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美,茶道藝術冊:蔡榮章茶之書
內容簡介
	什麼是「茶道藝術」?
	
	本書中,茶道思想家蔡榮章老師跳脫諸如價格、儀式、器皿等形式上的束縛,把喝茶、品茶進一步推進「道」,推進「藝術」的境地。
	
	而什麼是「茶道藝術」?我們又要如何領略「茶道藝術」?蔡榮章老師表示,首先,我們要能夠先掌握「茶文化」,再進一步體察茶文化中的思想、美學,也就是「茶道」。能夠理解思想與美學後,再將茶道以藝術的要求與手法呈現,就是「茶道藝術」。
	
	為什麼要屏除外來元素?
	
	什麼是外來元素?多餘的演出、多餘的裝飾、多餘的儀式即是外來元素。蔡榮章老師表示,藝術講究獨立自主的能力,所以茶道藝術也必須回到泡出好茶湯的基本,即對水、茶器、茶葉的理解,加上茶葉品賞、茶性理解、美學修養、藝術表現能力等茶道藝術的特有元素。
	
	花藝、掛畫、甚至是社交,或許乍看之下並無壞處,但茶道藝術已足可讓泡茶者與品飲者悠遊其間而忘返,即便並無壞處,但這些外來元素,往往也只是徒增誤解而已。
	
	好看,就是藝術嗎?
	
	事實上,蔡榮章老師要告訴我們的是:若是流於「演出」「儀式」,就無論如何不能說是藝術。
	
	因為「茶道藝術」的根基仍在於茶文化,泡茶的基本元素--茶、水、器,被視為是茶文化的雛形。就像舞蹈與音樂,其內涵與意義的表現都奠基於對基本技術的掌握,是精鍊的結果。蔡榮章老師要告訴我們的是,形式不是重點,
	
	‧把水、茶與茶具理解清楚
	‧找到高欣賞價值的茶
	‧將泡茶的處所料理得舒適且得心應手
	‧並能夠將各道茶泡得精準、掌握茶與茶湯的美
	‧掌握每一個動作與每一個與會者的脈動。
	‧將這些內涵整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
	
	那,才是「茶道藝術」的展現。
目錄
	《蔡榮章茶之書》金字塔序
	《茶之美,茶道藝術冊》序
	茶道藝術的呈現
	第一節茶道藝術概論
	1“茶道藝術”的界定
	2不是先A後B,而是AB同時存在
	3不要讓人覺得茶道是種表演的行業
	4什麼茶都要喝什麼場合都要客來奉茶嗎
	5你的茶藝在哪裡
	6我不知道要做什麼茶,我不知道在泡什麼茶
	7我們在泡茶上所下的功夫有沒有輸給學琴的人
	8我們可以只談日用茶道嗎
	9泡茶的基本元素、外來元素,茶道藝術的特有元素
	10泡茶者與品茗者這兩個角色有何不同
	11美、藝術、茶道藝術
	12純茶道不能被解釋為不懂得音樂插花點香也可以泡茶
	13茶人的「茶道生活」與音樂家的「音樂生活」
	14茶文化的課程是要以泡茶課為核心
	15茶文化裡的美與藝術
	16茶葉已被視為作品,茶湯還沒有
	17茶藝的專業性
	18茶思想課旨在釐清觀念
	19茶是素質教育還是職業教育
	20茶席設計展的舉辦及其功能
	21茶道三與一的問題
	22茶道之美的基礎
	23茶道藝術對形式與內容的三大要求
	24茶道藝術要以作品為主還是以品飲者為主
	25茶道藝術家的時代
	26茶道藝術整體觀
	27茶道思想引出茶文化方向
	28茶道是美學教育的一環
	29茶道與抽象藝術
	30茶道藝術家所需的茶葉品評功夫
	31茶湯作品是要由茶道藝術家創作的
	32培養品茗者
	33從「茶道學習」到「抽象概念的產生」
	34從通俗茶道到純茶道
	35道是方法 道是路 道是境界;道是目的 道是新生命的起點
	36摸清霧區裡的茶藝與茶道
	37讓自己泡在茶湯三個月
	38堅守一派之言還是要開放討論
	39愛茶、享用茶,比知茶重要
	40綜藝性的茶道是不是更討人喜歡
	41誰來關心茶道藝術
	42錯誤的傳授與學術自由
	
	第二節 茶道藝術形式
	1「茶道流派」的爭議
	2“茶人”一詞的應用
	3從技術到藝術的茶道四件事
	4從泡茶師考試到茶湯欣賞會
	5從茶思想研討課到茶藝術與美學
	6從通俗茶道到純茶道
	7 從純茶道到茶道藝術
	8如何進入茶道藝術的領域
	9自家泡茶師與職業泡茶師  
	10技術與藝術構成的茶道
	11每次茶會是否要訂一個主題
	12學習插花香道不是要用在茶席上
	13品茗席上要不要很多解說詞
	14品茗館專業泡茶席的設計
	15要現場創作的茶道藝術
	16將泡茶的功夫放在刀口上
	17茶藝二字分開來解釋造成的為害
	18茶藝與才藝
	19茶道之美被欣賞的途徑
	20茶道藝術與烹飪藝術
	21茶道藝術與裝置藝術
	22茶道藝術如何創作、誰來衡量
	23茶道藝術裡的藝術如何形成
	24茶道藝術要怎麼呈現
	25茶道藝術家如何從事茶道藝術創作
	26茶道藝術為何定位在泡茶、奉茶、品茶
	27茶道兩張結構圖
	28茶道的多元本質與流變
	29茶道表演與茶藝歌舞
	30茶道是透過正在沖泡的茶葉呈現
	31茶道要有怎樣的禮儀形式嗎
	32茶道要進入生命的核心
	33茶道就是泡泡茶嗎
	34茶道演示上常見的幾個現象
	35茶道藝術的本體及其應用
	36茶道藝術家與茶湯作品
	37莫讓比賽規則改變茶道藝術的純度
	38喝茶不要省略的三個項目
	39喝茶時的說話與不說話
	40誰是茶席上的主人
	41論茶道的規則性與風格差異
	42標準濃度+泡得精准=茶湯藝術性
	第三節 茶道藝術內涵
	1不是從泡好一壺茶做起,是一直在泡好一壺茶之中
	2車輪式泡茶練習法
	3用一套可見的方式詮釋茶道
	4白毫烏龍(1998年茶)之茶法
	5如何增進茶道演示的效果
	6我走過的茶道之路
	7我們高興看到的製茶過程
	8把茶泡好的真諦
	9把茶湯泡好才是享用茶道的途徑
	10把愛放在茶上放在茶湯上
	11時時養成正式泡茶的心態
	12每次都是精準的茶湯與動作
	13車輪式泡茶練習法落實泡茶能力
	14泡茶過程與茶湯都是茶道藝術
	15泡茶奉茶品茶如何晉升為茶道藝術
	16泡茶的兩支指揮棒
	17泡茶藝術
	18這是賞茶的一條大道
	19是愛泡茶還是愛喝茶
	20為茶界修道者頒證
	21埋頭進茶湯還是要遊走茶花間
	22茶人體能檢查表
	23茶人頌
	24茶文化.茶道. 茶道藝術三條不同的道路
	25茶文化裡有茶道、茶道裡有茶道藝術
	26茶葉第二生命週期的五個生命狀態
	27茶席設置的課程規劃
	28茶庭的功能與設施
	29茶葉的審評與欣賞是兩個態度
	30茶道上純品茗的抽象之美
	31茶道生命觀
	32茶道藝術裡的美在哪裡
	33茶道藝術的自白
	34茶道藝術的創新要新在哪裡
	35茶道裡的藝術內涵
	36茶道的內涵
	37茶道的重心在修身而不在茶嗎
	38茶道的道是指泡茶奉茶喝茶的道
	39茶道的獨特境界 --
	40茶道表演要看些什麼
	41茶道思想與茶道意境解析圖
	42茶道是透過正在沖泡的茶葉呈現
	43茶道教室增開『茶文藝』課程
	44茶道意境的產生
	45茶道裡的無何有之鄉
	46茶道裡的藝術內涵
	47茶道藝術應歸為口鼻的藝術
	48從泡茶師到茶道藝術家
	49移愛入湯移愛入人
	50喝茶享樂人
	51喝茶的美在哪裡
	52愛茶人是水的知己
	53賞茶的幾大重點
	54學老師的茶法,喝自己的茶湯
	55尋找愛茶人
	56純茶道
	57“純茶道”的茶道藝術內涵分析
	58純茶道解剖圖
	59細說茶道的具體內涵
	60賞茶、評茶、品茶
	61賞茶心法
	
	《茶之美,茶道藝術冊》跋
序/導讀
	<茶之美,茶道藝術冊>序
	
	1980年茶文化復興之後,大家忙著設計與生產茶具、忙著研究各種泡茶法、忙著編寫泡茶原理、忙著建構各種茶會。我從2000年開始,心中就一直耿耿於茶道的審美與它的藝術性,因為缺少了這兩塊元素,茶道就失掉了獨立自主的能力,喪失了成為一門學科的條件。
	
	這一耿耿於懷就讓我思考了20年,茶道的美應該是屬於怎樣的美?只是泡茶者的美還是動作的美,只是賞心悅目的美還是另有不同美的種類?茶道的藝術性應該是講道理的哲學思想,還是要往純藝術的抽象境界發展呢?
	
	在整理這本<茶之美>的稿件時,依內容將資料分離成美學概念、茶道之美在哪裡、茶道藝術的呈現等三部分。就要繳稿的時候,又往下將第一章「美學概念」細分成茶之美、技術與藝術、純茶道,將第二章「茶道之美在哪裡」細分成泡茶之美、奉茶之美、茶湯之美,將第三章「茶道藝術的呈現」細分成茶道藝術概論、茶道藝術形式、茶道藝術內涵。這是不是就是我日夜思念的茶道之美與藝術呢?
	
	我在茶之美的體系裡極力區分「茶」與「非茶」的部分,一定要從茶衍生出的美與藝術才是討論「茶之美」的對象,其他非茶的部分只是作為養分而已。<茶之美>還特別強調美學上的美,期擴大「美」的意義與範圍,我們追求的茶之美,事實上多的是「美學上的美」而不是世俗上的美,突不破這一層藩籬,茶道讓人揮灑的空間就不大了。<茶之美>還從「學科」的角度強調學校的茶文化專業要將茶道的美與藝術加入到課程裡面,不能只考慮到就業與茶葉流通的需要。<茶之美>還特別描述了茶道的藝術型態與內容,如果不具體地指出茶道的藝術在何方,是長成什麼樣子,茶道藝術就會顯得空洞。美與藝術還要特別提出它被人體接受的管道,否則我們經常會撐開耳朵但卻是努力用眼睛看著(例如音樂欣賞),<茶之美>一書強調茶道藝術是屬於口鼻的藝術,我們享用茶道藝術的時候,不要閒置著鼻子與口腔,而一直努力用眼睛看著茶葉與茶湯,用手撫摸著茶壺與茶杯。
	 
	蔡榮章
	2023年6月3日於蔡榮章茶道思想研究所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