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力軍:相聲瓦舍20週年經典創作(附CD)
內容簡介
馮翊綱說:其實我的師父是宋少卿。沒有他敬我、挺我、愛我、氣我、騙我、磨我,我的創意不會被激發,也將欠缺絕對要好好活下去的決心和勇氣。
瞧,一對搭檔,怎麼死纏爛打得拆不開?秘訣在哪裡?
看,【相聲瓦舍】二十年,馮翊綱怎樣完成最好玩的著作《鄧力軍》
瞧,一對搭檔,怎麼死纏爛打得拆不開?秘訣在哪裡?
看,【相聲瓦舍】二十年,馮翊綱怎樣完成最好玩的著作《鄧力軍》
目錄
自 序 參見巴圖魯汗!
第一部 《鄧力軍》劇本
上半場
中場休息剪影集錦
下半場
第二部 關於相聲的八篇散文
那個
入室、拜門、代拉
我的師父
相聲的「數」
舜天嘯、王地寶的「原型」
寫戲的幾點筆記
種豆得瓜
相聲表演的狀聲字與停頓
第三部 關於創意的一篇談話紀錄
附錄一 原創音樂詞曲簡譜
附錄二 原創音樂光碟
第一部 《鄧力軍》劇本
上半場
中場休息剪影集錦
下半場
第二部 關於相聲的八篇散文
那個
入室、拜門、代拉
我的師父
相聲的「數」
舜天嘯、王地寶的「原型」
寫戲的幾點筆記
種豆得瓜
相聲表演的狀聲字與停頓
第三部 關於創意的一篇談話紀錄
附錄一 原創音樂詞曲簡譜
附錄二 原創音樂光碟
序/導讀
2007年七月盛夏,戶外的氣溫飆高到三十八度,平了歷史最高溫紀錄。【相聲瓦舍】正從一股陰霾中走出來…之前的房東不願意再支持藝文團體,我們不情願、但也無能為力地被請出在碧潭待了十年的老窩。所幸運勢不差,很及時地在新店附近找著了新窩,比原來的地方還大很多。同事們各自以工作職掌整理新家,我負責排演場。
接上了電腦,迫不及待地檢查;雖然知道並不會因為拔除電源而流失資料,但不完全適應電子檔案處理的我,還是忍不住要看看。
都在...很好…點開了一個舊檔案,是2003年秋天寫的一個劇本,《大寡婦豆棚》。那年春天,倪敏然大哥突然造訪,說要參加少卿和我的創意工作,考慮了大約十秒鐘,便接受了提議。我們花了一個多月閒聊胡扯...當然也包括規矩地紀錄了這些看似無關的囈語。我規劃結構,少卿幫忙,兩人一句一句地寫出了《大寡婦豆棚》。
倪哥很喜歡,又在他所扮演的「巴圖魯汗」一角,利用排戲加油添醬,變成了一個獨特而突出的劇中人。當時演出因為各種一時說不清的因素,沒有錄影,倪哥兩年後辭世,《大寡婦豆棚》變成一個難以重演的劇目。尤其是「巴圖魯汗」主說的段落「蒙古烤肉」,亦莊亦諧,既正統又邪門兒,再不能重演,實是遺憾!我們考慮找人頂替:張菲、胡瓜、小亮哥、陶大偉...甚至陶?!但始終沒有執行。
「鄧力軍」不是「鄧麗君」,借題發揮而已,妙處自在各人解讀,沒什麼好需要解說的。本來《鄧力軍》的編劇工作並不急,預定八月底出一稿,這次約好的,要回歸二十年前的工作狀態,我寫好一稿,再約少卿來顛覆,不同於近幾年的集體創作。接近七月底,我也只作了基礎結構規劃,寫了不到四頁對話。大體上,我早已決定要參考清朝李漁的小說《無聲戲》第四回,「失千金禍因福至」,說一對長相奇似的異姓兄弟的故事;李漁號笠翁,所作《閒情偶寄》,在藝術史上評價甚高,尤其是「演習部」,對劇場工作排演、表演觀念的建構和紀錄,被視為中國劇場導演學的先驅。他的小說並不特別被推崇,但確實也具備諸多原創意涵。
張穆庭早在半年前就為《鄧力軍》寫好的四首原創詞曲,架在劇本的最關鍵處,黃士偉已經練好唱,不日就要進錄音間錄唱、混音。
創作其實沒麼道理可講,端看準備。我還沒做最後決定,該怎麼處理李漁?倪哥一如往常,急於星火,抓著我的右手,按下滑鼠,複製了「蒙古烤肉」一節,總共七頁,貼到《鄧力軍》的檔案?來。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大家還在進行辦公室的整理、歸位,我走出排演場說:呃...打電話,請少卿來讀劇,我寫好了。
像是有人拽著我的手、拍著我的背,四天,我完成了比七頁多七倍的文本,而且,觸發這一切的「蒙古烤肉」原稿也轉化了。《鄧力軍》成了【相聲瓦舍】創團二十年來,初稿最神速的一齣戲。
【相聲瓦舍】1988年四月在蘆洲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院子的草地上成軍,六月演了校內第二波,七月出師,演到了校外街頭與小劇場。?弦老師喜歡這件事,嘉獎我們,七月在「聯合副刊」選登梁實秋先生所寫的一篇散文《相聲記》,紀錄著梁先生和好朋友舒慶春(老舍),抗戰時期在重慶說相聲的逸事。這篇《相聲記》,直接成為我們1997年所作的第一齣相聲劇《相聲說垮鬼子們》的養分,舒「大」春和梁「小」秋,兩個影射虛構人物也成為我們未來的精神導師。
我和宋少卿、黃士偉,多年好友,這次又牽拖了一個張穆庭,這個生在當今,卻愛用音樂描寫百年前上海風華的時空怪獸。想著當年,賴聲川老師的無條件指導,?弦舅舅的無條件撐腰。【相聲瓦舍】邁入二十年之際演出《鄧力軍》,一方面感念古人李笠翁,前輩導演兼劇作家的妙筆;一方面恐怕還是要記住倪敏然,鄧麗君的好朋友,這個「把駱駝牽上舞台、把鋼琴丟到大漠」,從人生中逃亡、在感情裡迷路,而終於在創意舞台上回家的「巴圖魯汗」!
寫於2007年7月29日,午後雷雨中。
接上了電腦,迫不及待地檢查;雖然知道並不會因為拔除電源而流失資料,但不完全適應電子檔案處理的我,還是忍不住要看看。
都在...很好…點開了一個舊檔案,是2003年秋天寫的一個劇本,《大寡婦豆棚》。那年春天,倪敏然大哥突然造訪,說要參加少卿和我的創意工作,考慮了大約十秒鐘,便接受了提議。我們花了一個多月閒聊胡扯...當然也包括規矩地紀錄了這些看似無關的囈語。我規劃結構,少卿幫忙,兩人一句一句地寫出了《大寡婦豆棚》。
倪哥很喜歡,又在他所扮演的「巴圖魯汗」一角,利用排戲加油添醬,變成了一個獨特而突出的劇中人。當時演出因為各種一時說不清的因素,沒有錄影,倪哥兩年後辭世,《大寡婦豆棚》變成一個難以重演的劇目。尤其是「巴圖魯汗」主說的段落「蒙古烤肉」,亦莊亦諧,既正統又邪門兒,再不能重演,實是遺憾!我們考慮找人頂替:張菲、胡瓜、小亮哥、陶大偉...甚至陶?!但始終沒有執行。
「鄧力軍」不是「鄧麗君」,借題發揮而已,妙處自在各人解讀,沒什麼好需要解說的。本來《鄧力軍》的編劇工作並不急,預定八月底出一稿,這次約好的,要回歸二十年前的工作狀態,我寫好一稿,再約少卿來顛覆,不同於近幾年的集體創作。接近七月底,我也只作了基礎結構規劃,寫了不到四頁對話。大體上,我早已決定要參考清朝李漁的小說《無聲戲》第四回,「失千金禍因福至」,說一對長相奇似的異姓兄弟的故事;李漁號笠翁,所作《閒情偶寄》,在藝術史上評價甚高,尤其是「演習部」,對劇場工作排演、表演觀念的建構和紀錄,被視為中國劇場導演學的先驅。他的小說並不特別被推崇,但確實也具備諸多原創意涵。
張穆庭早在半年前就為《鄧力軍》寫好的四首原創詞曲,架在劇本的最關鍵處,黃士偉已經練好唱,不日就要進錄音間錄唱、混音。
創作其實沒麼道理可講,端看準備。我還沒做最後決定,該怎麼處理李漁?倪哥一如往常,急於星火,抓著我的右手,按下滑鼠,複製了「蒙古烤肉」一節,總共七頁,貼到《鄧力軍》的檔案?來。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大家還在進行辦公室的整理、歸位,我走出排演場說:呃...打電話,請少卿來讀劇,我寫好了。
像是有人拽著我的手、拍著我的背,四天,我完成了比七頁多七倍的文本,而且,觸發這一切的「蒙古烤肉」原稿也轉化了。《鄧力軍》成了【相聲瓦舍】創團二十年來,初稿最神速的一齣戲。
【相聲瓦舍】1988年四月在蘆洲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院子的草地上成軍,六月演了校內第二波,七月出師,演到了校外街頭與小劇場。?弦老師喜歡這件事,嘉獎我們,七月在「聯合副刊」選登梁實秋先生所寫的一篇散文《相聲記》,紀錄著梁先生和好朋友舒慶春(老舍),抗戰時期在重慶說相聲的逸事。這篇《相聲記》,直接成為我們1997年所作的第一齣相聲劇《相聲說垮鬼子們》的養分,舒「大」春和梁「小」秋,兩個影射虛構人物也成為我們未來的精神導師。
我和宋少卿、黃士偉,多年好友,這次又牽拖了一個張穆庭,這個生在當今,卻愛用音樂描寫百年前上海風華的時空怪獸。想著當年,賴聲川老師的無條件指導,?弦舅舅的無條件撐腰。【相聲瓦舍】邁入二十年之際演出《鄧力軍》,一方面感念古人李笠翁,前輩導演兼劇作家的妙筆;一方面恐怕還是要記住倪敏然,鄧麗君的好朋友,這個「把駱駝牽上舞台、把鋼琴丟到大漠」,從人生中逃亡、在感情裡迷路,而終於在創意舞台上回家的「巴圖魯汗」!
寫於2007年7月29日,午後雷雨中。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