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史漫畫年表:改變未來的100項發明與發現(上冊)宇宙‧生命‧知識篇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活動期間購買童書類別滿額199元,即贈《傲嬌公主的奇幻冒險》早優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內容簡介
從探索宇宙、生物奧祕到知識傳遞的各項發明,
我們眼前所見的一切,都是前人努力不懈的成果!
隨著科學發展的年代,透過簡單易懂的漫畫圖解,
一起來認識歷史上改變未來的關鍵時刻吧!
★上冊分為「宇宙、生命、知識」三個篇章,每篇之下再細分若干主題,介紹改變人類生活的50項發明與發現。
★以漫畫和年表方式依時間順序說明每項主題的關鍵變革與發展,生動且具啟發性。
★書末附「再多介紹一些」單元,深入了解歷史上改變未來的人物。
★是飽含趣味的知識百科,也是科學和歷史課程的補充教材。
二世紀時,大家都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最早的注射器是用豬的膀胱製成的?
最初的照片,照一張需要耗時八小時?
隨著科技不斷的進化,我們對於世界的認知不僅比過往更深更廣,日常生活也早已離不開便利的工具與設備,這些全都仰賴前人努力不懈的研究與開發。而世界到底是怎麼變成如今的樣貌呢?藉由《科學史漫畫年表:改變未來的100項發明與發現(上冊)宇宙・生命・知識篇》,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上冊一共包含「宇宙」、「生命」、「知識」三個篇章,每篇之下再細分為若干主題,以漫畫圖解和年表形式依時間順序說明每項主題的關鍵變革與發展:
◆暢遊「宇宙」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開始觀測太陽、月球、星星等天體,發展出多種宇宙論,例如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說」,認為其他天體皆是繞著地球轉,哥白尼則提出「日心說」,為學界帶來關鍵性的變革。隨著科技的進步,從肉眼到望遠鏡的發明,大家越來越能看清楚遙遠天體的樣貌;而透過太空方面的技術開發,世界各國紛紛利用火箭、太空船進行宇宙探測,試圖更進一步了解宇宙的樣貌。
◆探索「生命」
透過大量的研究,人們不僅解開了遺傳之謎,更發展出基因改造技術、生物複製技術,還有「iPS細胞」這種萬能細胞可用於治療疾病與製造器官;而治療疾病也需要藥物和醫療器材的輔助,隨著生物學、植物學、腦科學的演進,人們開發出各種療法與疫苗,內視鏡、聽診器、X光、MRI等設備也讓醫生能夠更準確的診斷病情。
◆傳遞「知識」
知識的傳播仰賴紙、筆、印刷、影音技術的發展,例如古時候用泥板記事,以蘆葦草書寫在莎草紙上,經歷造紙法、活字印刷術和影印機後,才促使了3D列印技術的誕生;人們依靠地圖和氣象預測理解世界的全貌,用電腦連結遠方的人事物,從物理化學於各領域的研究了解萬物百態的本質,而肉眼看不見的時間、運動定律、重量、磁力、元素與熱也隨著時代有著顯著的進展。
透過簡要的敘述,按照年代循序漸進的介紹,讀者一路閱讀下來,便會有豁然開朗之感,除了明白歷史脈絡的軌跡,也敬佩前人們的努力,造就了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
如果你也是個知道的越多,越感不足的讀者,歡迎翻到書末「再多介紹一些」,更進一步認識這些歷史上改變未來的人物吧!
※「科學史漫畫年表:改變未來的100項發明與發現」系列(共2冊)
《科學史漫畫年表:改變未來的100項發明與發現(上冊)宇宙・生命・知識篇》
《科學史漫畫年表:改變未來的100項發明與發現(下冊)發明・社會・生活篇》
我們眼前所見的一切,都是前人努力不懈的成果!
隨著科學發展的年代,透過簡單易懂的漫畫圖解,
一起來認識歷史上改變未來的關鍵時刻吧!
★上冊分為「宇宙、生命、知識」三個篇章,每篇之下再細分若干主題,介紹改變人類生活的50項發明與發現。
★以漫畫和年表方式依時間順序說明每項主題的關鍵變革與發展,生動且具啟發性。
★書末附「再多介紹一些」單元,深入了解歷史上改變未來的人物。
★是飽含趣味的知識百科,也是科學和歷史課程的補充教材。
二世紀時,大家都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最早的注射器是用豬的膀胱製成的?
最初的照片,照一張需要耗時八小時?
隨著科技不斷的進化,我們對於世界的認知不僅比過往更深更廣,日常生活也早已離不開便利的工具與設備,這些全都仰賴前人努力不懈的研究與開發。而世界到底是怎麼變成如今的樣貌呢?藉由《科學史漫畫年表:改變未來的100項發明與發現(上冊)宇宙・生命・知識篇》,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上冊一共包含「宇宙」、「生命」、「知識」三個篇章,每篇之下再細分為若干主題,以漫畫圖解和年表形式依時間順序說明每項主題的關鍵變革與發展:
◆暢遊「宇宙」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開始觀測太陽、月球、星星等天體,發展出多種宇宙論,例如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說」,認為其他天體皆是繞著地球轉,哥白尼則提出「日心說」,為學界帶來關鍵性的變革。隨著科技的進步,從肉眼到望遠鏡的發明,大家越來越能看清楚遙遠天體的樣貌;而透過太空方面的技術開發,世界各國紛紛利用火箭、太空船進行宇宙探測,試圖更進一步了解宇宙的樣貌。
◆探索「生命」
透過大量的研究,人們不僅解開了遺傳之謎,更發展出基因改造技術、生物複製技術,還有「iPS細胞」這種萬能細胞可用於治療疾病與製造器官;而治療疾病也需要藥物和醫療器材的輔助,隨著生物學、植物學、腦科學的演進,人們開發出各種療法與疫苗,內視鏡、聽診器、X光、MRI等設備也讓醫生能夠更準確的診斷病情。
◆傳遞「知識」
知識的傳播仰賴紙、筆、印刷、影音技術的發展,例如古時候用泥板記事,以蘆葦草書寫在莎草紙上,經歷造紙法、活字印刷術和影印機後,才促使了3D列印技術的誕生;人們依靠地圖和氣象預測理解世界的全貌,用電腦連結遠方的人事物,從物理化學於各領域的研究了解萬物百態的本質,而肉眼看不見的時間、運動定律、重量、磁力、元素與熱也隨著時代有著顯著的進展。
透過簡要的敘述,按照年代循序漸進的介紹,讀者一路閱讀下來,便會有豁然開朗之感,除了明白歷史脈絡的軌跡,也敬佩前人們的努力,造就了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
如果你也是個知道的越多,越感不足的讀者,歡迎翻到書末「再多介紹一些」,更進一步認識這些歷史上改變未來的人物吧!
※「科學史漫畫年表:改變未來的100項發明與發現」系列(共2冊)
《科學史漫畫年表:改變未來的100項發明與發現(上冊)宇宙・生命・知識篇》
《科學史漫畫年表:改變未來的100項發明與發現(下冊)發明・社會・生活篇》
名人推薦
推薦語&讀者回響
本套書(上下二冊),內容採用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漫畫圖解,解釋了你可能不知道的各面向進化過程,例如機器人的發明、通訊的歷史以及橡皮擦的起源等,每種歷史的紀錄都以跨頁呈現,一目了然且充滿趣味。書裡的說明簡潔易懂,讓我們認識今天用的、吃的等東西,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讀者將能饒富興味的閱讀每一頁。——藤田理惠(日本國立SLA學校圖書館館長)
將科學史上的大發現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讓小朋友有種「原來這項事物是這麼來的啊!」的感覺;這套書的時序橫跨古希臘到近代,再加上涵蓋各學科範疇,不僅孩子看完收穫滿滿,大人看了也能吸收到不少新知!——邱明成(臺北市立蘭雅國中自然科教師)
宇宙有多大?最終的命運又是如何?黑洞又是什麼?會把地球吞掉嗎?打開手機,可以搜尋到好多答案,但這些答案是否有道理?AI提供的解答不會錯嗎?利用本書圖文並茂的介紹,雖不能找到所有答案,卻能浮現有趣的想法,一起來看書吧!——陳俊良(臺北天文館展示組組長)
這是一本內容豐富、脈絡分明的科普好書,包含人類生活所需和科技文明發展過程,鉅細靡遺呈現給讀者。此套書以流暢的文字和有趣的構圖整合成科學歷史發展的脈絡,譯者掌握信達雅準則,闡述從古至今的科學技術發展。以中小學生為讀者的科普讀物中,這本書獨樹一幟,透過淺顯流暢的文字帶領讀者了解科學史的發展歷程,包含交通、通訊、電力、物理化學、生理醫藥學、天文宇宙探索及近代物理學主題等,即使充滿想像與創見的量子概念也在書中呈現,是這本書的特色內涵,值得推薦中學生和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更是親子共讀的首選。——簡麗賢(北一女中物理教師)
這套書裡的知識包山包海,幾乎想得到的問題都可以在書裡得到解答,而且因為按照年代順序排列,可以讓孩子更容易釐清脈絡,知道前因後果。雖然書裡的知識簡短,但孩子往往能從中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點,進而再繼續查找相關的資訊,是一套給人相當多啟發的科普類書籍,不管什麼年紀的人閱讀,都能有所收穫。——家有中學八年級生的媽媽
世界運作的原理、再日常不過的生活用品,我們如今看起來理所當然,實則都有著前人努力挖掘研究的辛苦歷程,透過這套書整理每個發明與發現的發展史,孩子也能夠清楚了解每件事物是如何演變成今日的模樣,不僅能夠作為課堂上的補充資料,也能引起孩子進一步探究的學習動機,非常推薦!——身兼小學班導的二寶媽
本套書(上下二冊),內容採用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漫畫圖解,解釋了你可能不知道的各面向進化過程,例如機器人的發明、通訊的歷史以及橡皮擦的起源等,每種歷史的紀錄都以跨頁呈現,一目了然且充滿趣味。書裡的說明簡潔易懂,讓我們認識今天用的、吃的等東西,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讀者將能饒富興味的閱讀每一頁。——藤田理惠(日本國立SLA學校圖書館館長)
將科學史上的大發現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讓小朋友有種「原來這項事物是這麼來的啊!」的感覺;這套書的時序橫跨古希臘到近代,再加上涵蓋各學科範疇,不僅孩子看完收穫滿滿,大人看了也能吸收到不少新知!——邱明成(臺北市立蘭雅國中自然科教師)
宇宙有多大?最終的命運又是如何?黑洞又是什麼?會把地球吞掉嗎?打開手機,可以搜尋到好多答案,但這些答案是否有道理?AI提供的解答不會錯嗎?利用本書圖文並茂的介紹,雖不能找到所有答案,卻能浮現有趣的想法,一起來看書吧!——陳俊良(臺北天文館展示組組長)
這是一本內容豐富、脈絡分明的科普好書,包含人類生活所需和科技文明發展過程,鉅細靡遺呈現給讀者。此套書以流暢的文字和有趣的構圖整合成科學歷史發展的脈絡,譯者掌握信達雅準則,闡述從古至今的科學技術發展。以中小學生為讀者的科普讀物中,這本書獨樹一幟,透過淺顯流暢的文字帶領讀者了解科學史的發展歷程,包含交通、通訊、電力、物理化學、生理醫藥學、天文宇宙探索及近代物理學主題等,即使充滿想像與創見的量子概念也在書中呈現,是這本書的特色內涵,值得推薦中學生和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更是親子共讀的首選。——簡麗賢(北一女中物理教師)
這套書裡的知識包山包海,幾乎想得到的問題都可以在書裡得到解答,而且因為按照年代順序排列,可以讓孩子更容易釐清脈絡,知道前因後果。雖然書裡的知識簡短,但孩子往往能從中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點,進而再繼續查找相關的資訊,是一套給人相當多啟發的科普類書籍,不管什麼年紀的人閱讀,都能有所收穫。——家有中學八年級生的媽媽
世界運作的原理、再日常不過的生活用品,我們如今看起來理所當然,實則都有著前人努力挖掘研究的辛苦歷程,透過這套書整理每個發明與發現的發展史,孩子也能夠清楚了解每件事物是如何演變成今日的模樣,不僅能夠作為課堂上的補充資料,也能引起孩子進一步探究的學習動機,非常推薦!——身兼小學班導的二寶媽
目錄
第1篇:宇宙
1天體觀測
2全世界的宇宙探測
3日本的宇宙探測
4探測月球
5火箭
6望遠鏡
7光
8宇宙論
9重力
10量子力學
第2篇:生命
11基因
12基因改造作物
13生物複製
14萬能細胞
15藥學
16傳染病學
17醫療器材
18器官移植
19腦科學
20顯微鏡
21分類學
22植物學
23恐龍學
24生命的起源
25農業技術
26灌溉和治水技術
第3篇:知識
27曆法
28世界地圖
29紙
30書寫工具
31印刷
32照相
33電影
34電視
35影像紀錄儲存裝置
36聲音紀錄儲存裝置
37電腦
38鍵盤樂器
39繪畫技法
40運動定律
41時鐘
42量器
43磁力
44元素
45熱
46氣體
47物質的狀態
48原子能
49氣象觀測
50地質學
再多介紹一些
改變未來的發明・發現人物介紹
1天體觀測
2全世界的宇宙探測
3日本的宇宙探測
4探測月球
5火箭
6望遠鏡
7光
8宇宙論
9重力
10量子力學
第2篇:生命
11基因
12基因改造作物
13生物複製
14萬能細胞
15藥學
16傳染病學
17醫療器材
18器官移植
19腦科學
20顯微鏡
21分類學
22植物學
23恐龍學
24生命的起源
25農業技術
26灌溉和治水技術
第3篇:知識
27曆法
28世界地圖
29紙
30書寫工具
31印刷
32照相
33電影
34電視
35影像紀錄儲存裝置
36聲音紀錄儲存裝置
37電腦
38鍵盤樂器
39繪畫技法
40運動定律
41時鐘
42量器
43磁力
44元素
45熱
46氣體
47物質的狀態
48原子能
49氣象觀測
50地質學
再多介紹一些
改變未來的發明・發現人物介紹
序/導讀
編輯小語
此時此刻,存在於這世上的有形物質、形而上的觀念或知識,正悄悄的、點點滴滴的改變,隨著時間的流動,不知道你感受到了嗎?
如果你現在想拍照,會拿出什麼東西呢?大部分的人應該會拿出手機吧!不過這個再自然不過的動作,你知道是1999年以後,人們才逐漸養成的嗎?那一年,「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機」問世,在此之前,人們如果想拍照,通常會拿出「數位相機」,再更早之前,則會拿出必須裝入底片才能拍照的相機。
電視機也幾乎是每個家庭中的標準配備吧!你家的電視長得什麼模樣呢?是不是扁扁的長方形呢?它們有可能是「液晶電視」、「電漿電視」,甚至是螢幕可彎曲呈波浪狀的「OLED電視」,不知道你的腦海中,是否還有小時候家裡體積龐大的映像管電視的印象呢?更早之前,電視畫面還只能是黑白的呢!
不管手機或電視機,它們都具有「螢幕」,你曾經想過為什麼叫「液晶」螢幕、「電漿」螢幕嗎?因為液晶和電漿,都是物質的一種狀態,隨著科學家的研究、科技的進步,早已打破物質只有三態的存在,除了氣態、固態和液態,液晶態、電漿態、超流體狀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都屬於物質的某種狀態,甚至在宇宙中,有99%的物質都屬於電漿態呢!
哇!宇宙中存在感這麼強的電漿態,竟然到近幾十年才為人所知,不過那也是因為人們對宇宙的認知,仍在不斷的更新資訊呢!例如你問問十六世紀以前的人們,是地球繞著太陽轉,還是太陽繞著地球轉?他們一定會振振有詞的告訴你,當然是太陽繞著地球轉啊!也許還會對提出這個問題的你起了警戒心,把你當作異端送進教會改造,就連主張日心說的哥白尼,也要等到算準時機,直到臨終前才敢發表關於日心說的著作,以免自己的生命提前畫下休止符。
哥白尼一定沒想過,在他過世後不久人們就發明了望遠鏡,得以更清楚觀測宇宙的樣貌,太陽系裡的星體全都繞著太陽這顆恆星運轉,已變成人類理所當然的天文知識。
昨是今非的現象,你真切的感受到了嗎?
《科學史漫畫年表:改變未來的 100 項發明與發現(上冊)宇宙・生命・知識篇》就是一本可以讓讀者確實感受到萬事萬物不停在變化的書,人們對生活上的需求、對知識的好奇心,會讓這些發明或發現不斷的進化,但這不代表以前的「舊」觀念或事物一文不值,因為新的發現和發明,是奠基在前人努力不懈的研究精神、曠日耗時累積而成的經驗之上,不管這些歷程走得正確與否,都有存在的必要。
正在閱讀這本書的你,或許也是改變未來的關鍵人物之一喔!
此時此刻,存在於這世上的有形物質、形而上的觀念或知識,正悄悄的、點點滴滴的改變,隨著時間的流動,不知道你感受到了嗎?
如果你現在想拍照,會拿出什麼東西呢?大部分的人應該會拿出手機吧!不過這個再自然不過的動作,你知道是1999年以後,人們才逐漸養成的嗎?那一年,「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機」問世,在此之前,人們如果想拍照,通常會拿出「數位相機」,再更早之前,則會拿出必須裝入底片才能拍照的相機。
電視機也幾乎是每個家庭中的標準配備吧!你家的電視長得什麼模樣呢?是不是扁扁的長方形呢?它們有可能是「液晶電視」、「電漿電視」,甚至是螢幕可彎曲呈波浪狀的「OLED電視」,不知道你的腦海中,是否還有小時候家裡體積龐大的映像管電視的印象呢?更早之前,電視畫面還只能是黑白的呢!
不管手機或電視機,它們都具有「螢幕」,你曾經想過為什麼叫「液晶」螢幕、「電漿」螢幕嗎?因為液晶和電漿,都是物質的一種狀態,隨著科學家的研究、科技的進步,早已打破物質只有三態的存在,除了氣態、固態和液態,液晶態、電漿態、超流體狀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都屬於物質的某種狀態,甚至在宇宙中,有99%的物質都屬於電漿態呢!
哇!宇宙中存在感這麼強的電漿態,竟然到近幾十年才為人所知,不過那也是因為人們對宇宙的認知,仍在不斷的更新資訊呢!例如你問問十六世紀以前的人們,是地球繞著太陽轉,還是太陽繞著地球轉?他們一定會振振有詞的告訴你,當然是太陽繞著地球轉啊!也許還會對提出這個問題的你起了警戒心,把你當作異端送進教會改造,就連主張日心說的哥白尼,也要等到算準時機,直到臨終前才敢發表關於日心說的著作,以免自己的生命提前畫下休止符。
哥白尼一定沒想過,在他過世後不久人們就發明了望遠鏡,得以更清楚觀測宇宙的樣貌,太陽系裡的星體全都繞著太陽這顆恆星運轉,已變成人類理所當然的天文知識。
昨是今非的現象,你真切的感受到了嗎?
《科學史漫畫年表:改變未來的 100 項發明與發現(上冊)宇宙・生命・知識篇》就是一本可以讓讀者確實感受到萬事萬物不停在變化的書,人們對生活上的需求、對知識的好奇心,會讓這些發明或發現不斷的進化,但這不代表以前的「舊」觀念或事物一文不值,因為新的發現和發明,是奠基在前人努力不懈的研究精神、曠日耗時累積而成的經驗之上,不管這些歷程走得正確與否,都有存在的必要。
正在閱讀這本書的你,或許也是改變未來的關鍵人物之一喔!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