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總有相會時:台灣黑電影教父蔡揚名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2021年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蔡揚名專書★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遠流共同出版★
★揭開台灣電影系譜外的黑色江湖★
從地方戲院經理,到台語片第一小生
從商業類型片賣座導演,到台灣黑幫電影開拓者
一九三九年出生於雲林北港的蔡揚名,養父是經營酒家的流氓,養母是來自淡水的酒家女。跌宕曲折的出身,彷彿預示了充滿戲劇性的從影生涯,亦成為日後創作的養分。
十五歲北上,蔡揚名經歷洗衣店學徒、戲院經理,直到報名演員海選、參加訓練班,以藝名「陽明」,演出《金色夜叉》等逾一百五十部電影,風靡無數粉絲,不只是台語片時期第一位與女明星同酬的男明星,更晉身為第一小生。
後因緣際會轉執導筒,一九七○年代蔡揚名赴港,被邵氏延攬成為簽約導演。香港經驗不長,然愈益磨利了敏銳直覺與精準眼光。返台後,從武俠、警匪、鄉土到寫實,開展出商業類型電影的多元路線;更在與彼時電檢制度的相互角力下,殺出一條社會寫實片的「血路」,執導《大頭仔》「黑幫電影三部曲」等作品,而被稱為「台灣黑電影教父」,並獲得第58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再現傳說中的銀幕風雲
填補彌足珍貴的台灣電影史光譜
本書透過長時間的第一手訪談,爬梳龐雜的影像、圖象與文字史料,深入蔡揚名橫跨數十年的生涯長河,除了記錄他的出身成長、各階段的際遇與抉擇、不同角色的挑戰與養成等等,從這位歷任場記、演員、編劇、導演、策劃與監製的資深影人視角,更可窺見台灣電影一路以來披荊斬棘、土法煉鋼的發展軌跡。
例如劇組以大鋼鍋將白沙灣因冬雨而烏黑潮濕的沙子「炒白」,以營造武俠片中的大漠場景氛圍;團隊遠赴日本拍攝時,透過黑道人脈解決當地街頭拍攝許可問題的關卡;嚴行電影檢查制度的年代,電影人如何突破官方的各種限制等等。
書中還可以窺見諸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影人身影,例如倪匡、邱剛健、吳念真曾是蔡揚名的編劇;袁和平、成龍是他的武術指導;侯孝賢是他的場記;朱延平是他的副導;蔡瀾、吳敦是他的製片……人稱「蔡老大」的蔡揚名亦不忘提攜後進,包括栽培四位日後皆獨當一面的弟子:陳俊良、林鷹、朱延平、楊立國,還有繼承衣缽的三個孩子:蔡政良、蔡岳勳、蔡宓潔。
在史料缺漏、膠卷佚失等現實條件下,本書蒐羅整理諸多電影作品的本事情節,補足歷史細節,更藉以再現當年社會文化背景。書末附錄數篇重要資料:概述影響甚深的電檢制度專文〈與剪刀共舞的台灣黑電影〉、蔡揚名生平大事紀要、電影作品年表等,同時收錄珍貴歷史照片、電影海報、報紙廣告等,富可讀性與歷史價值。
名家推薦
王君琦 ∣ 北藝大電影創作學系副教授
朱延平 ∣ 導演
但唐謨 ∣ 影評人
吳念真 ∣ 導演、編劇、作家
林文淇 ∣ 電影研究者、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授
侯季然 ∣ 導演、作家
陸小芬 ∣ 演員
楊慶煌 ∣ 演員
蒲 鋒 ∣ 電影研究者
蔡岳勳 ∣ 導演
蔡宓潔 ∣ 導演
蘇致亨 ∣ 作家、台灣電影史研究者
——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遠流共同出版★
★揭開台灣電影系譜外的黑色江湖★
從地方戲院經理,到台語片第一小生
從商業類型片賣座導演,到台灣黑幫電影開拓者
一九三九年出生於雲林北港的蔡揚名,養父是經營酒家的流氓,養母是來自淡水的酒家女。跌宕曲折的出身,彷彿預示了充滿戲劇性的從影生涯,亦成為日後創作的養分。
十五歲北上,蔡揚名經歷洗衣店學徒、戲院經理,直到報名演員海選、參加訓練班,以藝名「陽明」,演出《金色夜叉》等逾一百五十部電影,風靡無數粉絲,不只是台語片時期第一位與女明星同酬的男明星,更晉身為第一小生。
後因緣際會轉執導筒,一九七○年代蔡揚名赴港,被邵氏延攬成為簽約導演。香港經驗不長,然愈益磨利了敏銳直覺與精準眼光。返台後,從武俠、警匪、鄉土到寫實,開展出商業類型電影的多元路線;更在與彼時電檢制度的相互角力下,殺出一條社會寫實片的「血路」,執導《大頭仔》「黑幫電影三部曲」等作品,而被稱為「台灣黑電影教父」,並獲得第58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再現傳說中的銀幕風雲
填補彌足珍貴的台灣電影史光譜
本書透過長時間的第一手訪談,爬梳龐雜的影像、圖象與文字史料,深入蔡揚名橫跨數十年的生涯長河,除了記錄他的出身成長、各階段的際遇與抉擇、不同角色的挑戰與養成等等,從這位歷任場記、演員、編劇、導演、策劃與監製的資深影人視角,更可窺見台灣電影一路以來披荊斬棘、土法煉鋼的發展軌跡。
例如劇組以大鋼鍋將白沙灣因冬雨而烏黑潮濕的沙子「炒白」,以營造武俠片中的大漠場景氛圍;團隊遠赴日本拍攝時,透過黑道人脈解決當地街頭拍攝許可問題的關卡;嚴行電影檢查制度的年代,電影人如何突破官方的各種限制等等。
書中還可以窺見諸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影人身影,例如倪匡、邱剛健、吳念真曾是蔡揚名的編劇;袁和平、成龍是他的武術指導;侯孝賢是他的場記;朱延平是他的副導;蔡瀾、吳敦是他的製片……人稱「蔡老大」的蔡揚名亦不忘提攜後進,包括栽培四位日後皆獨當一面的弟子:陳俊良、林鷹、朱延平、楊立國,還有繼承衣缽的三個孩子:蔡政良、蔡岳勳、蔡宓潔。
在史料缺漏、膠卷佚失等現實條件下,本書蒐羅整理諸多電影作品的本事情節,補足歷史細節,更藉以再現當年社會文化背景。書末附錄數篇重要資料:概述影響甚深的電檢制度專文〈與剪刀共舞的台灣黑電影〉、蔡揚名生平大事紀要、電影作品年表等,同時收錄珍貴歷史照片、電影海報、報紙廣告等,富可讀性與歷史價值。
名家推薦
王君琦 ∣ 北藝大電影創作學系副教授
朱延平 ∣ 導演
但唐謨 ∣ 影評人
吳念真 ∣ 導演、編劇、作家
林文淇 ∣ 電影研究者、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授
侯季然 ∣ 導演、作家
陸小芬 ∣ 演員
楊慶煌 ∣ 演員
蒲 鋒 ∣ 電影研究者
蔡岳勳 ∣ 導演
蔡宓潔 ∣ 導演
蘇致亨 ∣ 作家、台灣電影史研究者
——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目錄
目次
推薦序 五十年的電影傳奇—蔡揚名導演 林文淇
折射出跌宕起伏的台灣電影史 蒲鋒
與永遠勇健的蔡老大相會 蘇致亨
楔子 《錯誤的第一步》,三十四歲,在紐約
【第一章 北港囝仔的明星夢】
媽祖婆的契囝
如夢幻泡影的處女秀——《紅塵三女郎》
加入演員訓練班
戲院經理的日子
縱身一躍搏機會——《思相枝》《世間人》
【第二章 台語片鼎盛時期第一小生】
與女明星同酬第一人——《金色夜叉》
黃金團隊就是票房保證——《悲情城市》《寶島夜船》《黃昏故鄉》《請君保重》
與辛奇再續前緣——《天災地變彼一夜》《悲戀公路》《求妳原諒》《後街人生》《燒肉粽》
遠赴日、韓的跨國合作——《琉球之戀》《夕陽西下》《密使》
【第三章 文藝愛情大悲劇風靡全台】
神采奕奕的溫柔情人——《難忘街路燈》《愛你到死》
大明星遇上瘋狂粉絲——《女飛俠》《女通緝犯》《海上的男兒》
老天爺賞飯吃的軋戲體質
【第四章 把握機緣轉執導筒】
情義相挺初導戲——《真假金龜婿》
赴港試身手——《方世玉》
邵氏延攬為簽約導演——《警察》《碼頭風雲》
與倪匡、邱剛健、蔡瀾多次共事
歐陽俊的誕生——《雙龍谷》
【第五章 掀起台式武俠片熱潮】
為傳統武俠注入台語片質地——《少林殺戒》《中原鏢局》《龍虎群英》
再現瀟灑狂想的古龍風格——《大地飛鷹》《五花箭神》《情人.看刀》
選角、敘事、宣傳深諳商業電影之道
【第六章 社會寫實類型片的第一步】
一篇浪子回頭的報導——《錯誤的第一步》
「蔡式」暴力美學與電檢的周旋
發掘朱延平的喜劇天分
【第七章 打造台灣黑幫電影版圖】
探索社會邊緣題材——《凌晨六點槍聲》
將女性復仇片推上高峰——《女性的復仇》
「鬼見愁」吳敦擺平東京拍攝關卡
台味敢曝美學始祖——《美人國》
【第八章 電檢制度下的無奈與遺憾】
台產警匪片的新視野——《慧眼識英雄》《痞子英雄》
遭遇電檢處多次禁演與刪減——《衝破黑漩渦》
傳記改編之作胎死腹中——《我綁架了我的學生》
斥資拍攝飛車槍戰難敵大刀——《小妞.大盜.我》
【第九章 結合鄉土題材與社會寫實】
與吳念真合力開拓新電影商業路線
為底層勞工點播的金曲串燒——《在室男》
誰人會當了解做舞女的悲哀——《舞女》
結合青春偶像與鄉土氣息的政宣片——《芳草碧連天》《箭瑛大橋》《孤戀花》
掛名導演提攜後進——《糊塗三劍客》《浪子遊龍》《快樂英雄》《望子成龍》
紅極一時的兒童神怪片幕後推手——《殭屍小子》《新桃太郎》《新阿里巴巴》
【第十章 後電檢時代的嘗試與奔放】
台灣本土黑幫的仇與愁——《大頭仔》
勾勒黑社會底層的續篇——《兄弟珍重》
傾盡情感的三部曲最終章——《阿呆》
銀幕裡遇見最初的自己
後記 遲來的金馬終身成就獎
附錄 與剪刀共舞的台灣黑電影 卓庭伍
蔡揚名生平大事紀要
蔡揚名電影作品年表
本書所援引採訪場次列表
推薦序 五十年的電影傳奇—蔡揚名導演 林文淇
折射出跌宕起伏的台灣電影史 蒲鋒
與永遠勇健的蔡老大相會 蘇致亨
楔子 《錯誤的第一步》,三十四歲,在紐約
【第一章 北港囝仔的明星夢】
媽祖婆的契囝
如夢幻泡影的處女秀——《紅塵三女郎》
加入演員訓練班
戲院經理的日子
縱身一躍搏機會——《思相枝》《世間人》
【第二章 台語片鼎盛時期第一小生】
與女明星同酬第一人——《金色夜叉》
黃金團隊就是票房保證——《悲情城市》《寶島夜船》《黃昏故鄉》《請君保重》
與辛奇再續前緣——《天災地變彼一夜》《悲戀公路》《求妳原諒》《後街人生》《燒肉粽》
遠赴日、韓的跨國合作——《琉球之戀》《夕陽西下》《密使》
【第三章 文藝愛情大悲劇風靡全台】
神采奕奕的溫柔情人——《難忘街路燈》《愛你到死》
大明星遇上瘋狂粉絲——《女飛俠》《女通緝犯》《海上的男兒》
老天爺賞飯吃的軋戲體質
【第四章 把握機緣轉執導筒】
情義相挺初導戲——《真假金龜婿》
赴港試身手——《方世玉》
邵氏延攬為簽約導演——《警察》《碼頭風雲》
與倪匡、邱剛健、蔡瀾多次共事
歐陽俊的誕生——《雙龍谷》
【第五章 掀起台式武俠片熱潮】
為傳統武俠注入台語片質地——《少林殺戒》《中原鏢局》《龍虎群英》
再現瀟灑狂想的古龍風格——《大地飛鷹》《五花箭神》《情人.看刀》
選角、敘事、宣傳深諳商業電影之道
【第六章 社會寫實類型片的第一步】
一篇浪子回頭的報導——《錯誤的第一步》
「蔡式」暴力美學與電檢的周旋
發掘朱延平的喜劇天分
【第七章 打造台灣黑幫電影版圖】
探索社會邊緣題材——《凌晨六點槍聲》
將女性復仇片推上高峰——《女性的復仇》
「鬼見愁」吳敦擺平東京拍攝關卡
台味敢曝美學始祖——《美人國》
【第八章 電檢制度下的無奈與遺憾】
台產警匪片的新視野——《慧眼識英雄》《痞子英雄》
遭遇電檢處多次禁演與刪減——《衝破黑漩渦》
傳記改編之作胎死腹中——《我綁架了我的學生》
斥資拍攝飛車槍戰難敵大刀——《小妞.大盜.我》
【第九章 結合鄉土題材與社會寫實】
與吳念真合力開拓新電影商業路線
為底層勞工點播的金曲串燒——《在室男》
誰人會當了解做舞女的悲哀——《舞女》
結合青春偶像與鄉土氣息的政宣片——《芳草碧連天》《箭瑛大橋》《孤戀花》
掛名導演提攜後進——《糊塗三劍客》《浪子遊龍》《快樂英雄》《望子成龍》
紅極一時的兒童神怪片幕後推手——《殭屍小子》《新桃太郎》《新阿里巴巴》
【第十章 後電檢時代的嘗試與奔放】
台灣本土黑幫的仇與愁——《大頭仔》
勾勒黑社會底層的續篇——《兄弟珍重》
傾盡情感的三部曲最終章——《阿呆》
銀幕裡遇見最初的自己
後記 遲來的金馬終身成就獎
附錄 與剪刀共舞的台灣黑電影 卓庭伍
蔡揚名生平大事紀要
蔡揚名電影作品年表
本書所援引採訪場次列表
試閱
台灣本土黑幫的仇與愁——《大頭仔》
一九八○年代後期,戒嚴令的解除及民主化運動為電影帶來了更多呼吸的空間。一九八八年一月,新聞局電影處公布了由小野負責研擬的「電影片檢查規範」,不但給予更明確的電影檢查標準,放寬檢查尺度,也允許曾在新聞媒體上報導、討論過的事件,得以在一定範圍內成為創作題材。相較之下,蔡揚名更覺得以前的創作空間過分狹隘。終於,台灣電影可以不用綁手綁腳,直面現實。憑著對電影類型、時代氛圍的靈敏直覺,蔡揚名抓緊機會,在一九八八年開拍《大頭仔》(一九八八)。
此時起,蔡揚名拍攝的幫派題材,比電檢時期為躲避嚴格審查所呈現的「健康」版本更加飽滿圓熟。《大頭仔》的故事改編自綽號「大頭成」的吳進成在獄中出版的自傳《我在黑社會的日子》—電影海報上的副標題便是「我在黑社會的日子」。大頭成在中部長大,後來北上混黑社會,跟隨三重老大TAKE(武雄)。因TAKE 遭人暗殺,視TAKE 為親人的大頭成憤而復仇,被捕入獄。蔡揚名請熟識的記者打聽,得知吳進成在台南看守所,不能探視,最後請法院的書記官協助溝通,買到了改編版權。
當時,鴻泰影業的沈長聲願意投資,但要求由萬梓良擔綱男主角。蔡揚名心想,雖然我很會教戲,但找一個香港人,要怎麼演台灣流氓?直到見到萬梓良本人,發現這個演員非常用心,立刻同意。帶著萬梓良去找自己認識的大哥,讓他跟一群兄弟混了七天,學吃檳榔、學動作習慣。萬梓良完美地融入角色,最後以《大頭仔》獲得了第二十五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日後,萬梓良在中國大陸經商成功,還招待蔡揚名四處遊玩,逢人就介紹蔡揚名是他的恩師。
為《大頭仔》尋找女主角,也是一波三折。還沒拍板定案時,沈長聲即在報上宣布女主角是陸小芬,沒想到陸小芬檔期軋不過來,這時任誰來接都顯得尷尬。蔡揚名覺得恬妞比較好說話,但是她四年前即結婚淡出影壇,又經歷產女、離婚。於是他半玩笑地對萬梓良說:「現在靠你啦!用﹃美男計﹄跟恬妞撒嬌,把她騙來演女主角。」沒想到恬妞竟真的「中計」了,答應邀約,《大頭仔》也成為她復出後的第一部台灣電影。片中,恬妞擺脫以往清純形象,逃戰性格潑辣的脫衣舞孃,為此還和萬梓良一起到牛肉場觀摩。銀幕上,萬梓良和恬妞火花四射,電影上映後叫好又叫座。
《大頭仔》另一個重要的角色是由陳松勇演出的TAKE 老大。陳松勇年輕時力氣大,在友人引薦下進入台視擔任幕後工作人員、臨演。後來在陳俊良的《春寒》(一九七九)、《茉莉花》(一九八○)與《賭國仇城》(一九八○)演出小配角,蔡揚名因此認識陳松勇,知道他愛喝酒。《舞女》一片,需要一個臨時演員飾演偷摸陸小芬屁股的「蔡董」,蔡揚名覺得陳松勇很適合,就讓他上場。後來又在《望海的母親》(一九八六)中,讓陳松勇飾演陸小芬的大伯。
到了《大頭仔》,TAKE 老大這個角色身上需要有刺青,吳念真注意到陳松勇身上的刺青,便推薦他。蔡揚名也傳授演戲技巧,還親自示範,知道機會難得的陳松勇,學得很認真。陳松勇也曾表示,進入電影圈後,影響他最大的是蔡揚名導演,對他來說像是哥哥、老師一樣的角色。蔡揚名平常不多話,說的那一、兩句,他都努力理解。陳松勇黑道大哥形象大大成功,後來楊登魁堅持侯孝賢的《悲情城市》(一九八九)要用他飾演大哥,最終讓他拿到了當年的金馬獎影帝。
至於TAKE 老大手下小弟錘哥(蔡金錘),則是由蔡揚名的小兒子蔡岳勳飾演。早在拍攝《芳草碧連天》時,蔡揚名就讓當時擔任助導的蔡岳勳演出小配角,累積他的實戰經驗。《大頭仔》中,蔡岳勳演出錘哥一角,戲分頗多,他還因此偷偷拜萬梓良為師,請他指導演技,以免在父親面前丟臉。蔡揚名在拍片現場嚴肅認真,蔡岳勳從小看他執導,背後和其他人一起稱他「蔡老大」—蔡揚名的威嚴已超越爸爸和導演角色,是在精神上、心理上、拍攝作業上,引領劇組的「老大」。
《大頭仔》電影中雖然沒有清楚說明主角大頭仔的出身地,但是大頭仔告訴哥哥他要離家去台北的時候,背景隱約看到台西崙前的站牌,可以知道故事發生在蔡揚名熟悉的雲林台西。大頭仔為了討回哥哥被詐賭的錢,失手殺人後入獄服刑。獲釋後,不被社會與家人接納的他,前往台北發展,遇見跳牛肉場的舞女阿君,為她教訓了想吃豆腐的客人,兩人隨即相戀同居,又得到了黑社會老大TAKE(武雄)的賞識,加入幫派為其效命,兩人情同父子。
片中黑社會裡宛如家族的關係組織,成為大頭仔背井離鄉後的棲身之所,也是情感所依。陳松勇飾演的TAKE 老大一出場,鏡頭帶到他身披半甲紋身,白色吊嘎,手臂上刺了持斧的武士,十足草莽武勇。但是他接納了社會孤兒大頭仔,視如己出,常叮嚀大頭仔要存錢、孝順父母,要他準備結婚、開店做生意。後來,TAKE 為了大頭仔跟敵對幫派「市仔尾」的大哥文輝談判不成,遭人暗殺,他所代表的黑幫義理人情開始衰敗,大頭仔最終走上復仇之路。
《大頭仔》可以視為《錯誤的第一步》、《衝破黑漩渦》的完整版。兩部片中無法達成的鏡頭畫面、情節橋段和角色刻畫,都可以從這部片裡找到延伸。如《錯誤的第一步》中未能如實呈現的獄中暴力、《衝破黑漩渦》中無法多加著墨的幫派組織與人情世故—不管是兄弟還是父子情,都在《大頭仔》中有更深刻入骨的傳達。片中對女性角色與愛情的描繪,更是展現黑幫電影中少見的細膩層次,甚至大膽而前衛。恬妞演出的阿君沒有因為幫派類型而被邊緣化,她美麗率直、勇往直前,絲毫不遮掩自己的憤怒與情慾,為大頭仔闇黑的生命染上了鮮豔的顏色。片尾,大頭仔遭到警方通緝,一群警察悄聲包圍公寓,屋裡阿君懷抱睡著的大頭仔,把他的手放到自己的右胸上說:「想要跟你生個孩子,不知道來不來得及。」比任何大哥都有魄力。
一九八二年相關單位開始討論、逐步實行的電影分級制,終於在一九八八年由行政院新聞局頒布明確的「電影片分級處理辦法」。根據裸露、性行為與暴力血腥等內容,分為普遍級、限制級、輔導級。這一年,《大頭仔》就被新聞局列為輔導級。輔導級比普遍級的電影刺激,又比限制級電影有更多潛在觀眾,於是被排在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四日的午夜場首映,打破了國片無法和西片比駕齊驅的慣例,和好萊塢大片、也是輔導級的《藍波:第一滴血第三集》同時上陣,也成為台灣首度國片和西片「全線午夜場聯映」。台灣從一九八二年開始試辦午夜場,偶爾會有電影在首映前一晚以午夜場形式上映,通常只有幾家戲院放映,但這一次,戲院對《大頭仔》和《藍波:第一滴血第三集》抱持高度信心,全台院線同時以午夜場首映,果然票房開出雙響砲。而且《大頭仔》配有國、台語兩個版本,許多觀眾支持台語版本,認為台語版更有震撼力。
(未完待續)
一九八○年代後期,戒嚴令的解除及民主化運動為電影帶來了更多呼吸的空間。一九八八年一月,新聞局電影處公布了由小野負責研擬的「電影片檢查規範」,不但給予更明確的電影檢查標準,放寬檢查尺度,也允許曾在新聞媒體上報導、討論過的事件,得以在一定範圍內成為創作題材。相較之下,蔡揚名更覺得以前的創作空間過分狹隘。終於,台灣電影可以不用綁手綁腳,直面現實。憑著對電影類型、時代氛圍的靈敏直覺,蔡揚名抓緊機會,在一九八八年開拍《大頭仔》(一九八八)。
此時起,蔡揚名拍攝的幫派題材,比電檢時期為躲避嚴格審查所呈現的「健康」版本更加飽滿圓熟。《大頭仔》的故事改編自綽號「大頭成」的吳進成在獄中出版的自傳《我在黑社會的日子》—電影海報上的副標題便是「我在黑社會的日子」。大頭成在中部長大,後來北上混黑社會,跟隨三重老大TAKE(武雄)。因TAKE 遭人暗殺,視TAKE 為親人的大頭成憤而復仇,被捕入獄。蔡揚名請熟識的記者打聽,得知吳進成在台南看守所,不能探視,最後請法院的書記官協助溝通,買到了改編版權。
當時,鴻泰影業的沈長聲願意投資,但要求由萬梓良擔綱男主角。蔡揚名心想,雖然我很會教戲,但找一個香港人,要怎麼演台灣流氓?直到見到萬梓良本人,發現這個演員非常用心,立刻同意。帶著萬梓良去找自己認識的大哥,讓他跟一群兄弟混了七天,學吃檳榔、學動作習慣。萬梓良完美地融入角色,最後以《大頭仔》獲得了第二十五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日後,萬梓良在中國大陸經商成功,還招待蔡揚名四處遊玩,逢人就介紹蔡揚名是他的恩師。
為《大頭仔》尋找女主角,也是一波三折。還沒拍板定案時,沈長聲即在報上宣布女主角是陸小芬,沒想到陸小芬檔期軋不過來,這時任誰來接都顯得尷尬。蔡揚名覺得恬妞比較好說話,但是她四年前即結婚淡出影壇,又經歷產女、離婚。於是他半玩笑地對萬梓良說:「現在靠你啦!用﹃美男計﹄跟恬妞撒嬌,把她騙來演女主角。」沒想到恬妞竟真的「中計」了,答應邀約,《大頭仔》也成為她復出後的第一部台灣電影。片中,恬妞擺脫以往清純形象,逃戰性格潑辣的脫衣舞孃,為此還和萬梓良一起到牛肉場觀摩。銀幕上,萬梓良和恬妞火花四射,電影上映後叫好又叫座。
《大頭仔》另一個重要的角色是由陳松勇演出的TAKE 老大。陳松勇年輕時力氣大,在友人引薦下進入台視擔任幕後工作人員、臨演。後來在陳俊良的《春寒》(一九七九)、《茉莉花》(一九八○)與《賭國仇城》(一九八○)演出小配角,蔡揚名因此認識陳松勇,知道他愛喝酒。《舞女》一片,需要一個臨時演員飾演偷摸陸小芬屁股的「蔡董」,蔡揚名覺得陳松勇很適合,就讓他上場。後來又在《望海的母親》(一九八六)中,讓陳松勇飾演陸小芬的大伯。
到了《大頭仔》,TAKE 老大這個角色身上需要有刺青,吳念真注意到陳松勇身上的刺青,便推薦他。蔡揚名也傳授演戲技巧,還親自示範,知道機會難得的陳松勇,學得很認真。陳松勇也曾表示,進入電影圈後,影響他最大的是蔡揚名導演,對他來說像是哥哥、老師一樣的角色。蔡揚名平常不多話,說的那一、兩句,他都努力理解。陳松勇黑道大哥形象大大成功,後來楊登魁堅持侯孝賢的《悲情城市》(一九八九)要用他飾演大哥,最終讓他拿到了當年的金馬獎影帝。
至於TAKE 老大手下小弟錘哥(蔡金錘),則是由蔡揚名的小兒子蔡岳勳飾演。早在拍攝《芳草碧連天》時,蔡揚名就讓當時擔任助導的蔡岳勳演出小配角,累積他的實戰經驗。《大頭仔》中,蔡岳勳演出錘哥一角,戲分頗多,他還因此偷偷拜萬梓良為師,請他指導演技,以免在父親面前丟臉。蔡揚名在拍片現場嚴肅認真,蔡岳勳從小看他執導,背後和其他人一起稱他「蔡老大」—蔡揚名的威嚴已超越爸爸和導演角色,是在精神上、心理上、拍攝作業上,引領劇組的「老大」。
《大頭仔》電影中雖然沒有清楚說明主角大頭仔的出身地,但是大頭仔告訴哥哥他要離家去台北的時候,背景隱約看到台西崙前的站牌,可以知道故事發生在蔡揚名熟悉的雲林台西。大頭仔為了討回哥哥被詐賭的錢,失手殺人後入獄服刑。獲釋後,不被社會與家人接納的他,前往台北發展,遇見跳牛肉場的舞女阿君,為她教訓了想吃豆腐的客人,兩人隨即相戀同居,又得到了黑社會老大TAKE(武雄)的賞識,加入幫派為其效命,兩人情同父子。
片中黑社會裡宛如家族的關係組織,成為大頭仔背井離鄉後的棲身之所,也是情感所依。陳松勇飾演的TAKE 老大一出場,鏡頭帶到他身披半甲紋身,白色吊嘎,手臂上刺了持斧的武士,十足草莽武勇。但是他接納了社會孤兒大頭仔,視如己出,常叮嚀大頭仔要存錢、孝順父母,要他準備結婚、開店做生意。後來,TAKE 為了大頭仔跟敵對幫派「市仔尾」的大哥文輝談判不成,遭人暗殺,他所代表的黑幫義理人情開始衰敗,大頭仔最終走上復仇之路。
《大頭仔》可以視為《錯誤的第一步》、《衝破黑漩渦》的完整版。兩部片中無法達成的鏡頭畫面、情節橋段和角色刻畫,都可以從這部片裡找到延伸。如《錯誤的第一步》中未能如實呈現的獄中暴力、《衝破黑漩渦》中無法多加著墨的幫派組織與人情世故—不管是兄弟還是父子情,都在《大頭仔》中有更深刻入骨的傳達。片中對女性角色與愛情的描繪,更是展現黑幫電影中少見的細膩層次,甚至大膽而前衛。恬妞演出的阿君沒有因為幫派類型而被邊緣化,她美麗率直、勇往直前,絲毫不遮掩自己的憤怒與情慾,為大頭仔闇黑的生命染上了鮮豔的顏色。片尾,大頭仔遭到警方通緝,一群警察悄聲包圍公寓,屋裡阿君懷抱睡著的大頭仔,把他的手放到自己的右胸上說:「想要跟你生個孩子,不知道來不來得及。」比任何大哥都有魄力。
一九八二年相關單位開始討論、逐步實行的電影分級制,終於在一九八八年由行政院新聞局頒布明確的「電影片分級處理辦法」。根據裸露、性行為與暴力血腥等內容,分為普遍級、限制級、輔導級。這一年,《大頭仔》就被新聞局列為輔導級。輔導級比普遍級的電影刺激,又比限制級電影有更多潛在觀眾,於是被排在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四日的午夜場首映,打破了國片無法和西片比駕齊驅的慣例,和好萊塢大片、也是輔導級的《藍波:第一滴血第三集》同時上陣,也成為台灣首度國片和西片「全線午夜場聯映」。台灣從一九八二年開始試辦午夜場,偶爾會有電影在首映前一晚以午夜場形式上映,通常只有幾家戲院放映,但這一次,戲院對《大頭仔》和《藍波:第一滴血第三集》抱持高度信心,全台院線同時以午夜場首映,果然票房開出雙響砲。而且《大頭仔》配有國、台語兩個版本,許多觀眾支持台語版本,認為台語版更有震撼力。
(未完待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