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者:張曉雄的創作人生
內容簡介
以四個不同類型與編制的作品為主體書寫,
從個人的生命歷程出發,
闡述及印證個人的藝術理念與教育理念之追求。
張曉雄以其獨特的當代舞蹈教學體系,影響了臺灣、中港、新馬、澳洲等地不計其數的舞者,門生遍布國際舞壇。
在這本從創作談中,張曉雄從他個人的生命歷程出發,關照藝術教育中的創作展演環節。以其體裁、題材、編制與風格迥然的四個作品為例,敘述作為藝術表演、創作與教育的踐行者,如何在過往20多年間,耕耘於舞蹈教育領域。
從個人的生命歷程出發,
闡述及印證個人的藝術理念與教育理念之追求。
張曉雄以其獨特的當代舞蹈教學體系,影響了臺灣、中港、新馬、澳洲等地不計其數的舞者,門生遍布國際舞壇。
在這本從創作談中,張曉雄從他個人的生命歷程出發,關照藝術教育中的創作展演環節。以其體裁、題材、編制與風格迥然的四個作品為例,敘述作為藝術表演、創作與教育的踐行者,如何在過往20多年間,耕耘於舞蹈教育領域。
目錄
代序:觀看張曉雄──舞蹈、美食與身體的踐行者(邱坤良)
前言
第一章 風雨獨行一甲子
一.當流浪不是一種選擇
二.當創作成為一種必要
三.當執行不限單一手段
四.當校園成就另類回歸
第二章 學制內之創作談
一.關於創與作
二.教學與實務
三.觀念與策略
四.羽化與振翼
第三章 思考性之身體觀
一.載體工具與道場
二.實務經驗之反饋
三.原理性訓練著手
四.語彙系統與力道
第四章 風無定向證前路
一.《無定向風II》主題與語彙
二.結構編制的多元運用
三.空的空間與棋盤動線
四.現場演奏與跨域合作
第五章 回望苦難說哀歌
一.歷史苦難與現實
二.沉思者與沉默者
三.現場重建與還原
四.哀歌一曲動鬼神
第六章 春之祭典看犧牲
一.春之祭典
二.河伯新釋
三.神壇上下
四.幾許漣漪
第七章 屈子離騷歌未央
一.離騷緣起
二.騷辯五闕
三.魔鬼細節
四.雲夢芳菲
五.長路求索
後記
附記:趟過生命之河
附錄
前言
第一章 風雨獨行一甲子
一.當流浪不是一種選擇
二.當創作成為一種必要
三.當執行不限單一手段
四.當校園成就另類回歸
第二章 學制內之創作談
一.關於創與作
二.教學與實務
三.觀念與策略
四.羽化與振翼
第三章 思考性之身體觀
一.載體工具與道場
二.實務經驗之反饋
三.原理性訓練著手
四.語彙系統與力道
第四章 風無定向證前路
一.《無定向風II》主題與語彙
二.結構編制的多元運用
三.空的空間與棋盤動線
四.現場演奏與跨域合作
第五章 回望苦難說哀歌
一.歷史苦難與現實
二.沉思者與沉默者
三.現場重建與還原
四.哀歌一曲動鬼神
第六章 春之祭典看犧牲
一.春之祭典
二.河伯新釋
三.神壇上下
四.幾許漣漪
第七章 屈子離騷歌未央
一.離騷緣起
二.騷辯五闕
三.魔鬼細節
四.雲夢芳菲
五.長路求索
後記
附記:趟過生命之河
附錄
序/導讀
舞臺表演、舞臺創作、攝影、書寫以及教學,是我生活的核心。而這所有的一切,皆成就於我動盪而漂泊的一生。
我出生柬埔寨,童年遭遇戰亂,少年孤身負笈中國,在完成大學歷史系學業之後移民澳洲,與歷經戰火、劫後逢生的家人團聚。二十五歲那年,在澳洲開始了現代舞的學習,二十七歲那年成為職業舞者,並開始了戲劇表演與人體攝影。三十七歲那年,不滿足於安逸,決定離開澳洲,回到華人社會發展,開啟了當代舞蹈教育與創作之路。
1996年底,我移居臺北,開始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前身)舞蹈系。在臺北二十多年間,創作並復排了逾百個作品。作品可分三大部分:
1.國際藝術節委約創作
2.職業舞團委約創作(包括本土與國際舞團)
3.學制內的創作(包含國際院校與在職單位)
其中學制內的作品為數龐大,從1997年至2021年間,逾七十餘齣作品上演(含復排重建。詳見附錄「張曉雄創作年表:北藝大學制內創作」部分)。原因是我歷來都把教育的本職工作放在首位,並堅信只要方針、策略與要求到位,學制內的創作,既能幫助學生專業成長,也能讓年輕舞者的表演達到專業甚至國際水平。
《踐行者》分為七個章節。依次從回顧個人自戰亂、文革到澳洲習舞之歷程,以及藝術成長與回歸教學之路,進而闡述個人的教學理念、創作觀點、相關的執行策略與教學方針、個人的身體美學觀點,以及在教學實務操作時的具體執行方法。
本書選擇了個人在學制內創作之《無定向風II》、《哀歌》、《春之祭》、《離騷》等四個不同類型與編制的作品為主體來書寫,並從個人的生命歷程出發,闡述及印證個人的藝術理念與教育理念之追求。
起心動念書寫在學院裡為學生所進行的創作,目的在於對自己在臺灣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教學之檢視與爬梳,驗證自己的理念與實務的結果。這不免會涉及到個人的成長經歷、個人的觀點與風格養成。因此書寫之重點落在作為藝術教育者是如何踐行理念,並著墨於教學上的具體執行。
爬梳著過去二十多年間為學院所作的這些作品,深深體會到,在體制內,以教學為第一考量的創作,殊不易為。要在學生的專業成長需求、教育的前景規劃執行、與個人的創想自由抉擇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並在時代潮流與各種干擾因素中堅守初衷與核心價值,這是需要極大的定力與決心的。
作為身體實踐之藝術的舞蹈,需要以靈魂去驅使肉身丈量前去之路。而身為一個舞者,靈魂與肉身,是其最大財富,足以構成其完整世界。這也是身為舞者的一種幸福。
我出生柬埔寨,童年遭遇戰亂,少年孤身負笈中國,在完成大學歷史系學業之後移民澳洲,與歷經戰火、劫後逢生的家人團聚。二十五歲那年,在澳洲開始了現代舞的學習,二十七歲那年成為職業舞者,並開始了戲劇表演與人體攝影。三十七歲那年,不滿足於安逸,決定離開澳洲,回到華人社會發展,開啟了當代舞蹈教育與創作之路。
1996年底,我移居臺北,開始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前身)舞蹈系。在臺北二十多年間,創作並復排了逾百個作品。作品可分三大部分:
1.國際藝術節委約創作
2.職業舞團委約創作(包括本土與國際舞團)
3.學制內的創作(包含國際院校與在職單位)
其中學制內的作品為數龐大,從1997年至2021年間,逾七十餘齣作品上演(含復排重建。詳見附錄「張曉雄創作年表:北藝大學制內創作」部分)。原因是我歷來都把教育的本職工作放在首位,並堅信只要方針、策略與要求到位,學制內的創作,既能幫助學生專業成長,也能讓年輕舞者的表演達到專業甚至國際水平。
《踐行者》分為七個章節。依次從回顧個人自戰亂、文革到澳洲習舞之歷程,以及藝術成長與回歸教學之路,進而闡述個人的教學理念、創作觀點、相關的執行策略與教學方針、個人的身體美學觀點,以及在教學實務操作時的具體執行方法。
本書選擇了個人在學制內創作之《無定向風II》、《哀歌》、《春之祭》、《離騷》等四個不同類型與編制的作品為主體來書寫,並從個人的生命歷程出發,闡述及印證個人的藝術理念與教育理念之追求。
起心動念書寫在學院裡為學生所進行的創作,目的在於對自己在臺灣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教學之檢視與爬梳,驗證自己的理念與實務的結果。這不免會涉及到個人的成長經歷、個人的觀點與風格養成。因此書寫之重點落在作為藝術教育者是如何踐行理念,並著墨於教學上的具體執行。
爬梳著過去二十多年間為學院所作的這些作品,深深體會到,在體制內,以教學為第一考量的創作,殊不易為。要在學生的專業成長需求、教育的前景規劃執行、與個人的創想自由抉擇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並在時代潮流與各種干擾因素中堅守初衷與核心價值,這是需要極大的定力與決心的。
作為身體實踐之藝術的舞蹈,需要以靈魂去驅使肉身丈量前去之路。而身為一個舞者,靈魂與肉身,是其最大財富,足以構成其完整世界。這也是身為舞者的一種幸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