墨畫家中,一生投入創作工作卓然有成就者,筆者概分六種類型並舉例(1895?1939出生)如下:
一、線性風格強烈者如:溥心畬、高一峰、沈耀初等人,具東方精神,筆簡形具,莫可楷模。
二、延展傳統者如:呂佛庭、江兆申、胡克敏、邵幼軒、陳丹誠、喻仲林、吳平、等人,深研古法,筆精墨妙,風格鮮明。
三、寫生傳神者如:張榖年、林玉山、蔣青融、鄭善禧等人,筆精色妙,生動傳寫台灣風物。
四、氣勢雄偉者如:張大千、傅狷夫、黃君璧、李奇茂、胡念祖、歐豪年等人,變法傳統,開新氣象。
五、融會東西者如:趙春翔、陳其寬、劉國松、鄭月波、楚戈、吳學讓、管執中、黃潮湖、夏一夫等人,勇於探索,獨創新徑。
六、自學獨闢者如:吳梅嶺、余承堯、趙二呆、等人,沒有師承,風格獨樹,亦古亦新。
鄭月波應屬第五項之列者,其藝術成就有三:
一、獨特風格:「隔紙畫」大膽嘗試紙與墨的特性,「引西潤東」表現對象的質感與現代性。「寫實指畫」超越固有傳統風格,開展出具獨具個性畫風,一望之便知,已不同於傳統的文人風格了。
二、具東方精神:利用西方技法結合東方「虛實相生」的觀念,創作出「迷象畫」系列,帶給觀者更大的想像空間;「寫意指畫」與水墨畫方面仍保有民族性的特徵。
三、具啟發性:融合東西方藝術之長,運用「自動性技法」表現出偶然性,結合「留白」、「虛」的觀念,適當的揉入寫實表現,呈現出「在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風格。「指畫」革新風格,多面向的探索,也為水墨畫發展開拓出更寬廣的空間。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