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吉諒臨大唐三藏聖教序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關鍵特色
◆歷代臨書的經典法帖─現存王羲之行書中字數最多、最完整的碑帖。
◆帶你走入大唐貞觀之治,玄奘西行佛教東傳不朽之盛事。
◆完整收錄玄奘首譯於世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隨書贈送書法名家侯吉諒老師親題「心無罣礙」資料夾 一款。
〈大唐三藏聖教序〉簡介
書法自古以王羲之為典範,但王羲之的真跡在唐朝就極珍貴,尋常人家也不可能拿到王羲之的隻字片紙,幸好,唐太宗是王羲之的超級大粉絲,不但收集王羲 之的真跡甚多,還提供王羲之的字給臣下臨摹。唐太宗一定沒有想到,他對書法的興趣所產生的影響,要遠比他的偉大的「貞觀之治」來得深遠、重大。
唐太宗對王羲之書法的推廣,最重要的有兩件事,一是命褚遂良、虞世南、馮承素這些書法名家,或臨或摹天下第一的〈蘭亭序〉。其次是命懷仁集王羲之字刻成〈聖教序〉。〈聖教序〉是現存王羲之行書中字數最多、最完整的,是寫書法的人必然要臨摹的經典中的經典。
集刻〈聖教序〉的起因,是貞觀十九年,花了十七年到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回到長安,唐太宗讓三藏法師在弘福寺翻譯佛教經典,貞觀二十二年,總共完成六百五十七部,唐太宗親自寫了序文,就叫〈大唐三藏聖教序〉,並出內府珍藏的王羲之真跡,讓懷仁去集字刻碑。在沒有照相、影印技術的年代,懷仁以令人難以想像的專注精神,花了二十年的時間,才完成被後人譽為「天衣無縫,勝於自運」的〈聖教序〉,碑刻完成的時候,已經是唐高宗咸亨三年十二月的事了。唐高宗 也為〈聖教序〉寫了一篇「記」,附在唐太宗的「序」後面。
〈大唐三藏聖教序〉對後世的深遠影響,不在它刻錄了太宗、高宗兩皇帝的文章,而是因為王羲之的書法,以及在皇帝文章後面完整收錄的玄奘法師譯的〈心經〉全文,可以說是佛法書學兩臻絕妙,光華垂耀千年。
寫書法的人必然要練〈聖教序〉,〈聖教序〉中有〈心經〉,這件事情,使得所有古時候的讀書人,必然對〈心經〉非常熟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幾乎是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句子。佛法、書法以這種特殊的方式,深入生活與思想,終而成為文化的基因。
〈聖教序〉內容主要是佛教東傳及玄奘西行事蹟。懷仁從內府所藏王羲之行書遺墨中集字,將太宗序、高宗記以及太宗答、高宗箋答、玄奘所譯心經等五種集為一石,並於西元六七二年(唐高宗咸亨三年)由褚葛神力勒石,朱靜藏鐫刻,將其共刻一石而立。此碑計三十行字,行八十三字至八十八字不等,碑高三米多,寬一點四米多,碑首刻有七佛像,因而此碑又名〈七佛聖教序〉。
〈聖教序〉由於直接從唐代所存王羲之真跡中摹出,相當程度保留了王羲之書法的原貌,因此是歷代臨書的經典。此碑現在保存於西安碑林。
名人推薦
陶晴山/書畫家
李瑞騰/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李時雍/《人間福報》副刊主編
宇文正/作家、聯合副刊主任
黃輔棠/音樂家
洪莉萍/青田茶館主人
目錄
封面
《大唐三藏聖教序》是現存王羲之行書中字數最多、最完整的碑帖,是寫書法的人必然要臨摹的經典中的經典。
當代書法名家侯吉諒臨摹《大唐三藏聖教序》,把石刻碑版還原為紙筆書寫,是臨摹最佳範本,也是難得的精品字帖收藏。
封底
〈聖教序〉其內容主要記述為佛教東傳及玄奘西行事蹟,對後世影響深遠。不僅收錄了太宗、高宗的文章,並有完整的玄奘法師所譯之〈心經〉全文,可以說是佛法書學兩臻絕妙,光華垂耀千年的一部經典。更由於此品是直接從唐代所存王羲之真跡中摹出,相當程度保留了王羲之書法的原貌,故而成為歷代臨書的經典。作者以「不朽之盛事」「不可一世」之鈐印對玄奘大師作了今語之讚歎。
臨摹書法同時也是一種深度的閱讀,透過臨摹,能了解古人寫字當下的心境,及包含在書寫技術與文字內容之中的文化意涵。平常練字,以接近原作為目標,藉以掌握原作的形神、氣韻,並且要寫到能夠完全記憶為止。但臨摹整件作品時,則以風格統一、氣息流暢更為重要,而這整個過程,即是把經典作品所蘊含的技術與精神,內化為自己書寫功力的重要方法。
從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一行一行、一頁一頁,到整件作品,都必須反覆體會,直到寫到「古人上身」的程度,而後才能有點收穫,而後才能深刻體會書法的深度樂趣。
試閱
王羲之的書法是中國文化的至尊珍品,一千多年來,沒有一個學習書法的人不受王羲之書法的影響。
在照相印刷普及之前,人們只能從碑刻拓本學習書法,在碑刻與手寫之間,存在許多材料、工具與技術上的鴻溝,沒有見過書法真跡的人,很難準確掌握臨寫的分寸。
照相印刷普及之後,以往只有皇室、貴族、大收藏家可以看得到書法珍品,終於化身千萬,價格又極其低廉,使平民百姓得以欣賞、擁有,並以之為學習書法的範本,從學習書法的角度來說,現代人可以說比古人幸運多了。
學習書法,以臨摹古人經典為唯一途徑,臨摹古人經典,以「像」為目標。
然而,人不是機器,臨摹不是描摹,臨摹的功力再精密,也只能到達一定的程度。
因為,書法風格的出現,除了和書寫者個人的技術、人文素養有關之外,也和書寫者生存時代的地理、物產、科技等等容易被忽略或不容易的重要細節息息相關。因此臨摹書法,就物理的性質說,只可能做到某種程度的像而已。
王羲之的年代離我們有一千六七百年,晉朝人用的書寫工具和材料和現代人一定相距甚遠,從許多文獻上的記載,我們甚至可以知道晉人寫字方法和現代人也有很大不同,在工具、材料、方法都有很大距離的情形下,如何掌握臨摹的方法與精密度,便是極大的學問。
臨摹要像,但又要知道某些東西可臨,某些東西不可臨,其中的竅門和禁忌很多,稍有不慎,便容易落入「畫字」的魔道。
書法是寫出來的,然而長久以來,台灣的書法教育卻充斥畫字的方法,原因是比較容易學,也比較容易得獎,但代價卻是無法深入書法的堂奧。雖然畫字教學可能是一種無法避免的手段,但還是應該引導喜歡寫字的人了解正確的方法。
長久以來,我一直推廣「字是寫出來的,不是畫出來的」這個概念,因為學習書法的人可以擺脫描字、畫字的壞習慣,而得以享受寫字的樂趣。
【侯吉諒臨摹經典書法】這個系列的目的,在提供書法同好們一個臨摹的參考,再對照經典的墨跡、碑刻,可以更了解經典的究和意義。
臨摹雖然以像為主要目標,但在整件作品的臨摹過程中,必然有不準確的地方,畢竟人不是機器,不可能完全再現原作的面貌,碰到這樣的情形,學習者還是應該以原作為標準。
我平常練字的方法,單字練習以接近原作為目標,藉以掌握原作的形神、氣韻,並且要寫到能夠完全記憶為止。但臨摹整件作品時,有更多的細節要掌握,其中我認為風格統一、氣息流暢更為重要,而不再是力求單字的完美,這個過程,是把經典作品所蘊含的技術與精神,內化為自己書寫功力的重要方法,從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一行一行、一頁一頁,到整件作品,都必須反覆體會,直到寫到「古人上身」的程度,而後才能有點收穫,而後才能深刻體會書法的深度樂趣。
臨摹書法同時也是一種深度的閱讀,只有透過臨摹,才能了解古人寫字當下的心境,以及包含在書寫技術與文字內容之中的文化意涵,但願喜歡書法的朋友們不要忽略了書寫技術之外的美好境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