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訪談輯3 PHOTO-LOGUES Ⅲ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此攝影訪談輯系列計畫,由知名藝術家姚瑞中發起,希望能透過創作者現身說法,為台灣攝影發展脈絡留下第一手資料。藝術家名單不按輩份排序、也不採風格歸納或編年體,改採靈活配置老、中、青不同世代與個人創作風格為編輯考量,姚瑞中認為攝影不僅是視覺媒體產物,更應該是「思考的結晶」與「對話的機器」,因此本書英文名稱將Photography(攝影)與Dialogues(對談)二字合併為PHOTO-LOGUES,期盼這本攝影訪談輯能透過深度對話,讓閱讀者理解創作者的想法,而不僅只停留在表象層次。全書以「對話」為主要概念貫徹其中,無論是受訪者與採訪者之間、世代背景之間、創作主題之間等,都希望能讓讀者透過閱讀一篇篇訪談,窺探到各路元素因異同而碰撞出的火花或靈感。
《攝影訪談輯》前二集各收錄21位攝影創作者,因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球一億五千多萬人確診,三百多萬無辜民眾感染過世,造成世界經濟衰退、國境關閉、物流短缺,各國藝文活動幾乎全面停擺,出版業遭受嚴重打擊。原本預計出版第三集的計畫也因故順延,出版社考量整體成本比昔日嚴峻,在開本不變、品質不變、頁數縮減等原則下,暫時調整改為收錄10位長期創作的台灣攝影家,風格別有千秋、面貌各擅勝場、題材多元豐富、手法皆有獨到之處,日後將陸續推出更多訪談以饗大眾。
目錄
編輯筆記/Editors' Notes
郭英聲/Quo Ying-Sheng
王俊傑/Wang Jun-Jieh
鄧博仁/Teng Po-Jen
游本寬/Ben Yu
張詠捷/Chang Yung-Chieh
洪政任/Hong Zheng-Ren
黃建亮/Huang Jian-Liang
楊順發/Yang Shun-Fa
章光和/Chang Kuang-Ho
謝春德/Hsieh Chun-Te
學術委員會/Academic Committee
編輯群/Contributing Editors
序/導讀
編輯筆記
略有涉獵攝影者皆知,1979年保羅•希爾(Paul Hill)和湯瑪士•庫伯(Thomas Cooper)合作協同訪問21位當代攝影家,出版了影響深遠的訪談體攝影書,透過第一手資料可以更接近拍攝者心路歷程之外,也能得知許多不為評論者理解的背後故事。故此,攝影訪談輯延續此精神,希望透過獨立出版,收錄並累積重要攝影家與影像研究者的對話,讓缺乏攝影教育系統的台灣攝影工作者、研究者、創作者、收藏家,透過口述歷史,回溯重要作品發展的時光環境與觀念啟蒙,勾勒出台灣攝影朦朧輪廓,補充在地攝影斷裂脈絡。《攝影訪談輯》前二集各收錄21位攝影創作者,便是向這二位前輩致敬。
但因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球一億五千多萬人確診,三百多萬無辜民眾感染過世,造成世界經濟衰退、國境關閉、物流短缺,各國藝文活動幾乎全面停擺,出版業遭受嚴重打擊。原本預計出版第三集的計畫也因故順延,出版社考量整體成本比昔日嚴峻,在開本不變、品質不變、頁數縮減等原則下,暫時調整改為收錄十位長期創作的台灣攝影家,風格別有千秋、面貌各擅勝場、題材多元豐富、手法皆有獨到之處,日後將陸續推出更多訪談以饗大眾。
從1930年代全球經濟大蕭條,美國「美國農業安全局」(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FSA)委託著名攝影家下鄉進行普查、1940年代起「馬格蘭攝影通訊社」(Magnum Photos)派駐全球攝影家於各地戰爭災難現場的第一手紀實見證圖片、1960年代末期日本「Provoke」(挑釁)雜誌所展開反思攝影本質與社會鬥爭的運動,乃至於1970年代末德國杜賽爾道夫「貝歇爾攝影學派」(Becher School)開創冷靜客觀「類型學」(Typologies)及其學生們的巨幅攝影作品,可以得到一個共同結論,唯有面對歷史才有可能創造歷史。攝影不僅僅是娛樂式圖片或俱樂部式嗜好,經過將近二百年發展、五花八門器材演變與多元傳播途徑,審美觀念與美學品味也不斷進化打破成規,逐漸成為一門專業而高深的藝術型態。近年來國際攝影市場能見度越來越高,但為何時至今日台灣仍缺乏高等攝影教育科系?
每次逛書店內攝影類別書架上盡是歐美日琳瑯滿目的精美攝影集,相較之下,本土攝影集的匱乏令人心酸,但事實上並不代表台灣缺少秀異攝影家,相反地,在資源相對貧瘠之島上已開出了許多奇花異果,攝影家們奮力在艱困創作環境中開拓出生存之道,在台灣出版攝影集雖仍辛苦困難,貼錢獨立出版者不在少數。私人收藏台灣攝影作品尚未步上國際後塵,雖然美術館等公立機構相關研究、推廣與典藏仍待努力,但只要作品夠精彩、夠深刻、令人耳目一新,就不怕沒有鼓勵與掌聲。願這條小徑終能在有心者前仆後繼投入資源之下,蔚為康莊大道。
姚瑞中 2021春寫於幻影堂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