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形.本位.李錫奇 (附DVD)
內容簡介
十位曾在臺灣藝壇發光發熱的前輩美術家傳記,
追溯臺灣美術的百年歷程。
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
細述各擅油畫、版畫、雕塑等領域之十位前輩美術家,
他們隨著時代推移起伏的個人生涯與藝術成就。
★ 縱橫跨領域的畫壇變調「候」鳥──李錫奇
李錫奇,金門人,1955年就讀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後,開始接觸木刻版畫,並迅速展露才華。早期作品描繪故鄉金門的生活點滴,刻劃異鄉學子的鄉愁與詩情。以線條為主的創作風格,持續發展終生。
李錫奇曾在1959年與楊英風、秦松等藝術同好,創立「現代版畫會」,同時也追隨李仲生學習現代藝術,並於1963年加入東方畫會。他在探索創作技法,以及個人風格的道路上勤奮耕耘,吸收抽象繪畫與普普藝術等西方現代創作形式,同時結合在地議題與文化傳統元素,逐步建立自身的視覺語彙。1960年代曾多次代表臺灣參加國際藝術活動,深受各界矚目。
1973年因受懷素草書的啟發,開始創作線性的彩色版畫,將現代藝術觀念融入書法元素中,特別是色彩、空間的變異,形成旋轉竄動的視覺效果,呈現獨特的東方現代風格。1978年,李錫奇和朱為白合組版畫家畫廊,身分由藝術家跨足到畫廊經營者,其後又陸續主持環亞藝術中心、三原色藝術中心。1990年開始發展漆畫,以強烈的紅、黑、金等飽滿色調、印章意象等,構成帶有肌理趣味的幾何錯位風格,這種李式風格,也重新詮釋了現代中國藝術的格式與格局。
李錫奇的藝術創作,可說是臺灣現代藝術發展歷程中的典型──從傳統與本土出發,轉化造形、色彩與題材為現代構成,和世界現代藝術對話、接軌,臺灣現代藝術的誕生與創發,就是在這種激盪的軌跡中展現活潑的生命力。本次以「線形.本位」撰述李錫奇,描繪他以不同的飛翔軌道,在藝術世界中自在穿梭的身影,反映他一生對傳統文化與生活議題的關注,以敏銳的藝術之眼,主動地吸納、咀嚼,蛻變成為臺灣當代藝壇中的先鋒人物。
目錄
一、金門少年、情緣臺北 8
回眸悲慘歲月 10
北師傳承、臺美史重鎮 18
初生藝犢、木刻情緣 22
二、現代啟蒙、藝術結盟 26
站在眾聲喧譁的交匯點上 28
中國現代畫的拓印身影 36
推動臺灣版畫的雙輪 40
國際普普風吹向臺灣 42
普普臺灣、愛恨情結 46
三、畫詩合璧 58
琴瑟和鳴、文藝良緣 60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65
四、小學老師、畫廊老闆 76
從美育老師到專業畫家 78
畫廊時代的先驅 83
兩個李錫奇 101
五、書法與漆藝的現代身形 102
傳統書法的現代解構 104
漆藝大變身 114
藝術的加法 123
六、在地本位、另類典型 128
本位、後本位、再本位 130
兩種軌跡:「出國取經」與「在地現代」 139
藝術變調「候」鳥 146
附錄
李錫奇生平年表 157
參考資料 159
序/導讀
照耀歷史的美術家風采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於民國八十一年起陸續策劃編印出版,網羅二十世紀以來活躍於藝術界的前輩美術家,涵蓋面遍及視覺藝術諸領域,累積當代人對前輩美術家成就的認知與肯定,闡述彼等在我國美術史上承先啟後的貢獻,是重要的藝術經典,同時,更是大眾了解臺灣美術、認識臺灣美術家的捷徑,也是學子及社會人士閱讀美術家創作精華的最佳叢書。
美術家的創作結晶,對國家社會以及人生都有很重要的價值。優美的藝術作品能美化國家社會的環境,淨化人類的心靈,更是一國文化的發展指標,而出版「美術家傳記」則是厚實文化基底的重要工作,也讓中華民國美術發展的結晶,成為豐饒的文化資產。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