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美
內容簡介
從「用之美」到「無為之美」,
了解柳宗悅如何引領人們的生活美學,
從實用晉升到最高的精神層次─無為。
柳宗悅《茶與美》成書於1940年代。集結了柳宗悅對於「茶」與「美」這兩個議題的重要觀察與批評。柳宗悅既指引出通往美的道路,又同時對當時社會的亂象發出警語,尤其對茶聖千利休以降的茶道現況,與聞名遐邇的樂燒提出嚴厲的批判。日本在1940年代茶道盛行,茶道儀軌與茶器鑑賞吸引了相當多對於茶文化有興趣的人群。然而對於美的直觀的匱乏,與對茶道斷章取義的理解,讓柳宗悅懷著茶與美的傳承是否正向的憂慮與省思。
此刻正值茶文化盛行的當下,1940年代《茶與美》的發聲似乎振聾發聵,其中所指對於茶的誤解,對於賞器的扭曲,對於人心的做作,居然都有著與今天大比例的吻合……
為了儘量拉近中文版讀者與書中精髓的距離,譯者決定在譯文之外,於原文的每個章節後以導讀的形式作出說明。
導讀涵蓋了幾個層面的用意,首先是釋義,將幾個難懂與具有文化差異的觀念或名詞,重新以現代的語言闡明。再來是跨時代的應用,1940年代的背景與當代雖有不少的差異,但柳宗悅一針見血的論點,反而給予今日的我們一個深入反省的契機。譯者交叉以歷史或當代的角度,作出必要的呼應與補充。最後是展望,希望進一步反思《茶與美》中的民藝論或美學觀,並探討能給予我們什麼新的指引。日文原書成書後已歷時約80年,相較於1940年代,當今科技發達,全球人口突破70億,欣欣向榮的背後卻是利益的爭奪讓人心更加紊亂。
藉由《茶與美》,能協助我們更理解這個世界的美與價值。
本書特色
◎從「用之美」到「無為之美」,了解柳宗悅如何引領人們的生活美學,從實用晉升到最高的精神層次─無為。
◎從知識分子使用的語彙「侘寂」,到日本市井小民都朗朗上口的日常用語「澀味」,是什麼讓日本全民都具備了一把穿透美的鑰匙?
◎從「西洋之眼」到「日本之眼」,日本如何藉由禪與東方藝術的特質重塑對美的話語權?
◎柳宗悅強烈地批判日本茶聖千利休與傳承至今450年歷史的樂燒,所謂為何?
◎什麼是柳宗悅貫穿全書的兩點審美精髓「直觀」與「無心」?
目錄
作者序
譯者序
編輯說明
壹、陶瓷器之美
所謂真正好的器,同時必定是意味著美的器。它超越了功利考量的境界。
導讀
美,對觀賞者也是一種修行
貳、看見「喜左衛門井戶」茶碗
不是所有的器物都藏有作者的匠意,一只茶碗之所以具有美的細節,是在產出過程當中隸屬於自然,在認知裡從屬於直觀。
導讀
審美精髓中的無我與直觀
参、作品的後半生
就算作者再怎麼努力創作,如果沒有遇見伯樂,美是無法呈現的;所謂器物之美,就是器物被看見之美。
導讀
從作品的後半生到前半生
肆、關於蒐藏
好的蒐藏是守護價值與將之彰顯,更進一步說是一種開發,是一種延伸至創作的闡述。
導讀
當代蒐藏的契機
伍、我心目中的茶道
在生活中因為能品味美,才是茶道最大的功德。茶道是超越個人的,茶道的美就是法則的美。
導讀
美中的隱與顯
陸、高麗茶碗與大和茶碗
我沒興趣去對任何東西進行排名。在此希望對器物的見解,製作方法,思考方法,都能得到深度真理。
柒、茶器
茶器的墮落是從銘問世時開始。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這也告訴我們意識的道路是何等地苦行。
導讀
民藝之魂
捌、光悅論
光悅涉略土佐的歷史演變,如果回溯的話,平家的納經、扇面的古寫經、檜扇等是他美的泉源。他的畫風並非突如其來的原創;但是大和風的繪畫精髓是在他的突破與開創下呈現的美,這是毋庸置疑的。
導讀
聖者的硬傷
玖、工藝的繪畫
不論是哪一個國家的作品,民畫就是工藝的繪畫;如果沒有含括工藝的性質,就不屬於民畫。
導讀
從莫里斯、包浩斯到民藝的未來
拾、織與染
不論是織或者是染,不得不去思考如何讓天然的材料能夠活用起來。所以不論織法、染法,或染的顏色,絕不會做出無理的要求。樸實的產品才能有長久的生命。
導讀
織與染的現代環境議題
拾壹、茶之病
誰都能輕易地染上熟能生巧之人的病,熟能生巧也無妨,但要是被熟能生巧束縛,失去了心的自由,是身為人的墮落。畢竟「茶」與人的恬淡和內涵是有關的。
導讀
茶人的桃花源
拾貳、奇數之美
奇是相對於偶的字彙,暗示著哪裡有所不足。也就是奇數的樣子,指的是不完美的東西;數是奇數中殘餘的體現,在所暗示的不充分中,見到了茶精神。
拾参、日本之眼
整理「日本之眼」的內容是必須的,如果順利的話,讓世人瞠目結舌的「世界之眼」將指日可待。
導讀
超越二元對立的美
出處一覽表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