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心理畫4:十年後遇見另一個自己(心理畫外音)

21位當事人,跨越了10年的時間,以畫解讀了他們對職業、愛情、家庭、婚姻、生死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1個人喜歡
  • 9 270
    300
  • 分類:
    中文書心理勵志心理學心理學入門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嚴文華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宇河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4/03/07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21位當事人,跨越了10年的時間
以畫解讀了他們對職業、愛情、家庭、婚姻、生死
十年前的世界裡,圖畫反映了他們的內心
當諮商師透過畫作觸碰到他們心中
最柔軟的區域時,他們終於可以釋然….

 

《心理畫4——十年後遇見另一個自己》,是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嚴文華教授十年來對同一個諮詢者做的兩次心理諮商,涉及21位當事人,年齡分佈於20-35歲。跨越了10年的時間,針對82幅圖畫,利用多種圖畫分析技術(比較結構化的、傳統樹木人格圖、自畫像、屋——樹——人的家庭動態圖;開放自由的意象畫;鉛筆畫、水彩畫、油畫棒畫;個體諮詢畫、團體諮詢畫),深入系統的解讀諮詢者的職業、愛情、家庭、婚姻、生死等人生主題。

這十年,諮詢者因諮商師對所畫之畫的分析對生活燃起了希望、獲得重生。而對諮商師自己來說,也同樣是一次的成長。

在這本書中,諮商師自己對個案當事人有了更具體、全面並且更客觀的分析,並一針見血的發掘出當事人的問題和癥結所在,明確的給出解決的思路和對待的策略。

在這本書的最後,嚴文華老師還為讀者獻上了在心理諮商時運用到的圖畫技術,力圖為每一個處在問題中或者對心理諮商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一些幫助。

毫無疑問,《心理畫4——十年後,遇見另一個自己》這本書跨越了諮商個案當事人的十年,同樣也跨越了心理諮商師的十年,這些成長都被見證在了寥寥幾筆中。但是,這些成長的意義並不是狹隘的,全書所涉及的主題是整個社會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所以也就更具有了全面的普世價值,能夠為每一個處在問題中的人傳達出希望。

【為什要要用心理畫解讀諮詢人的心理狀態?】

歷代理心學權威均認為簡單的圖畫是可以表露人的性格、事業、家庭及人際關係,而畫「屋、樹、人」是心理學上最必備的測驗之一。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克(Buck)認為畫人、房子和樹可以反映人格、知覺和態度。諮詢師可透過分析畫中房子、樹、人的特徵及畫的細節比例、透視、顏色使用進行心理評估。

故在心理畫系列書籍中,皆以此三種畫作為主要中心來進行分析。

本書特色

●共計11個案例,8個10年案例分析、3個對於心理底層未知的自己的案例分析
●10年案例追蹤比較,看到諮詢者的成長及變化及諮商時自我的成長

【圖畫分析注意事項】
●圖畫的利用的方式:
◎是以話語諮商為主、圖畫為輔:將圖畫視為補充和輔助工具,適用於以事件為中心的諮商;
◎是以圖畫為主,語言只是一種補充:適合於以情緒為中心的諮商。
●圖畫只是一個工具,諮商師和來訪者完全可以根據需要,創造性地使用這個工具。

目錄

編輯序:畫心.十年 2
作者序 4

Chapter 1 職業與愛情:轉角處相遇
10 年前:放棄年薪20 萬的女子 16
10 年後:走進跨國婚姻 23
10 年前:我是一條小小魚 38
10 年後:我想做一名專業的assistant 44

Chapter 2 家庭成員:讓我們蛻變的人
10 年前:從「林妹妹」到「王熙鳳」 58
10 年後:從「王熙鳳」到心理學工作者 69
10 年前:我願是那蝴蝶 86
10 年後:蝴蝶的蛻變 91

Chapter 3 與父母的關係:一生的功課
10 年前:父母給了我最好的,卻不是我最想要的 106
10 年後:內心深處的丟丟 126
過度消耗和缺乏愛的人生 164

Chapter 4 走過失戀,前方有愛情
10 年前:像男孩的女孩 172
10 年後:從愛的休眠中甦醒 180
10 年前:分手之後…… 189
10 年後:幸福一定會在前方等我 194

Chapter 5 在婚姻危機中歷練
10 年前:不能和家分離的新好男人 202
10 年後:與家庭分離之痛 205
前進還是後退:我的婚姻危機 209
案例分析:婚姻中的向上和向下 218

Chapter 6 面對選擇:挫折也是一種能量
惡狼與獨眼怪人——父母反對我的職業選擇 224
案例分析:披著狼皮的愛 229
烏雲化為承載生命的江河 234
為什麼會離目標越來越遠? 239
手拿夜叉的女孩 245

Chapter 7 生死兩重門
一生的痛 250
靈魂離開 254
地獄之門 260
案例分析:地獄天堂,皆由心造 263

Chapter 8 意象的世界:另外一扇窗
渴望重生:大海深處的嘆氣 268
來訪者手記:海底深處的意象 280
諮詢師手記:兩雙眼睛看海底 282
海底的外星機器人 283
案例分析:我們都是機器人 297
幽蘭的綻放 299
孤丁丁與春姑娘 310

Chapter 9 在心理諮商中運用圖畫技術
圖畫技術發揮作用的機制 318
圖畫技術在諮商中的應用 320
圖畫技術為主的心理諮商 322
圖畫和其他表達性藝術治療方式的結合 326
用圖畫做諮商的一些要點 332
繁體版後記 333
參考文獻 336
圖畫主題索引 339

序/導讀

作者序

本書的主題


這本書收錄了利用圖畫來做的諮商個案,共有21 位當事人,其中有8 位當事人的個案曾收錄在《心理畫外音》(原著於2003 年由上海畫報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畫報版)一書中。也就是說,他(們)曾在2003 年之前來做過諮商,而在這八到十年期間,我們又再次相遇,讓我有可能追蹤他(們)的成長。

儘管兩本書的出版相隔了九年,但很多諮商個案相隔了十年甚至更長久。在這期間,我們所處的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片土地上的人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你和我,以及那些當事人,也在人生道路上又前行了近3000 天。讀者可以跟隨我一同瞭解在這些年中他們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人生道路上又有怎樣的成長。當年的青年已步入中年,他們大多面臨工作、家庭的平衡和衝突;當年的中年人或許已開始面對婚姻危機或新的職業選擇。他們的人生經歷,也非常典型地反映著上海這座城市中人們的變化。
 
為了讀者閱讀的方便和個案的連續性,在這8 位當事人的個案前,附上了他們十年前的個案故事。為了方便讀者區分,用「十年前」和「十年後」的字樣區分以前的個案和當下的個案。同一個當事人的個案放在同一個專題中呈現。

書中新增了13 位當事人的個案,他們的年齡跨度從20 多歲到40 多歲,比較集中在20 ~ 35 歲這個年齡階段。諮商主題從家庭關係到職場關係,從職業選擇到婚姻選擇。他們有些是來到諮商室的當事人,有些是在圖畫工作坊中的當事人。

圖畫與諮商

圖畫是心理諮商中一個非常有效的工具。在本書中,對圖畫的利用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話語諮商為主、圖畫為輔,圖畫只是一個補充和輔助工具,這種方式特別適合於以事件為中心的諮商;一種是以圖畫為主,語言只是一種補充,這種方式適合於以情緒為中心的諮商。

同一個當事人相隔十年畫出同一主題的圖畫,從圖畫中,既可以看到其穩定的特質,也可以看到其變化或成長的印跡。如有些當事人筆觸很輕(圖1、圖3),在十年前和十年後都沒有變化,這說明謹慎、不自信已成為這些人的特質,並且一直影響著他們。還有一些當事人,十年前的圖畫中有籬笆、臺階、緊閉的門、孤立的島(圖7、圖8),表現出很強的防禦性和不安全感;十年後圖畫中仍有鮮明的分界線(圖9),但不安全感已降低很多。有時當事人並不會說很多話,但從其圖畫內容、構圖方式、圖畫工具等方面的變化中,可以看到其重大的變化(圖45、圖46)。
圖畫是一個神奇的工具,可以把變化的瞬間很好地呈現出來。

以圖畫為主的諮商,往往側重於情緒的表達和梳理。本書中那些涉及壓力、恐懼主題的圖畫,往往是透過一系列的圖畫,讓當事人表達自己內在的情緒和感受,並從中獲取信號,領悟到改變的方向,並在現實中採取行動。有可能當事人都不用說具體的事件,或只是簡述事件,而更多專注在畫畫的過程中,畫完後關注圖畫帶給自己的資訊。這種諮商往往需要透過一系列的圖畫來完成。

本書共收錄圖畫82 幅。根據諮商目標,涉及多種圖畫主題和圖畫形式,有比較結構化的、傳統的樹木人格圖、自畫像、屋—樹—人和家庭動態圖,也有比較開放的、自由的意象圖畫。有鉛筆畫,也有水彩畫、水粉畫、油畫。有根據主題直接畫畫的,也有冥想、意象和圖畫相結合的方式。有個體諮商中的圖畫,也有團體諮商時的圖畫。所有這些表明:圖畫只是一個工具,諮商師和來訪者完全可以根據需要,創造性地使用這個工具。本書在附錄中有圖畫主題索引,讀者可以方便地利用此索引查找到書中與某一主題相關的圖畫。

本書的框架

本書所有個案共分為八個專題。這樣做是為了讓整本書更結構化,但其實有的個案可能跨越好幾個主題,所以個案所涉及的議題並不拘泥於本書所劃分的專題。

第一個專題是「職業與愛情:轉角處相遇」,是兩個在《心理畫外音》(畫報版)中出現過的當事人的個案。那位十年前放棄年薪20 萬的女性,這次又因為跨國婚姻和跨文化適應的問題來到諮商室。她在英國讀完MBA 後,回到上海,輾轉了幾家公司,在職務方面不斷提升,並且在工作中與她的靈魂伴侶相遇,最後出國成婚。只是,異國婚姻要比她想像中更難適應,尤其是生完孩子後。另外,她需要在當地建立自己的社會系統。

另外一位是八年前以「我是一條小小魚」自喻的當事人。那時的她剛剛踏入職場,覺得周圍充滿了不安全感。而現在,她已經是一個新手媽媽了,正在努力調和家庭與工作之間的衝突。她的職業目標非常清晰,想做一個專業的行政助理。只是,多年前的不安全感仍然影響著她。她們兩位都是上海白領的典型代表,她們的成長過程也是上海白領的歷練之路,她們重要的人生命題是「適應」,適應新環境、新角色。

第二個專題是「家庭成員:讓我們蛻變的人」,也是兩個以前當事人的個案延續。一位是結婚後從「林妹妹」蛻變為「王熙鳳」的當事人,在過去的八年間,她再次完成蛻變,成為一位心理學專業工作者。而促成她完成這兩次蛻變的,是她那出生時有腦損傷的兒子。因為兒子的殘疾,她走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她的整個家庭也隨之做出很多調整。目前,她既擁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同時也擁有一個溫暖的家庭,而兒子,是這個家庭重要的組成部分。

另一位當事人是曾經以蝴蝶自喻的浪漫女子。在過去的數年間,她按照自己的人生計畫,完成了結婚生子的任務。浪漫的她在家庭生活中已歷練成現實派。蝴蝶的精靈依舊在她的內心,但已是一隻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的蝴蝶。蝴蝶從天上飛到了人間,但內心裡渴望寧靜、追求極致之美的慾求得不到滿足。她該如何做?她們的家庭成為讓她們蛻變的推動力。

第三個專題是「與父母的關係:一生的功課」。前一位當事人也出現在之前的書裡。當年她18 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自我意識,怎樣重新塑造一個新的自我,以走進職場中。在當年的個案中也涉及她與父母和祖父母的關係。現在她有了十年的工作經歷,也有了新的煩惱:她處理不好與同事的關係,還與上司爆發了激烈的爭吵。

之前的心理諮商經歷使她成為心理學愛好者,她非常明確當下要處理的是自己的情緒問題。透過意象的方式,她浮現出最核心、最濃烈的情緒是哀怨感、受傷害感和被遺棄感。其中,需要重點處理的是被遺棄感。要處理這種情緒,其實先要回到她童年的感受當中,回到她內心深處那個名叫「丟丟」的意象身上。另一位當事人也是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後,向父母要求「我的生活我作主」,不論是在職業選擇上,還是在教養孩子方面。不過,這過程讓她覺得耗盡心力,充滿了不愉快。

做為成人來處理與父母的關係,這是每個人一生的功課。

第四個專題是「走過失戀,前方有愛情」。兩位當事人都曾在《心理畫外音》(畫報版)中出現過。一位女當事人在之前的一次諮商中,主要流露的資訊是由於自己從小被當作男孩帶大,不太會和男生相處,需要學習如何做一個能和男性建立親密關係的女性。

在這十年中,她與愛情相遇,但由於她不滿男孩的花心而終結了兩年的戀情。之後,她花了很久才從失戀的陰霾中走出。而當她從愛的休眠中甦醒過來之後,她就和愛情相遇了。

另一位當事人上次諮商時正處於失戀的痛苦中。她以為自己這一輩子都不會再擁有愛情了。但經過幾年的痛苦之後,她和豬豬相戀、結婚,她才知道兩個人相愛,時時刻刻在一起也不會倦怠。她更多的是分享獲得幸福的秘訣:任何時候都堅信愛情一定會在前方等待。

相信她們的經歷對正在尋找愛情的人有啟發。

第五個專題是「在婚姻危機中歷練」。一位當事人是之前出現過的當事人,那時他的議題是無法和家庭分離。但在此次諮商中,他的議題是如何面對離婚之後的單身生活。從他的圖畫中可以看到他想要回溯到過去去尋找能量。還有一位女當事人正面臨婚姻的危機,她不知道自己應該繼續個人發展,還是應該放緩個人前進的步伐,以適應丈夫後退的腳步。

他們在婚姻中的掙扎和苦痛,會引起很多人的共鳴。

第六個專題是「面對選擇:挫折也是一種能量」。這四位當事人都面臨人生的一些選擇:有的是職業選擇,有的是生活事件的選擇。有的當事人正在苦苦尋找自己的方向,或正在猶豫是否需要跳起來去獲取,而有的當事人已走過最艱難的一段路,感嘆曾經的烏雲也會化成承載生命的江河。

第七個專題是「生死兩重門」。三位當事人都經歷了喪失親人之痛,心中都有最痛的一點:父親離去而自己沒有在身邊;奶奶死於車禍,自己在很多年裡都不能接受這個現實;在自己四歲時父親就離開人世,而自己也數次到過鬼門關。他們透過圖畫,把這些遺憾、痛苦和哀傷表達了出來。

如何面對死亡,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第八個專題是「意象的世界:另外一扇窗」。這一部分是用意象對話技術做的四個個案。技術本身說不上嫺熟,但每個個案都會有一些吸引人的特點。

「渴望重生:大海深處的嘆氣

編輯序

畫心.十年


圖畫,如此單純。

畫是上天賜予人類的神來之筆,恐懼、焦慮、痛苦、掙扎、哀怨、喜悅……一切情感盡在線條之間,一切成長皆在筆觸之後。它與語言不同,少了華麗辭藻的修飾,多了真實的表達。線條是情緒的宣洩,顏色是情緒的爆發。當一切感情在紙上縱情飛舞時,我們進入的世界,便是一個畫心的世界。

畫人、畫樹、畫景,畫花鳥、畫魚蟲、畫現象……皆是畫心。

《心理畫外音——十年後,遇見另一個自己》是嚴文華老師十年來對同一個諮詢者做的兩次心理諮商,這些諮商者主要集中在20 ~ 35 歲的年輕人之中,而這個諮商的工具仍然是畫作,諮詢的主題也仍然是十年前他們所關注的主題——愛情、婚姻、職場、家庭、生死……

十年前的世界裡,他們經歷各異,有的茫然、有的痛苦、有的糾結、有的迷惑……為職業、為愛情、為家庭、為孩子……當語言成為一種蒼白的表達,圖畫便成為了他們釋放情緒的窗口。所以,筆觸之下盡是無奈,皆為選擇。

值得慶幸的是,圖畫反映了他們的內心,讓他們的絕望與失望有了被看到的可能、有了被傾訴的機會。當諮商師透過畫作觸碰到他們心中最柔軟的區域時,他們終於可以釋然。

當然,帶著諮商師的分析他們仍然需要自行上路。所以,十年後,當他們再次坐到諮詢桌前時,他們畫下了截然不同的心境。為職業未來擔憂的職場女性獲得了自己所期望的成長,問題兒子的媽媽也創造了不一樣的家庭新生,想要知道怎樣才能真正像一個女孩,在男孩表白時總是逃走的女孩終於開始面對自己的失戀……十年後,儘管他們的畫中可能還有糾結和衝突,但更多了勇敢、坦然和面對……

這十年,他們因諮商師對所畫之畫的分析而燃起了希望之火、獲得了重生之鑰。對心理諮商師自己來說,同樣是一次成長。在這本書字裡行間中,諮商師自己對個案當事人有了更具體、全面並且更客觀的分析,能夠一針見血的發掘出當事人的問題和癥結所在,也能很明確的給出解決的思路和對待的策略。

在這本書的最後,嚴文華老師還為讀者獻上了在心理諮商時運用到的圖畫技術,力圖為每一個處在問題中或者對心理諮商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一些幫助。

毫無疑問,《心理畫4:心理畫外音——十年後遇見另一個自己》這本書跨越了諮商個案當事人的十年,同樣也跨越了心理諮商師的十年,這些成長都被見證在了寥寥幾筆中。但是,這些成長的意義並不是狹隘的,全書所涉及的主題是整個社會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所以也就更具有了全面的普世價值,能夠為每一個處在問題中的人傳達出希望。因此,編者也希望這本書能夠見證讀者的十年,更希望這本書能夠給讀者的十年帶來不一樣的轉變。

筆觸透情,這便是畫的魅力!
畫中窺人,這便是心理諮商師的魅力!

試閱

意象投射,心靈對話,將「自我剖析」進行到底。

本書涉及21 位當事人,年齡分佈於20~35 歲,跨越了10 年的時間,針對82 幅圖畫,利用多種圖畫分析技術,深入系統的解讀了職業、愛情、家庭、婚姻、生死等人生主題。

Chapter 1

職業與愛情:轉角處相遇
愛情攜手工作,款款走近她們,在轉角處相遇。
工作著,同時成為妻母。


【10 年前:放棄年薪20 萬的女子】

曉悠的穿著打扮很隨意,在隨意中流露出時尚。她興致勃勃地說起在英國讀MBA 的感受。當她漂洋過海回來後,驀然發現上海成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僅僅只離開了一年呀!她感慨不已。
她帶了她畫的一棵樹,請我幫助她分析。她想總結一下自己一年來的成長。她相信圖畫的解釋。因為一年前她也是在畫了一張畫後做出了自己的決定。那個決定是:放棄年薪20 萬人民幣(註2)的一份工作。

註2:這裡的貨幣單位為人民幣,在來訪者來諮詢那一年,她當時的年薪為7 ~ 8 萬元,而她所在的城市年薪5 ~ 10 萬元為中等水準。

●一張名片改變一生

一年前,曉悠曾來找我,帶著她的難題:「妳說我該怎麼辦?我目前正面臨抉擇:一種可能是一年收入20 萬人民幣,另一種可能是一年支出20 萬。該怎麼辦呢?」

這兩種選擇如果讓曉悠猶豫,一定有原因。我等待她的解釋。
曉悠長嘆一聲:「唉,好難選擇呀!」

曉悠在上海一家外資企業中做事。三年前她本來是應聘同一幢辦公大樓的另一家公司的,當時已經說好錄用她為秘書了,沒想到去辦到職手續時,遇到賭氣離去的秘書小姐又回來做。她被告知沒有機會了。於是,她只能選擇離開。在出門時,面試她的那個主考官給了她一張名片:
「妳到這家公司試試,他們也在招人。」

那張名片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她被名片上印著的這家公司招進來了。她應聘的只是辦事員職位,但她已經很滿足了。這是一家全球五百強之一的跨國公司。如果不是急著要人,憑她的學歷和經歷,她根本進不來。

她的正規教育只有到高中,在大西北(註3)的一個偏僻地方讀完了高中,然後回到了上海——她媽媽的故鄉。她覺得自己閒待在外婆家不會受禮遇,得馬上工作,養活自己。與剛回上海時的那份工作相比,她覺得自己已經步入了另外一個階段。
剛回上海時,她在一家賣汽車配件的商店裡做事。她第一次知道,那些陌生的汽車配件竟然也有那麼多的講究。她開始用心記型號,記車型,記進貨,記客戶。沒過多久客戶就願意找她買東西了。她非常專業,而且有時會主動提醒客戶:「上次您買的那個零件應該已經用得差不多了,可以換新的了。」在業餘的時間,她學習了商業會計,所以後來作帳也由她來管。再後來店裡實行電腦化操作,她又理所當然地負責電腦。

慢慢地,供應商也知道她了。進貨時,供應商點名要她去,說是有她在不會出錯。後來只要是她訂的貨,供應商都會優先供貨。

在店裡生意非常興盛的時候,她卻感受到了危機:一是上海有越來越多的大型汽車配件商店,規模非常大,這對小店的生存造成威脅;二是自己不能一輩子生活在這樣一個圈子中。

她辭職了。在頭半年中,她先把英語科系的自學考試中剩下的幾門全部考完——她已經學了四年,全部都是自學,哪怕是在最忙的時候也沒有放棄。她知道這是通向夢想的必經之路,她一直想到一家大的公司工作。

然後,她到那家公司應聘。「那個主考官是我的幸運星。沒有他的那張名片,我不會到這家公司。我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那年過耶誕時,我專門帶了卡片和鮮花去他的公司謝謝他。沒見到他,請人轉交了。有時,別人一個小小的幫助對自己會有很大作用。」

憑著聰明、苦幹,曉悠和那些高學歷的人在職位、薪水上平起平坐。
她覺得自己每天都在成長,但她又明顯感覺到自己與他們的差距和弱勢。
她做出一個決定:到國外一家有名的商學院去讀MBA。她準備用一年多的時間讀完全部課程,雖然苦了點,但在時間和費用上比較經濟。整個費用大概要20 萬元,這相當於要把她這兩年賺的錢都填進去。

註3:大西北:是指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和陝西等地,在經濟、政治和教育上屬於不發達地區。

●放棄年薪20 萬人民幣的故事

正在她辦理申請MBA 的過程中,以前汽車配件商店裡認識的一個供應商剛好要到上海來開新公司。那位供應商早就知道她能幹負責,做事情很到位,所以想把她挖到新公司去。供應商說明來意後,她為難地說自己馬上就要出國了。那人一愣,馬上說:「在上海的公司我不可能花太多精力,需要一個能幹的人幫我。只要妳留下來,什麼都好說。除了薪水不低於妳現在的薪水外,新公司中我給妳10%的股份怎樣?」她對那人的開價很意外——她沒想到對方這樣看重自己,便答應考慮一下。
她算了一筆帳:按以前的經驗,這個行業至少有10%的淨利潤,根據這位客戶在上海分公司的投資,她一個月至少可以分到1 萬元(人民幣)的紅利,也就是一年至少有12 萬元的分紅。她的年薪又不低於目前水準,兩項加起來,一年至少有20 萬元的收入。這是非常有誘惑力的。她出國讀MBA 的決心曾非常堅定,但這樣優厚的條件使她有些猶豫了。

瞭解這些情況後,我說:「妳的難題是在兩條不同的職業道路之間選擇。」
曉悠說:「我知道,每一條路都各有利弊。從長遠來說,我不會只看眼前,我要從整個職業生涯方面考慮。」

我請曉悠畫了一棵樹(圖1)。
曉悠自己的解說是:「這是一棵果樹,季節是在初秋。我在作畫時心情較為複雜,時而充實,時而失落。」

這棵樹樹幹比較細,樹枝比較柔弱,有六顆果子掛在上面。相對於細小的樹枝來說,果實掛在上面似乎讓其不堪重負。

整個畫面所用筆觸較輕。和樹形結合在一起分析,表明曉悠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在成長中感受到的支持力不夠,覺得自己的能量不夠。

曉悠點頭:「我出去讀書的一個重要動機就是自己在工作中的自卑感。儘管我在工作上做得很出色,但我沒有在大學校園裡受過正規教育,所以和他人相比總感到不自信,尤其當我那些同事說起他們就讀的清華、北大時,這種自卑便隱藏在我的骨子裡。我知道這一點妨礙了我繼續發展。」

「妳想今後不後悔目前的選擇,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將來要朝什麼方向發展?為了這種發展,自己目前要做什麼,能做什麼?考慮清楚這些問題,在很有誘惑力的選擇面前,妳就會做出具有長遠眼光的選擇。」

「還是會有很矛盾的想法。」
「那妳靜心想一下:那六顆果實對妳意味著什麼?」
曉悠閉上眼睛靜靜地想了一會兒兒。
「好了。我知道我想要什麼了。」
她放棄了一年得到20 萬元的機會,飛往他國。

●28 萬人民幣的一棵大樹
曉悠在英國讀完MBA 回國後,又忍不住到我這裡報到了——她想跟我分享她在國外的收穫、感受和體驗。
在談話空檔,我請她畫一棵樹(圖2)。
曉悠說這是一棵榆樹:「就跟我在英國住的房間窗戶外的那棵樹一樣,特別大。我畫的季節應該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是春夏交會的四五月間,樹上開滿了花,我不知道名字,就叫它『滿天星』吧!畫樹就想起讀書的日子,雖然很緊張,但真的很愉快。」
這是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樹幹很粗,樹冠上有很多枝條,每根枝條上都有葉子和花。所有的枝條都是向上的。看到樹,你可以聯想到生命力旺盛,聯想到有活力,聯想到滋養,聯想到舒展。
這棵樹的另一個特點是左邊的枝條要比右邊茂盛。這表明在英國的一年間,她的自我意識、自我概念有很大成長。原先束縛她的一些東西已經被她自己打破,她的成長空間遠遠大於以前。

至於為什麼這棵樹只有花,還沒有果?可以解釋為:曉悠覺得自己新的事業還沒有開始,還不到收穫的季節。但已看到繁花滿枝頭,便可以預見有一個豐收的季節。我注意到曉悠用「現在是最美的季節」來形容目前,這表明她對自己目前的狀態很滿意。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這棵樹的葉子過於細密,表明她的追求完美傾向。做什麼事都對自己要求較高,追求完美。她如果過於強調這一點,不論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問題。

我拿出了曉悠一年前的那棵樹。她的眼睛睜得很大。她已經記不太清自己一年前畫的樹,「這麼小啊!」她有點不太相信。

「是啊,透過兩棵樹的比較,我可以看到妳的成長。本來是一棵纖細、弱不禁風的小樹苗,現在已經成長為一棵粗壯有力的參天大樹。它經得住風霜雨雪,還有一個可以看到的收穫季節。」
曉悠有些激動。這樣直接地看到自己的成長,在她是第一次。

臨走時,她說了一句話:「這棵大樹,我付出了28 萬人民幣的代價——在英國讀語言學校及MBA 班的學費加生活費。過幾年我再到妳這裡來畫樹,看看這28 萬元教育投資的回報如何。」

【10 年後:走進跨國婚姻】

與曉悠再次見面,是她從紐西蘭回來之後。她已經在紐西蘭定居,她說這十一年生活發生很多變化,想要和我分享。老習慣,分享還是從她的圖畫開始。

●愛情與工作:轉角處相遇

曉悠先用鉛筆畫了樹。在畫面中央偏左的部分有一棵樹,樹上有兩隻鳥相對而鳴。右邊有很多魚,在水裡暢快地游著,有兩條魚甚至是躍出水面嬉戲。最左面是一家三口。只是,秉承她一向的風格,畫面非常淡,因為她的筆觸非常輕,只有兩隻鳥和魚的筆觸較重。

不論她這些年怎樣變化,在她心底,不夠自信這個基調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這幅畫的主題是自由與愛( 圖3)。鳥在樹上,自由自在地相愛;魚在水裡,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成雙成對。她最想跟我分享的,就是她的愛情故事。她的愛情故事,和她的工作經歷分不開。

從英國讀完MBA 回國後,曉悠很快找到了工作,是一家在南京的美國公司。一同回來的海歸們都勸她不要去,說是出國已經離開家近兩年,現在再去外地工作,不是繼續離家嗎?更何況曉悠還準備在今年內結婚呢!曉悠和男朋友、家人商量後,拿定主意,去了外地。她說:「這家公司是行業內非常有名的,我以前一直在歐洲公司裡工作,沒有在美資公司工作的經驗,可以去試一下。況且這家公司讓我去做財務總監,我還沒有做過這個職位,應該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真正去工作了,曉悠才發現遇到的困難比她想像中要大:美資企業的財務制度和她所經歷的、MBA 所學的財務制度都不同。最初她連公司總部要求每個季度上報的財務報表都做不出來,她不理解那些數字是怎樣來的,財務軟體是怎樣生成的。偏偏她的直屬上司總經理又不懂這方面事情,她在公司內連一個可以請教的人都沒有。她只能自己加班,一點一點地學習財務軟體,一點一點地找那些數字背後的規律。如果還弄不出來,再打電話問在美資公司工作的同行。

她去的第一季度,申請延遲交總報表,總部表示理解;從第二個季度開始,她準時交報表。她覺得很多事情進入了正軌。但這遠遠不夠,因為公司所有的財務報表統統是手工生成的,速度慢不說,還很容易出錯。其實公司曾經重金購買了一套財務軟體,但因為和美國總部不銜接,即使輸入了資料,還是得手工製作給美國的報表,大家誰都不用它。

曉悠反覆琢磨,想用軟體替代手工作帳。她把各種財務報表之間的內在聯繫理順,然後找了一家當地的IT 公司,一起開發了一套財務軟體,既方便中國員工輸入,同時又能和美國總部的報表銜接。軟體開發好之後,她即時組織各種培訓。大家用下來感覺都不錯,這套軟體就有了生命力。
終於,所有的都理順了。曉悠也把自己的財務理念貫穿到公司的日常活動中。她的老闆對她的工作非常欣賞。
在第三年的年終,她的老闆調到美國工作,新來了一個老闆。新來的老闆事事都要過問,非常細緻,而且給很多具體的指令。這本來沒什麼,但曉悠感覺他對自己充滿了不信任,從提的那些問題到眼神,而且那些指令一點都不專業,讓她的工作被動而為難。曉悠工作得非常彆扭,她不知道是去適應這個新上司,還是把自己的為難告訴新上司。

正在這時,獵頭公司(註4)找到她,問她是否有意向到同行業的一家歐洲公司工作,也是全球五百強的企業之一,職位是總裁助理。只是,這家公司在深圳。曉悠猶豫了,回國後一直和家人不在一起,和自己的先生也一直是兩地分居,所幸兩座城市相距很近,週末可以方便地來回。
想想現在工作上的不如意,她想先見見未來的上司,看看感覺再說。

她深深地理解挑選上司的重要性。
趁未來上司來滬出差的機會,獵頭公司幫他們安排了一次面試。說是面試,其實是和未來上司一起共進商業午餐。她和這位來自紐西蘭的老外Ben 談得很愉快。對方對她也很滿意。曉悠不放心,和對方確認了兩次今後自己工作的職責和範圍,表示她不想成為總裁秘書。Ben 非常清楚地告訴她:「我有自己的秘書,負責我個人的事務,包括時間安排、差旅等事務。妳要做的主要是協調公司具體業務。我這裡負責宏觀的大框架,但妳得幫助我做一些具體的事務。」後來,獵頭公司打來電話,說對方公司非常看重她的經歷,包括MBA 經歷、財務經驗和銷售經驗,很希望她入盟。

曉悠猶豫了。去還是不去?如果接受,新的職位可以讓她學習到很多東西,也可以拓寬她的職業發展道路。但和先生會繼續分居。她對先生的事業充滿了擔憂。先生和她在教育背景、人生觀上有很大差異,而且隨著她的事業蒸蒸日上,這種反差越發大起來。自己去千里之外的地方發展,對家庭是好還是不好?如果不接受,可能會失掉一個全面鍛鍊自己的機會,將來的職業發展可能會侷限於財務領域。
當對方公司再一次打電話邀請她入盟時,她決定加入。她與先生商量:如果感覺不好,或家庭需要,她隨時可以回上海。

從一入職,她就處於高節奏的工作中。每天花很多時間和不同的人開會。她的老闆Ben 是個非常nice 的人,親自教她很多事情。Ben 說這是為他自己將來節省溝通的時間。她學得很快,漸漸地,她習慣了同時參與到多個專案中,習慣了全國各地到處出差。

她的工作風格簡直是Ben 的copy,Ben 的辦公桌上放著多少個資料夾,她的辦公桌上就放著多少個資料夾。她的工作思路和節奏也是Ben的翻版,不論Ben 談到哪個專案,她都跟得上他的思路。她和Ben 在一起工作時,效率奇高,因為很多事情只要做簡單的溝通,有時甚至只需要一個眼神,相互就能心領神會,不必再花時間解釋。在她以前的經驗中,她從未和任何人有過這樣高度的默契。工作成了一種享受。她花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而回家倒成了一種義務。

這樣默契的工作持續著,曉悠發現自己在經歷著微妙的變化:她的眼睛比以前更明亮,她的精力比以前更充沛,她的笑容比以前更燦爛。

當同事誇她越來越有魅力時,她有些心慌意亂,她覺得這不是她的本意。

她只想做好工作,所以會盼著早點到公司,早點見到老闆Ben。她享受著和老闆Ben 一起工作的時間。只要和他一起工作,任何時候都會如沐春風,她的思路就會格外敏捷,她對他的意圖理解得特別透徹,她就會覺得特別有活力,加班多久都沒有關係。只是她的老闆不喜歡加班,因為他很看重擁有個人時間,以便去體驗中國的文化。

曉悠慢慢接受了這一點:自己不知不覺中陷進去了,陷進了一個愛情的網裡。心裡那隻愛情鳥在說:「多麼美妙的愛情啊!他一定也對妳有好感,每次在一起工作時,他也是特別愉快。說不定他也愛妳。」她的情感與理智發生激烈的衝突,她覺得不應該發生這樣的事情。雖然他單身,但自己畢竟還是有家庭的,而且,她內心那隻醜小鴨一直在呱呱叫:「這種愛情,根本不可能有什麼結果!他是個老外,而且職位那麼高,那麼睿智,不可能愛上妳的。」於是,她開始刻意保持一定的距離。
她甚至提出自己暫時去負責一個專案,離開總部一段時間。Ben 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會兒兒,說尊重她的選擇,但希望專案結束後她馬上回來工作。

後來在公司會議上相遇時,兩人有過一次長談。曉悠不敢相信,愛的感覺原來來自雙方。他們都遇見了能讀懂自己靈魂的人。

他們非常嚴肅地討論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家庭。最後,他們商定:給對方時間,當曉悠是單身的身分時,再在一起。

漫長的一年後,曉悠終於與心愛的人在一起了。兩個人的人生都要重新規劃。在國外工作了很多年,Ben 想回到自己的祖國。曉悠願意陪他去任何地方。於是他們一起去了紐西蘭,在那過著「樹上的鳥兒成雙對、水裡的魚兒歡暢游」的日子。那種自由與愛,是曉悠在以往的成長經歷中從來沒有體驗過的。

她常常感念上蒼,讓她品嚐這樣的愛、這樣的自由。在她的生命當中,她第一次體會這樣的愛、這樣的自由。

註4:「獵頭」在英文為Headhunting,在國外,這是一種十分流行的人才招聘方式。而人們通常所說的「獵頭公司」就是指一種高級管理人員代理招聘機構,它常被企業利用來搜尋高級管理人才。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659956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40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6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