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侯吉諒臨大唐三藏聖教序

79特價4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臨摹王羲之的意義與方法
王羲之的書法是中國文化的至尊珍品,一千多年來,沒有一個學習書法的人不受王羲之書法的影響。
在照相印刷普及之前,人們只能從碑刻拓本學習書法,在碑刻與手寫之間,存在許多材料、工具與技術上的鴻溝,沒有見過書法真跡的人,很難準確掌握臨寫的分寸。
照相印刷普及之後,以往只有皇室、貴族、大收藏家可以看得到書法珍品,終於化身千萬,價格又極其低廉,使平民百姓得以欣賞、擁有,並以之為學習書法的範本,從學習書法的角度來說,現代人可以說比古人幸運多了。
學習書法,以臨摹古人經典為唯一途徑,臨摹古人經典,以「像」為目標。
然而,人不是機器,臨摹不是描摹,臨摹的功力再精密,也只能到達一定的程度。
因為,書法風格的出現,除了和書寫者個人的技術、人文素養有關之外,也和書寫者生存時代的地理、物產、科技等等容易被忽略或不容易的重要細節息息相關。因此臨摹書法,就物理的性質說,只可能做到某種程度的像而已。
王羲之的年代離我們有一千六七百年,晉朝人用的書寫工具和材料和現代人一定相距甚遠,從許多文獻上的記載,我們甚至可以知道晉人寫字方法和現代人也有很大不同,在工具、材料、方法都有很大距離的情形下,如何掌握臨摹的方法與精密度,便是極大的學問。
臨摹要像,但又要知道某些東西可臨,某些東西不可臨,其中的竅門和禁忌很多,稍有不慎,便容易落入「畫字」的魔道。
書法是寫出來的,然而長久以來,台灣的書法教育卻充斥畫字的方法,原因是比較容易學,也比較容易得獎,但代價卻是無法深入書法的堂奧。雖然畫字教學可能是一種無法避免的手段,但還是應該引導喜歡寫字的人了解正確的方法。
長久以來,我一直推廣「字是寫出來的,不是畫出來的」這個概念,因為學習書法的人可以擺脫描字、畫字的壞習慣,而得以享受寫字的樂趣。
【侯吉諒臨摹經典書法】這個系列的目的,在提供書法同好們一個臨摹的參考,再對照經典的墨跡、碑刻,可以更了解經典的究和意義。
臨摹雖然以像為主要目標,但在整件作品的臨摹過程中,必然有不準確的地方,畢竟人不是機器,不可能完全再現原作的面貌,碰到這樣的情形,學習者還是應該以原作為標準。
我平常練字的方法,單字練習以接近原作為目標,藉以掌握原作的形神、氣韻,並且要寫到能夠完全記憶為止。但臨摹整件作品時,有更多的細節要掌握,其中我認為風格統一、氣息流暢更為重要,而不再是力求單字的完美,這個過程,是把經典作品所蘊含的技術與精神,內化為自己書寫功力的重要方法,從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一行一行、一頁一頁,到整件作品,都必須反覆體會,直到寫到「古人上身」的程度,而後才能有點收穫,而後才能深刻體會書法的深度樂趣。
臨摹書法同時也是一種深度的閱讀,只有透過臨摹,才能了解古人寫字當下的心境,以及包含在書寫技術與文字內容之中的文化意涵,但願喜歡書法的朋友們不要忽略了書寫技術之外的美好境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