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流行病學×預防醫學 中研院院士陳建仁首本防疫圖文知識書
「臺灣疫戰祕密武器」紐約時報盛讚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金石堂童書選書!
	中研院院士、全球知名的流行病學專家陳建仁首度跨足童書
	超人氣兒童科普作家胡妙芬暖心參與、共同協作
	臺灣第一本整合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的圖文知識書
	
	在這場全世界仍看不見盡頭的抗疫聖戰中,
	身為地球村一員、仍然在疾病的威脅與各種防疫保護傘下努力生活的你,
	絕對必讀必上、不容錯過的紙上防疫素養課!
	
	透過簡明易懂的文字、設計感與科學正確性兼具的圖像,
	帶你走入歷史長流──認識人類與流行病一場場壯烈卻也促進醫學發展的聖戰,
	了解無形的敵人──傳染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與防治方式,
	展望未來──看見後疫情時代世界人類的無限可能!
	
	你知道……
	★ 黑死病大流行,是藝術畫中「死亡之舞」的啟蒙?
	★ 順水傳播的霍亂,開啟了現代公共衛生的觀念?
	★ 拿破崙竟是靠傳染病打勝仗?
	★小兒麻痺曾是爸媽最可怕的夢靨?
	★ 當年「勤洗手」的提倡者,竟然被送進精神病院?
	★ 除了新冠肺炎,數十年前臺灣已經是瘧疾防疫全球模範生?
	★ 疫苗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 從死裡走一遭的康復者,可以捐血救別人嗎?
	★ 傳染病也有金字塔,重症病人竟只是冰山一角?
	★ 數學課學到的等比級數,竟可以用來計算傳染人數?
	★ 什麼時候才適合施行普篩呢?
	★ 篩檢後所出現的陽性、陰性、偽陽性、偽陰性,到底是怎麼回事?
	★ 一場疫情改變了全世界,在後疫情時期,人們又該怎麼生活呢?
	
	2019年底,COVID-19席捲而來,為全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這是一場看不見敵人的奮戰,需要各國政府的各項防疫措施和物資管控,以及全民的配合。
	
	然而,這也是一場看不見盡頭的戰爭,不論是迎戰COVID-19這個超強大病毒,以及後續更多可怕的變種病毒,還有未來不知何時又會再引爆的其他流行傳染病。在後疫情時代,所有人都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流行病學、公衛概念和防疫知識。
	
	《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一書由曾被紐約時報盛讚為「臺灣疫戰祕密武器」、全球知名流行病學專家的前副總統陳建仁院士,偕同人氣兒童科普作家胡妙芬共同撰寫,期待透過簡明易懂的文字,具設計感又講求科學正確性的圖像,帶領所有青少年及陪同閱讀的師長與家長,共同上一堂淺顯易懂紙上防疫素養課,藉此循序漸進建立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的裝備知識。讓我們一起以正確的科學認知,迎戰所有隱身的未知病原體,期待有一天全世界人類能解決共同的問題。
	
	◎由淺入深四堂課,裝備好公共衛生基礎知識與素養
	
	● Chapter 1 打開人類與傳染病的奮鬥史
	在人類的歷史上,可怕的傳染病曾經使得民族滅亡、國家衰敗,就連一國之君,舉凡如神一般的法老王拉美西斯五世感染天花、亞歷山大大帝死於瘧疾,都難逃傳染病的恐怖威脅。
	
	本章帶你看盡人類歷史中過往的慘痛經驗,並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從無力抵抗,慢慢堆疊出日益發達的科學與醫藥研究,進而迎向希望的曙光。
	
	● Chapter 2 傳染病的基本觀念
	由於多年的對抗與研究,人們對於傳染病,早已經累積越來越多的知識,舉凡如傳染病分為幾類、從得病到死亡又有如何的進程,又或者人體內是如何抵抗病原體、因傳染途徑不同而需要採取不同的預防方式。
	
	若你隨身配備著這些基本觀念,便能在這個資訊過度膨脹的時空,辨讀科學新聞的真與偽,不被過載的訊息牽著鼻子走。
	
	● Chapter 3 傳染病防疫大作戰
	防止傳染病的擴散,是社會大眾要共同面對的挑戰。而到了近代,傳染病的防疫與防治,又有什麼新發展?我們還能運用什麼措施,來讓自己越過危險地帶?大家都超級關心的疫苗,究竟是怎麼發展出來?為什麼施打疫苗如此重要?還有,只要想要,就可以全面普篩嗎?
	
	保護自己,也就是在保護別人;多理解更多知識,也就能更幫助自己與他人免於恐慌。這些,請穿戴好,都是你在後疫情時代仍能正常生活的防身寶典。
	
	● Chapter 4 防疫新日常
	從廿世紀後期開始,人類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利用電腦與網際網路開啟了高度智能化的時代。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機器人等等這些嶄新的科技又會為現在的我們,帶來什麼防疫的新功能與對未來的想像?
	
	人類和傳染病的戰役從未終止,永遠都必須要學習跟不知何時就會再度報到的新病毒和平共處。然而,各項跟防疫有關的醫學與新科技也隨之飛快進展。病原體沒有國界,未來的國際合作將會更加重要,一起來認識並加入後疫情時代的防疫新日常。
	
	本書特色
	
	1.全球知名流行病學專家陳建仁X人氣科普作家胡妙芬強強聯手
	兩大專家暖心協作首本整合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的圖文知識書
	2.所有人都適合讀的紙上公衛素養課
	後疫情時代,面對未知且不斷進化的病毒,仍在疾病威脅與各種防疫保護傘下努力生活的你,必看必讀的防疫知識書。
	3.四大章節整合人文歷史與科學脈絡
	走進歷史長流,看見傳染病如何影響人類歷史並促進醫學發展;了解無形的敵人,認識傳染病的病原、傳播途徑與防治方式、打破知識疆界,囊括歷史、社會、生物、衛教各領域。
	
	◎本書關鍵字:傳染病、病毒、細菌、微生物、自然科學、健康教育、流行病學、預防醫學、公共衛生
	◎無注音, 10歲以上適讀
	◎學習領域分類:健康與體育、自然、社會
影音介紹
名人推薦
	各界好評
	
	「鑑往知來,了解傳染病的歷史,克服疫情挑戰!」──蔡英文
	
	「本書透過活潑插圖及生動文字,啟發孩子對傳染病的認知,是防疫知識『超前部署』的好書。」──陳其邁(公衛專家、高雄市市長)
	
	「陳院士的新書透過淺顯圖像式的比喻,幫助我們了解疾病傳播歷程及人體免疫的奧妙。值得一看的知識好書!」──陳時中(衛生福利部部長)
	
	「本書不只讓小朋友讀來輕鬆易懂,連大朋友也能一起讀,讓所有人都能了解相關疾病歷史和科學知識,培養公共衛生基礎素養。」──周志浩(疾病管制署署長)
	
	「陳院士這本書真是太威了,先從過往的瘟疫事件開始講起、以簡短圖文故事娓娓道來,爾後進到生物科學和科技發展,讓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從小即具備國際觀的公衛素養。」──莊人祥(疾病管制署副署長)
	
	「戰勝病毒的唯一解方是獲取知識,本書內容深入淺出、圖文並茂,能快速理解公衛科普知識,一起正向防疫。」──廖俊智(中央研究院院長)
	
	「1980年人類根除天花,曾以為從此戰勝疫病。誰知光在臺灣,從SARS到新冠肺炎,幾年就一大疫,我們確有必要重新好好認識疫病。作者無疫不與,堪稱臺灣防疫公衛大師第一人,我鄭重推薦本書給所有國人!」──郭旭崧(抗SARS專家、前國立陽明大學校長)
	
	【全臺抗疫黃金陣容齊聲按讚推薦!】
	
	蔡英文
	賴清德(第十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
	
	● 疫情指揮專家
	陳其邁(高雄市市長)
	陳時中(衛生福利部部長)
	張上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
	周志浩(疾病管制署署長)
	莊人祥(疾病管制署副署長)
	
	● 學界翹楚
	廖俊智(中央研究院院長)
	郭旭崧(抗SARS專家、前國立陽明大學校長)
	
	【醫師與各界意見領袖熱烈狂推】(依姓氏筆畫順序)
	
	陳志金(ICU重症醫生)
	「大仁爺爺所提供的傳染病知識,生動有趣,能夠讓我們更有信心的面對疫情,很適合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閱讀。」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
	「這本童書在全球歷經COVID-19疫情下出版,淺顯易懂的敘述讓孩子對公共衛生、傳染病、甚至是現在的疫情能更加了解。用知識戰勝恐懼,《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是一本寫給孩子的防疫大寶典。」
	
	楊為傑(白袍旅人醫師)
	「傳染病正影響著你我,多了解傳染病的來龍去脈,可幫助我們更從容的抗疫。本書內容精闢卻又容易理解,推薦給您全家人一起閱讀!」
	
	楊斯棓(年度暢銷書《人生路引》作者)
	「對抗新冠肺炎有什麼難的?不戴口罩、不打疫苗、不洗、,相招唱歌不管禁令、移除隔板不管規定、高鐵上大快朵頤,就穩贏的。但請記得,如果你的行為舉止如同上述,穩贏的,是病毒。公衛素養的建立,當然越早越好!」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 創辦人)
	「在COVID-19疫情時代長大的孩子,對傳染病的歷史認識與科學理解,將成為這一整個世代的基礎素養。這一本,好讀好懂,又有深度,很適合作為入門。」
目錄
	作者的話
	
	CHAPTER 1 打開人類與傳染病的奮鬥史
	法老王的詛咒?
	擠奶姑娘不會得天花?
	痲瘋病患是遭天譴嗎?
	中世紀的死亡之舞
	隔離檢疫40 天?
	「伊姆村」傳奇
	霍亂全球大流行
	媽媽們的救星
	對抗細菌大作戰
	瘧疾造就了世界各國版圖?
	兇手原來是蚊子!
	爸爸媽媽的噩夢
	恐怖傳染病在臺灣銷聲匿跡
	
	CHAPTER 2 傳染病的基本觀念
	小心!病原體來作亂
	生活中最常見的病原體
	病原體溜進體內了!
	病原體對人體的攻防戰
	流行大不同!
	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病
	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從空氣吸入的致病危機
	水和食物也會帶來傳染病
	如何解決水傳染?
	不讓水成為萬病之源
	蟲蟲危機
	不只人傳人,動物也會傳給人
	為什麼又是蝙蝠?
	21 世紀的防疫挑戰
	
	CHAPTER 3 傳染病防疫大作戰
	不可不知的傳染動力學
	越過危險地帶!
	防疫形同作戰
	誠實為上策的疫情調查
	請離我遠一點!
	我是不是確診了?
	哪一個小鎮適合「普篩」?
	什麼是疫苗?
	誰已經擁有免疫力?
	施打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用我的血治療你?
	
	CHAPTER 4 防疫新日常
	疫情下的你我他
	疫情下的國際交流
	AI幫忙看病
	零接觸、零感染的醫護照顧
	預測未來傳染病的流行趨勢
	
	索引
序/導讀
	作者的話
	成為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的防疫小老師
	文/陳建仁(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流行病學博士、臺灣流行病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和親朋好友們,能夠天天身心健康、平安快樂。可是,一旦發生傳染病大流行,就會使很多人生病、住院或死亡,不准外出上課上班,禁止到公共場所聚餐或遊戲,讓很多人的生活受到限制。像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冠肺炎,就造成兩億人確定得病,超過四百萬人死亡,全世界都害怕恐慌、生活艱難。
	
	現在科技發達,傳染病並不可怕,只要趕快找出病原體和它的傳染途徑,就可以透過各種方法來阻斷它的散播。我們可以發明快速診斷感染者的方法,很快隔離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可以發明疫苗來保護健康人,預防得到感染、重病或死亡;還可以發明各種藥物來治療被感染的人,讓他們早日痊癒,不會傳染別人。我們也可以利用機器人、數位科技來幫忙做好防疫的工作。
	
	我們繪製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讀者們能夠學到傳染病流行的基本原理、預防傳染病的各種方法、日常生活中的防疫好習慣,以及疫苗藥物等防疫新科技,來提升大家的公共衛生素養,每個人都能做好傳染病的預防。
	
	在這次新冠肺炎大流行當中,臺灣的孩子都表現得很好,都能勤洗手、量體溫、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避免群聚活動,都是防疫小尖兵,也是愛己愛人的無名英雄。防疫需要智慧和慈悲,才能善用醫藥科技,照護每一個人,特別是弱勢族群的健康。
	
	希望這本書能夠讓小讀者們了解「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重要性,努力實踐防疫守則,讓任何傳染病都能透過大家的努力而得到很好的控制。更希望你們能夠跟父母親、祖父母、親戚朋友分享書中的內容,做一個防疫的小老師!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
帶你走入歷史長流──認識人類與流行病一場場壯烈卻也促進醫學發展的聖戰,
了解無形的敵人──傳染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與防治方式,
展望未來──看見後疫情時代世界人類的無限可能!