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在何處?亞際社會的民眾劇場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民眾在何處?
民眾的身體如何以劇場的美學形式,為自己發聲?
當時,觀眾真的站起來了。
那一夜,多位劇場實踐者將以身體行動作為對話的方法,呈現深具特色的表演形態,表達他們關注的議題。進入論述的脈絡,走上抵抗的現場,承接起表演的工作——他們的表演,是一系列對話的序言,也是三十年來,民眾劇場生命的證言。
「民眾劇場」,屬於人民、由人民創作、為人民發聲的劇場,在歷史上以不同的形式出現。
民眾劇場,在雅加達、馬尼拉、曼谷、新加坡、吉隆坡、香港、東京、釜山、馬普托、北京、上海、花蓮、台中、台北等亞際社會跨地串聯,各地的劇場工作者與研究者透過各自的書寫和影像,讓我們看見民眾以承載歷史衝突與經驗感受的身體美學,尋找表達的形式與管道,續行思考與創作的工作。
「民眾劇場」是一場革命的預演
本書回顧與反思近半世紀以來直至今日的亞際社會民眾劇場,勾勒出劇場地圖,這麼做不是為了建立博物館或是紀念碑,而是要讓所有讀者,包括未來的讀者,理解從威權政體到改革開放的新自由主義社會裡,不同社會角落及歷史脈絡的劇場工作者,如何面對各自存在的難題,打開一個又一個的劇場空間!
▍專文推薦
「這是一本以身體動能驅動我們批判思考為前提的冊集,它的重量體現在我們如何進行『觀看即參與、觀眾即演員』的祈使問句中,以及不斷出現的抵抗、政治、受壓迫者與對話字串,所隱約發出的呢喃聲響。要言之,這是一本拒絕沉默以對的冊集,在案頭嗡嗡作響。」——林欣怡(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本書收錄的民眾劇場實踐者(依文章序)
菲律賓教育劇場協會(馬尼拉)、維吉.圖庫爾(Wiji Thukul)(梭羅)、墓地劇團(雅加達)、油甘子劇團(清佬/曼谷)、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香港)、野戰之月(東京)、王墨林(台灣)、差事劇團(台灣)、冉而山劇場(花蓮)、南洋姊妹劇團(台灣)、石岡媽媽劇團(台中石岡)、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台灣)、戲劇遊樂場SHIIM(釜山)、草台班(上海)、柳春春劇社(台北)、家劇場(莫三比克)
▍推薦人
姚立群/牯嶺街小劇場、身體氣象館館長
陳界仁/藝術家
郭力昕/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
陳信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
周慧玲/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
許仁豪/國立中山大學戲劇藝術學系副教授
石婉舜/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副教授
賴淑雅/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負責人
▍本書特色
1.跨出台灣、東亞的地域限制,結合亞際社會與第三世界社會的脈絡,領略與民俗文化和社群傳統交織而生的劇場工作方法,針對民眾劇場實踐推進工作。
2.聚焦於描繪特定歷史時期的網絡關係,探討這些異質地區的劇團的合作和交往是如何發生?這些互動如何影響了不同政治體轉型中民眾劇場組織的特質和形式?
3.在回望劇團們的延續與發展之外,也包含新劇團與老劇團之間的突變或隔閡。
民眾的身體如何以劇場的美學形式,為自己發聲?
當時,觀眾真的站起來了。
那一夜,多位劇場實踐者將以身體行動作為對話的方法,呈現深具特色的表演形態,表達他們關注的議題。進入論述的脈絡,走上抵抗的現場,承接起表演的工作——他們的表演,是一系列對話的序言,也是三十年來,民眾劇場生命的證言。
「民眾劇場」,屬於人民、由人民創作、為人民發聲的劇場,在歷史上以不同的形式出現。
民眾劇場,在雅加達、馬尼拉、曼谷、新加坡、吉隆坡、香港、東京、釜山、馬普托、北京、上海、花蓮、台中、台北等亞際社會跨地串聯,各地的劇場工作者與研究者透過各自的書寫和影像,讓我們看見民眾以承載歷史衝突與經驗感受的身體美學,尋找表達的形式與管道,續行思考與創作的工作。
「民眾劇場」是一場革命的預演
本書回顧與反思近半世紀以來直至今日的亞際社會民眾劇場,勾勒出劇場地圖,這麼做不是為了建立博物館或是紀念碑,而是要讓所有讀者,包括未來的讀者,理解從威權政體到改革開放的新自由主義社會裡,不同社會角落及歷史脈絡的劇場工作者,如何面對各自存在的難題,打開一個又一個的劇場空間!
▍專文推薦
「這是一本以身體動能驅動我們批判思考為前提的冊集,它的重量體現在我們如何進行『觀看即參與、觀眾即演員』的祈使問句中,以及不斷出現的抵抗、政治、受壓迫者與對話字串,所隱約發出的呢喃聲響。要言之,這是一本拒絕沉默以對的冊集,在案頭嗡嗡作響。」——林欣怡(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本書收錄的民眾劇場實踐者(依文章序)
菲律賓教育劇場協會(馬尼拉)、維吉.圖庫爾(Wiji Thukul)(梭羅)、墓地劇團(雅加達)、油甘子劇團(清佬/曼谷)、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香港)、野戰之月(東京)、王墨林(台灣)、差事劇團(台灣)、冉而山劇場(花蓮)、南洋姊妹劇團(台灣)、石岡媽媽劇團(台中石岡)、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台灣)、戲劇遊樂場SHIIM(釜山)、草台班(上海)、柳春春劇社(台北)、家劇場(莫三比克)
▍推薦人
姚立群/牯嶺街小劇場、身體氣象館館長
陳界仁/藝術家
郭力昕/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
陳信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
周慧玲/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
許仁豪/國立中山大學戲劇藝術學系副教授
石婉舜/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副教授
賴淑雅/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負責人
▍本書特色
1.跨出台灣、東亞的地域限制,結合亞際社會與第三世界社會的脈絡,領略與民俗文化和社群傳統交織而生的劇場工作方法,針對民眾劇場實踐推進工作。
2.聚焦於描繪特定歷史時期的網絡關係,探討這些異質地區的劇團的合作和交往是如何發生?這些互動如何影響了不同政治體轉型中民眾劇場組織的特質和形式?
3.在回望劇團們的延續與發展之外,也包含新劇團與老劇團之間的突變或隔閡。
目錄
藝術介入與社會行動系列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