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楞嚴經》,素有「開悟楞嚴」之譽,是中國禪宗的核心典籍;內容顯密兼照,包括直指人心的頓悟法門、何勞肯綮的頓悟法門、二十五圓通的漸修次第以及〈楞嚴咒〉修法等深具中國特色的大乘佛法。
全書共六十餘萬言,分上中下三冊出版,夢參老和尚並親書〈楞嚴經淺釋〉為書名。中冊共435頁,講述內容為《楞嚴經》四至六卷經文,包括著名的「二十五圓通」、「文殊揀選圓通」等義理與修行法門。
本書特色
本書之編輯整理,採用《楞嚴經》十卷經文的架構,內文義理章節則為簡要的次架構,不另立傳統甲乙丙丁樹狀科判,以收綱舉目張之效。
試閱
二十五種圓滿的修行法門
釋二十五圓通: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
念佛,一是持名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叫一心稱念,念到一心不亂。
二是觀像念佛,觀著佛的形像就是畫像、鑄像都可以,觀著佛像、心裡想著佛像來念佛,得設佛像,眼睛注視佛像,心裡觀想佛像。
三是觀想念佛,觀彼如來或者觀阿彌陀佛的功德,觀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觀想就是隨時你想了,觀想佛相貌都可以,畫像、塑像都可以,或者心裡想、眼睛看,這樣觀,觀就是思惟修,思惟想。
四是實相念佛,這個就不同了。實相,念自性佛,返聞聞自性,返觀觀自性,阿彌陀佛就是自己的身心,自己的心就是阿彌陀佛,自他不二。
這四種念佛,在義理上淺深,有所不同,實際上都是一樣的,你只要念阿彌陀佛就好了,有文化的、有知識的、想得多的,那你就觀想念佛。什麼經也沒有看過,什麼佛法也沒有學過,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一樣能生極樂世界,得念到一心。但總的說來,有事念、有理念。能念的心,觀想想佛,心念佛;有些是口念,口念往生很困難。我們看到很多的人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裡想到一邊去了,心不在焉的念,效果不大,必須心口如一的念,這是一般的事念。理念就不行,像舉話頭是理念。把一句阿彌陀佛,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能念的心就是佛,本身就是佛,所念的佛即是我的心,心佛不二,這是理念。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觀想的理念佛,這叫自性彌陀。念佛法門,橫超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頓超直入,一句彌陀,不經過其他的,任何障礙都障不住的。當你念佛的時候,觀實相;能念的心是實相,所念的佛是實相,心跟佛一體,心佛一如。等你念成三昧,就定了。有的人,無論做任何事情,腦子裡念佛的那根弦,晝夜二十四小時不斷,有的道友無論什麼時間,他有一根弦念佛,腦子另一根弦做別的事物;做事物的時候,他心裡還有一根弦。我們的腦子像電視機一樣的,有好多個弦,他有一根弦永遠不斷的念佛。三昧是禪觀的通名,就是定。念佛的三昧具足禪、具足觀,觀想佛像。禪是一心不亂,定,這叫三昧,叫念佛三昧。打般舟三昧也是念佛,一行三昧也是念佛,念佛的法門很多。
我們現在講憶佛念佛,大勢至菩薩憶佛念佛圓通章。普廣菩薩問佛,「十方諸佛都可以念,為什麼念阿彌陀佛?」佛答覆普廣菩薩說:閻浮提的眾生,心哪!雜亂,不能專心一境,如果念十方佛呢?繫念的心是散亂的,三昧是成不到的。而十方諸佛沒有這個願力,沒有發願說是眾生生到他佛國土。阿彌佛陀是發願的,願一切有情眾生只要稱他的名號,他就攝持。這是就事上講。
就理上講,十方諸佛同一個法身,念阿彌陀佛就是念一切諸佛,因此在念佛法門之中,這是最精簡的法門。假使你能念到淨念相續,決定能生。佛念眾生,眾生念佛,二力相投,一定能生到極樂世界。
釋二十五圓通: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
念佛,一是持名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叫一心稱念,念到一心不亂。
二是觀像念佛,觀著佛的形像就是畫像、鑄像都可以,觀著佛像、心裡想著佛像來念佛,得設佛像,眼睛注視佛像,心裡觀想佛像。
三是觀想念佛,觀彼如來或者觀阿彌陀佛的功德,觀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觀想就是隨時你想了,觀想佛相貌都可以,畫像、塑像都可以,或者心裡想、眼睛看,這樣觀,觀就是思惟修,思惟想。
四是實相念佛,這個就不同了。實相,念自性佛,返聞聞自性,返觀觀自性,阿彌陀佛就是自己的身心,自己的心就是阿彌陀佛,自他不二。
這四種念佛,在義理上淺深,有所不同,實際上都是一樣的,你只要念阿彌陀佛就好了,有文化的、有知識的、想得多的,那你就觀想念佛。什麼經也沒有看過,什麼佛法也沒有學過,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一樣能生極樂世界,得念到一心。但總的說來,有事念、有理念。能念的心,觀想想佛,心念佛;有些是口念,口念往生很困難。我們看到很多的人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裡想到一邊去了,心不在焉的念,效果不大,必須心口如一的念,這是一般的事念。理念就不行,像舉話頭是理念。把一句阿彌陀佛,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能念的心就是佛,本身就是佛,所念的佛即是我的心,心佛不二,這是理念。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觀想的理念佛,這叫自性彌陀。念佛法門,橫超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頓超直入,一句彌陀,不經過其他的,任何障礙都障不住的。當你念佛的時候,觀實相;能念的心是實相,所念的佛是實相,心跟佛一體,心佛一如。等你念成三昧,就定了。有的人,無論做任何事情,腦子裡念佛的那根弦,晝夜二十四小時不斷,有的道友無論什麼時間,他有一根弦念佛,腦子另一根弦做別的事物;做事物的時候,他心裡還有一根弦。我們的腦子像電視機一樣的,有好多個弦,他有一根弦永遠不斷的念佛。三昧是禪觀的通名,就是定。念佛的三昧具足禪、具足觀,觀想佛像。禪是一心不亂,定,這叫三昧,叫念佛三昧。打般舟三昧也是念佛,一行三昧也是念佛,念佛的法門很多。
我們現在講憶佛念佛,大勢至菩薩憶佛念佛圓通章。普廣菩薩問佛,「十方諸佛都可以念,為什麼念阿彌陀佛?」佛答覆普廣菩薩說:閻浮提的眾生,心哪!雜亂,不能專心一境,如果念十方佛呢?繫念的心是散亂的,三昧是成不到的。而十方諸佛沒有這個願力,沒有發願說是眾生生到他佛國土。阿彌佛陀是發願的,願一切有情眾生只要稱他的名號,他就攝持。這是就事上講。
就理上講,十方諸佛同一個法身,念阿彌陀佛就是念一切諸佛,因此在念佛法門之中,這是最精簡的法門。假使你能念到淨念相續,決定能生。佛念眾生,眾生念佛,二力相投,一定能生到極樂世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